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柳葉刀’(1 / 1)

幾日後,醫館的雛形已經初具規模,隻剩下外科診室和荒草地尚未規劃妥當。

衛斕站在外科診室裡,陷入沉思。在現代,她最常做的手術是剖腹探查術,但在目前的條件下,這種複雜的手術顯然是不可能的。她隻能做一些簡單的小手術,比如清創縫合、表皮囊腫切除等。然而,這些手術的風險仍然很高,她想起上次給明義做血管吻合時的緊張和不安,生怕手術失敗。因此,她決定,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開刀。

外科診室內,擺放著明義的那一套手術器械,以及他配置的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藥。旁邊是一個裝滿了無菌紗布和紗布手套的櫃子,衛斕將周大娘給她的那匹紗布都做成了醫療耗材。

她拿起那把柳葉刀,在眼前仔細端詳,問道:“明義哥,我上次就想問了,這裡怎麼會有柳葉刀?還有鑷子和鉗子?”

明義覺得衛斕的問題有些好笑,他看著她手中的那把外科刀,刀尖鋒利,形狀宛如柳葉,笑著回答:“衛姑娘,你總是這麼善於觀察,這把刀叫‘柳葉刀’確實很貼切,不如以後就叫它‘柳葉刀’吧。”

衛斕好奇地追問:“這刀是哪兒來的?是誰發明的?”

明義少見地被問到了知識盲區:“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自古以來外科就一直使用這些器具,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也在不斷地改進和演變。”

衛斕心跳加速,她不敢置信。她一直以為柳葉刀是國外的發明,甚至有一個頂尖的醫學學術期刊也以這個名字命名。然而,她驚訝地發現,柳葉刀並非國外獨有,中醫早在很久以前就使用這種刀具了。這讓她不禁思考,中醫中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奧秘?中醫又是如何逐漸沒落的呢?

顯然,中醫在曆史上擁有許多先進的理念和實踐,但由於缺乏係統的命名和推廣,許多成就並未得到應有的認可。以柳葉刀為例,這種手術器械在中醫中早已存在,卻因為沒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而被世人誤認為是西醫的發明。同樣,心肺複蘇的方法在漢代的《金匱要略》中已有記載,但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和係統的推廣,現代人往往認為這是西醫的專屬。

這種現象讓衛斕感到痛惜。由於曆史的原因和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現代許多人對中醫存在誤解,認為它落後、不科學。她決心在醫館的運營中,不僅要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還要努力傳播中醫的文化和理念,旨在擴大中華傳統醫學文化的影響力。最終,使得幾百年後的人們能夠對中醫更加了解。

衛斕放下手中的柳葉刀,目光轉向旁邊一瓶名為“睡聖散”的藥材。她將藥瓶中的淡紫色花瓣倒在掌心,形狀和色澤讓她感到似曾相識,仿佛在某個遙遠的記憶中見過。她將鼻子湊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乾花瓣散發出一種淡淡的、略帶苦澀的香氣,這種香氣並不濃烈,卻有著一種穿透力,能夠讓人的心神瞬間沉靜下來。

“這不就是曼陀羅花嗎?”衛斕輕聲自語。

明義在一旁微笑點頭:“正是,我們這裡稱之為山茄花。”

衛斕心中思索著,曼陀羅花的主要成分是東莨菪堿,在現代醫學中主要用於緩解胃腸膽腎平滑肌的痙攣,以及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等情況,很少用於麻醉。她意識到,如果在這裡使用曼陀羅花進行麻醉,必須非常謹慎地控製劑量,因為它對神經係統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就在這時,明義的聲音將衛斕的思緒拉回現實:“不過,曼陀羅花是有毒性的,它有致幻作用,還可能會導致成癮,我們使用時必須格外謹慎。”

衛斕點頭表示英雄所見略同,然後問道:“除了這個,還有沒有其他的麻醉藥方?”

明義回答道:“目前我們所知的麻醉藥方確實不多,大多數還是以曼陀羅花為主。不過,據史書記載,華佗曾發明了一種名為麻沸散的麻醉藥,效果十分顯著。他甚至用它成功地進行了三次開腹手術,而且病人的恢複情況都非常好。”

聽到這裡,衛斕的眼睛一亮,追問道:“什麼開腹術?”

明義解釋道:“一例是處理死胎的情況,另外兩例是治療腹中疾病。”

衛斕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那麻沸散的配方呢?如果有了這個,我是不是也能做剖腹探查術了!”

然而,明義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可惜,那配方已經失傳了。”

衛斕不禁抱頭哀歎:“為什麼啊!為什麼這麼好的藥方都沒有流傳下來!我真是恨透了中醫這種固步自封的態度!”

衛斕對中醫傳承中斷感到深深的痛惜和遺憾。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經驗,是先輩們經過數千年實踐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然而,由於曆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以及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許多珍貴的中醫配方、療法和理論逐漸失傳,無法為現代醫學所借鑒和利用,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看來,她們任重而道遠啊。

兩人之後漫步至醫館後的荒草地。這裡地勢開闊,四周環繞著低矮的圍牆,陽光穿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

衛斕環視四周,對明義說:“明義哥,你看這片地這麼大,我們何不把它改造成種植園,自己種植一些常用的藥材呢?通過藥材商買來的藥材,他們總要賺取中介費,如果我們能自產自銷,就能賣得更便宜。”

明義微微一笑,點頭讚同:“這個主意不錯。不過,種植藥材可不比種菜,得選對了種類才行。”

衛斕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問道:“你看,有沒有什麼常用的藥材,適應力強,生長周期也快的?”

“雖然我已經啃下了好幾本醫學的大部頭,但說到對藥材種植的門道,我這半桶水比起你這老江湖,還是差了那麼點火候。”衛斕一邊比劃著,一邊笑著對明義說。

明義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可以考慮種植薄荷、紫蘇、艾草、菊花、金銀花、板藍根和百合。雖然板藍根生長較慢,但它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防疫辟邪植物,備著總是沒錯的。”

衛斕聽後,眼睛一亮,信心滿滿地說:“聽你的肯定沒錯。而且這些花草五顏六色,到時候種植園不僅是一個草藥園,還會變成一個美麗的花園,讓來看病的病人也能賞心悅目,心情舒暢。”

明義笑著點頭:“那就這麼定了。”

兩人說乾就乾,開始規劃起種植園的布局。衛斕負責設計,她將種植園劃分為幾個區域,每個區域種植一種藥材。她還特意在種植園的中央留出一片空地,打算在那裡放置一個石桌和幾把石凳,供人休息和觀賞。

明義則負責具體的種植指導。他根據每種藥材的生長習性和需求,為衛斕詳細講解了種植的要點。比如薄荷喜歡濕潤的環境,要經常澆水;紫蘇則需要充足的陽光,要種在向陽的地方;艾草的生命力很強,不需要太多的照料;菊花和金銀花則要定期修剪,以促進分枝和開花。

明義道:“菊花、金銀花、百合和紫蘇是可以秋季播種的,其他的就等來年春天吧。”

他眼中閃爍著按捺不住的興奮:“我真想親自下地去播種。其實,用左手也未嘗不可。以前我常去山裡采集藥材,也讀過不少關於種植中草藥的書籍,隻是親手實踐的機會卻沒幾次,有些心癢難耐。”

衛斕立刻搖頭,堅決道:“那可不行!你右手的傷口還沒完全愈合呢,至少得等上兩周才能慢慢開始活動。要是現在就急著動手,傷口裂開了怎麼辦?”

明義有些失望地歎了口氣,這是他第一次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他心裡默默地算著,今天是手術後的第十天了。在他養傷的這段日子裡,醫館的準備工作都已就緒,就等他傷口好了,就能繼續為病人診療了。

衛斕看出了明義的心思:“彆急,這些植物都是常見的,找個花工來幫忙就行了。你就好好養傷,等傷好了,咱們醫館就可以正式開張,大展身手了!”

明義點了點頭,雖然不能親自下地播種讓他有些失落,但他知道衛斕的決定是明智的。

衛斕很快就找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花工,他對種植藥材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隨著種植園的籌備工作逐步展開,醫館內部的布置也接近尾聲。

衛斕和明義在醫館的每一個角落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前廳的接待桌到診室的藥材櫃,從等候區的座椅到治療區的設備,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做到儘善儘美。他們還特彆在醫館的一角設置了一個小小的休息區,擺放了幾盆薄荷和艾草,讓整個空間彌漫著清新的草本香氣。

現在,就隻剩下招募員工這一項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