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煤礦歸發現煤礦,開采可是個大問題。
薑寧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便道:“先等迷霧商店開啟,說不定裡麵會有高效率采煤的工具和設備。”
董芊裡明白,即便有,價格肯定也會貴得離譜。
極寒期就30天時間,錯過了極寒期,等到取暖物品的需求量驟減後,她若還想售賣煤炭那可就難於登天了。
對於董芊裡來說,時間就是銅幣。
“好。”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董芊裡隻能聽薑寧的,先等迷霧商店開啟再說。
與董芊裡結束了聊天後,薑寧才點開彩虹橋的對話框,“你現在還差多少木材可以升級?”
“我不著急。”彩虹橋回複,“剛剛董芊裡讓我賺了900多銅幣,需要的材料我可以像她一樣去找其他求生者購買。”
“腿腿你的木材就留著賣錢吧。”
“今明兩天我把庇護所升到二級之後,再次升級所需要積攢的材料太多了,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完成。等到我其他材料都集齊了,我再來找你購買木材。”
薑寧想了想,“也行,你背包裡的泥漿有多少了?”
她委婉地提醒道:“現在不要再售賣泥漿了,一切等到求生曆第八天淩晨時,看我和董芊裡的反應行事。”
彩虹橋盯著消息瞪大了眼睛,屆時兩人會有大動作?
她仔細琢磨了一陣,莫非到時候自己背包裡的泥漿可以賣出更昂貴的價格?這可是個極其重要的消息!
彩虹橋胸口砰砰直跳,恨不得立馬就飛出小破屋,連夜去收集越多越好的泥漿。
交代完彩虹橋,薑寧最後找上了金麟,“你現在還差多少木材升級?”
“458單位。”
薑寧把木材轉給她,金麟沒有推拒,回道:“我欠你一個消息。”
“相信我,會是很有價值的消息。”
薑寧應下,“好。”
雖然對金麟的身份與來曆存疑,但對方的實力有目共睹。區域合並在即,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
把該處理的日常都處理好之後,薑寧煮了一把掛麵,又切了點野豬肉進去。
一頓晚餐就這樣做好了。
她盤腿坐在壁爐前,吸溜著並不算美味的掛麵,心情卻很是滿足。
前世的這個時候,薑寧還蜷縮在一級庇護所內,情緒緊張,惶恐不安。驟然變化的環境讓她感到茫然又焦慮,儘管已經努力去肝材料了,卻依舊不如意。
一鍋掛麵已經吃完,薑寧收拾好心情,不再回憶從前。
她還要忙著購買衛生巾,然後再拆開包裝散賣。
全球幾十億的人口,哪怕隻有一千萬的女性需要衛生巾,薑寧也足夠憑借獨家權賺得盆豐缽滿。難得的可以與其他強者拉開絕對差距的機會,薑寧必然不能錯過。
今天收集的水和木材都已經全部售罄,共入賬2840個銅幣。
再加上薑寧之前的積蓄,現在她手中的銅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492個。
薑寧沒有任何遲疑,將銅幣全部用於了衛生巾的購買。
在初期,大家背包中銅幣都不多的情況下,薑寧隻能散賣,以削減大家的壓力。而且隨著生理期出血量的變化,女性所需要的長度也各有不同。
等再過一段時間,女性求生者手中的銅幣漸漸充足起來,薑寧就不需要再如此費心勞神。
薑寧不緊不慢地乾著活兒,偶爾關注一下頻道聊天裡的內容。
世界頻道消息的刷新速度依舊很快,各種找親人的,打廣告的,以及罵架的,看得薑寧眼花繚亂。
薑寧沒有選擇屏蔽關鍵詞,有時候混亂之中,也能不經意地透露出許多重要信息。
前幾日薑寧埋頭苦乾,一心隻想著儘快升級庇護所,並未關注其他求生者的發展信息,導致她所獲取的消息有些滯後。
今晚沒太多重要的事情,薑寧便打算多花一點時間來了解情況。
衛生巾已經拆完,將拆好的衛生巾全部上架後,薑寧盤腿坐在壁爐前,仔仔細細地搜索著之前的聊天內容。
大約兩個小時後,薑寧心中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以庇護所的等級來看,如今最強的求生者是薑寧和董芊裡,兩人的庇護所都已經達到三級。除了兩人,其他求生者的庇護所等級都還在二級或之下。
董芊裡是財大氣粗,靠著巨額銅幣將庇護所等級砸上去了。
如果拋去這一點,緊隨薑寧代替董芊裡成為世界榜二的,應該是二區的求生者沈確。
沈確實力很強,之前薑寧升級的時候,他總能在十二個小時之內跟上。不出意外,明天中午之前,沈確的庇護所等級也能成功達到三級。
薑寧感覺沈確這個名字很熟悉,可一時間又想不起來究竟是在哪裡聽過。
或許,前世的時候沈確就已經是最強最頂尖的那一批求生者,所以薑寧才會對他有所印象。
除了沈確,還有兩個人名氣很大。
一個是十區的種馬,暴君。天天在區域以及世界頻道高調選妃,導致不少女性求生者惡心難言,私底下把暴君全家罵了個遍。
另一個是三區的daisy,物資豐富,現在已經能夠吃上火鍋。
這三個人是薑寧經過判斷後,認為目前最需要注意的求生者。其他求生者也有超強的,但在這三個人麵前都要遜色一些。
把資料簡單整理整理,薑寧直接發給了董芊裡。
董芊裡看過以後發來了疑問,“這是我們今後的敵人?”
“不是。”薑寧否定了,“警惕對象。”
“尤其是暴君。”沈確和daisy目前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攻擊性,但暴君就不一樣了,“進入迷霧世界後,我們身處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秩序與道德崩壞,人心的陰暗大肆生長。”
“暴君外號種馬,對女性求生者非常不友好,我們應該會第一個對上他。”
董芊裡聞言,嘴唇不屑地勾起,“那我倒要看看他究竟都有什麼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