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南1 《長安錄》及其衍……(1 / 1)

閱讀指南 望岫息心INTJ 4369 字 12個月前

本篇內容為《長安錄》及其衍生作品世界觀設定解說,建議搭配正文食用,有助於寶寶們更好地理解劇情~

一、世界觀背景

女權王朝(非傳統女尊文,男女生理結構不變,隻是提高女性政治經濟地位)

二、婚姻製度

一妻一夫多嬖製(不是np文,主角都是1v1,狗頭保命)

三、皇室架構

一國之主

皇帝

鳳君【皇帝正夫】

超一品皇室成員

帝姬【皇姑皇妹皇女皇孫(太女之女)】

帝君【帝姬正夫】

親王【皇帝叔伯皇帝兄弟皇子皇孫(太女之子)】

親王妃【親王妻子】

一品皇室成員

貴君【皇帝側夫(正一品)】

王姬【帝姬之女(正一品)親王之女(從一品)】

王君【王姬正夫品級同妻】

州王【帝姬之子(正一品)親王之子(從一品)】

州王妃【州王妻子品級同夫】

二品皇室成員

側君【皇帝側夫(正二品)】

郡主【同姓(正二品)異姓(從二品)】

郡君【郡主正夫品級同妻】

郡王【同姓(正二品)異姓(從二品)】

郡王妃【郡王妻子品級同夫】

三品皇室成員

庶君【皇帝庶夫(正三品)】

側君【帝姬側夫(正三品)】

縣主【同姓(正三品)異姓(從三品)】

縣主夫【縣主正夫品級同妻】

縣侯【同姓(正三品)異姓(從三品)】

縣侯夫人【縣侯妻子品級同夫】

四品皇室成員

侍君【皇帝侍夫(正四品)】

庶君【帝姬庶夫(正四品)】

側君【王姬側夫(正四品或從四品)】

鄉主【同姓(正四品)異姓(從四品)】

鄉主夫【鄉主正夫品級同妻】

鄉侯【同姓(正四品)異姓(從四品)】

鄉侯夫人【鄉侯妻子品級同夫】

五品皇室成員

禦侍【皇帝禦侍(正五品)】

侍君【帝姬侍夫(正五品)】

庶君【王姬庶夫(正五品或從五品)】

側君【郡主側夫(正五品或從五品)】

小主【遠房武氏皇室成員】

注意:

①皇室成員爵位除了皇位是世襲製,其餘一律根據與皇帝的血緣關係親疏進行冊封,不繼承,世代降級。到第六代,非武氏皇室成員將自動脫離皇室,如果每一代都生女兒,哪怕隔了一百代,仍是皇室正五品的小主。

②皇室女子側室數量有定數。皇帝可以有一貴君,四側君,九庶君,十六侍君,二十五禦侍;帝姬可以有二側君,四庶君,八侍君;王姬可以有二側君,四庶君;郡主可以有二側君。當然可以找更多側室,但以上側室才能算皇室成員,入宗廟和皇陵。

四、爵位架構

大周爵位分內爵位和外爵位,皇室成員的爵位是內爵位,由與皇帝的血緣關係親疏決定。外爵位指的是封給外戚的爵位,由聯姻產生,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封給功臣及其家人。

公爵【國公(正一品)郡公(正二品)】

侯爵【正三品】

伯爵【正四品】

子爵【正五品】

男爵【正六品】

爵士【七品及以下】

注意:

內爵位是出生就注定的,一般情況下不升不降,外爵位則是靈活機動的,由皇帝授予。

五、朝堂架構

統治集團

皇帝(主政)

長帝姬(輔政)

大帝姬及其餘成年帝姬(參政)

其餘部分超一品皇室成員(參政)

注意:

①帝姬自出生起就是統治集團中的一員,管理國家事務是她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和義務。其餘超一品皇室成員非統治集團成員,想要參政需通過科舉考試或武舉比試。

②超一品皇室成員通過科舉考試或者武舉比試後自動加入統治集團,且統治集團隻能由超一品皇室成員組成,其餘皇室成員通過科舉或者武舉後,隻能受封官職。

中央官職體係(文官)

一品(三公)

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二品(七卿)

正二品:中書令、尚書令、門下左侍中、大理寺卿、左都禦史

從二品:門下右侍中、右都禦史

三品

正三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大理寺左少卿,左副都禦史,四寺九監一把手

從三品:右副都禦史

四品

正四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左侍郎,大理寺右少卿,東、南僉都禦史,四寺九監二把手

從四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右侍郎,西、北僉都禦史

五品

六部各司郎中、大理寺丞、四寺九監各署長官

六品

六部各司員外郎、大理寺主簿、監察禦史

七品

六部各司主事、巡查禦史

注意:

①以上官員是大周中央文官中有實權的管理崗,隻能由女子擔任且必須通過科舉考試取得。

②四品以上稱為堂官,掌握國家核心權力,五品及以上官員上朝時可入宣政殿內,執象牙笏。

③丞相為三公之首、百官之首,主管中書省、尚書省以及四寺九監。太尉是管武官的文官,主管軍隊係統,兼管六部中的兵部。禦史大夫主管監察係統,包括大理寺、都察院以及門下省,同時兼管六部中的刑部。

④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被稱為三法司,職能上類似於現在的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⑤各級官員對上一級官員負責,受上一級官員領導,三公直接受統治集團的領導。其中,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在重要事務上可越過三公直接向統治集團彙報,因此又被稱為七卿之首,一般為正二品,特殊情況下會破格受封從一品。

⑥都察院行使彈劾之責,可越級彈劾,七品巡查禦史可彈劾五品及以下官員(包括對應品級的皇室成員和外戚),六品監察禦史可彈劾三品及以下官員(包括對應品級的皇室成員和外戚),都察院堂官可彈劾大周所有官員(包括所有品級的皇室成員和外戚),左右都禦史可彈劾除皇帝外的超一品皇室成員,禦史大夫有權駁斥皇帝不合理的旨意。

中央官職體係(武官)

一品

大司馬(從一品)

二品

大將軍、親衛軍指揮使

三品

正三品:鏢騎左將軍、親衛軍統領、簪星衛統領、曳月衛統領

從三品:鏢騎右將軍

四品

正四品:輔國將軍(4人)、親衛軍副統領(2人)、簪星衛副統領(2人)、曳月衛副統領(2人)

從四品:鎮軍將軍(8人)

五品

正五品:定遠將軍(16人)、親衛軍衛隊隊長(4人)

從五品:寧遠將軍(32人)

六品

正六品:一等校尉(64人)親衛軍衛隊副隊長(8人)

從六品:一等副尉(128人)

七品

正七品:二等校尉(256人)

從七品:二等副尉(512人)

八品

正八品:三等校尉(1024人)

從八品:三等副尉(2048人)

九品

預備校尉(無定數)

注意:

①沒有標人數的默認1人。

②每名從八品副尉統領士兵100人,所以大周的中央兵力約為20萬。

③大司馬是兵馬大元帥,直接上司是文官中的太尉,同時在重要事情上也可越過太尉直接向統治集團彙報。

④軍隊係統中,當武官有兩條路,一是參加武舉,表現好直接當上管理崗,另一是參與每年的征兵,立功,從一個小士兵往上爬。

⑤親衛軍是統治集團的私人軍隊,一般由皇室中人或者統治集團的心腹大臣管理。

⑥簪星曳月為兩大暗衛組織,身份不公開,簪星衛隱藏在眾人中,往往以彆的身份示人,曳月衛是統治集團訓練的死士,日常蒙麵,除了統治集團外,沒有人知道容貌。

六、內官體係

正一品:大明宮總管

正二品:司宮令、紫宸殿掌事內官、鳳儀宮掌事內官

正三品:尚宮局尚宮、司宮監司監、其餘超一品皇室成員宮殿掌事內官……

正四品:尚儀、尚食、尚寢、尚製、尚醫、尚樂、尚香,貴君宮殿掌事內官,各場所長官……

正五品:尚宮局各司正職,側君宮殿掌事內官,各場所副長官……

正六品:尚宮局各司副職,庶君宮殿掌事內官……

正七品:尚宮局各司掌事,侍君宮殿掌事內官……

注意:

①內官涉及的領域方方麵麵,主要固定的官職就以上這些,其餘還有很多官職,會根據主子的需要而設立,曆朝曆代變化比較大。

②尚宮局是內官體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尚宮為首,統領七局,每個局下麵分出三到五個司,每個司又設立多個掌事,整個尚宮局負責皇室成員的衣食住行。

③司宮監是處理宮內糾紛的地方,也包括一些皇室成員的糾紛,司宮監長官被稱為司監,尚宮和司監的上司是司宮令,負責管理宮內日常事務,重要事務才由大明宮總管出麵。

七、宗族體係

大周的上層階級由皇室和各大氏族構成,其中包含十七個特等氏族,三十四個一等氏族,六十八個二等氏族和一百三十六個三等氏族。

嫡旁係

嫡係:曆任族長三代以內直係親屬

次支:曆任族長第四代直係親屬

旁係:曆任族長五代及以外直係親屬

長老院構成

族長、長老(族長的姊妹兄弟、推舉選出的長老)

繼承順序

族長嫡女>族長庶女>族長侄女>族長嫡子>族長庶子>族長侄子

繼承法

直接繼承法

族長有女兒或侄女的情況下,由女兒或侄女直接繼承

過渡繼承法

族長無女兒或侄女,由兒子或侄子暫時繼承,並經過協商將孫輩改姓和血脈,成年後繼承族長位

缺位繼承法

族長無嫡係後代時,應從次支或旁係中收養過繼子女,繼承族長位

注意:

①大周氏族中除了上古七世家是例外,其餘氏族皆為流動氏族,由統治集團協商,根據各氏族的綜合實力進行洗牌。

②三等氏族每兩年洗牌一次,二等氏族每四年洗牌一次,一等氏族每八年洗牌一次,特等氏族每十六年洗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