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成器。
李成器這趟出遊是帶著公差的,回京的第一時間,當然是要去大明宮見李隆基。
此刻的大唐,剛剛從韋氏亂1政和先天之變兩場□□中恢複過來,百廢待興。是以此刻雖然已經近戌時,但大明宮禦書房依舊燭火通明,大唐第七位皇帝李隆基正在批閱奏折。
自從做了大唐的皇帝,他便一刻不得閒,事必躬親。
以前做皇孫的時候沒覺得,每天攜鷹走馬好不痛快。
現在他成了大唐的主人,身上背負著李唐的國祚和天下蒼生,李隆基一下子就感覺出了壓力,連吃飯都不覺得香了。
你說這一天天的,怎麼就不太平呢!?
李隆基一邊翻奏折一邊糟心。
則天大聖皇後借佛篡位,各地均大興佛寺。寺廟要土地供養,僧人不事生產但吞並了大量的土地,得想辦法限佛。
太平公主與竇懷貞、岑曦、蕭至忠、薛稷、崔湜等人發動政變,牽涉甚廣,左右羽林軍都要清洗,大將的人選要仔細斟酌。
奚酋李大輔於神龍年間臣屬突厥,延和元年大敗唐軍於冷硎,但最近有意請和,不知真心假意。
這才剛到四月,突厥又來求親。這親不是個好求,馬上要到青黃不接的時候,說不定又要南下打穀草。
唉,煩,吃不下。
正鬱悶著,有人來報,說宋王求見。
李隆基放下筆。
李成器是他派出去的,為的就是和李大輔派來的使者碰麵,先探探對方的虛實。
正式的遣使要等雙方正式商定後再來朝,要是條件談不攏,那就當沒發生過,李大輔也不用擔心被突厥問罪。
“大哥一路辛苦,此行可是順利?”
李成器點頭,先把與李大輔使者會麵的過程講了一遍。
“後突厥默啜對庫莫奚也壓榨日深,不但連年加稅,每每征戰還抽儘庫莫奚部中丁壯,李大輔不甘臣屬,得知陛下登基,便想重新內附。”
“重新內附?”
李隆基輕笑一聲。
“你覺得可是當真?”
“現在還不確定。”
李成器說道。
“李大輔此人生性狡詐,延和元年孫儉在幽州發兵十二萬討奚,被李大輔大敗,孫佺、周以悌被李大輔獻與默啜表忠。冷陘一戰這才過去幾年,默啜那老東西還沒死呢,李大輔怕他怕的要死?還敢生出反心?”
李隆基點頭。
他和李成器的想法差不多,對李大輔突然改變的態度心存疑慮。
突厥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早年間大哥的女兒金山公主,原本便是要嫁給默啜的兒子揚我支和親,之後因為太上皇退位,這事兒便不了了之,後才有了李大輔獻唐將表忠心。
“那邊先晾晾他,看他如何吧。”
說完了正事兒,李隆基便又問起李成器這一路的見聞。
李成器正想跟他說豆油的事兒,聞言馬上讓人把醬油壇子和豆油桶搬了上來,直言此乃本次行程最大收獲。
哦?
李隆基好奇了。
什麼玩意這麼神秘?比和李大輔的來使會麵還得看重?那他可得好好瞧瞧。
“帶回來的也不多,我自己留了一壇,一壇送去了百福殿,剩下的都送您這兒了。”
李成器笑著說道。
他們兄弟關係不錯,私底下都比較放鬆,也不拘一些虛禮。
他先給李隆基介紹。
“壇子裡的是醬油,桶裡是豆油,都是用菽做的。”
李隆基先打開壇子看了看。
呦,黑黝黝的,看著賣相不怎麼樣,但是味道倒是奇特。
“如何食用?”
“蘸牢丸吃啊。”
李成器一說起牢丸就咽了口水。
回程這一路上他也沒閒著,讓隨行的膳夫研究了不少牢丸的製法,花式搭配醬油吃法,可是大飽了口福一番。
“醬油,取菽醬之精華,可為食材添光增色。”
哦?!
他這樣說,李隆基也心動了。
彆的不說,他大哥對美食的品味還是沒得說的,他說好吃那就一定好吃啊。
“送些牢丸過來。”
他吩咐內侍。
“要湯牢丸啊。”
李成器又補了一句,轉頭就看見三弟眼中的不讚同。
李成器噗嗤一笑。
“陛下可是想起易廚子的湯牢丸了?”
李隆基點頭,麵色不豫,可見當初易山留下的陰影有多大。
“說起來,我這次在海州還遇見了易廚子的後人,這醬油便和他有點關係。”
李成器笑著把軒福樓的事兒講了一遍,重點提了748,誇他頭腦靈活,尤擅機關術。
“他造了一架能壓榨菽油的機關,每日都有村民去油坊榨油,風味也不比葷油差多少。”
“便是這豆油。”
李隆基一開始聽李成器講豆油,還以為和醬油一樣都是調味料,心裡也沒太當回事。
可等聽到後麵的細細解說,原來這豆油和醬油完全不是一回事,醬油隻能為菜肴增色添味,但豆油,竟然是可以替代葷油用的!?
李隆基大驚,李隆基高興。
“你說的豆油,可是像胡麻油的那種?”
他馬上追問道。
大唐有用胡麻榨油的油坊,不過胡麻油沒有葷油味香,又有強烈的氣味,所以更多用作燈油。
而且胡麻的價格也不便宜,一般百姓可不舍得吃。
“差不多吧,但是菽油沒有胡麻味重。”
李成器讓人打開了油桶,將裡麵的油液展示給李隆基看。
“生豆油是有腥氣的,但是燒熟了就沒什麼味道,比胡麻油更易入口。”
“菽子出油可多?”
“不多。”
李成器搖頭,把748的介紹重複了一遍。
“據說十斤菽隻能出一斤油,好在菽這東西價格不好,農人多自種,這算下來倒是吃得起。”
“榨完油的豆餅也不會被浪費,可以做豆腐。一斤豆餅能做三斤豆腐,或者加野草蒸製,都可以飽腹。”
“自從薛三郎發明榨豆成油之法,他村中人人家中吃得起油,還有村人帶豆油去集市擺攤販賣油錘,頗受歡迎。”
李成器說這話的時候,禦膳房的湯牢丸也送上來了。
李隆基一看湯牢丸就皺眉,但礙不住自家兄長的熱情安利,到底還是吃了一口。
“如何?”
李成器問他。
“一如既往的寡淡。”
李隆基搖頭。
“我記得大哥也不愛吃這湯牢丸。”
“不是不愛吃,是咱們不會吃。”
於是李成器先給皇帝弟弟盛了一碟子醬油。
“蘸這個吃,嘗嘗。”
李隆基嘗了一口,然後點頭。
“好味,果然提鮮增香。”
“再加點這個。”
李成器給他碟子裡放了一勺蒜泥。
李隆基眉頭微挑。
“倒是十分刺激。”
“嘿嘿。”
李成器又澆了幾滴醋。
李隆基的眼睛亮了。
“口味豐富,如雲上亭台,交錯層疊。”
“你這牢丸混了葷油調餡,油都當然好吃。”
李成器捋了捋精心修剪的胡子。
“臣有試過,豆油拌在餡裡也一樣好吃,若是調餡的時候混一些醬油進去,鮮香更上一層樓!”
李隆基好奇心起,馬上吩咐內侍讓禦膳房來人,按照宋王的指點做了一遍。
彆說,禦膳房要出手還真不一樣,光是餡料就配合好幾種,其中有兩種隻選用純牛純羊肉,隻加了蔥薑去腥,整個牢丸中就隻有一個肉丸。
依舊蘸蒜醬和醋,剛吃了一口,李隆基就吩咐人把牢丸給他爹和豆盧貴妃各送去一份。
又給了王皇後一份,都搭配了醬油蘸料,還叮囑說是用豆油拌的餡,問問合不合口味。
聖上禦賜,那當然是合口味的了,何況這牢丸是真的好吃,搭配提鮮的醬汁,肉餡越發鮮香濃鬱。
“這菽油的味道竟然不比葷油差,尋常百姓也吃的。”
李隆基一邊吃一邊擺弄李成器獻上來的榨油機模型。模型是用木頭拚插的,杠杆和輪軸都能轉動,還配了油桶和壓錘,使用方法一目了然。
“這薛三郎不錯。”
李隆基點頭。
在這樣一個被奏折填滿的夜晚,他的兄長不但給他稍回了美食,還幫他找到了一種可以讓百姓吃好的榨油術,這對肚子裡缺油水的大唐來說可真是個好消息。
肚子吃飽,心情大好。李隆基咽下最後一口牢丸,笑著問李成器。
“大哥,你說該如何賞賜?”
李成器哪敢說,當然是一個勁兒推辭讓李隆基定。
他還把薛大壯乃是河東薛氏旁支的事兒說了。
李隆基了然。
難怪他大哥完全沒想法,薛家接連兩次卷入叛亂風波,薛崇簡都被他賜姓李了,薛家旁支的確不好封賞。
李隆基沉吟了一下。
“既然他擅做醬,那便賞個掌醢署主醢吧。也不用來太官署點卯,就留在海州,每一旬交掌醢署些醬油便成。”
掌醢署主醢是流外五等,流外官叫官其實不算官,沒有正式官職和品級,大都充任各衙門的辦事員和技術人員,每年雖然也有考核,但要經過三考後才能參加轉選晉升,最高級彆的流外官可以參加流外入流,進入九品三四節正官的行列。
李隆基這樣賞,其實就是給薛大壯一個恩典,讓他在豐嶽縣建個醢醬園,自己做主醢,三考按時轉選晉升。
但不能入京,也不能進太常寺做事。至於年頭到了能不能通過流外入流內,那就看薛大壯自己的本事了。如無意外薛三郎升到流外一等還是不成問題的,算是對他獻榨油術的賞賜。
748,這就當官(雖然是不入流的雜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