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1)

古代發家日常 貝吉星 5043 字 2個月前

“三哥,你那麼凶乾什麼?”

“嫂子說的對!”白家珠吼她三哥道,“哪有外甥女不登舅家門的?蘭蘭是該去一趟西山屯的田大哥家,都怪我和輝郎之前想的不周到。”

“這,這”,田巧兒雖然歡喜得不得了,但剛才她開口卻惹了丈夫不快,此刻便詢問丈夫,“當家的,你看?”

“三哥,就這樣吧。俗話說娘親舅大,蘭蘭長這麼大還沒去過她舅舅家呢。”顏輝也表態道。

“隻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前她總是病著,屋門都不怎麼出,自然就隻好對不住田大哥了。”

“她現在確實是好的差不多了,好幾位名醫都確認了,也不用再吃藥了,多活動也有助於她健康成長。是該去拜見一下田大哥他們了。”

就這樣,白玉蘭被留在了鄉下。

飯後,白家珠走前拉著她的手細細囑咐她:

要有禮貌,要友愛表兄弟姐妹,不可任性;

要是投緣在舅舅家也可待幾天,但要懂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山裡雖然空氣好也有很多新鮮事,但不能貪玩兒往深山裡麵走……

白玉蘭的親娘田巧兒在一旁看著聽著,心裡也不由開曬反酸。

自己十月懷胎遭了大罪生下的親女兒,跟彆人親密如斯,卻跟自己卻那麼生疏。

這麼多年下來,她與自己說過的話加起來,也沒有今日她跟小姑子說的話多。

但是,善良的她也很快想起女兒出生的時候情形,於是立時又化作萬分感激之情。

心裡的酸楚消失,轉而都變成感歎小姑子待自己的女兒是真的好,比她這個親娘做的還細心。

自己雖然生了她,但是真正把她救活養大的卻是小姑子他們啊。

想通了這些,田巧兒也就終於恢複了神誌。

送走白家珠他們後,白家順忙著打掃房間,田巧兒則從櫃子裡抱出早幾年就做好,卻一直舍不得拿出來蓋的被褥給女兒用。

白玉蘭看著他們這樣小心翼翼地熱情,真是感動。或許原主也感受到濃烈的親情,她竟不覺濕了眼眶。

血濃於水啊,即使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但是知道那是親生父母,親近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但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會無私的愛自己每一個孩子,就比如她前世那一對重男輕女的父母。

唉,想那些糟心的事情乾什麼。

現在的她,不僅是顏輝白家珠的寶疙瘩,也是白家順田巧兒的心頭寶呢。

白玉蘭終於能親昵地喊著爹娘,說一些她近來情況之類的,儘量表現得像這個年紀的小姑娘。

夫妻倆貪婪地聽著她說的每一個字,記住她每一個動作和表情。

直到白玉蘭睡得累了睡著了,他們才給掖好被角輕手輕腳回到自己房間,抱著彼此躲在被子裡嗚咽著睡去。

次日一早,白家順特意去村長家借了一個板車,因為自家的板車上散發出一股子的肉腥味兒。

得知了原因後,村長竟罵了他一句: “你個臭小子,真沒想到心還挺細“。

白家順挨了懟也不生氣,一想到接下來自己要送自己的寶貝女兒去她舅舅家,他就一路傻笑地回來給驢套上,然後載著妻女去大舅哥家送端午節禮。

這一路上為了趕時間,白家順直把皮鞭抽piapia響。

白玉蘭坐在車上她一手死死拉住車轅以防自己被顛下車,一手撫摸差點被磕成八瓣的臀部,狠狠地在心裡發誓:等我當上了首富,一定要把這破路給修平坦了。

整整翻越了一座半的山才到了大舅家。

大舅田大奎住在半山腰,家裡隻有老婆孩子和一個小孫子。

他比便宜娘大十五歲,如今已經五十多了。

他中等個子,絡腮胡須,身材微胖,滿麵紅光,與前世粗糲爽利的西北大漢,白玉蘭見到他莫名就很親切。

因父母早亡,他靠著進山打獵將幼妹,也就是白玉蘭的親娘田巧兒拉扯長大。

兄妹倆相依為命,饑一頓飽一頓的,好容易挨到田巧兒十歲,能做家務了,家裡才像個樣子。也是到那時才有人來說媒,然後就娶了大舅媽。

大舅媽名叫張小蛾,也五十來歲了。

她的命也不好。

年少時疼愛自己的父母哥哥們相繼去世,留下一個小侄子。

原先定親的人家不願意她帶個拖油瓶,她一怒之下便主動退了親。然後自己靠著日夜織布,差點將眼睛熬瞎,終於將侄兒養到十五歲,還給他定了一門親。

可是對得起死去的爹娘哥嫂了。

隻是自己也過了婚嫁年齡,已然成了二十三歲的老姑娘。

這樣的年紀,非要嫁,那大概率隻能嫁給死了老婆的鰥夫,或者不務正業的懶漢老光棍。

她拿出錢袋數一數,決定還是找村長買一小塊地,給自己蓋兩間泥草屋單過。省的將來侄媳婦兒進門,自己招人厭。

這樣一來,與侄媳婦沒了矛盾,也能保住情分。等自己老了也能被照應著,最後給自己收個屍。

直到媒婆上門,她才意識到:雖然自己很能吃苦,也很堅強,但內心深處,她還是想有個人來心疼有個自己的家的。

然後,她跟著媒人到了田大奎家。

兩個年齡相仿又有主見的苦命人相見,站到樹下說了一會兒,親事就定下了。

婚後,他們夫妻繼續帶著田巧兒生活。小姑子乖巧懂事,於是一家子和和睦睦相互心疼,彆提多幸福了。

很快,他們就相繼生下了大兒子田大山,二兒子田大河。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小姑子都十七八了竟然還在家裡,她又開始愁她的婚事。

直到有一天,也就是她剛生下女兒田小泉沒幾天,丈夫去城裡送獸皮,回來就跟她說,在皮毛鋪子見著一個去送羊皮的小夥子,看起來很不錯。

個子高高、濃眉大眼的,人瞧著也憨厚的樣子,還聽說家裡住在城郊山下的柏東村。

丈夫就讓她出了月子後,就想辦法去打聽打聽。要是家裡沒有惡婆婆和難纏的妯娌,就勉強能配得上他妹子了。

張小蛾點頭。

還真不是丈夫吹牛或者敝帚自珍。

她那小姑子還真是貌美如花的,性子也好,還跟她學會了織布。

從十四歲起,就不斷有媒婆登門求親,至今已有三年。

這附近十裡八鄉的年輕後生,他們看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可就是沒遇見一個滿意的。

他們夫妻定然不願意將這樣好的妹子嫁給窮鬼,但也不是那滿眼裡都是錢的勢利眼。

城裡的固然富裕些,可是,過日子是跟人過啊。

是以,不僅未來妹婿的人品要好,甚至其家裡親人、親戚也不能差了。

打聽!必須得好好打聽打聽。

好在,為了妹子的終身幸福,她乾這事兒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這一回生二回熟的,自己到時候是扮做過路的,還是尋親的好呢?

最終,自然就是白家順和田巧兒喜結良緣嘍。

然後白楊、白鬆、白杉和白玉蘭相繼出生。

若不是白玉蘭一生出來就奄奄一息,或許巧兒就能兒女環繞,那才真的幸福快樂呢。

這是田大奎和張小蛾見到白玉蘭時的第一個想法。

人有親疏,血脈親人天生就容易親近。當然,也容易護短。

田大奎終於聽到唯一的外甥女喊舅舅,開心滴擼一把大胡子,伸手就想抱起白玉蘭轉圈圈。

小孩子都喜歡轉圈圈。

可惜,pia的一聲,被老妻狠狠拍了回去:“多大年紀了你,看把蘭蘭摔著了,我跟你拚命!”

張小蛾拉著白玉蘭這個瓷娃娃離丈夫遠些,接過女兒遞來的一隻金項圈,就給白玉蘭套上了。

白玉蘭隻覺得脖子一沉:好家夥,據粗略估算,這金項圈少說也得有四兩金,大舅媽可真大方。

可是,他們住在山上,家裡又這麼多人花費大,這個金項圈估計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了吧?

不然,也是拿出了他們老兩口的棺材本啊。

這可不行,她受之有愧。

“這,太貴重了。蘭蘭,你快摘下來還……” 田巧兒看見也是一驚,然後就跟白玉蘭的想法神同頻了。

“不準摘!”

田大舅在一側正開心呢,那金項圈還是他選定的呢,聽見妹子說的話,氣就不打一處來,“這是我跟她舅母專門給她定製的見麵禮,你敢讓她摘下來!”

“就是,妹子,你彆說了。我知道你是心疼我們。不過,家裡現在過好了,不缺錢”。

原來,去年冬日裡,大雪封山,田大舅閒得無聊,就帶著表哥們進山狩獵。結果一不小心踩空了,田大舅掉進了了一個大坑裡。

然後他發現四周有一股奇怪的味道,最後被證明發出氣味的那種東西是硝石。

剛巧,李月的娘家哥哥在縣城一家雜貨鋪子做工,經手的貨物中就有一樣東西是用硝石做的。

沒錯,那商品就是爆竹。

李月的哥哥一見了那大坑,一句話沒說,轉身就回城裡辭了工,回家前還把不發的月錢全買了爆竹。

然後背著包袱卷回到村裡,與田大舅田大山父子在那硝石坑附近找了個山洞,窩在裡麵研究了個把月,終於破解了爆竹的配料秘方。

又剛好趕上春節,他便拿著一小包成品又找了自己的前老板。最後,果然如願賺了一大筆錢。

是以,田大舅家現在其實很有點錢,白玉蘭真算是來著了。

“長輩贈不可辭。那蘭蘭就謝謝大舅,謝謝舅母”,白玉蘭想,既然這樣,那要還不要就真太矯情了。

白玉蘭張嘴就是甜話不要錢地往外倒:“等以後我做了咱端朝的首富,一定給大舅您做一個金煙嘴,再給舅母打一隻金鳳釵。”

“哈哈哈,好!蘭蘭真有誌氣!”田大舅抬手就給她來了個腦瓜崩兒。待看到白玉蘭捂著腦門目瞪口呆的小模樣,更是樂不可支。

然後,他又壞壞地揚一下下巴,一副“小樣吧你。我就這樣了,你能奈我何”地接著說:“那我和你舅母可就等著你的孝敬了。”

膠帶!

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娘大舅!!!

真有趣啊,有木有!

“不疼不疼,舅媽給你吹吹啊”,張小蛾橫了一眼有失體統的丈夫,轉頭又來安慰白玉蘭,“來來,見見你的兄弟姐妹們,我給你介紹啊……”

大表哥田大山,今年二十六歲,長得與田大舅六七分相似,已經娶妻生子。

大表嫂就是前麵提到的李月,李月也是西山村的,是跟田大山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

倆人目前生有一子田平,是個剛會跑跑跳的開襠褲,小名叫做石頭。

二表哥田大河今年二十了,又高又帥,古銅色的皮膚好正點。

大表姐田小泉,今年十九了,一張蘋果臉紅撲撲地,非常可愛。

還有三表哥田大路,比自己大一歲,十四歲了,高高瘦瘦地,活潑好動。白玉蘭就看見剛才舅媽pia田大舅的手臂時,他對著田大舅的後背做了個鬼臉呢。

兩廂認親後,舅媽拉著便宜娘進屋說悄悄話,便宜爹與舅舅大表哥則坐在院裡樹下喝茶聊天,表嫂和表姐忙前忙後收拾院子。

兩個小表哥正是前世初高中的年紀,自然是坐不住的,於是各自找借口一前一後逃出門來。

田大路出了大門就爬到門口那棵大樹上拿彈弓打鳥。

田大河則躲到柴垛後麵坐好,從懷裡摸出一節奇怪的竹子,看一眼,又趕緊小心翼翼地放進懷裡。

田大路刺溜一下下樹,竄過來就伸手要掏田大河的前襟:“二哥,你哪裡來的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