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1 / 1)

“先放著吧,”葉平說。

蘇夏想,葉平對這藥還是有懷疑的。

要不然就不會留著了。

“咳咳”,剛才鬨了一場,把葉老太爺給鬨醒了。

“爹,你醒了,”葉平坐到床邊說話。

葉老太爺昏昏沉沉的,看了是葉平,氣喘籲籲的說:“怎麼了,要吃藥?”

每天睜眼就是葉平來喂藥,葉老太爺都習慣了。

“沒有,還得過一會,”葉平沒和葉老太爺說驗藥的事。

葉老太爺就要閉眼睡下了。

臨睡前看見趙小小抱著個小姑娘。

他沒精力細想,以為是自家孫女葉初晴。

怕打擾老人家休息,趙小小扶著蘇夏和柳王氏一起出來了。

三人一起去了新房。

張大娘連忙過來問怎麼回事。

柳王氏簡單說了。

張大娘想了想,“陽哥媳婦兒,你今年也十三了,不會是小日子快來了,所以肚子不舒服吧?”

窮人家的閨女日子過得不好,少見葷腥。

小日子來得會晚一些。

但再怎麼晚,十三四歲也該來了。

蘇夏身體一僵。

這身體才十三歲嗎?

怪不得那麼瘦小。

提到小日子,柳王氏接起了話茬,“還彆說,我第一次來小日子就是十三歲,來之前確實不舒服。”

“我比你晚一年,來之前是不怎麼舒坦,”趙小小對柳王氏說。

“那陽哥兒媳婦,不會就是小日子要來了吧?”張大娘問。

“待會兒大夫要來看病,那……,”張大娘沒說完。

現代女性都有月經羞恥。

古人更不好意思了。

蘇夏疑似來了小日子肚子疼,待會兒大夫來了,得有人替她說。

女兒家的事,私下裡便是丈夫都不好直言。

到時候好幾個男人在。

張大娘三人都不自在起來。

三個人對蘇夏看病的事都打起了退堂鼓。

蘇夏目瞪口呆。

她難受得要死,不好意思就不看嗎?

那可不行。

蘇夏痛苦的哀哀叫喚。

趙小小內心糾結。

不多時,外麵傳來了說話聲。

“張大娘,你在這陪著陽哥兒媳婦,我去看看,”趙小小說。

“我也去看看,”柳王氏對蘇夏也就麵子情,沒耐心陪蘇夏。

兩人走出房門,就看見柳康年三個陪著一個拎藥箱的大夫來了。

葉平也出來了。

先跟大夫打了個招呼。

“病人在哪?”大夫問。

“相公,你先領著大夫去看看老爺子,”趙小小搶先說。

“誒,不是說,”葉平很疑惑。

趙小小打斷了他的話,“先去看老爺子。”

緊接著她神色尷尬的對葉平擺眼色,瞅了眼葉平的肚子。

這是趙小小來小日子經常做的動作。

他們夫妻兩個明白。

葉平也尷尬起來。

侄媳婦來小日子,他一個做叔叔的怎麼好關心。

“大夫,病人在房裡,”葉平立即帶大夫去葉老太爺的屋子。

陪著去找大夫的張石頭和周有榮都有媳婦。

把葉平夫妻倆的眉眼官司看在眼裡。

都明白了。

估計沒什麼事,他們倆就先走了。

柳康年剛去停了驢車沒注意到,問柳王氏,“怎麼回事,不是說。”

院子裡已經沒人了,柳王氏小聲解釋了一句。

“哦,”柳康年心裡大鬆一口氣,“把我嚇得要死,我還以為得卷進官司裡了。”

葉老太爺是秀才,家產也不少。

真出了什麼事,肯定得去官府的。

“你們怎麼回來的這麼快,”心裡沒了壓力,柳王氏有閒心問其他的。

“湊巧了,錢大夫剛從附近的沈家村看病回來,正好在路上被我們碰見了,”柳康年說。

“哦,看的什麼病,”柳王氏好奇的問。

“雨天路滑,有個人把腿摔斷了,”柳康年隨口說了句。

兩口子也進葉老太爺屋子裡了。

院子裡的對話傳進了新房裡,蘇夏很心累。

事情怎麼就走偏了。

好不容易有大夫來了,可不能讓大夫輕易走。

蘇夏坐了起來。

“陽哥兒媳婦,你好了?肚子不疼了?”張大娘問。

“嗯,”蘇夏說著就要下床。

“你要去哪,”張大娘不明白。

蘇夏指了指葉老太爺的屋子。

“你這孩子真有孝心,”張大娘笑了起來,按住了蘇夏,“你還是休息吧,用不上你。”

張大娘擔心蘇夏又出事。

先是差點被糖噎死,又是喝藥喝得跟中毒一樣。

要是再來點什麼。

張大娘可承受不住。

蘇夏沒法子,隻能躺在床上乾著急。

不知道來的大夫醫術怎麼樣。

到底能不能看出問題來。

《紅樓夢》裡給晴雯看病的大夫醫術肯定比鄉下大夫強吧。

他開的藥旁人都看不出什麼錯。

就寶玉能挑出毛病來。

不過,不管來的大夫醫術如何,反正現在葉家老太爺沒被害。

倒是可以讓大夫給自己看看喉嚨的傷。

外傷總比內傷好治。

蘇夏便對張大娘指了指自己的嗓子,說:“看。”

“你是說,叫大夫來給你看嗓子?”張大娘問。

蘇夏點頭。

“是得看看,都出血了”,張大娘同意,“那我去老太爺屋裡說一聲。”

交代了一聲,張大娘走了。

蘇夏立刻從床上起來,看還能不能聽見什麼。

葉家有錢,房子修的不小。

是個二進的宅子。

最前麵一排後罩房,進了二門就是內院。

內院裡三間正房帶兩間耳房。

中間一間正房做堂屋。

一左一右的正房帶耳房分彆由葉老太爺和葉老爺住。

東、西廂房各三間,都帶了一間耳房,分彆是廚房和廁所。

葉老太爺住左邊的正房。

葉老爺住右邊的正房。

新房是東廂房第一間,原本是葉初陽住。

現在葉初陽病著,被挪到正房的右耳房裡,住在葉老爺隔壁,好方便照顧。

新房距離葉老太爺的屋子遠。

蘇夏聽不到葉老太爺屋子裡在說什麼。

此時,錢大夫給葉老太爺把著脈。

剛才來的匆忙,錢大夫都沒來得及問病人是哪家。

從脈象上知道了是葉家的葉老太爺。

二十年前高坡村遭了雪災,葉老太爺就是那年受了凍,身子不好,一直拿十年份的人參調養。

水雲縣不是大縣,全縣藥鋪就十幾家。

十年份的人參不算難得,但也不容易找。

這些年來,為買人參,水雲縣的藥鋪,葉家都走了個遍。

所以,錢大夫雖沒來葉家看過病,但對葉老太爺的脈象也有所了解。

認出了是葉家,錢大夫心裡有些打鼓。

他可不想砸自家招牌。

“還是老樣子,沒什麼氣色,慢慢養著吧”,錢大夫想了想,甩出一句萬金油。

對於葉老太爺的病,葉平等人沒報多大期望。

隻要病情不惡化就好。

錢大夫說完便起身要走。

“錢大夫,勞煩你再看看這藥,”葉平端了藥碗過來。

錢大夫臉色訝異。

做大夫的到處走,許多事都見過。

現在葉平端藥給錢大夫看。

錢大夫自然是往壞處想。

銀簪子已經驗過藥,知道沒毒。

葉平還是有點不踏實。

可也不能對著外人表露懷疑。

“錢大夫,想來您也知道我們家裡好幾個病人。家裡要吃的藥有幾大包,今天熬藥的時候放藥包的架子倒了,藥都混了。”葉平找了個借口。

“這藥熬好了,心裡還是怕弄錯了,所以想讓您看看,藥是不是對症的,是我爹吃的不是。”

這麼一說,錢大夫放心了。

本來葉家的病就不好辦,再來點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他就進退兩難了。

葉老太爺是因雪災凍壞了身體,寒氣入肺腑,隻能用人參和驅寒暖身的藥材慢慢將養。

錢大夫仔細聞了聞藥。

有人參、當歸、麻黃、桂枝、炙甘草……

像是麻黃湯又像麻黃芍藥湯。

麻黃湯不適合葉老爺子,但用不上人參。

有人參又有麻黃,那就是麻黃芍藥湯。

適量的麻黃,葉老爺子能用。

“這藥沒問題,正是對症的驅寒藥,放心喝吧,”錢大夫給出了答案。

葉家人放心了。

好好的,誰都不想鬨到官府去。

“二爺,陽哥兒媳婦嗓子不舒坦,讓錢大夫去看看吧,”張大娘對葉平說。

“錢大夫,那就勞煩您再給我侄媳婦看看,”葉平說。

“走吧,”錢大夫沒有意見。

新房裡,蘇夏聽見了開門聲和腳步聲。

她迅速躺回床上。

趙小小和張大娘陪著錢大夫進來了。

“陽哥兒媳婦,讓大夫給你看看嗓子,”趙小小招呼蘇夏坐起來。

在床上不好看病。

蘇夏乾脆坐到桌子旁。

錢大夫看了看蘇夏的嗓子。

“傷的不輕,至少七八天才能好,”錢大夫下了結論。

錢大夫心裡嘀咕,也不知道怎麼弄成這樣的。

“我開一副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藥,每日一劑,日服兩次,”錢大夫拿出紙筆邊說邊寫。

蘇夏觀察著屋裡眾人的臉色。

發現他們麵色平和,完全沒有忍不住的氣憤。

那麼,加麻黃的事情沒有被發現。

錢大夫的醫術不怎麼樣嗎?

蘇夏沒草率的下決定。

她又不是中醫,不能隻憑借寶玉的話就隨便評價大夫的醫術。

麻黃本來就是驅寒氣的藥。

每個大夫都有自己的判斷。

雖然沒有揭破下藥的事,但不是所有人都蒙在鼓裡。

雨下大了,錢大夫一時不好走。

葉平又請錢大夫給葉初陽的爹葉進和葉初陽看看病。

錢大夫起初不肯,“葉二爺,我醫術不精,真是看不了。”

“錢大夫放心,隻是看看,不讓您開藥,”葉平知道錢大夫的顧慮,言辭懇切。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錢大夫還是答應了。

蘇夏也想去。

去看看現在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