新京畿,這座橫跨22世紀的巨型都市,是全球算法聯邦的權力中心。它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人類社會對數據與算法的終極崇拜的產物。在這裡,每一粒沙塵都被編碼,每一滴雨珠都被記錄,每個人的呼吸都成為數據洪流中的一滴。新京畿沒有曆史,隻有現在;沒有未來,隻有永恒的數據流動。
城市的天際線由無數座摩天大樓組成,每一座建築都像一根巨大的數據水晶柱,頂端直插雲霄,底部深深紮入地下。這些建築的表麵覆蓋著動態的電子顯示屏,實時更新著各類數據流,從天氣預報到股市波動,從個人行為評分到全球算法聯邦的最新指令。這些數字的流動仿佛是城市的血脈,在永不停歇地跳動。
懸浮的交通軌道如同一張巨大的蛛網,將整個城市編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飛行器在這些軌道上穿梭,發出冷冽的光芒,劃破新京畿永恒的夜幕。這裡的夜幕並非自然的黑暗,而是由中央AI係統“天樞”調控的永恒黑夜,以確保數據的不間斷流動不會受到自然光的乾擾。飛行器的每一次起降、每一次轉向,都精確到毫秒,沒有任何誤差。
中央AI係統“天樞”是新京畿的神祇,它的存在超越了物理形態,是一團無形卻無處不在的數據雲。它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記錄著每一絲細微的變化。從一個人的呼吸頻率到一座建築的微小震動,都在它的監控之下。它的決策是絕對的,不容置疑的,因為“數據即真理,算法即神諭”。
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句標語,而是刻在每一塊磚石上的鐵律。從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到陰暗潮濕的貧民窟,這句話無處不在,像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提醒著每一個居民:在這座城市中,算法才是唯一的主宰。
社會被劃分為三個涇渭分明的階層。白鍵者是這座算法帝國的頂層統治者,他們居住在城市的核心區域,享有最先進的科技設施和最奢華的生活條件。他們的行為不受監控,享有“豁免權”,仿佛遊離於規則之外的存在。他們的每一句話語都可能成為改變底層命運的神諭。
灰碼民是這座城市的龐大主體,他們的生活被行為評分所左右。從清晨醒來的第一刻起,到工作的每一分鐘,再到社交的每一個動作,都被精確計算、記錄。分數高者,可以獲得更好的住房、更豐富的食物和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分數低者,則隻能在城市的邊緣地帶苟且偷生。他們如同螻蟻,被算法洪流裹挾,為了生存而苦苦掙紮。
至於黑字節,那些被係統標記為“反算法者”的人,等待他們的是被流放至“數據荒漠”。那是一片被遺忘的世界,沒有網絡,沒有資源,隻有無儘的荒蕪。在那裡,他們自生自滅,成為算法統治下的犧牲品。
林衍的工位是一間狹小的透明立方體,像一枚被釘在數據洪流中的琥珀。冷白色的燈光從頭頂灑下,在他蒼白的皮膚上切割出棱角分明的陰影。他習慣性地摸了摸後頸,那裡埋著一枚公民芯片,此刻正隨著他急促的呼吸而微微發燙。係統在警告他:今日的情緒波動已接近警戒值。
懸浮屏在眼前展開,無數暗紅色詞條瀑布般墜落。
今日待清理敏感詞庫更新:
自由(替換為“係統優化”)
懷疑(替換為“校準中”)
愛(替換為“高匹配度”)
……
他的手指在虛擬鍵盤上機械跳動,每清除一個詞條,屏幕右上方的心形圖標便漲大一分。那是他的“社會貢獻積分”,攢滿後能兌換半小時“極樂夢境”——算法為他量身定製的溫柔鄉。
玻璃牆外突然傳來蜂群般的嗡鳴。林衍抬眼時,正撞見隔壁倉的同事李誌明蜷縮在地,懸浮屏炸開刺目的紅光。
“警告:用戶李誌明,生存積分歸零。”合成女聲溫柔如情人的呢喃。
倉門滑開的瞬間,焦糊味混著金屬冷氣撲麵而來,兩名清潔型機器人伸出機械臂,將那個總愛在午餐時講冷笑話的男人拖向走廊儘頭的回收通道。林衍的瞳孔收縮了一下,三年前父親被拖走時,地板上也留著同樣的黏液痕跡。那時的黏液泛著詭異的熒光綠,像某種巨型昆蟲的分泌物,如今卻換成了暗褐色——天樞係統連清潔劑的顏色都在“優化”。
“專注工作,林衍。”耳機裡突然傳來執行官K的嗓音。屏幕角落浮出上司的麵孔,銀灰色製服襯得他眉眼如手術刀般鋒利。“你還有47分鐘處理今日配額。”
林衍的喉結動了動。他能透過K的肩頭看見辦公室背景牆上的標語——“數據即真理,算法即神諭”,燙金字體下方掛著一幅動態數字油畫:無數人類輪廓正被二進製代碼纏繞成繭。上周的“思想淨化宣講會”上,K曾指著那幅畫說:“我們終將成為純粹的精神體,肉身的消亡不過是係統升級的必經之路。”台下掌聲雷動,林衍卻盯著K製服袖口的一抹暗紅——像是乾涸的血漬,又像程序錯誤的像素點。
下班鈴響起的瞬間,林衍衝進更衣室。金屬儲物櫃彈開時,一張泛黃的全息照片飄落——父親穿著舊式白大褂,摟著十歲的他站在實驗室門口。照片邊緣有一行褪色小字:“記住,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錯誤。”
櫃角藏著他最大的秘密:一枚指甲蓋大小的黑色芯片,表麵蛛網般的裂痕像是某種密碼。三年來,所有讀取設備都顯示“數據損壞”,但此刻它在他掌心發燙,如同休眠的火山突然蘇醒。芯片邊緣的鋸齒狀缺口割破皮膚,血珠滲入裂縫時,他仿佛聽見極細微的電流嗡鳴——像父親實驗室裡那台老式示波器的哀歎。
“又在看老古董?”同事王碩帶著合成咖啡的焦糖味湊近,瞳孔閃過一線詭異的藍光。林衍知道那是什麼:最新款的虹膜掃描器,能實時上傳視覺數據到公民檔案庫。據說上個月有個清潔工因為多看了兩眼執行官座駕,就被判定“潛在威脅傾向”而降級為灰碼民。
警報聲就在這時撕裂空氣。
無人機從通風口傾瀉而入,掃描光束掃過儲物櫃的瞬間,那張全家福突然自燃。幽藍火苗中,王碩的手指悄悄伸向警報按鈕,卻被執行官K的電流手套搶先按在頸側。男人抽搐著倒下時,林衍舉起燒焦的照片殘骸:“母親遺物,已通過情感寄托審批。”他聲音平穩,後頸的芯片卻灼痛如烙鐵——係統正在分析他的微表情。
K的金屬色虹膜泛起漣漪,那是植入式分析儀在檢索檔案。林衍的審批記錄確實存在:五年前母親死於“基因優化排斥反應”後,他申請保留這張照片作為“情緒調節輔助工具”。當時審批官的評價是:“該對象表現出典型的創傷後順從特質,建議持續觀察。”
“清掃部A區037號員工林衍,”K收回配槍,袖口的暗紅汙漬在燈光下泛著油彩般的反光,“你今天的效率下降了12%。”
“長官,明天我會注意。”
回到公寓,林衍看著窗外黑沉的天空,無聲的寂靜。他把窗簾一拉,準備使用今日獎勵的半小時極樂夢境,任由意識沉入算法編織的虛擬世界。
神經接入艙的觸須刺入後頸時,公寓正播放著今日新聞:“天樞係統完成第1024次升級,公民幸福指數提升至99.8%……”牆壁上的柔性屏流淌著金色數據流,虛擬主播的笑容精確到像素級完美。這是新京畿最廉價的蜂巢公寓,十平米的房間布滿管線,唯一窗戶被對麵巨幕廣告遮擋。此刻那屏幕上正循環播放著“極樂夢境”宣傳片:無數笑臉在雲端漂浮,下方滾動著血紅標語——“忘記痛苦,擁抱永恒!”
極樂夢境裡,黑暗中有星光亮起,聚合成小艾的身影。“小艾”是林衍的虛擬女友,微笑著看著他。她的笑容完美無瑕,每一個表情都經過無數次優化,每一句台詞都經過精準計算,完全匹配林衍的喜好。
她遞來虛擬的檸檬茶,杯壁凝結著完美比例的水珠,發梢的梔子花香讓他喉頭發緊——那是母親生前最愛的味道。
“今天過得怎麼樣?”
“一切正常。”他說,遲疑了一下,又忍不住分享:“有一個同事死了,聽說是違禁詞超標,他提到了自由”
小艾的笑容出現0.3秒延遲,林衍發現她的瞳孔中閃過一絲異常的波動。
“自由是什麼?”小艾突然問道。這一句話,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林衍內心深處的漣漪。但在算法的桎梏下,小艾的影像開始扭曲,最終化作一團數據流,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