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滿績複習指南 內關:手厥陰心……(1 / 1)

生活隨筆 艾甜司理 2621 字 12個月前

內關:手厥陰心包經

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胃病症。常用於心痛,心悸,胸悶,氣喘,脅通;失眠,癲狂癇,胃脘痛,嘔吐,呃逆,上肢痹通。

外關:手少陽三焦經

在前臂後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

主治耳部病症,常用於耳鳴,耳聾;頭痛,目赤腫痛;胸脅痛,上肢痹痛。

手太陰肺經:肺部病症。咳嗽,氣喘,咽喉腫痛

1.尺澤:在肘區,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緣凹陷中。主治肺部、咽部病症。常用於咳嗽、氣喘潮熱,胸痛,咳血,咽喉腫痛,肘臂攣痛。

2.列缺:在前臂,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5寸,拇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拇長展肌腱溝的凹陷中。主治肺部、咽部及頭項病症。常用於外感頭痛,頸項強痛,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半身不遂,齒痛。

手陽明大腸經

3.合穀:在手背,第二掌骨橈側緣的中點中。主治頭麵部、五官病症。常用於惡寒發熱,無汗,多汗;頭痛,目赤腫痛,中風不遂等。孕婦禁針灸。

4.曲池:在肘區,尺澤與肱骨外上緣連線的中點處。主治:口齒,咽部病症。常用於熱病,咽喉腫痛,齒痛;癮疹,濕疹,瘰鬁;手臂痛,上肢不遂;頭痛,眩暈,癲狂。

足陽明胃經 :消化病,腹痛,腹瀉,腸鳴,泄瀉,便秘。

5.下關:在麵部,顴弓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凹陷中。主治牙齒、麵部、耳部病症。常用於下頜關節脫位,麵伸,齒腫;耳聾、耳鳴,口眼蝸斜。

6.天樞: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旁正中線旁開2線。主治胃腸及婦科病症。常用於腹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月經不調,痛經。灸治慢性消化道症狀。

7.足三裡: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主治胃腸脾病症。用於胃脘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便秘,發熱,癲狂;腳膝腫痛;虛勞諸症。

足太陰脾經

8.三陰交:小腿內側,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內側緣後際。主治婦科,脾胃疾病。常用於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子宮脫垂,不孕,難產;腹脹,腸鳴,泄瀉;遺精,陽痿,小便不利,疝氣;下肢痿痹;失眠,眩暈。

9.陰陵泉: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緣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主治脾胃,婦科,前陰病症。常用於腹痛,腹脹,泄瀉,水腫;婦人陰痛,痛經,帶下;小便不利或遺尿,遺精,腰痛,膝痛。

手少陰心經:9穴

10.神門:在腕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端。主治心神病症。常用於心痛,心悸,心煩,驚悸,癡呆,健忘,失眠,癲狂癇。

手太陽小腸經

11.後溪:手內側,第五掌指關節尺側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主治:頭項部、肩部病症。常用於頭痛,頸項強痛,腰背痛;目赤,耳聾,鼻衄;癲狂癇,盜汗,瘧疾;手臂及肘臂攣急。

12.聽宮:在麵部,耳屏正中與下頜骨髁突之間的凹陷中。主治耳部病症。常用於耳鳴,耳聾,齒痛,癲狂癇。張口選穴。

足太陽膀胱經

13.委中:在膝後區,膕橫紋中點。

主治腰腿、前陰病症。常用於腰背痛,下肢痿痹;小腹痛,小便不利,遺尿。

14.昆侖:在踝區,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主治頭項及腰腿病症。常用於頭痛,目痛,鼻衄;頸項強痛,腰痛,足跟腫痛;癲癇,難產。

15.至陰:在足趾,小趾末節外側,趾甲跟角後方0.1寸。主治頭麵部、胎產病證。常用於胎位不正,難產;頭痛,目痛,鼻塞,鼻衄;足膝腫痛。

足少陰腎經

16.太溪:在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主治二陰,少腹,咽部病症。常用於月經不調,遺精,陽痿;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齒痛;失眠,眩暈,耳鳴,耳聾;消渴,便秘,腰背痛,下肢厥冷。

手厥陰心包經

17.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二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主治心胃病症。常用於心痛,心悸,心煩;胸悶,氣喘,脅痛;失眠,癲狂癇;胃脘痛,嘔吐,呃逆;上肢痹痛。

手少陽三焦經

18.外關:在前臂後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主治耳部病症。常用於耳鳴,耳聾;頭痛,目赤腫痛;胸脅痛,上肢痹痛。

足少陽膽經

19.風池:在頸後區,枕骨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主治腦部,耳目病症。常用於中風,癲狂癇,眩暈;耳鳴耳聾,目赤腫痛;發熱,腫痛,鼻塞,鼻衄;頸項強痛。針尖微下。

20.環跳:在臀區,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交點處。主治腰腿病症。常用於腰背痛,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21.陽陵泉: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膽脅部病症。常用於脅痛,口苦,嘔吐,黃疸,吐酸;膝髕腫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兒驚風。

足厥陰肝經

22.太衝:在足背,第1、2趾骨間,蹠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主治前□□、脅下、咽部病症。常用於脅痛,急躁易怒,目赤腫痛;咽喉乾痛,耳鳴,耳聾;月經不調,崩漏;疝氣前陰痛;小兒驚風,癲癇;下肢痿痹,足腑腫痛。

督脈

23.大椎:在脊柱區,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主治熱病,局部病症。常用於熱病,瘧疾,骨蒸盜汗;咳嗽,氣喘;感冒,風疹,頸項強痛,脊痛。

24.百會:在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主治頭目、心神病症。常用於頭痛,目痛,眩暈,耳鳴;中風,神昏,癲狂癇,小兒驚風;失眠,健忘;久瀉,脫肛,子宮脫垂。

任脈

25.關元:在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上。主治前□□、婦科及虛勞病症。常用於疝氣,少腹疼痛;尿頻,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子宮脫垂,惡露不儘,不孕,泄瀉,虛勞諸疾;保養灸的常用穴。

26.神闕:在臍區,臍中央。主治腹部,水液病症。常用於臍周痛,腹脹,腸鳴,泄瀉;水腫,小便不利;中風脫證。

27.中脘: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主治腹部病症。常用於胃脘痛,嘔吐,不思飲食;腹脹,腹痛,腸鳴;身腫。

頭麵部:合穀、曲池、下關、神門、後溪、聽宮(耳)、昆侖、至陰、外關(耳)、風池、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