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輩們的聯合教學持續到中午,荀曄從開始驚歎到結束,深切的感受到了什麼叫語言藝術博大精深。
背景:董卓倒行逆施,各州郡群情激昂,來自三公的檄文日夜兼程送至各郡官署,天下忠義之師無不怒發衝冠。
同樣的事情讓不同的人來說,愣是說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模兩樣。
美人爹和叔父們儘可能保持中立的描述某地某人乾了什麼,不去評價好壞,隻單純的分析那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善惡好壞需要他自己分辨,世道險惡,要是出門隨隨便便就被人騙的團團轉,那他還是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吧。
叔父們想法很好,奈何旁邊有個不吝以最大惡意揣度人性的郭奉孝,不管前麵分析的多正經,最後腦子裡都隻剩下郭嘉那“這人不行”“這人不行”“這人也不行”的聲音。
荀曄:牛啊!
不愧是鬼才郭嘉,酸棗聯盟還沒成立就提前預判那結盟的各路諸侯都是烏合之眾,等他將來闖出名堂來一定把人綁在身邊負責陣前叫罵。
郭鬼才不開口是不開口,讓他放開了指點江山他能和禰衡競爭三國第一噴子,這功力完全可以輕鬆罵死十個王司徒。
荀彧等人沉默,但是看看他們家傻小子那亮晶晶的眼睛,又感覺他們幾個在這兒略顯多餘。
行吧,總比毫無防備之心強。
郭嘉對來自小傻蛋的崇拜照單全收,搖頭晃腦的感歎著,“嘉與阿牞意氣相傾,真是相見恨晚呐。”
他說什麼來著,分析局麵這種事情缺誰也不能缺他,不然還不知道這小傻蛋也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兒。
荀曄笑的燦爛,酒逢知己千杯少,臭味相投走到老。
沒毛病!
其他人:……
你們開心就好。
多師課堂完美結束,接下來就是去哪兒。
荀曄想的簡單,有力氣去哪兒都不怕,張遼最近乾的就是募兵的活兒,他直接去河邊軍營說他要從軍就行。
長輩們開的小灶很有用,京城和地方的局勢全部清晰明了,他的嘴皮子也不是吹的,現在讓他照葫蘆畫瓢也能唬住不少人。
亂世以武安邦,但是他的腦袋瓜不是擺設,必要時也能偽裝一下謀士。
有長輩們珠玉在前,他隻要說出他是潁川荀氏子弟,對麵肯定不會覺得他的腦袋瓜不好使。
荀彧想了想,問道,“不先進京謀個一官半職?”
今時不同往日,雖然局勢很亂,但是家中小輩入仕卻比前些年容易,先謀個一官半職和直接白身從軍的處境大不相同,現在安排還來得及。
荀曄搖搖頭,“我覺得我能憑拳頭打出來個伍長或者什長。”
京城水深,他這種不起眼的小水滴掉進去激不起一點兒水花,比起動腦子他還是更喜歡動拳頭。
“伍長什長?”郭嘉挑挑眉,煞有其事的勸道,“小阿牞,咱們要封候拜將,不能那麼小家子氣。”
“飯要一口一口吃,先定個能達成的小目標,然後再封侯拜相。”荀曄說完自顧自的點點頭,然後壓低聲音說道,“朝堂太複雜,我怕進去就被人吃乾抹淨,各方勢力勾心鬥角太可怕了。”
“也是。”郭嘉憐愛的看著小傻蛋,“我們阿牞單純心善,還是少和那些老奸巨猾的家夥打交道為好。”
局勢亂成現在這樣,詔董卓進京的袁氏至少要擔一半的責任。
董卓看似粗鄙沒有頭腦,但是能抓住時機挾救駕之功入住朝堂一步登天的狠人不可能沒腦子。就算董相國本人真的不太聰明,他身邊的謀士幕僚也足夠他和袁氏打擂台。
汝南袁氏的確顯赫至極,但是天下不隻袁氏一家世代簪纓,轉移矛盾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好用,隻要挑撥的巧妙,世族之間的內鬥就能讓袁氏焦頭爛額。
荀曄:……
這是誇他還是在擠兌他?
算了,就當在誇他。
郭鬼才說的對,袁氏這次確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們家叔祖隻是被董卓破格提拔都差點被戳斷脊梁骨,手把手將董卓提拔上來的袁隗更不可能逃過口誅筆伐。
董卓明擺著不願意再聽袁氏調遣,他提拔上來的士人屬於名聲有瑕疵但得了實權,袁氏眾人則是麵子裡子都丟的乾乾淨淨,名聲沒了在朝中還要受打壓。
眼看關東討董聯盟就要成立,京城隻會越來越亂。
隱約記得董卓為避關東軍鋒芒還喪心病狂的焚毀洛陽遷都長安,所以進京謀官的速度大概率真的沒有他去軍中靠拳頭打來的快。
荀悅荀彧耐心聽著,沒有替他做決定的打算,“阿牞自己有主意便好。”
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怕傻小子要去冒險,就怕他熱血上頭什麼都不想就去冒險。
各州郡義軍討董聲勢浩大,董卓有親信涼州精銳可供調遣,張遼年輕又出身並州,沒有意外的話應該不會調遣到他身上。
從軍不能怕打仗,但是現在要去當兵的是他們家孩子,可以的話他們還是希望上戰場的那天能晚一點到來。
傻小子要打點行囊去軍營,他們也要收拾家當去冀州,幾位叔父將能叮囑的都叮囑完便各自去忙。
密縣離潁川隻有兩百裡,冀州卻是在千裡之外,離鄉時很多人都想著避過風頭再回去,並沒有遠去冀州的打算。
山裡不能久居,若鄉人百姓不願同行,他們還要再想法子將人護送回潁川。
正好奉孝也要回潁川,雖說帶著護衛,但是外麵兵荒馬亂實在讓他放心不下,不如和鄉人一起回。
郭嘉小聲嘀咕了句什麼,看到荀彧回頭立刻正經起來假裝剛才什麼都沒有說。
荀曄:捂嘴.jpg
我舉報,郭某人說文若叔像雞媽媽。
郭嘉揮揮手讓好友去忙,然後逮住偷笑的小傻蛋問道,“張遼隨時可能拔營,你打算什麼時候走?”
“擇日不如撞日,待會兒就去看看。”荀曄捏捏拳頭,“先去看看情況,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跟他走。”
經過李二陛下和親爹叔父們的輪番教導,他現在對即將到來的軍旅生涯充滿期待。
李二陛下說世上沒有常勝將軍,他帶兵多年也沒少吃虧。
連超級六邊形戰神李二陛下都打過敗仗,他一個小兵還沒打過仗就擔心這擔心那實在沒必要。
亂世以武安邦,他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戰場上闖出名聲,而不是待在家裡發愁世道不太平。
邁出第一步最難,但是隻要第一步邁出去,接下來才有無限可能。
怎麼說呢,現在的情況比他預想中的好太多了。
他是看過百家講壇的人,雖然現在什麼都沒有,但是一想到那勞什子明君輔導班還是下意識就聯想到催人淚下的“荀彧之死”。
析毫剖芒的深入分析是一點兒都不帶聽的,一集看下來就記住了曹荀關係破裂分道揚鑣。
開始時他還擔心美人爹和幾位叔父覺得他的想法不行,董卓聲名狼藉,這時候去找張遼好像有種和正義背道而馳的感覺。
但是仔細一想,董卓是董卓張遼是張遼,現在的張遼還年輕,董相國知不知道麾下有個叫張遼的小將都難說,小透明的選擇對不會局勢造成任何影響。
再說了,他們家叔祖是董卓親自提拔上去的,能說叔祖是董賊的爪牙嗎?不能。
長輩們更看重家族利益,考慮的更多是如何在亂世中保全並壯大家族,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忠君報國。
很好很好,總算不用擔心將來被逐出家門了。
荀曄已經做好準備,和留在院中的美人爹還有郭鬼才打過招呼便背上弓箭離開。
馬上就要過年,前兩天還有點過年的氛圍,這幾天變故太多,僅剩的那點年味兒也消失不見。
河邊軍營,張遼百無聊賴的坐在營帳裡,連練兵的興致都提不起來。
之前募兵好歹是有事情做,如今董相國大權獨攬,並州出身的將士備受排擠,他又是丁大人推薦到何大將軍府上的將領,不尷不尬的愣是落了個無所事事的處境。
京城太複雜,他想回並州。早知道進京會是這樣,當初他說什麼都不會來。
被丁大人舉薦到京城的從事不隻他一人,先前靈帝以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統帥禁軍,丁大人便派武猛從事張揚率領士兵聽從蹇碩號令。後來靈帝駕崩,蹇碩被何進所殺,部眾儘歸大將軍府,張揚又被何進派回並州募兵順便平亂。
募兵不是什麼好活兒,但是帶兵平亂是。隻要剿匪剿的好,升官發財少不了,世上再沒有比帶兵平亂更好的差事。
他剛進京到大將軍府時豪情萬丈,以為等著他的是和張揚一樣的備受重用,萬萬沒想到何大將軍看他年歲太輕根本瞧不上他,隻見了一麵就打發他去募兵。
他好不容易招了一千多連打架都不會的新兵蛋子回京,結果還沒來得及交差大將軍府就沒了,沒幾天他的舊主執金吾丁原也被董卓設計殺害,各方交鋒殺的你死我活,弄得他想分析情況都不知道該從哪兒分析。
何進看他年輕覺得他不堪大用,董卓有那麼多涼州帶來的親信更用不上他。雖然這一千多新兵蛋子上戰場也隻會添亂,但是好歹來個人把糧餉發了,隨手指個地方讓他安營紮寨等候調用算什麼?
董相國和麾下親信將領貴人多忘事,猴年馬月才等得到調令?
何大將軍沒了,丁大人也沒了,他這個並州來的將領就連京城的大門都進不去了是嗎?
這都什麼事兒啊!
冷風吹過,守在帳篷外頭的士兵通報,“將軍,外麵有一自稱想從軍的少年求見。”
“想從軍?”張遼揉揉手腕,扔下手裡根本沒蘸墨的筆起身出去,“走,去看看。”
當兵多是為了混口飯吃,這種在遇到募兵的時候就會結伴從軍。孤身投軍的也有,不過多是惹上人命官司的鄉裡惡霸或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倒黴蛋。
閒著也是閒著,讓他看看這位想從軍的少年是什麼情況。
然後……
“荀曄,字明光,潁川潁陰人。”張遼看著手裡的過所,神色複雜,“潁川荀氏?”
他沒記錯的話,當朝司空荀爽便是潁川荀氏。
不是,這出身直接去董相國手底下當差都使得,真不是來消遣他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