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第一日,後涼殿南側。
在成為咕蛹者又被力大無窮的築前藏人小雨君拉起來後,淑子終於清醒,簡單洗漱後給自己和小雨君都塞了塊點心,換上了鵝黃繡以蘭草紋案的華麗沉重的十二單,隨後根據昨日的記憶挪出後涼殿。
臨近的清涼殿燈火搖曳,無數女官女侍在行走忙碌,人影重重,香風陣陣,仿佛是宮廷畫家精心描繪的畫卷。
還未到溫明殿,就看見了源典侍。她穿著喜慶嶄新的橙紅色外衣,臉上布滿了春~意。
“快來吧,今天我帶你去書閣認識那裡的典侍,之後你要是嫌棄路遠就不用來這裡了,直接去當差就行。”源典侍不屑,“左右這裡也沒什麼風趣人物。”
似乎是春日尚侍又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了。
不過這也不影響源典侍的好心情,她領著淑子向南繞行,到了一座小巧精致,但看起來氣氛莊重的宮殿,這就是書閣了。
“是新入宮的藤左衛來了嗎?”一容長臉蛋,表情認真的女官問。她儀態端莊,隨身佩戴的香囊散發著優雅的氣味,使得整個人都氣質高尚。
“是啊,是前築前守的孫女,藤左京的女兒,聽說才學不錯,正好可你幫幫你,橘典侍多多關照啊。”隨後源典侍笑著告辭,說有事可以去綾綺殿那邊找她。
“我們書閣主要保存供天皇和後妃閱讀的典籍畫冊,種類相比外麵學士館算不上多,但分類細致,不過這也不是難事。”橘典侍領著淑子進殿。
“這是我的堂妹橘掌侍,我們一同負責此處。其他女官們也各司其職。在陛下和後宮們有需要的時候,我們還會為他們講解故事。”
橘典侍是個嚴格的女人,她就古今和歌集和唐詩部分對淑子進行了考校,有原主的技能打底,再加上自己的母語優勢和認真聽講的語文課記憶,淑子對答流暢,甚至還以後人的某些理解進行了翻譯及分析。
這就是平安時代的——讓我考考你嗎?不過橘典侍香香的,絲毫沒有爹味,真好,淑子吐槽。
橘典侍顯然很滿意,領著淑子到書閣一偏僻的房間。
望著眼前孤零零的幾本書畫,淑子表示疑惑:大佬解釋一下?
“你是難得的通曉漢文,能聽懂唐詩並翻譯的女官。我這裡有幾本累積多年的唐人書畫,自己試圖翻譯卻總是缺少韻味,故而反複棄稿。你正好可以幫忙查漏補缺,潤色修改。”橘典侍輕聲細語。
“難得寒窗出鳳凰,豈能屈居枯木下?
這世道,漢文是隻有男子能正大光明學會的東西。你能從小學習,想必也受到不少奚落和嘲笑。”
“既然經曆過寒徹骨,如今凝聚成了撲鼻香,就彆再掩藏了吧。”
“幸好你遇到的是我。”橘典侍苦笑。
淑子膝行上前,翻看這幾本書。卻發現它們應該還有來自更久遠的年代的——印刷的字體、紙張的陳舊大不相同。
裡麵基本是與“高雅情調”談不上關係的話本子,故事卻與流傳廣泛的的英雄救美、狀元迎娶公主、娥皇女英共事一夫並不相同。
有寫緹縈是天上神仙轉世,艱難救父後功德圓滿在天上當官的,文筆無比誇張;有寫架空的羲和皇後(原型是漢和熹皇後鄧綏)文韜武略一統山河的,相當之爽;有寫平陽公主招募娘子軍,巾幗不讓須眉的,讓人讀完直呼姐姐娶我;有趣的是還有市井小人物,一賣唱女子同時與三個權貴交往最後嫁入豪門成為侯夫人的,頗有古早瑪麗蘇氣息。
羲和皇後那本後麵還被紅筆寫了個大大的“封禁”,有幾頁結尾的頁碼也被撕掉了。
橘典侍歎息:“都是西國的舶來品,不知何時被使者們帶回的。”
“有些使者看是唐人寫的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帶回來了,也沒看清寫的是什麼。帶回來後那些學士們說女兒家的故事不足為道,就棄之不顧了,也沒人翻譯。”
“前幾年我去學士館、文淵閣,甚至鴻臚館為陛下找尋新書,看見這些就帶回來了,索性也無人在意。”
豈止是不足為道,被封禁那本在武皇去世之後簡直是大逆不道了吧!
淑子試圖從最後的幾頁讀起,推測大女主的結局有多爽。
“總歸不是我們朝代的故事,也不怕被罵。我想把它們翻譯出來,哪怕隻是給後宮們解悶,也不算辜負這些作者的一番苦心。”橘典侍細細撫摸過其中一本,裡麵不是印刷,而是閨閣女子的簪花小楷,字字用心1。
“你願意,幫幫我嗎?”
【“有女青史無名姓,一筆胭脂開眉弓。】(注)
看著手裡殘破的書頁,淑子恍惚。繼而堅定回答:
“我十分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