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迷一段時間後,蘇月瑤的意識慢慢回歸。
蘇月瑤睜開那鳳眸之後,看到嶽鐘琪守在自己床前。
頓時回想起之前那羞羞的一幕,不由得冷下聲來說到:“嶽鐘琪,你好大的膽子。竟敢這樣對我!”
“你知不知道你會是什麼下場?”
蘇月瑤一臉慍怒的看著嶽鐘琪。
嶽鐘琪表麵淡定,實則內心慌的一批。
“小的對貴人是真心愛慕,自知小的身份配不上您,便想著精心侍奉。”
“可小的忽略了貴人您的魅力,小的看過一眼後,便深深的動了情,難以自拔。還望貴人您恕罪!”
蘇月瑤看著嶽鐘琪一臉忠心的樣子,也不好說他什麼,就告訴他。
“不可有下次,否則有你好看的!”蘇月瑤說完便想著穿上衣服。
可能是剛才太瘋狂了,蘇月瑤剛一扭動身子就感到疼痛,疼的她斯哈了一聲。
嶽鐘琪看到後,趕忙說到:“小的幫您吧。”
不等蘇月瑤同意,便伸手拿過蘇月瑤的旗袍,細心服侍起來。
期間,給蘇月瑤穿衣服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觸碰到那飽滿的山峰。
每碰到一次蘇月瑤就顫栗一下,最終在嶽鐘琪的幫助下,蘇月瑤穿好旗袍走出門外。
“今天的事情,你要完全忘了,知道了嗎?” 蘇月瑤威脅著看著嶽鐘琪。
嶽鐘琪自然是連連答應。
春桃看到走出來的蘇月瑤後,也是問向主子有沒有事情。
蘇月瑤搖了搖頭,便在春桃的攙扶下走進了馬車,開始回府。
此時的鄭劍心問想嶽鐘琪:“大人,貴人有沒有安排給我們什麼事情啊?”
嶽鐘琪還回味在剛才的感覺中,不自覺的說了聲“真潤啊,四爺好福氣啊!”
鄭劍心還好奇到,心想什麼真潤啊。
嶽鐘琪隨後淡淡說到:“蘇貴人讓我們繼續觀察南明太子朱慈烺的動向,但是不要打草驚蛇。”
蘇月瑤坐在馬車上,臀部的腫脹感還是讓她坐立難安。
......
不多時,四爺看到蘇月瑤的馬車回到了府中,便走到馬車前攙扶蘇月瑤下來。
“月瑤,爺好想你,你去那裡了?”四爺寵愛的看著蘇月瑤。
蘇月瑤微微欠身行禮,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柔的笑意:“四爺,奴家去見了一位舊相識,聊了些往昔之事,一時忘了時辰,讓四爺掛心了。”
她眼神閃爍,不動聲色地掩蓋著與嶽鐘琪見麵之事的痕跡。
四爺扶著她的手臂,一同往府內走去,關切地說道:“這幾日外麵不太平,你出門可要多帶些人手,莫要讓本王擔心。對了,你見到的是哪位舊相識?”
蘇月瑤心中一緊,麵上卻依然鎮定自若,輕輕挽住四爺的胳膊,笑語盈盈地說。
“不過是奴家未入宮前結識的一位手帕交,她近日家中有些瑣事,心情煩悶,便找奴家傾訴一番。奴家想著,同為女子,她又身處困境,能幫一把是一把,就多陪了她一會兒。”
四爺微微點頭,看似並未起疑:“原來如此,你心地善良,這是好事。隻是往後若要出門,記得提前告知本王一聲,也好讓爺放心。”
兩人邊走邊說,進了屋中。
蘇月瑤輕輕坐下,拿起桌上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
她深知,這件事情不能讓四爺知道,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
不僅自己性命不保,還可能牽連四爺以及整個府邸。
四爺在她對麵坐下,目光落在她身上,眼神中滿是寵溺與溫柔。
“月瑤,太子祭祀大典將至,這幾日府中也要多加防範。爺擔心會有人趁機生事,危及你的安全。”
蘇月瑤心中一動,放下茶盞,握住四爺的手,柔聲道:“四爺放心,奴家會小心的。隻是這祭祀大典,關乎朝廷顏麵,想必安保定會十分嚴密,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吧?”
她故意這樣說,想探探四爺對祭祀大典的看法。
四爺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話雖如此,反清複明勢力暗中湧動,朱慈烺的下落不明,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麼。”
“爺已命人加強府中的守衛,你這幾日就安心待在府中,哪兒也彆去了。”
蘇月瑤乖巧地點點頭:“奴家明白,一切都聽四爺的安排。”
......
就在蘇月瑤在府中閒逛的時候,一個蘇月瑤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現了。
三阿哥胤祉來到了四爺府上,胤祉對文化很感興趣,聽說四爺的女人蘇月瑤是個奇女子,便想找她討論一番。
蘇月瑤聽聞三阿哥來訪,心中不由一緊。
但很快便調整好神色,款步迎了上去,屈膝行禮道:“妾身見過三爺,不知三爺今日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三爺恕罪。”
她微微垂首,眼神卻暗自打量著眼前這位身著錦袍、氣質儒雅的皇子。
胤祉微笑著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在蘇月瑤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蘇姑娘不必多禮,爺久聞蘇姑娘才情出眾,今日特來拜訪,想與姑娘探討些詩詞文章,不知蘇姑娘可否賞臉?”
蘇月瑤心中暗自思索著三爺的來意,臉上卻露出謙遜的笑容:。
三爺謬讚了,妾身不過略通些文墨,怎敢在三爺麵前班門弄斧。但三爺既然有此雅興,妾身自當陪三爺聊聊,若有不當之處,還望三阿哥多多指教。”
兩人來到花園中的亭子裡坐下,丫鬟們奉上茶點後便退下了。
胤祉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目光望向亭外的繁花,緩緩開口道。
“蘇姑娘,近日讀了一本好書,書中有幾句詩詞,爺甚是喜歡,卻總覺得意猶未儘,想聽聽姑娘的見解。‘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兩句詩,姑娘以為如何?”
蘇月瑤微微沉吟,片刻後說道:“三爺所提的這兩句詩,意境深遠,筆法精妙。”
“前一句以滄海月明之景,襯托出鮫人泣珠的淒美傳說,給人一種空靈而又略帶憂傷之感。
後一句則描繪出藍田暖陽下,美玉仿若生煙的朦朧畫麵,虛實相生,如夢如幻。
這兩句詩不僅對仗工整,且用詞精準,將情與景完美融合,讓人讀來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那份情感。”
胤祉眼中露出一絲驚喜,不住地點頭。
“蘇姑娘果然聰慧過人,見解獨到。爺也有同感,這兩句詩每每讀來,都能觸動心弦。不知蘇姑娘平日裡可有作詩填詞的雅好?”
蘇月瑤微微欠身,輕聲說道:“妾身閒暇之時,偶爾也會寫上幾句,不過多是些閨閣之作,難登大雅之堂。”
胤祉笑著鼓勵道:“蘇姑娘不必自謙,爺很是好奇,蘇姑娘不妨吟誦一首,讓爺一飽耳福。”
蘇月瑤略作推辭後,輕聲吟道:“春日桃枝映綠窗,蝶舞蜂飛意韻長。心隨雲影飄何處,且把情思付墨香。”
胤祉聽後,微微閉上眼睛,似乎在細細品味這首詩,片刻後睜開眼睛說道:“蘇姑娘這首詩清新自然,充滿了春日的生機與靈動。”
首句‘春日桃枝映綠窗’,描繪出一幅春日裡桃花盛開,枝條映照在綠窗上的美好畫麵,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仿佛能看到那粉色的桃花與翠綠的窗戶相互映襯,色彩鮮明。”
“‘蝶舞蜂飛意韻長’這句,通過描寫蝴蝶飛舞、蜜蜂忙碌的景象,不僅增添了畫麵的動態美,更讓這春日之景有了一種意韻悠長的感覺,仿佛能感受到那濃濃的春意和生命的活力。”
“而‘心隨雲影飄何處’則筆鋒一轉,由景入情,將自己的心思寄托於天空中的雲影,引發了一種對遠方、對未知的遐想,讓整首詩有了一種空靈的意境。
最後‘且把情思付墨香’,又回到現實,表明要把心中的情思通過筆墨來抒發,很有文人雅士的情懷。”
蘇月瑤聽著胤祉的點評,心中不禁對他的才學和見解暗暗佩服,微笑著說道。
“三爺過獎了,妾身隻是隨心而寫,倒是讓三爺見笑了。其實詩詞對於妾身來說,就是一種抒發內心感受的方式,看到這春日美景,心中有所感,便寫了下來。”
胤祉點點頭,說道:“正是如此,詩詞本就是用來表達情感和心境的。蘇姑娘能有如此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觀察力,實屬難得。”
“說到這,爺想起了一首詞,是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蘇姑娘對這首詞有何看法?”
蘇月瑤思索了一下,說道:“柳永的這首詞堪稱經典之作。開篇‘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通過寒蟬、長亭、晚雨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傷感的氛圍,為整首詞定下了基調。”
而‘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則將戀人分彆時的不舍與痛苦表現得淋漓儘致,無需過多言語,那種深情厚意已溢於言表。”
“下闋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千古名句,以景結情,想象離彆後酒醒時的情景。
“楊柳依依,曉風輕拂,殘月孤掛,意境開闊又充滿了淒清之感,將離人的孤獨、寂寞和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整首詞情感真摯,語言流暢自然,不愧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作之一。”
胤祉聽了,不禁拍手稱讚:“蘇姑娘分析得十分透徹。柳永的詞善於用細膩的筆觸描繪情感,這首《雨霖鈴》更是將離情彆緒寫到了極致。”
“不過,爺覺得柳永的詞雖然情感動人,但有時過於纏綿悱惻,少了些豪放之氣。蘇姑娘可喜歡豪放派的詩詞?”
蘇月瑤微微頷首,說道:“妾身對豪放派詩詞也有所喜愛。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開篇便氣勢磅礴,以長江之水的洶湧澎湃,聯想到曆史的滄桑變遷,無數英雄豪傑在歲月中消逝,儘顯豪邁之氣。”
胤祉聽完,連連點頭,臉上滿是讚賞之色:“蘇姑娘果然厲害,對詩詞的解讀深刻而精準。”
“與蘇姑娘交談,真讓爺受益匪淺。以後若還有機會,定要再與蘇姑娘探討詩詞文章。”
蘇月瑤謙遜地說道:“三爺過譽了,能與三爺一起探討詩詞,是妾身的榮幸。三爺才學淵博,妾身也從三爺這裡學到了不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