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 / 1)

又見水時代 關白附 3438 字 2個月前

家庭總是人間柔軟處,童年看著布封關切的眼神不由得心生暖意。

童年笑著說:“保證絕不再犯!”他這點和童仕明不一樣,他要是做錯了什麼事一定會好好道歉、快快改正。

布封見兒子肯定的回複才柔了聲音說:“吃飯吧,吃好早點快去補個覺,是不是下午還得去上班?”

童年:“嗯,最近一周要對紀錄片項目收尾,我可能都得通宵,提前和您說一聲彆擔心。”

布封:“都通宵?那夠辛苦!工作強度這麼高你要自己照顧自己,找時間抽空也眯一覺。”特人類的身體比曾經的人類強悍耐造許多,通宵對他們傷害係數很小,但累積的疲勞還是會傷害他們的意識,有條件下仍需維持良好的作息。

“嗯,放心吧,爸。”童年說完笑著用手撿了一個包子扔在嘴裡。

布封早早便發現他的大兒子意識重建後生活的非常克製,即便在家裡布封亦能感受到大兒子的拘謹。布封知道這和信任、安全與否都沒關係,是意識島破碎在靈魂深處留下的恐懼。

而現在布封看到童年連筷子都沒有用像是個小孩子一樣用手拿食物,兒子臉上的笑容也似乎更鮮活了些。

布封的表情變的柔軟,笑說:“彆傻笑了,好好吃飯。”

“嗯。”童年仍是笑眯眯的。

布封:“這樣開心?你和你弟真是…天天挨罵都開心。”他寵孩子的時候沒話說,吃喝穿用均是他親力親為,他的孩子沒缺過啥;罵也是真罵,可兩個兒子每次被罵了都總是這樣衝他一臉嬌。

童年:“嗯,有爸和老爸,真好。”

布封:“你這孩子,現在也會說好聽話了。”

童年雖不能說出和司蒼布有關的細節,但他依舊可以分享給布封,他說:“我有個朋友他很辛苦,他一直在加班很少休息經常睡不好覺。我看他獨居好像…身邊也沒什麼人照顧他。不像我,家裡有你和老爸還有我弟!隻要我回家總有熱乎飯吃。”

怪不得今天兒子表情這麼好,看來是從孤獨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生活的不同。

布封:“這樣哦。我聽特籍所的人說現在城裡獨居比例非常高,他是你很要好的朋友嗎?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請他來家裡吃飯,爸爸幾個也是養,多幾個也是喂。”

童年無奈的回:“有機會我問問。”應該沒有機會。

布封:“據說現在主要做特人類研究的導師正在準備對人生階段重新劃分。”

童年不太明白,反問:“嗯?”

布封:“怎麼說呢?意識年齡的增長不代表特人類的認知邊界擴大、知識的豐富也不代表經驗的真正增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很難定義。”

看著童年愣愣的表情布封說:“曾經人類最大的願望之一便是年輕且長生,可曾經的人類從未真正體會過這一切,大多都是帶著美好的幻想企圖一步登天。如今真的走到了這一天,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建設和防禦仿佛開拓了咱們的眼界卻沒有帶來本質的成長,特人類的生命階段仿佛完全沒有任何進程。”

童年:“怎麼會呢?”

布封笑問:“你認為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是什麼樣的?”

童年想了想說:“幼年無法行動、童年被撫育關照、少年學習成長、青年積累經驗、中年成為中堅力量、老年頤養天年?”

布封點點頭說:“我也這樣認為。”

童年:“那,有什麼問題嗎?”

布封:“現在沒有需要照顧的幼年、童年、少年和老年,現在按照意識年齡也沒有少年,四十年的時間逐漸追平了曾經的時間差,我們排除特能技這種因屬種而來的不同天賦,從生活、戰鬥和各種技能上來說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差彆。這會把人逐漸切割成更碎的個體,越來越難組成家庭。對於個人來說家庭當然不是必須的,但對於社會來說家庭不僅僅是穩定性和延續性。如果沒有一個個家庭作為依靠支撐,那麼往往需要更多支點,而現在導師的存在讓智出現壁壘,懸浮城的科技也讓普通人無法展現自我和創新,意義感缺失。”

童年似懂非懂,問:“嗯,那要怎麼劃分呢?”

布封:“據說是要分門彆類,將普特人、超特人和原生超特人分開。普特人和超特人從既有人類而來,其年齡以遇到末世維原子衝擊波的年齡為界,再進行後續研討是否回歸骨齡,讓沒有成長的生命繼續累積;而原生超特人屬於真正的特育生命,出現在維原子衝擊波之後,他的成長與其他兩者有底層邏輯的不同,還需要進行後續定義。”

童年不解反問:“怎麼四十多年了,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定義?”

布封:“即便以老年人姿態熬過末世維原子衝擊波的幸存者,他們都在特遷的過程中因特化能量的不斷充盈而走回年輕時的自己,而如今生命的周期陡然拉長,現在的四五十年和末世前的四五十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我們都屬於新生人種。不要拿已有的邏輯絆住自己,也許對我們這種特人類來說發展科技提升戰力是本能,研究自己卻很難。你想想啊,曾經螞蟻在我們眼中多渺小,但是它們不需要任何學習就能建出曾經人類模仿都模仿不出來的蟻巢。再說了,難道曾經人類…有研究明白自己嗎?也許隻有等到特人類出現真正的老人才會有連續的經驗出現吧。”

童年:“老人?我從未見過老人吧?”

布封愛憐的摸了摸童年的頭,說:“你見過,你隻是不記得了。純粹的老人隻剩下零星幾位,他們被稱作亞特人。”

童年:“亞特人?”他從未在任何資料中看到過亞特人這個名詞。

布封:“亞特人是沒有進入特遷的人類,在特化生命中被稱作亞特人。”

童年:“這個世界還有人類??”

布封:“有,很少,全部都生活在意識倒錐宿主的全維原子中。他們無法來到自然世界,因此官方並沒有披露他們的存在。”

童年:“這樣啊。”

布封:“特人類的老年遙遙無期,任何研究都不知道特人類的老年是什麼狀態。也許依舊和人類一樣會邁向容顏的衰老、體能的下降,也有可能是突然的意識能量衰竭、特化能量的彌散。”

布封所說的內容在意識重建學院的教材中以及童年的生活中從未出現,這種帶著宏觀意義描述特化生命的進程和推論異常吸引童年。

布封見兒子專注的目光,繼續說:“你也知道整個懸浮城四十年來沒有新生兒,據我所知即便惡水間或其他生存條件下也沒有新生兒誕生。特人類旁觀特化動物和島化動物的不斷繁衍,而特人類自己則成了無法繁衍後代的生命種類。”

童年:“嗯,這個我知道,無法繁衍…影響很大嗎?”

布封沉吟道:“你剛完成意識重建,你的意識年齡在整個懸浮城都是最年輕的一批,你感受不到無法繁衍的影響。生命有很多意義,為了守衛、為了研發、為了求真、為了夢想,林林總總有太多、太多能夠被說出口的意義,但對於大多數生命來說生命的基礎意義很少被宣之於口—是繁衍。我並不是把生命的個體意義歸結到繁衍上,而是如果生命看做整體而言,種族的繁衍是刻在基因裡的本能。我們的生命很長但我們終將消失,什麼能代表我們活過?是堅不可摧的懸浮城?是先進的科技?是戰爭的勝利?是燦爛的文明?即使要考古也終究要後代生命的手親自挖出我們的骸骨和過往。”

童年的眼神似是定焦在遙遠的以後,又像是透過一切時光看到久遠的之前。

布封:“再美麗的生活環境都不能對衝此間特人類生命的荒蕪感。”

童年:“荒蕪感?”

布封:“至少這一秒沒有新生意味著…當我們這一批特人類都死去那麼此間再無我們存在過的因果。我們所發展的一切、創造的一切都隻是時間線上的一場空,無需任何參與我們都會被抹去。”

童年:“…爸爸……”他不知道布封為何突然和他說這麼高深的話。

布封看出兒子的疑惑,他笑著說:“這些話我若說給你弟弟聽,他早就昏昏沉沉想睡覺了;而你是個聰慧的孩子,你希望我為你解答一些事情,那麼我便儘我所知讓你了解此間特人類生命處於哪個階段,陷入了怎樣的瓶頸之中。沒有真正的老年意味著自然死亡在很遠之後;沒有下一代意味著沒有童年,那生命的階段如何定義?”

童年:“因…因為我是意識年齡最小的特人類嗎?”

布封看著童年片刻才說:“也許是吧。有時候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總希望後代能夠解決,比如你,你們是我們的後代。若有一天我們走到生命的儘頭,隻要你們還存在,哪怕比我多活一年,我的存在都會延長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