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彆了程咬金,兩人再次單槍匹馬的走上旅途,兩個人在無言中增加了一絲默契,對何的曆而言,自始至終都是有目的的;對李密而言,他感恩這個陪過自己一路的人。
隻是李密後來不明白,為什麼當初在一起奮鬥的人、懷揣著共同理想的人,像煙一樣輕易地吹向了關隴大地。
此時的兩人,共同的目的就是早日完成任務,儘早回到瓦崗。
這次兩人來到的地方,規格跟程咬金那邊的差不多,小小的寨子約莫二十多間房,堆積在小小的山坡上。一樣的流程再次上演,隻是這次何的曆知道這裡的首領叫李玄英。
對於這位首領,何的曆完全不用再像上次一樣使用武力才能收服,因為這個人曾經在長安的時候解讀過那個關於《桃李章》的讖言,裡麵的“李代楊”就是從他嘴裡說出來的。
見到自己解讀讖言的男主,李玄英很激動,兩個人在堂裡相談甚歡,李密道:“李首領果真豪氣又有遠見,如今這天下,已是人人得而奪之,唯今之計,當是擴大勢力,增強實力,方有與天下梟雄逐鹿的資格。”
李玄英摸著胡子,作為讀書人的他實在是不想乾這些打打殺殺的活,但實在是沒辦法,這才從洛陽這裡落草為寇。眼見著機會找上門,恨不得立馬跟著李密返回瓦崗,道:“對於瓦崗的邀請,我們表示誠摯的感謝,同時同意加入瓦崗,隻求瓦崗不要辜負我的這些將士。”
李密摸著胡子,笑道:“這是自然,加入瓦崗我們就是兄弟,兄弟之間自當互幫互助。”
何的曆從貧瘠的曆史知識搜尋不到此人,既然眼前之人沒有牛逼哄哄到全中國人民都熟知的地步,她是不太想搭理李玄英的,何.勢利眼.的曆隻跟名臣虎將玩!
李密本想像之前一樣修書一封,但是李玄英堅持要跟著一起上路,李密自然無不可,在這小山寨逗留一日,從原來兩個人的孤單旅程,變成了幾百人浩浩湯湯,不知道的還以為要去乾仗呢。
在後麵的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何的曆深刻見識到了一個優秀領導該有的品質,以及這些人所帶來的能量!
後麵一些山寨幾乎是望風而動,連程咬金和李玄英這樣的人才都已經選擇加入瓦崗,他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加入呢,大家都是熱烈歡迎李密的到來。
返程的時候,李密帶著除程咬金部隊外,將近一萬人加入瓦崗,李密騎馬在前,風頭無兩。
何的曆在李密稍後,一手勒著韁繩,轉頭看了一眼後麵長長的人流,道:“此番回去,想來李兄定能得到寨主重用,前途不可限量啊!”
李密沒有回頭,眺望遠方,一開始他真的很嫉恨那個讖言,莫名其妙自己就被皇帝追殺,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好不容易逃亡成功,他已經打算過平淡的生活,並且得到了鄉村教師的好工作,再次娶到了一個愛自己的妻子,生活再次向著美好前進。
可讖言終究沒有放過李密,皇帝也沒有放過李密,搜尋他的密探像幽靈一般如影隨形,又像野狗一樣,隻要聞過他的氣味,就滿天下的狂吠。
李密無可奈何,為了保護妻子,他隻能再次踏上逃亡的路程,所幸這次不再是一人。
在這裡,李密再次見到了機會,一個不同於楊玄感謀反的機會。當一個人有了觸底反彈、一雪前恥的機會,就會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抓住它!
李密的思緒百轉千回,轉頭對何的曆道:“此番當感謝何將軍的鼎力相助,今日之恩,來日必當湧泉相報!”
何的曆看著那雙並不大的眼睛,眼裡不見此時該有的春風得意。
瓦崗寨見到李密帶回來的一萬人,皆是不由得感歎,有些人已經默默認可那傳言中的“王者不死”,心裡不由得放下了戒備。
翟讓再次見到李密,還是在演武廳,隻是這次他背後站的人又多了。
“李先生果然才氣過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拉攏周邊勢力,真是讓我們刮目相看啊!”
李密拱手,笑道:“承蒙寨主不棄,瓦崗強盛就是我們大家的強盛!”
眾人點頭,李密一一介紹跟著一起回來的各位首領,何的曆聽著煩了,站在徐世勣身邊,昏昏欲睡。
“你也是挺能耐的呀!”徐世勣低頭看著何的曆,“有沒有什麼趣事分享一下?”
何的曆眼皮不抬,道:“將軍,卑職累了,有趣的事情回頭再跟你說。”
見著何的曆那懶怠的樣子,徐世勣也沒再忍心打擾她,稍稍站近一點,方便她困得不行的時候靠過來。
翟讓又給各位前來合作的首領分發了職位任務,一視同仁,各位首領都是相當滿意。
坐下來又是一陣寒暄,何的曆支起手,撐著桌子,腦子一片混沌,迷迷糊糊間,聽到李密在跟眾人相談,往後瓦崗應該往什麼方向發展,而後又該如何整頓新加入的軍隊。
一個偉大的領導人口才是必需的,何的曆這種人隻適合打工,她最煩這種大型談話場合,像傳銷一樣。
王伯當坐在李密左邊,頻繁舉杯,眼角漸漸濕潤,不時抬頭看李密,覺得鼻子澀澀的,一路顛沛流離,終於在此刻塵埃落定,他老師的才華終於再次得到賞識,他由衷高興。
徐世績對上王伯當的目光,兩人在無聲中相互敬了一杯。
東都洛陽,隋煬帝已經第三次下江都,朝廷交給年僅十二歲的皇孫楊侗處理,同時留下了段達、元文都、盧楚等人輔佐監國。李密逃亡瓦崗的消息不脛而走,隋煬帝楊廣下令要求派軍剿匪、抓拿李密,由隋朝大將張須陀率領八風營討伐瓦崗。
乾陽殿,張須陀單膝跪下,等著楊侗發話。
元文都上前道:“張將軍乃我朝第一大將,相比此次前去剿匪必定旗開得勝,將那亂臣李密抓拿歸來,殿下也是為陛下解憂了。”
此刻大殿上隻有少數文臣武將,大多數都隨著隋煬帝楊廣下江都了。江都自古繁華,且在皇帝眼前,跟在領導身邊,升遷的機會自然更大,況且來往多少臣子,皇帝記憶有限,跟著去也能混個臉熟。
龍椅旁邊另外放了一張椅子,楊侗坐得正直,看著下方的張須陀,道:“皇爺爺相信大將軍,我亦相信大將軍。”
張須陀俯首,道:“臣必不負陛下信任,不負殿下信任。”
楊侗看著走出大殿的張須陀,心裡莫名有點不安,隻是如今時節,他不能將這種莫須有的情緒表達出來,不能讓彆人看到他的軟弱。
張須陀作為隋唐時期出名的將領,曾經打敗過王薄、翟讓、李密等第一批舉起反隋大旗的將領,而他的部隊八風營更是赫赫有名,秦瓊、羅士信如今都在八風營。他們擁有當今最鋒利的武器和最堅固的鎧甲,更有堪稱“萬人敵”的名將,可命運卻跟張須陀開了個玩笑,曾經的手下敗將,將會在滎陽大海寺將他擊敗,並且以勝利為錨點,將利劍對準了大隋王朝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