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親事來得也很有意思!
前麵說了,她阿奶以前是富戶人家的小姐,舉家遷移中和家人分散,最後流落到顧家村嫁給了她爺爺,她太爺爺去世後,顧家村就是她爺爺當族長和村長,現在是她大伯。
這當然少不了一代一代的在學識、品行、能力、威望等方麵的培養,不然姓顧的那麼多,憑什麼選你當族長又為啥聽你的話。再有就是這裡以前叫顧家村,就是因為顧姓族人聚集而生的,後來因為通婚、天災、逃荒等原因,村裡外姓人多了起來,但顧姓族人還是占大多數且非常團結,所以世世代代都是顧姓人當族長。
在鄉下,族長可比村長或者書記更有權威,所以她阿奶可以說在這裡一直都受人尊敬、過得體麵,。
但天有不測風雲,生活哪有十全十美!顧阿奶除了晚年要操心顧籬外,還發生過一件大事。
在顧籬小姑五六歲的時候,整個縣裡都發生傳染病,幸運的是萬樹村靠山環水,村裡很少有人外出,大多能憑較好的地勢條件自給自足,最開始聽到傳染病的風聲,爺爺就嚴令村裡人沒有生死大事不得出村,入口的水要燒開才喝,不能喝生水!幾乎每天檢查村裡衛生,特彆是養生擒的地方,要及時打掃,撒石灰,熏艾草等。
顧家村當時幾乎沒有人被傳染上,為什麼說幾乎呢?因為她小姑很倒黴的被染上了瘧疾,這在當時是要死人的!一個青壯年被傳染上瘧疾,可以在很短時間就沒了,更何況是一個小姑娘!
再說說顧籬的小姑,顧籬的小姑,單名一個芙字,叫顧芙。芙,牡丹也!從這名可以瞧見她爺爺和阿奶是多麼寵愛這個幺女!且‘芙’又同‘福’同音,寓意是極好的!
可以想象得到她爺爺和阿奶當時的焦急和擔憂!所以在懷疑小姑被傳染了瘧疾後,她爺爺和阿奶馬上將小姑送往縣裡的醫院,這是最近、最快也最好的醫院,進了醫院後,醫生也問診了,但沒有辦法,確診了又怎麼樣。
因為沒有藥啊!
整個縣都被傳染了,死了多少人,怎麼可能有那麼多藥!
但是看著這麼可愛的小姑娘,醫生也於心不忍,這年頭,多少家庭重男輕女,兒子養的白白胖胖,女娃養的麵黃枯瘦的,更不要說現在非常時期,女兒、媳婦被發現傳染病症狀,有的讓你在屋裡自生自滅,死了一把火燒掉,有的立馬將人扔到深山老林,要不被摔死,要不被野獸吃掉,而後者是大多數的選擇!所以難得看到一個白嫩乖巧的女娃,一看就是父母寵愛上心,家裡精細養著的,這情況多稀有!一般同樣的場景也有,但是患者一定是兒子、孫子。
最重要的是這女娃送來的及時,現在隻是輕微的早期症狀,還有救的餘地!
心裡掙紮一番,醫生還是悄悄告訴爺爺和阿奶,這醫院裡就有治瘧疾的藥,隻是現在是非常時期,又是限製藥,管控嚴格,必須要院裡書記簽字,院長都不行,而且要快,不然就真沒希望了!
她爺爺和阿奶千恩萬謝這醫生後,急忙去打聽這醫院書記,好嘛,剛好遇到這醫院書記的老娘,巧得是他家也是顧家村出去的。
原來這醫院書記姓李,當初他的先輩們逃饑荒逃到顧家村,其它村都不願意收留他們,是顧籬的太爺爺頂著壓力留下了他們,給他們活下來的機會。後來她家發達了,就舉家搬離顧家村,剛開始還隔幾年就回去,後來顧籬太爺爺不在了,就幾乎沒有回顧家村了,但是這老太太人老眼睛毒,他爺爺剛說出地址和名字,一下就認出她爺爺。
這老太太心裡一直牽掛感恩顧家的恩情,那時候她還是李家的年輕媳婦,一路逃難遭了多少難,多虧顧籬她太爺爺和顧家村當年收留。
最後小姑當然救下來了,傳染病最後也在整個縣城消失了,但是頭疼的是不知怎的留下了婚約,俗稱娃娃親。
這李書記是個感恩孝順的,加上看到顧芙漂亮可愛,想到家裡年齡差不多的兒子,開玩笑說和她爺爺做親家,本來是玩笑話,結果他老娘當了真,這老太太當場真的和顧籬爺爺阿奶約定好以後結親,念著李家對孩子的救命之恩,爺爺和阿奶也就點頭答應了,直到這老太太死之前,兩家都來往密切,後來就走動少了,再後來李書記也不在了,兩家就徹底不來往了,而她小姑和那李書記的兒子也是各自嫁娶。
這麼多年過去了,好嘛,沒想到這婚約居然落到她顧籬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