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方便問一下是為什麼嗎?】
"因為秋憶的製作工序真的很繁瑣,繁瑣到我已經不可能再耗費那麼多的時間,去製作一套我已經見識過的設計。"
沈玉溪說到這頓了頓然後繼續道:
"而且這段時間我也漸漸明白了一些,我以前做設計時所缺少的東西。"
主持人:【什麼東西?】
"就是想清楚自己是在給誰設計衣服啊。"
沈玉溪笑笑:"就比如這套"秋憶",我承認它很漂亮,但它同樣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主持人:【不合理?】
"是的,就比如這上麵的刺繡,大家多說我把它設計的很漂亮,但婚紗本就龐大的布料,再加上過多的金絲銀線,使得整件禮服的配重非常的恐怖。"
"若隻是拍一兩張婚紗照那當然還好,可若是有新娘在婚禮現場穿戴,婚紗的自重再加上高跟鞋的負擔,新娘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為體能下降而受到影響。"
"以前的我一直太過重視衣服本身的外觀,甚至忽略了衣服是要穿在人身上的。"
"我也是在改造的時候才想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的遺憾的隻是我過去付出的時間,但我從不後悔將"秋憶"改成"暖秋"。"
"也因此後來當我得知我們的遊戲官方,想要申請我的設計合作時,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秋憶",彆人都認為它可惜,但我反倒覺得它在不用考慮的配重的遊戲裡,反而得到了最適合的位置。"
主持人:【也就是說你時在改造禮服過程中想清了自己未來的方向?】
"嗯,所以我個人也一直很感謝這段經曆,不過當然了這中間也算是經曆了一段時間的陣痛期。
但現如今我已經想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東西,然後也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出了"定格回憶"第二套高稀禮服。"
【第二套高稀禮服?是今天春天的秀款,不對算算時間這個時候各品牌應該已經準備推出自己的夏裝才對。】
聽到大新聞主持人呢喃道,她雖然是遊戲公司的員工,但由於一直在負責雜誌這邊的關係,她對時尚圈也算有著比其他員工更深的了解。
一般情況下品牌禮服的宣傳大多要早於當季。
也就是說眼下3月份左右宣傳的服飾照理來講應該是即將要上新夏裝。
一想到這許思思瞬間來了興致。
雖然這並不是台本裡預設的環節,但作為主持人她很清楚以這次情人節聯動的熱度,未來遊戲方一定還會趁熱打鐵的與沈玉溪開展下一波的合作。
然而誰料就在她八卦說是哪種夏日主題時,沈玉溪卻突然搖了搖頭道:
"不是夏季的,是先前趕製出來的春季款,但沒有來得及上線。"
【是完成的時間沒有來得及趕上春季款的上市。】
許思思簡單回憶了一下先前做好的功課。
定格回憶今年春天,好像確實隻公布了幾款春季的基本製服。而且大部分還是這一次和她們家遊戲的聯動。
至於高稀禮服上更是已經錯過了冬春兩季。
這不禁讓她想起了先前國外設計師采訪時所說的話。
沈玉溪可能的確在天賦和技術上都非常亮眼。
但現實生活中的服裝設計畢竟不像遊戲裡那樣能夠憑空生成。
沈玉溪大概也是因為人手的不足才錯過了季節性的宣傳。而且這個時間的不足還很有可能是因為和她們公司的合作。
這就是小眾品牌的心酸,時尚領域是在不停變化的。一旦追求精品化就容易錯過季節的商機,而且很多設計到了明年就未必適用。
想到這許思思一時間也不知道安慰對方,但很顯然沈玉溪的情況並不是因為完工時間錯過了發表日期,而是因為……
"衣服做好了,但穿衣服的人沒來找我要。"
主持人:【你是說。】
"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先前不是有熱搜說過我去看了他們的演唱會嗎?雖然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麼發現我的。但確實在那之後不久我就已經完成了春季高稀禮服的設計。"
"但沒過多久還不等我聯係他,我就在網上刷到了他對高稀禮服的想法。所以我也覺得很多事確實需要有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緣分。"
沈玉溪說到這露出了一個微笑。
她覺得既然對方還沒有來得及做好準備,那她自然也不必強求。
然而這話放到羅哉民粉絲眼裡,卻是徹底的瘋狂。
【羅哉民,你在想什麼!】
【你知不知道你究竟錯過了什麼!】
【第二套高稀!!!】
【天啊嚕,一套高稀就已經夠難得了,你這竟然還有第二套備選。】
【QAQ所以StarM究竟什麼時候給羅哉民出Solo。】
【就是,雖然哉民一直在強調說是自己的能力和咖位還配不上高稀禮服,但仔細想想他好像也沒有什麼合適的場合穿。】
【加一,本來先前沒火的就是隊內出了名的資源難民,好不容易有了點兒流量還直接仿佛頓悟了一樣把自己宅起來訓練。】
【羅哉民現在這情況,根本就沒有適合穿高稀的場合。】
【加一,先前的"暖秋"好歹有綁定的廣告,但這回和奇跡妙妙的聯動要的卻是團資,就算這是考拉老師關係,也不可能讓哉民一個人在活動裡穿高稀吧。】
【同意,雖然團隊發展很重要,但有些資源確實即便品牌方願意,也很難真正並作團資。】
【但我覺得哉民他自己應該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他需要時間沉澱,考拉老師也應該是已經理解了他的想法,不然的話一件高稀禮服,就算哉民不去也不影響她找模特來頂替宣傳。】
【沒錯,而且以StarM的個性天知道他們給哉民準備的是什麼風格的Solo,這要是風格撞上了就算是高稀穿起來也不會合適。】
……
粉絲群的高樓在采訪視頻上線後迅速疊加。
而這一消息也自然而然的傳到了羅哉民的耳中裡。
那是羅哉民第一次主動來電。
從加上微信好友開始,羅哉民僅有的幾次聯絡,全部都是發送的語音。
沒錯,沈玉溪對於羅哉民的來電早有預料,或者說她之所以會在采訪中提到沒能公開的第二套高稀禮服,為的就是想要讓羅哉民主動聯絡自己。
"所以你做好決定了嗎?"
"如果你決定好了,我這邊的品牌合作曲還給你留著。"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已經默認對方聽得懂中文對話的沈玉溪在接通電話時,甚至沒有切換語言補丁。
她知道對方聽得懂,這大半年來她雖然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儘可能的逃避羅哉民的影子。
但打從她在港城演唱會見識到對方這大半年來近乎坐火箭一般的成長過後。
沈玉溪開始對羅哉民的狀態有了全新的認識。
他在努力,他努力的想要成為一名能夠配得上高稀禮服的愛豆。
對此作為設計師,沈玉溪真的非常開心看到這種自己設計的品牌,被藝人看中並為之不斷努力的樣子。
她很感謝對方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的認真。
但問題是就像粉絲一直在和他說的樣,羅哉民這種認真訓練的想法雖好,但卻也會經常讓它忽略掉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
就比如時間,愛豆圈粉的黃金期有限的。
愛豆這個職業承擔著粉絲對偶像的各種幻想,也因此一般情況下當藝人出道一段時間後,就會有不少粉絲因為對藝人不再感到新鮮感而退坑。
這是個非常正常的流量結構,很多愛豆即便具備了相當的實力,但隻要喪失了新鮮感就很容易被粉絲所拋棄。
也因此到了後期很多出道相對較早的愛豆,明明在年齡還有實力都進入了黃金期,卻永遠沒有辦法從觀眾那裡得到充足的流量。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粉絲已經沒有辦法再從他那裡得到情緒價值。
沈玉溪能理解羅哉民的想法,可對於偶像藝人而言,一旦你的出道時間達到一定的標準。
到了那時不僅僅是粉絲的新鮮度問題,就連經濟公司也會因為愛豆未來商業價值的有限,而放棄給到愛豆好的製作。
這是新團策劃時的常態。
相較於那些到了一定年紀,就會因為缺乏上升空間,而被公司從製作優先級序列放棄的老愛豆。
沈玉溪覺得現在的羅哉民確實應該出來嘗試一下更進一步的活動,不僅僅是因為在她眼裡羅哉民的實力已經有了一個顯著的提高。
其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她的設計本身就不是為了一個所謂的"完美愛豆"而作。
無論是"秋憶"還是演唱會後設計的二號高稀,這些都是針對羅哉民現階段製作的禮服。
但羅哉民現卻因為對自己能力的自我評價選擇了等待。
她知道羅哉民是要處理自己身上的所有問題。但對方顯然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沈玉溪的定格記憶也不過隻是一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品牌。
羅哉民想法是好的,但若是他真的等到自己完全準備好了再去嘗試,沈玉溪又是否能在第一時間給到他足以匹配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