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一樣流淌,四年很快過去。梓晴已經成為大三的學生,她陷入恩惠子與煒燁的情感糾葛中,不覺就裡。
恩慧子的研究方向是英美語言文學,已經完成全部課題,碩士學位也早在半年多前取得。但她絲毫沒有搬離“David Wang’s villa”的想法,反而添置了許多攝影攝像與錄音剪輯的設備,正兒八經地在她的房間裡開設《英美文化雲學堂》,做起了主播,吸引了世界各地逾以千計的粉絲來聽課。但此外她就很少外出,閒暇時總拉著煒燁下廚,名義上是拜他為師,學中文、學中國菜製作,實際上就是歡喜煮飯給他吃,同時喜歡聽到他或大家對她廚藝的讚美。
其實煒燁很少發出讚美,陷入這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戀,他其實是挺無奈的。因為他過恩慧子從未有過男女之情,不過對於一個房客的關心與愛護,抑或是出於責任的照顧。那次由於輪椅塌陷導致長達半載的康複事件,隻說明他對自身責任感的認同。
但他對梓晴卻是自心底裡發出的愛,並非從她來到美麗國後才發生的,而是在他九歲時,第一次看到她在恩澤床邊哭泣,便萌發了的。他覺得這個小女孩需要保護,他可以成為那個保護他的人,所以當時他抱著她安慰她,“彆怕,彆怕,恩澤他一定會再站起來的。”
但現在他自己也坐在椅上了,兩條無力的腿東倒西歪地扭曲著蕩下,他實在要仰天大笑當年自己的天真!儘管這笑聲裡飽含著淚水。因此他將他對梓晴的愛,都深深地埋在心裡,從不戳破它;亦因此他在聽說梓晴要隨明哲回國後,表麵上出奇的平靜,實則內心裡有多麼的波濤洶湧。
明哲以優異的成績修滿本科的所有學分,他放下對繼續留美攻讀研究生的計劃,讓梓晴第一個替他惋惜,更不要說那些試圖挽留他繼續深造的教授們了。
他毅然決定回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