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棠的一封信,在李先生和妻子方氏的心底激起萬丈巨浪。
他們千恩萬謝,眼中的感激與後怕令杜青棠無所適從。
她隻是覺得李薇命不該絕,同時也想看元盛的笑話,這才從元盛的“著作”中找出一首不堪入目的,抄下後將它交給李先生。
“世間女子不易,還望先生莫要過多苛責,令愛隻是走岔了路,需要您二位將她引回正路。”
杜青棠一番話不可謂不貼心,若非她年歲尚小,而李薇已經及笄,李先生說不定會覺得她對李薇存著什麼不可告人的心思。
又見杜青棠目光清正,言語間皆是坦然,李先生更確定她是個秉性正直,敢於大義滅親的好孩子。
“這是自然,我們夫妻定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她知道什麼樣的男子值得托付終身,什麼樣的男子不值得。”
杜青棠知道李先生言出必行,便不再多言,離開李先生的書房。
途徑課室,恰好與元盛四目相對。
間接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杜青棠心情好,唇角勾起愉悅的弧度。
這一幕落入元盛眼底,他心裡一咯噔,莫名有種不祥的預感。
......
元盛如何胡思亂想暫且不知,杜青棠離開私塾,去糕點鋪買了五塊金絲餅,五塊芙蓉糕。
這次不再是隔夜低價售賣的糕點,而是剛出爐,最新鮮的一批。
回到集市,魚已經賣得差不多了,隻剩三條。
“棠哥兒你來了。”杜六丫難掩激動,她生怕旁人聽見,將聲音壓得極低,“棠哥兒你知道嗎?今天我們掙了好多錢!”
杜青棠垂眸,杜五丫手捂著嘴,眼睛彎彎,顯然在偷笑。
“掙到錢是好事,回頭把錢分了,姑娘家手裡有錢,走到哪裡都有底氣。”
一旁賣菜的婦人聽了這話,嘖嘖有聲:“姑娘,你這兄弟真不錯,是個疼姊妹的。”
杜五丫和杜六丫露出與有榮焉的笑:“沒錯,棠哥兒是極好的。”
賣完剩下的魚,杜七丫和杜八丫也回來了,姐妹五人收攤離開。
走到人少的地方,杜七丫取出荷包:“賣木雕的錢,棠哥兒你收好,千萬彆被娘摸了去。”
“還有我們的,一共一百零六文。”杜五丫也塞來一個荷包。
“不會。”杜青棠接過荷包揣進懷裡,回答杜七丫的話,指間觸碰到一抹溫熱,這才想起她不久前買的糕點,取出來分給四個姑娘,“還熱乎著,趕緊吃。”
“這是什麼?”
“呀,是糕點!”
“不是棗泥酥?這兩個又叫什麼?”
姑娘們小心翼翼地捧著糕點,好奇而又珍惜地打量,她們舍不得吃這麼漂亮的糕點,恨不得看出一朵花來。
“金絲餅和芙蓉糕。”杜青棠低頭咬一口,“時間還早,吃完再上路。”
於是乎,姐妹五人退到街邊,排排站吃糕點。
“這糕點長得漂亮,名字也好聽,吃起來甜甜糯糯,香掉舌頭咧!”
“棠哥兒,這糕點一定很貴吧?”
杜青棠:“不貴,是昨天沒賣完的,更便宜。”
姑娘們鬆了口氣:“那就好,不過下次還是彆買了,省下來給棠哥兒買書。”
杜青棠沒說話,而是看向街對麵。
一位阿婆在擺攤賣雞崽,她麵前的兩隻竹筐裡擠滿鵝黃色的小絨球,唧唧啾啾叫個不停。
叫聲一點也不聒噪,反而稚嫩動聽極了。
“真可愛,圓滾滾的像個毛球,摸起來一定很軟和吧?”杜八丫目不轉睛地看著。
杜家窮得叮當響,吃飯都成問題,更彆說養豬養雞鴨鵝了,她好奇也是情有可原。
杜青棠偏頭看向杜八丫:“買幾隻回去?”
杜八丫愣了下,頭搖得像撥浪鼓:“不不不,我沒說要買,我隻是......”
“是我要買。”杜青棠語氣平淡,“現在買回去,養兩三個月,明年春天就能吃了。”
杜七丫吸溜一下口水:“小雞崽那麼可愛,我要紅燒的!”
杜青棠:“......”
三個姑娘:“......”
沉默在五人之中無聲流淌,杜五丫輕咳一聲:“那就買吧,正好咱們今天掙了錢,買六隻雞崽,母雞可以下蛋,雞蛋可以補身體,還可以賣錢,公雞可以打鳴,還可以看家,吃起來也香。”
征得其他人的同意,杜青棠來到阿婆麵前:“雞崽怎麼賣?”
“這筐三文錢一隻。”阿婆又指向左邊,“這筐個頭略大些,四文錢一隻。”
杜青棠看向左右,一番眼神交流後選了三文錢的。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六隻鵝黃色小絨球裝進竹簍,啾啾叫著挨在一起,看得人心都化了。
“走!回家嘍!”
“棠哥兒,五姐七丫八丫,我今天真的好開心呀!”
杜六丫嘿嘿笑,一蹦一跳,哼唱起悠揚的鄉間小調。
其他三個姑娘也跟著唱,歡快的歌聲引得無數路人側目。
“這是遇到什麼好事了?”
杜青棠看向四個姑娘,又看向李家私塾的方向。
嗯,的確是好事。
......
回到桃源村,元氏還在元家老屋外忙活。
這一次,姑娘們沒再駐足圍觀,而是目不斜視地路過,留給元氏幾道冷酷的背影。
元氏洗碗的手一頓,好似有一根看不見的藤蔓纏住她的心臟,讓她的心口泛起細細密密的疼。
疼得元氏麵色泛白,喘不過氣,痛苦地捂著胸口。
朱氏路過,見元氏如此,不滿地嚷嚷:“不乾活就給老娘滾蛋,裝模作樣給誰看呢,老娘可不是你那幾個蠢蛋閨女......”
元氏趕緊放下手,加快洗碗的速度。
......
另一邊,姐妹五人回到家,取出啾啾叫的小雞崽。
杜五丫和杜六丫收拾雞棚,杜七丫準備清水,杜五丫則去挖蚯蚓。
四個姑娘忙得熱火朝天,倒顯得杜青棠無所事事。
杜青棠蹲下身,指腹輕撫小絨球。
小絨球柔軟無害,讓人的心也跟著軟了幾分。
“啾啾啾,快來喝水吃飯!”
杜七丫“鐺鐺”敲木盤子的邊緣,小絨球似乎感覺到食物的呼喚,骨碌碌滾過去,大吃特吃。
杜青棠若無其事地收手,回屋收拾行李。
明日書院開課,她不欲每日在縣城和桃源村之間往返,浪費時間不說,還耗費精力,得不償失。
清苑書院為學生免費提供住宿,據說寢舍的環境極好,杜青棠打算平時住在寢舍,月底回村一次即可。
其實她完全沒必要費那個辛苦徒步回村,隻是元氏太不安分,太容易被元家人攛掇成功。
杜青棠擔心元家人把主意打到四個未婚的姑娘身上,這才隔段時間回去一次。
在此期間,她還會請老屋隔壁的三叔公幫忙盯著點,一旦發現問題,立刻讓人去書院通知她。
收拾好書本和行李,將其一並放入書箱之中,杜青棠打開昨日劉童生送來的題目。
昨夜她做了四書題和策論題各一道,今天她有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的時間,可以試著做完剩下的題目。
隻可惜明日一早便要離家,無法請劉童生評點一二。
杜青棠提筆蘸墨,專注審題。
“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1】
這句話出自《漢書·酈食其傳》,意思是“對於統治者來說,百姓是最重要的,而對於百姓來說,糧食是最重要的”。【2】
根據這句話寫一首試帖詩。
試帖詩又稱“賦得體”,是科舉的必考科目。
一般情況下,童生試考五言六韻詩,鄉試和會試考五言八韻詩。
杜青棠的目標是縣試,劉童生便在題乾中明確要求她寫出一首五言六韻詩。
從構思到落筆,杜青棠隻用了很短的時間,一首《賦得民以食為天得天字五言六韻》一氣嗬成。
接下來是策論題。
杜青棠稍停片刻,繼續提筆作答。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杜青棠寫完策論,敲門聲響起。
杜五丫在門外喊:“棠哥兒,吃飯了。”
杜青棠用鎮紙壓住寫有試帖詩和策論的宣紙,以防被風吹跑,出門就看到小雞崽被杜七丫攆得滿院子跑,鵝黃色絨毛炸開,明顯嚇得不輕。
“哎呀,你們跑什麼?快來讓我摸摸嘿嘿嘿......”
三個姑娘被她耍寶般的語氣逗得哈哈大笑,扶著門框站都站不穩。
杜青棠看著這一幕,神情一陣恍惚。
她好像回到很多年前。
那時候什麼都沒發生,元氏沒有在她高中進士後以死相逼,讓她嫁給元盛,她也沒有遇到三個人渣,落得不得善終的下場,在她麵前嘻嘻哈哈、眉眼飛揚的四個姑娘更沒有死的死,瘋的瘋。
她隻是杜青棠。
保定府清苑縣桃源村的杜青棠。
來自現代的杜青棠。
她有一個時刻懷念、卻永世不得再見的爺爺,有一個不負責任、深受封建禮教荼毒的母親,還有八個對她疼愛有加的姐姐。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正午,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愜意。
杜青棠立在簷下,眼底暈開連自己都不曾察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