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這座城市背山麵水,地方不大不小,人口不多不少,生活節奏不緊不慢,是一個適合過日子的地方。
這也是曾宜寧堅持回來的理由之一。
在省城讀了這麼多年書,曾宜寧還是覺得家鄉好。省城固然繁華,但這些繁華說到底與她無關,出了校園,在那座城市裡她沒有任何的歸屬感。
找工作的時候,除了那些想往北上廣發展的,她的同學大部分都留在了省城,像她這樣早早在老家找好工作的倒是顯得有些另類。
曾宜寧對她自己的選擇倒還算滿意,省城機會多,但意味著競爭也大,她不認為自己和彆人比有多麼大的優勢。
小的時候,總是自命不凡,長大了,見識到了越來越多比自己聰明且努力的人,才慢慢認識到自己的平凡。
成長就是一個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的過程,把平淡的日子過好也是一種本事。
田曉燕本想去商場買衣服,她對曾宜寧的穿著打扮有些不滿意,常常說她已經上班的人了還穿得跟個學生似的,沒有威信,鎮不住學生。
曾宜寧對母親的品味也不敢苟同,在她們的觀念裡,坐辦公室工作的女性都是身著套裝、腳踩高跟鞋,不可否認這是部分人的寫照,但絕不是她的風格。
曾宜寧喜歡休閒舒適的,碰到正式的場合,偶爾這麼穿一次沒有問題,若是天天這麼打扮,她可受不了。
工作已經這麼累了,如果在穿著上還要層層束縛自己,那這班上的真是一點意思都沒有。
買衣服隻是曾宜寧岔開話題、平息“戰火”的一個借口。
來古鎮也是她的提議,在外讀書多年,她很是想念古鎮的一磚一瓦。
這座古鎮始建於南宋時期,後因戰亂焚毀,又於明朝重建,如今已有千年曆史。
古鎮的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依河而建,中間是河道,兩岸石橋相連,店鋪林立。
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這裡承載了她的很多美好記憶。
小時候放假,拿著攢下的零花錢,和同學來老街逛逛文具店、飾品店,買點小零食,在石板路上跑著、鬨著、笑著,可以消磨一天的時光。
她最喜歡看人家扯白糖。
臨河屋簷下,扯糖師傅用麥芽糖和白糖熬成拔絲的糖漿,拋到木棍上,一遍一遍反複地拉扯,等待糖漿由黃慢慢變白,由短短漸漸變長,由原來粗粗的一大條變成像銀絲纏繞的線團一樣,最後放到盤中,那小鏟子切成長方形的小塊。
小鏟子敲擊糖塊時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如此悅耳。
天冷時扯糖師傅喜歡戴著他那頂半舊的烏氈帽,這帽子特彆厚實,過去農村的老人還會拿來孵小雞,扯一會兒後身上開始出汗,烏氈帽裡就會慢慢地飄出一陣陣的白煙,滑稽的很。
曾宜寧經常坐在廊下的石凳上,從頭看到尾,像是入迷一般,百看不膩。
切糖時兩頭會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糖塊,這個時候周圍早已圍滿了小孩子,一個個眼巴巴的望著,期待分到幾塊碎糖。
小孩子多,難免分不均勻,你多一塊我少一塊,你的大一些我的小一些,也會因為這個而發生爭吵。
曾宜寧跟那些小孩都不太一樣,她從不排隊去領糖,她攢下的錢用來買糖綽綽有餘,想吃完全可以自己買,不需要排隊等著彆人來分。
她看在旁邊看純粹是因為她佩服師傅的手藝,她喜歡看著滾燙的糖條在師傅的手裡上下翻飛,聽話地像是在繞毛線。
扯糖師傅早已注意到這個安安靜靜、不爭不吵的小姑娘,一次分糖時特意留下幾塊,拿牛皮紙包著,偷偷塞給她。
曾宜寧有些意外,其實她不怎麼喜歡吃糖。她喜歡甜食,但不喜歡太甜的食物,扯白糖是純糖漿熬成的,甜度已經超過了她的承受範圍。
而且扯白糖粘性十足,放在嘴裡可以嚼很久,久到曾粘掉了她的一個乳牙,在那之後她都不敢輕易嘗試。
不過麵對師傅的好意她還是接受了,禮貌地和師傅道謝後,曾宜寧默默走出人群的包圍,思考著如何處理手中的糖,扔掉太浪費,也辜負了彆人的一片好心,自己吃掉的話,一想到自己那顆被粘掉的牙齒,她仍心有餘悸,還是算了……
就在這時,她注意到人群外站在一個男生,個子瘦瘦小小的,一看就是搶不過彆人,被擠了出來,看著還怪可憐的。
曾宜寧當機立斷把手中的糖塞給了他。
男生被她突如其來的動作嚇到,表情有些懵,曾宜寧以為是他嫌棄,解釋道:“這裡麵的糖我沒吃過,是師傅剛剛做好的,很甜,你嘗嘗。”
秉承著做好事不留名的心態,送完糖後她趕緊離開。
凡此種種,譬如昨日重現,一閉上眼睛,好像還能聽到小鏟子敲碎糖塊時發出的叮叮當當的響聲。可現實是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見過那位扯糖師傅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
……
周六這天晴空萬裡,天氣極好。
母女兩人坐在早餐店吃了個早午飯,曾宜寧要了一碗小餛飩。
上午的氣溫還有點低,她穿得不多,身上覺得有點涼。
餛飩都是現包的,剛出鍋的小餛飩熱氣騰騰,驅散了身上的寒意。
紫菜、蝦皮、榨菜絲打底,放入薄薄的小餛飩,加一點點豬油,撒上小蔥,再點綴一些切得細細的蛋皮,令人食欲大增。
曾宜寧習慣先喝幾口湯,在倒一小碟醋,蘸著吃。
吃完東西,母女倆沿著河道、踩著石板路慢慢悠悠閒逛。
小時候的店鋪關的關、裝修的裝修,所剩不多。
以前常去的文具店搖身一變賣起了咖啡,原先開澡堂子的老板租了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房子乾起了民宿。
“這兩年外地過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特彆是過年前後,遊客是一撥接著一撥,現在哪有人還要來澡堂子,開民宿賺得可多多了。”老板頭頭是道地講起了生意經。
逛了半條街都沒看到什麼服裝店,田曉燕提議:“還是去商場吧。”
“難得過來一趟,再逛逛吧。”曾宜寧挽著母親的胳膊打算逛完剩下半條街。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兩人心心念念的服裝店終於找著了,而且還遇見了熟人。
曾宜寧有很多年沒見到過周敏了,在她的印象中,周敏是一個漂亮、時髦的阿姨,這麼多年過去,歲月也在周敏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但她的穿著打扮依舊緊跟時代潮流,這也難怪,畢竟是開服裝店的人。
田曉燕也認出了周敏,兩人的交集其實並不算多,但這個年紀的人有一種本事,哪怕遇到陌生人,也能東拉西扯說上一堆話,何況是原來就認識的人。
一番寒暄下來,各自交換了不少信息。
周敏原來開店的地方位置好,這幾年古鎮發展起來,房租也是水漲船高,她隻好換了一個位置靠裡麵、租金相對便宜一點的店麵,好在這麼多年生意做下來,還是積攢了一些老顧客。
現在年輕人大都喜歡在網上買衣服,但上了年紀的人不少還是習慣來她這裡光顧。
一來有些年紀大的不太熟悉網購,二來網上的衣服看得見摸不著,圖片拍得花裡胡哨,拿到手上的完全又是另外一樣東西,田曉燕就吃過幾次虧,氣呼呼得跟曾宜寧說都是網上的都是“照騙”,這兒的衣服雖然比網上價格高一些,但和商場裡那些普普通通動輒上千的衣服相比,還是要便宜的多,對於媽媽輩的人來說,這裡的衣服對她們身材的包容度也更高。
周敏年輕時就是公認的美女,她的穿衣打扮經常能引起同齡女孩們的模仿,如今雖然上了年紀,但依然引領小鎮中年女性的“時尚潮流”,衣服穿在她身上就是行走的廣告。
店裡還進了一些漢服,專門租給外地過來旅遊的女孩們拍照用,生意倒也不錯。
兩個大人聊得熱火朝天,曾宜寧默默欣賞衣架上掛著的漢服,不得不承認,周敏挑選衣服的眼光真是不錯。
說話間,就有兩個年輕女孩被櫥窗模特身上的漢服所吸引,推門而入。
兩人背了不少東西,還拿著相機,一看就是來旅遊的。
問過漢服租賃的價格,兩個女孩便認真挑選起適合自己的衣服。
周敏知道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在店裡買東西不喜歡邊上有人一直絮絮叨叨推薦個沒完沒了,說完價格後,繼續跟田曉燕聊天。
沒說句話,又有人來了,一進門就扯著嗓子說道:“我在店裡坐了一上午都沒人進來,原來客人都到你這裡來了,還是你會做生意,我們這幾家店的生意合起來還沒你好呢。”
來人是旁邊服裝店裡的老板。
周敏笑著說道:“張姐,就兩個旅遊的小姑娘來租漢服,這兩位是以前的鄰居和她女兒”。
這位張大姐也是個能說會道的,聊了兩句就無比絲滑地加入到對話中。
話題繞來繞去,落到了年輕一輩的身上,得知曾宜寧如今在南江一中當老師,周敏不經發出讚歎:“寧寧真是從小就優秀,學習好、工作也好、人又聽話懂事,我要是有這樣的女兒,做夢都要笑醒了,你真是好福氣”。
周敏已經很多年沒見過曾宜寧了,隻記得和自家兒子是同學,有幾次去學校接人碰過麵,在她的印象中,曾宜寧一直是乖巧懂事的模樣,今天見到,一如當初,站在那裡亭亭玉立,氣質溫和。
聽到彆人對自己女兒的誇讚,田曉燕心裡十分高興,但嘴上還是謙虛道:“哪裡哪裡,優秀人的多了去了。”
田曉燕順著這個話題問道:“你兒子現在在哪兒發展?”
周敏答道:“就在南江,他從小就不愛學習,早就出來工作了,現在在給紡織廠跑業務。”
聽周敏如此稱讚自己女兒,禮尚往來,田曉燕自然也得誇一誇人家的孩子,雖然她對這位誇獎對象並沒有什麼印象,不過這怎麼能難倒我們田曉燕女士。
“跑業務好,多鍛煉人啊,我們寧寧就是性格太內向,不會說話,乾其他工作也吃不開,隻能拿點死工資,你兒子從小就機靈,我聽人家說,跑業務提成可高了。”
沒等周敏開口,一旁的張大姐倒是按捺不住了:“他兒子業務可多了,人長得又高又帥,這跑起業務來也比彆人有優勢,是吧,周敏。”
這位張大姐聽著像是話裡有話,周敏在一旁隻是笑了笑並沒有接話。
張大姐繼續說道:“上次開跑車那女的是不是你兒子女朋友,我聽人說那車可貴了,那女的雖然年紀大一點,但條件確實好,你們還考慮什麼,抓住機會趕緊結婚吧。”
聽到張大姐越說越離譜,周敏打斷道:“那隻是生意上的同事,張姐你想多了。”
張大姐意味深長的“哦”了一聲,顯然並不相信周敏的話。
曾宜寧不太喜歡這位張大姐,看著為人直爽,但說出來的話句句夾槍帶棒、陰陽怪氣,讓人並不舒服。
“好長時間沒看到你兒子了,最近怎麼都不過來,在忙著什麼呢?”
周敏應付道:“最近廠裡事情多,他走不開。”
張大姐似乎對周敏兒子的事情特彆感興趣,揪著話題不肯放,見周敏不願多說,轉而對挑漢服的兩個年輕女孩說道:“他兒子長得是真帥,一點不比電視上那些明星差,你們見了,肯定喜歡,他隻要一來,這店裡的生意就特彆好,那些女的都圍著他轉。”
張大姐的話成功激起了兩人的好奇心,紛紛表示不相信。
“周敏,你手機上有沒有照片,給人家小姑娘看看,不然人家都以為我說假話呢。”
“我哪有什麼照片,他不喜歡拍照。”
說話間,張大姐注意到了在角落發呆的曾宜寧,“欸,你跟她兒子不是同學嘛,小姑娘你說說看,我有沒有講假話,她兒子相貌好不好看?”
突然被人點名,曾宜寧還沒緩過神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