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1 / 1)

港灣Harbor 新紙一張 6699 字 2個月前

製作人羅鵬是圈內知名的娛樂節目推手,時至今日,打造出了許多耳熟能詳的擁有超高國民度的綜藝節目。這次節目是要為他接下來推出的轉型之作進行一個提前預熱。考慮到新節目新類型,屬於無人觸碰的真人家庭生活秀,雞毛蒜皮油鹽醬醋,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本就不具備話題度,想要擁有吸引力、高熱度,必須先把預熱做好。他想到了之前合作過的卜一,畢竟以卜一目前的圈內流量和市場價值,足以幫他引流一二。設想雖好,實際卻不得而知,畢竟昔日結交時卜一尚且屬於圈中透明,但以今日之勢,他開口的話,對方是否樂意兼顧人情,他當真沒底。

怎知跟卜一聯係後,“好的,羅哥,我先讓團隊看下我的檔期,能協調儘量協調。”這是卜一給的原話。

他也委婉表示,節目是新開,效益不好預估,台裡改製不似從前,一切強調效益優先,所以在藝人經費方麵,難免有些捉襟見肘。

怎知卜一直接打罷,“羅哥,我這邊好說,您不用考慮,費用意思意思就行,安排好我們團隊的吃住就可以了。您之前幫過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我排了那麼多期節目,我都沒能好好感謝你。現在幫你也是應該的。”

卜一一番言語說的質樸,卻令羅鵬眼眶發熱。圈子裡踩低捧高他見得多了,卜一的這份感念人好有恩必報著實讓他對昔日的男孩有了新的認識。圈裡不少人說他說話直楞,為人高冷,卻不知他是如此的心善熱情。

主持人劉宇航,卜一認識,也是曾經合作過的熟人,兩人一陣寒暄,見到羅鵬過來。

“羅哥,好久不見。”卜一率先起身,點頭招呼。

“好久不見啦,小卜,現在都不能叫小卜了,也得改口叫卜老師了。”羅鵬有意打趣。

“您抬舉了哥,叫我小卜就行,還跟以前一樣。”卜一謙虛道。

“你是不知道啊宇航,這次真得感謝小卜,本來人家檔期很滿,這是專門給咱們協調的時間。”

“我就說嘛,剛才跟卜一聊天,他身體還不舒服,說是才從J市忙完連夜過來的,參加完咱們這道兒,馬上又該進組了。連軸轉呐......”劉宇航也是感歎。

“連軸轉好啊,連軸轉說明你工作行程多,工作多才能體現出你的商業價值,這都是環環相扣的。所以你看這小子,從最開始接觸那會兒我就感覺是個悶聲乾事的主兒。”羅鵬感慨道。

“怎麼說?”劉宇航問到。

“那會兒拍什麼人家都配合,什麼臟活累活人家都不挑。完事兒結束了,人家還留下來幫忙一起收拾設備道具,挺踏實一小夥兒。就唯獨一點兒跟現在一樣,還是那麼不愛說話,看起來跟不愛搭理人似的。”

“哈哈哈哈哈......”

聽著羅導對自己的調侃,卜一也是難得一笑。眼看錄影時間到,編導召喚各方就位。卜一隨劉宇航到嘉賓席就坐。

本次節目邀請的嘉賓除了預推節目中的素人家庭,還有兩組話題組合。組合的title也是緊貼網絡,分彆是“單身貴族”和“海王雙雄”。

卜一憑著網絡公投“最不可能單身”常年第一的排名,毫無意外被動認領了“海王雙雄”的席位,與他搭檔的是一位網絡段子手大V,網名嘴哥。

錄製伊始,主持人先是拋出針對家庭生活的話題,圍繞獨居生活和婚姻生活的優劣勢展開討論。

大V高舉“獨居生活”讚成票,對個人生活種種便利之處大談特談,列舉之餘不乏招呼同組卜一響應一二尋求佐證。

主持人見卜一對此並不熱絡,便有意詢問。

“那麼卜一呢,對剛才嘴哥的觀點,認同麼?或者說有什麼不同的見解?”

被主持人cue到,卜一思緒回轉。

“其實,個人獨居的話,確實比較自在,尤其是作為單身的話,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不受約束,挺好的。但我個人來說的話,我是比較向往家庭生活。”

此話一出,引得眾人側目。家庭組的嘉賓中,不乏有人膽大詢問。

“真的麼,卜一老師?說實話,我是想象不到你出現在完全生活化的場景中會是什麼樣子的?”

“對呀,對呀,那麼偶像的一個人。天天鍋碗瓢盆的,哈哈哈......”身旁其他嘉賓也有附和,甚至代入了些許場景,隻覺好笑。

“卜一呢?既然你有向往,應該有想象過的吧,實際生活中的樣子或者說家庭狀態。”主持人接住話題,進一步引申。

“實際生活中?跟普通家庭一樣呀,打掃衛生、整理家務,換季的時候整理衣櫃,定期做做斷舍離,除了做飯手藝湊合些,其他的家務活我都還行。”

“天呐,好居家呀。”

主持人感歎,繼續問到:“這些平時都是你在做嗎?還是說有助理日常幫你打理,你隻有休假的時候在家裡做一做?”

“自己做啊。為什麼要麻煩助理?”卜一直白回答,後又找補道:“我隻是有助理,又不代表生活不能自理。”

“OMG,卜一,你知道你這句話說出來會得罪多少人嗎?”

主持人半開玩笑,其他嘉賓也跟著起哄。

“但是我不信,因為我知道你特彆忙,應該很少有機會待在家裡的。平時沒有維護的話,猛一收拾會很費神的。”

主持人的這番言語引得周遭眾人點頭附議。

“還好吧。我是有空就會收拾的,一般涉及到要進組或者在外地待一陣子的話,我都是在臨走前把家裡整理乾淨,用在網上買的那種家具防塵膜或者防塵布把屋裡大件兒都給罩上,能放進櫃子裡的,基本上都給收納進櫃子裡了。所以再收拾起來也沒有感覺太費勁。”

“可是防塵膜的話,像那些有很多開口的隔斷櫃子就不太好用吧?”

聽他這麼一介紹,還真有一個熱愛旅行的嘉賓比較好奇。

“用膠帶啊,找個固定麵,把膜蒙上去,用膠帶貼好。”卜一邊說,邊站起身來拿東西給他做演示。

其他眾人看著卜一如此隨和不端架子,也適時加入提問,場麵一度熱鬨,儼然成了卜一專場。

但卜一並不屬於好出風頭的主兒,他見話題一茬接過一茬,完全沒有了同組選手的開口機會,便適時轉了風向。

“其實無論家庭生活,還是獨居生活,我覺得每個人都是要承擔一定的家務責任。隻不過家庭生活的話,因為還有其他家庭成員,可能會有分工。但獨居的話就完全是自己。我現在倒是蠻好奇嘴哥和其他兩位,都是單獨生活的老師,他們平常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的,應該跟我不一樣吧?”

嘴哥聽到卜一cue他,接過話來。

“哇,那我跟您是正好相反。家務的話,會定時請保潔。我喜歡做飯,但不喜歡收拾,所以我會經常喊朋友來家裡吃飯,然後吃完喝完大家一起幫忙收拾。”

“嘴哥,你可以看看旁邊卜一的表情,你剛才的言論貌似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被主持人提醒,嘴哥側首看過,隻見卜一微微皺眉一副沉思不解的樣子。

鬼知道就在嘴哥發言之際,他已經有了代入,想到林曼之前給自己做了那麼多小零嘴,她收拾起來會不會很麻煩、很辛苦?哎,下次還是不讓她做了。

意識到身旁投來眼神,卜一恢複表情,“沒有了,隻是感覺嘴哥提供了另外一種待客的思路,很有啟發。”

幾人插諢打科間,連帶其他嘉賓也相繼加入討論,言談之間,討論進入更深階段,已然從生活狀態上升到了婚姻觀念。

“我是絕對的獨身主義者,可以戀愛,但不會進入婚姻。”單身貴族組合中某A堅定表態。

“我是看人,等遇到了那個人,才能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結婚,適不適合跟她組成家庭。所以目前的話,我是不婚,至於什麼時候結婚,估計得等那個人出現吧。”某B的回答也很有文藝範。

嘴哥聽了直搖頭。

主持人見狀,不禁笑問:“我看嘴哥在一旁直搖頭,是有什麼你不認可的嗎?”倒是很能找到話題對立點。

“我覺得B老師這個觀點太被動了,如果這個感覺一直沒有出現的話,難不成要孤獨終老嗎?我是覺得可以主動點,多出去跟人接觸,接觸麵大了,見的人多了,你才知道哪些跟你適合,哪些跟你不適合。乾等這多沒勁呐。”嘴哥也是心直口快。

主持人借著話鋒對著嘴哥繼續展開。

“那嘴哥你平時會是一個比較主動的人嗎?你跟人交流或者交友的渠道都有哪些呢?尤其是跟異□□友的話。”

“交友的話,一般還是熟人介紹啊,或者說是工作中認識的居多,遇到感興趣的或者覺得這人挺有意思的,會主動跟人聊一聊。”

“那家裡麵會給你介紹、安排相親麼?”

“會啊,當然會。”

“那卜一呢,你目前會有這方麵的安排麼?”主持人突然轉向卜一。

“什麼?”卜一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相親,就家裡麵給安排的相親。”嘴哥好心提示前情。

“沒有。”卜一斬釘截鐵,“我的情況他們也安排不了。”

“可是依照你目前的繁忙程度,除了工作圈子,我很難想到你還有哪些接觸異性的機會。畢竟,你之前也提到了,你是很向往家庭生活的。對於未來的伴侶,除了圈子內的人,你會考慮素人嗎?”

主持人寥寥數語,成功引來其他人等在線吃瓜。列位嘉賓,尤其是單身女士,全都肉眼可見的支起了耳朵,生怕自己聽漏了。

“會,當然會。我完全接受另一半是素人。”

眾人吃驚。

主持人知道大家好奇,繼續發問:“不考慮圈內人嗎?還是說都可以?”

“沒有考慮。”卜一心知,畢竟還在圈子裡混著,話不能說的太死,得罪半壁江山。所以給了一個可以自行解讀的回答。

果真,主持人有了誤讀,以為他是完全沒有想法,“沒有考慮”過具體問題,所以借機發揮。

“可是以你目前的身份,我覺得組成家庭的話,圈內人可能會更有優勢一些吧。無論是從工作上,還是從生活上,最起碼跟你能更同頻一些。”

其他人也一並附和,深以為然。

“嗯,是會更同頻一些。但如果組成家庭的話,我認為倒不是說完全同頻的人就適合生活在一起。同行的話,工作上是會容易溝通理解,但是生活方麵,我覺得我是個比較有傳統家庭觀念的人,希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那種。所以,如果跟同行在一起,我還怕對方覺得我胸無大誌,阻礙了彆人事業前程。”

“啊?是會有些大男子主義的那種傳統觀念麼?”嘉賓中,有一位全職媽媽舉手發問。

“怎麼說?”卜一不太理解。

“就是希望另一半不要拋頭露麵,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的那種。”提問者給出了釋義。

“哦哦哦,那倒不會。我的另一半,她想做任何事,我都是可以理解並且支持的。如果說她喜歡照顧家庭,就想要把家裡打理好,向您一樣,做個全職太太,讓我能安心的出去工作,沒有後顧之憂。那我會非常感激她,因為在我看來,家庭也跟企業一樣,每天都會有很多瑣事需要處理,想要把家庭打理好,能讓它正常運轉,還真不是誰都能做好的。要不然也不會衍生出保潔、保姆還有收納師這麼多專門負責打理我們家庭生活某一部分的工作者。

“而且,我認為,但凡能把家裡麵打理好的,充分說明這個人有很強的多維度的處理協調能力。就這個能力,它放在任何工作中,也能產生很好的結果,隻是有些人她把她的工作空間由單位轉換到了家庭,而不是說我負責了家庭,它就不算是一種工作。所以,即便是全職太太,我認為也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工作。”

“當然了,如果她說她想有自己的事業,想要在職場上奮鬥,我也非常支持,隻要那是她的興趣樂趣所在。但是我不希望她成為一個完全事業型的女強人,因為說實話,那樣壓力太大了,也會很累。我希望我的另一半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所以她可以為她的事業奮鬥,但同樣,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那個為她兜底的人,她想飛,我就儘可能的捧著她,哪天她累了,也可以選擇依靠我。”

“哇偶!”

“天呐......”

“真的想不到哎,卜一老師簡直是夢中情男哎。”

“對啊對啊,我都不敢想做你女朋友會有多幸福。”

卜一的發言,引得場內眾多女性嘉賓連聲讚歎。

他並沒有迷失在彆人的交口稱讚中,隻是側首莞爾,示意回答完畢。

但偏偏此刻,話題已然起了熱度,異性嘉賓也就窮追不舍,大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這廂作罷,那廂登場。

“那卜一老師,會對另一半有什麼要求嗎?譬如說,你工作很忙,她要給你足夠的情緒價值或者足夠體貼、包容,麵對你的朋友或者家人應該如何如何,諸如此類的。”

“不會啊。為什麼要對彆人有要求呢?忙的話,就現在的生活節奏,大家應該沒有不忙不累的吧?都很忙,都很累,彆人為什麼要照顧你的情緒對你遷就呢。兩個人在一起,不應該是相互適應相互磨合,怎麼舒服怎麼來嗎?如果隻要求另一方而自己卻做不到的話,兩個人的這種平衡關係也會打破,時間長了感情就散了。所以,如果我對對方有要求的話,前提得是我能為對方提供同樣的輸出,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我才會去跟她提要求。”

“哇哦,卜一,你簡直刷新了我對你的認知。”主持人終於得著機會,見縫插針擠入話題。

卜一會心一笑,看向他。

“對呀,平日裡看到的卜老師,都是那種酷酷的、拽拽的樣子啊,就是那種潮男型男‘海王’形象嘛,你懂得。沒想到他好體貼啊,感覺骨子裡是會很專一的那種啊。”又一女嘉賓發言道。

“那卜一老師呢?你會是那種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理念,還是說‘鞋子和腳’的那種理念?”主持人適時發問。

“鞋子和腳?”卜一不解。

“就是把兩個人的關係比喻成鞋子和腳,說這段關係舒不舒服是否合適,就像一雙合腳的鞋子一樣,如果不合適,我還可以再換一雙,直到選到那雙合適的鞋子。”主持人解釋道。

“哦。”卜一恍然大悟,認真回答:“那我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的那種,我不會輕易開始,但一旦開始,我會是從一而終。除非對方拋棄我,否則我不是那個主動鬆手的人。”

“哇哦!”

“好man呐~~”

“啊,怎麼辦,突然好感動啊......”

一時之間,演播廳內,除了嘉賓,連同台上台下一乾女性工作人員,全都被卜一的發言浪漫到。

“啊,怎麼辦,我現在突然好羨慕卜一老師未來的另一半。”

“我也是。”

兩位女嘉賓相互交流,爾後,一位大膽發問。

“我很好奇卜一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女生?外形方麵有要求嗎?喜歡姐姐型,還是嬌小可愛的那種?喜歡溫柔的,還是活潑的?”

“沒有要求,人好就行。”卜一再次變身省話模式,卻惹得眾人嗬嗬發笑。

前半場錄製進行很是順利,休息間隙,小樂趁著補妝空檔,趕快上前給他喉糖和口噴,主持人見狀也關心起了他的狀態,見他喉嚨仍舊不適,待下半場錄製時,有意引導其他各組嘉賓展開互動,儘量弱化卜一的密集輸出。大家你來我往話題不斷,節目錄製完畢,已是晚上7點。

卜一婉拒了羅鵬和主持人的宴請,嗓子疼了一天又講了一天,身體實在難受,他隻想早點休息。

老劉見他狀態疲憊,心疼道:“行了,明後兩天沒有安排,你能休息兩天。要是堅持不住,我讓小樂把機票退了,乾脆在這兒住一晚再走。”

想到明後兩天,卜一迷糊的觀感有了清醒。

“劉哥,我今天就先不回J市了。”

老劉了然,正要安排。隻聽自家祖宗繼續開口:“想趁這兩天回Z市一趟。”

“哪兒?Z市?”老劉以為自己聽錯了。

卜一嗓子難受,不想多說,隻用鼻腔發力,輕輕一聲,“嗯。”

“回去探親呀?”老劉知道卜一祖籍也是Z市,但因得家庭變故,至親雙亡,他幾乎很少回去。

眼看卜一用力翻起的那雙白眼,他突然福至心靈,“去看林妹妹呀?”

卜一這才樂意搭理他:“嗯,一進組都沒法見她了,就這兩天有空。”

老劉無語,果真是戀愛上頭的年輕人,見縫插針也得去談情說愛。

“行吧,知道了。關鍵你現在能扛得住嗎?”老劉示意他的身體。

“一會兒吃點藥,沒事兒,飛機上睡會兒。”

說道飛機,倒是給老劉提了醒。

“哎呦,這會兒訂票估計來不及了吧,讓我看看。”說著,他便掏出手機。

“我錄製前就訂過了,10點40的,最後一班。”

行,好小子,感情早就打算好了。知道卜一已有安排,老劉也就不再勸阻。時間緊張,他忙跟製作組打了招呼,協調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