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 / 1)

【二戰德國為什麼反猶?】

星光雖然單純,但並不愚鈍。當她醒來時,便意識到庫爾特與那些大肆宣揚反猶的納粹有所不同。或許,他並不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納粹分子,而隻是一個被蒙蔽了雙眼的軍人。

而她,願意成為那個幫他打破思想枷鎖的人。

如此,問題來了:除了那些被洗腦的年輕人,最初的納粹為何要反猶?

星光翻開朋友列表,找到精德人李華,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打完字,手機屏幕上忽然落下幾滴血。伸手一抹,又流鼻血了。

心裡一陣慌亂,她趕緊捏住鼻子找紙巾擦拭。這時,手機屏幕亮了起來,是李華的回複:“這事兒可複雜了,得長篇大論呢。”

星光定了定神,把紙巾卷成條塞進鼻孔止血,打字道:“你詳細講講。”

【正在輸入中……】

少頃,他發來一大段文字:“要理清這個深淵的源頭,我們需要把時光倒撥八百年。1215年第四次拉特蘭會議頒布的《猶太標誌法》,強製他們佩戴恥辱徽章——這是製度性反猶的起點。而1290年英格蘭全麵驅逐猶太人時,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還在娘胎裡打轉呢。”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重塑了歐洲格局,當容克貴族與資產階級在柏林證券交易所廝殺時,羅斯柴爾德家族已通過跨國債券網絡操控著半個歐洲的財政命脈。1873年股市崩盤後,《十字架報》頭條赫然寫著‘猶太投機家吸乾了德意誌的鮮血’;到了1923年惡性通脹時,他們的恨達到極致——你看,經濟危機的替罪羊劇本,早在那時就寫好了草稿。”

“至於宗教上的矛盾,不止是簡單的教義分歧。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定為國教時,猶太人就背負起‘弑神者’的永恒詛咒。中世紀的贖罪券販子需要轉移矛盾時,總會適時傳出某地猶太小孩用基督徒鮮血做逾越節麵餅的傳聞——這種血液誹謗(Blood libel)的毒素,早已滲入歐洲文明的骨髓。瞧,歐洲的列強們和當今的以國一樣一如既往地虛偽。”

“原來,歐洲排猶由來已久?”

“老傳統了。彆看德二時期接受的猶太人多,但威廉二世可是個十足的排猶皇帝。吊詭的是,他一麵任命猶太銀行家管理帝國財政,一麵卻在私人信件中咒罵‘猶太毒蟲’。見到沒,大背景擺在這兒呢。”

“可以講一下《凡爾賽條約》嗎?”星光繼續追問。

李華沉默一會兒,回複的文字突然變得鋒利起來:“那個戴著天鵝絨手套的絞索,表麵是威爾遜十四點原則的理想主義,內裡卻是克列孟梭要榨乾德國最後一滴血的算計。1320億金馬克的賠款相當於德國戰前黃金儲備的500倍,當印刷廠瘋狂趕製貶值10億倍的馬克紙幣時,抱著成捆鈔票餓死的柏林主婦,怎能不把怒火投向那些‘操縱國際金融的猶太銀行家’?”

不太了解歐洲曆史的星光,對於他的調侃一知半解,“所以,真的有操縱國際金融的猶太銀行家嗎?”

李華嗤之以鼻:“彆看現在的以國成為了新納粹,但這種說法卻是沒有事實依據的,是挑起戰爭的戰敗者塑造的愚蠢的刻板印象和陰謀論罷了。”

當法國占領魯爾區的坦克碾過科隆大教堂的倒影時,魏瑪共和國外長拉特瑙——那個試圖平衡賠償的猶太人——被極右翼組織亂槍打死在街頭。這種荒誕的閉環,恰是納粹得以滋生的溫床。

星光似懂非懂,又繼續問:“那對於《凡爾賽條約》,德國人在意的又是什麼?”

“在意的,是德意誌的民族尊嚴與生存空間被同時踐踏。這個條約不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極為不滿,失敗得很。”稍頓些許,說完紙麵上的曆史,他又繼續夾帶私貨,“依我之見,英法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來把控局勢。要麼在一戰時就以強硬手段將德國徹底拆解,不給其日後再度興風作浪的機會;要麼全力推動蘇德矛盾激化,當蘇德爆發戰爭時,堅決作壁上觀,坐收漁翁之利。可惜了,誰讓他們‘心軟’呢。”

星光:狠人。

李華:P社鋼絲,基操勿6。

讀完李華的回複,星光心中的疑惑不減反增。她思索片刻,打字回道:“我以為《凡爾賽條約》是德國開戰的原因。”

李華發來冷笑[emoji]:“《凡爾賽條約》,不過是往化膿的傷口撒上的一捧金沙。就像煉金術士把鉛塊鍍金,政客們擅長將社會矛盾轉化為群體仇恨。當德意誌戰車在凡爾登絞肉機裡拋錨,就需要祭品來安撫暴怒的戰神——而散落歐洲千年、始終格格不入的猶太人,就是現成的燔祭。反正,總要有人為戰敗負責。”

星光還想深問,但李華那邊沒空了,“我要趕早高峰的麵試,不能繼續了。”他發來一隻『對不起』的鞠躬狗子,“群裡可以討論,光有我的片麵說辭是不行的。東方同學,你不如到群裡聊聊?”

『叮~』

他把問題發到了社團閒聊群裡。

止住鼻血後,星光開始啃麵包填肚子。

二戰德國反猶的問題,才丟到群裡沒多久,就炸出了一堆回複。前半截的幾個回複,基本在重述李華的回答,後麵提出的背刺論才是有意思的存在。

群裡有個昵稱叫【上帝是耶和華】的精猶人,憤憤不平地甩出了一堆數據:“一戰時,德國猶太人約六十萬,有十萬左右猶太人參加了戰爭,占德國猶太人口的六分之一甚至更多 。其中八萬人在前線戰鬥,2000人是軍官,1200人是醫護人員,總共有1.2萬名德國猶太人在一戰中犧牲,並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參戰猶太人被授予榮譽。”

【上帝是耶和華】:“猶太人群體不光是在前線英勇作戰,而且在後方也為德國做出諸多貢獻,比如提供經濟支持、參與工業生產、從事醫療及輔助工作、滿足宗教需求、救助難民、社團募資等;著名的猶太科學家弗裡茨·哈伯還開發了合成氨技術及化學武器,據說甚至可抵五個師。”

【阿西】附和:“那個時候的猶太人,是德國的積極分子。二代們都很愛國,對德國的認同感極高。”

星光跳過那堆數據,回複提到“背刺論”的群友:“魯登道夫的‘背刺論’又是怎麼回事?”

【三山銀栗】回應:“學姐想不想看情景表演?”

【南鶴有鳴】:“本群特色,值得期待!”

一臉好奇的星光期待:“好呀。”

·

【——開幕——】

1918年某天。

『前線戰報』:德意誌戰敗!

『魯登道夫』(憤怒地拍桌子):“我們戰敗了,民眾不滿的情緒與日俱增,必須要找個替罪羊。”

『興登堡』(眼神陰鷙):“那些猶太人,他們在戰爭期間四處活動,罷工、反對戰爭,應該要為此負責。”

『容克資產階級代表』:“還有德共,他們也在後方鼓動風潮,和猶太人一樣,都在拖帝國的後腿,讓我們前線作戰不力。必須讓民眾相信,是這些‘內部敵人’的背叛,才導致我們戰敗,而非我們指揮的問題。”

1918年11月,慕尼黑中間派政治會議。

『國會議員邁寧根』(慷慨陳詞):“隻要前線還在抵抗,我們也必須在本土堅持,如果我們在後方用匕首刺死了前線的士兵,將無顏麵對子孫後代!”

1919年初。

『德國右翼、民族主義者、前軍官』:“我們之中有內鬼!是那群十一月罪犯和猶太人背叛了國家,才導致我們的戰敗和屈辱!”

1919年秋某天的晚餐。

『魯登道夫』:“爵士閣下,我們有理由認為是因為內部敵人的背叛,才致使德意誌軍隊的失敗。”

『馬爾科姆』:“將軍您的意思是,有人從背後刺傷了您?”

『魯登道夫』(眼前一亮,無比激動):“是的,就是這樣!確切的說,是有人刺傷了我們的後背!”

一段時間後,德國民眾在統治階級的宣傳下對“猶太人背刺論”深信不疑。

留在後方的五十萬猶太人成為了內鬼,而到往前線作戰的十萬猶太士兵則成為了訓練有素的內鬼。

1923年啤酒館。

『衝鋒隊員』(舉著《人民觀察家報》叫囂):“每個猶太銀行家口袋都裝著凡爾賽的絞索!”

【——落幕——】

·

“太精彩了!”邊啃麵包邊看完特色表演的星光,不禁讚歎,“謝謝大家的表演,條理清晰有邏輯,太棒了!”

【米】:[驕傲jpg.]

【嵐似】:“當然,我們是最棒的!”

【聞喜】:“曆史需要正視!”

曆史小白星光總結:“所以,一戰後的德國反猶情緒的出現,是容克資產階級為轉移戰敗責任、維護自身利益,才甩鍋給左翼和猶太人的。”

【上帝是耶和華】:“一戰後德國反猶情緒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容克資產階級的甩鍋行為隻是加劇了反猶情緒,進一步分裂德國社會。但不太嚴謹地來看,學姐這麼說也沒有毛病。”

【嗆口小辣椒】:“傳統反猶。隻不過大張旗鼓的,德國還是第一個。勇氣可嘉[狗頭jpg.]。”

補充完一戰德國反猶的背景以後,對於二戰德國反猶的理解就容易多了。除開李華講到的原因外,更多的還是來自於希特勒的納粹主義思想的影響。

群裡又開始了喋喋不休的爭論,星光一個沒跟上,就發現精德和精猶這兩波人在相互掐架。

精猶拿著德國的AfD極右黨相關話題,怒斥精德為“納粹餘孽”,精德則借著加沙轟炸一事,指責精猶是“恐′怖分子”。雙方唇槍舌劍,熱鬨非凡。

眼瞧這幫人快把群炸了,群主趕忙禁言那幾個罵戰的,這才讓群裡暫時恢複了平靜。

“我還有最後一個疑問。”星光再次往群裡發問。

【地球一級不保護廢物(群主)】:“你說。”

星光刪刪改改,索性直接問道:“如果一個人從小接受了納粹思想的洗腦,怎麼樣才能讓他清醒?”

【68922886】:“看身份立場。普通人勸不了,黨衛軍不用勸,蓋世太保直接殺了。”

【27255949】:“讚同。反正,都不是什麼好鳥。”

星光補充:“如果是容克國防軍軍官呢?一名職業軍人,隻是單純為國而戰。”

後麵那句話,有點虛。

【財運亨通】:“單純為國而戰?[抽煙jpg.] 不不不……戰爭會教他重新做人。”

『@財運享通』這句漫不經心的斷言,讓星光脊椎發涼。她想起鬆爾鬆戰場上腐爛的雪,想起庫爾特指尖殘留的凍瘡疤痕,也想起了懷裡曾失溫高燒的菲利克斯。

【地球一級不保護廢物(群主)】:“希特勒上台後,那些不願與納粹同流合汙的貴族陸續離開了德國。例如符騰堡家族的部分成員,他們因反對納粹的極端理念和行事方式,選擇自我流放,以此表明對納粹政權的不認同。即便有些未離開,也選擇保持低調,或在幕後進行反對活動,像貴族兼外交官漢斯-伯恩哈德·馮·比洛,在納粹時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性,並試圖通過外交途徑緩解緊張的局勢。”

【地球一級不保護廢物(群主)】:“如果要討論這件事,你必須要確認他的立場。但正如@【財運亨通】所言,戰爭會教他重新做人。”

【山桃野君色】:“老大,給點實用建議呀。彆長篇大亂的,小白可是看不懂的!”

【米】:“對,實用點。”

【地球一級不保護廢物(群主)】:“正寫著呢,彆催。”

【地球一級不保護廢物(群主)】:“一般而言,參加戰爭的容克貴族的動機有以下幾點——

①維護自身利益

②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驅使

③軍事傳統與榮耀

④政治野心

假設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星光】,你認為他的動機是什麼?”

群主的問題一針見血。

星光在思考。

她對庫爾特的家族一無所知,在現有的網絡資料裡,隻是簡單介紹了馮·伯澤拉格爾家族的起源,以及二戰後一些家族成員的去向罷了,更彆說根本查無此人的“庫爾特·馮·伯澤拉格爾”了。

【阿西】:“不用說,肯定是一個遵從軍事傳統、渴望封狼居胥的愣頭青;自認為是愛國,隻一昧地上前線撕殺,成為戰爭機器[思考jpg.]。”

簡單粗暴的總結,令星光茅塞頓開,立刻給@【阿西】點了一個讚:“哇塞,大佬貼貼!”

【阿西】:[驕傲jpg.]

【三山銀栗】:“這種愣頭青最好辦了。帶他去感受莫斯科的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寒風能吹散所有狂熱,戰壕裡的凍屍會告訴他何為真正的德意誌榮耀。”

【星光】:“如果……沒用呢?”

她見證過西伯利亞寒流的殘忍,可他們仍是選擇了不顧一切向前衝。

或許需要鮮血的潤滑,就像普魯士鐵十字勳章,總要沾滿泥濘才會顯露底層的銀光。

【三山銀栗】:“那就給他丟幾個現實案例,直擊心靈的震撼。”

喝完手裡的牛奶,看完群裡七嘴八舌的其他留言,星光已經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窒息。

但她還是天真地回問:“就這麼簡單?”

【南鶴有鳴】:“簡單?不不不,可難了。如果我跟你說‘水是毒藥’,你會信嗎?[笑哭jpg.] 除非你親眼見到有一群人喝水中毒,否則彆人磨破嘴皮子也無濟於事。你的問題同理。”

【截斷】:“除非,你有什麼魔法讓他顛覆原來的三觀。想想也挺難的[捂臉笑jpg.]。”

她有點泄氣了,“是啊,好難呀……”

曆史從不重複,但會押韻。

如今角色對調的以國,又何嘗不是在加沙,押上了特雷布林卡圖紙的曆史韻腳呢?

“唉。”星光按住又湧出的鼻血,發出一聲長歎。

事實如此。

·

【私聊界麵】

『@地球一級不保護廢物』給星光私發了一串文件包。

關於[普魯士軍事傳統解構]設想:

①榮譽體係

②戰地見證

③利益覺醒

④文獻衝擊

(……省略……)

【地球一級不保護廢物】:“東方同學,每個被裹挾的靈魂都需要三重覺醒——看見製度的裂縫,觸摸受害者的溫度,感受自我利益的崩塌。記住,當權杖變成烙鐵時,最先灼傷的永遠是握持者的掌心。”

【星光】:……[暈jpg.]

(本章隻討論了兩個問題,都是曆史資料,求審核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