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 / 1)

不做大冤種 李禾苗 3834 字 3個月前

“上午選桌椅的時候,忘記書箱了。隻好又讓人跑一趟,叫掌櫃的送幾個過來。”替兒子準備上學要用的東西,這讓安永興有點興奮。

安嘉樂走近細看,他還沒見過書箱呢,有點好奇。

竹製的書箱上麵有一個蓋子,可以蓋上。木製的就精美多了,有的箱蓋上繪著雅致的山水畫,有的繪著梅蘭竹菊,外邊還懸掛著一把小巧的銅鎖,得用鑰匙才能打開,看上去很安全。

掌櫃的是個機靈人,見狀忙取出鑰匙,一一打開銅鎖,介紹道:“裡麵一共有三層,文房四寶、備用衣物、零嘴點心,都可以放得下。”

書箱上刷了一層桐油,安嘉樂伸手摸了摸,觸手光滑,他又使勁按了按,箱子十分結實。越看越滿意,但還有一個問題:“這會不會很重啊?”

他還小呢,書箱雖然方便,能裝的東西也多,但每天上學下學都拎著它,也挺沉的。

掌櫃的忍不住笑了,安永興也笑,道:“小廝是乾什麼吃的,用得著你親自動手?”

安嘉樂一時沒想起來。對哦,他還有小廝呢。

掌櫃的又看向安永興,笑道:“安老爺,安少爺如今年歲還小,又剛啟蒙,每日所帶的書本不多,選這種小的就很好。等過幾年,再換成更大些的。”

安永興點點頭,轉頭詢問安嘉樂的意見:“樂哥兒,你心裡中意哪個?”

安嘉樂指了指箱蓋上繪著幾叢翠竹的書箱:“就這個吧。”

安永興覺得不夠,又點了點箱蓋上繪著山水畫的那個,對掌櫃的說:“這兩個都要了。”

隻買一個怎麼夠,必須有一個備用的。

付完銀子,送走掌櫃的,杜秋容讓人把書箱和桌椅都搬到太陽底下去曬一曬,接著又跟安永興商量,給夫子的束脩禮是否要再添一點兒。

安永興已經按照李夫子的要求,準備好了束脩六禮,絲毫不差,不過太太既然提起了,他想了想,道:“那就再添兩匹緞子。不求旁的,隻要夫子肯多看顧我們樂哥兒就行。”

商量好,杜秋容先去庫房把東西找好,然後又帶著紫蘇,去了東院。

安嘉樂挑完書箱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開始今天的每日任務。剛練字不到半個時辰,杜秋容就過來了。

“樂哥兒,快來試試新衣,看合不合適。若有哪裡不好,我立刻就改。”杜秋容笑容滿麵。

安嘉樂放下筆,扭頭一看,隻見紫蘇懷裡抱著一摞新衣,少說也有五六件,於是有些頭疼地說道:“娘,怎麼又給我做新衣了?我的衣裳多到穿不完,太浪費了。”

“哪裡多了?”杜秋容振振有辭,“你馬上就要去讀書了,日日在外行走,很該打扮得體麵又好看。世人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我們家又不缺銀子,再說料子放在庫房裡也是吃灰,留著做甚,不做成衣裳穿,這才叫浪費呢!”

安嘉樂隻好依她,挨個試了試,都很合身。

杜秋容滿意地點點頭,又對清風和明月說道:“你倆都要陪著少爺出門的,穿得好看些,也是少爺的臉麵。去找管家,各領兩身新衣新鞋。”

清風和明月道謝,然後歡歡喜喜地去了。

試完衣裳,安嘉樂又坐回桌前,拿起筆開始練字。

杜秋容心疼他小小年紀就如此辛苦,勸又勸不聽,便搬了把椅子在旁邊陪著,手裡拿著扇子輕輕替他扇風。

自從曹運來了,安嘉樂就多了一項任務,每天早起半個時辰,帶著兩個小廝,三人一塊兒跟著曹運學些拳腳功夫。

他練得很認真,從不叫苦叫累,倒叫曹運對他刮目相看,沒想到養得細皮嫩肉的小少爺竟能吃得下這種苦。

安嘉樂微微一笑,沒做任何解釋。

曹師傅雖然很能打,但總有不在他身邊的時候。誰有都不如自己有,隻要他學得足夠好,將來未必不能反殺那個敲他悶棍的車夫。

等鍛煉身體結束,安嘉樂再去學習半個時辰,然後才用早飯。用過早飯,略歇歇,繼續學習,免得係統一直叫。

很快就到了該去上學的吉日,這天安嘉樂醒得特彆早,等到結束鍛煉,換了一身新衣新鞋,安永興便帶他來到祠堂給祖宗們上香磕頭。

父子倆一起跪下,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安嘉樂平安康健,將來金榜提名。

從祠堂出來,安永興心中大定,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對等候在外邊的妻子說道:“這下妥當了,剛才我誠心誠意給祖宗們磕了三個頭,他們一定會保佑樂哥兒的。”

杜秋容聞言,深感欣慰。

安嘉樂:“……”

他想說這是封建迷信,不過轉念一想,把它當成一種心理安慰,頓時就顯得合理多了。

拜過祖先,又用了早飯,安永興就準備帶著兒子出門了。臨走前,安嘉樂特意對杜秋容說道:“娘,你在家裡好好的,不要擔心我。一下學,我就回來了,絕不在外麵貪玩。”

“好好,娘在家裡等你,做好吃的等你回來。”杜秋容竭力讓自己顯得更平靜一些。

安永興好笑道:“你遲早都要習慣的。兒子大了,總不可能一直呆在你懷裡吧?”

雖說是這麼個道理,可杜秋容心裡還是不舒服,但她沒有表現出來,反而催促父子倆趕緊出發,免得錯過了時辰,惹夫子不喜。

“娘,那我走了。”安嘉樂說完,被父親牽著手,帶出了家門。

街上十分熱鬨,各種小攤販們都在賣力地吆喝著,安嘉樂無心觀看,今天是頭一回上學,他覺得還是應該認真一點。

學堂距離並不遠,走過兩條大街,再拐個彎就到了。若是腳程快些,一刻鐘就能到。安嘉樂人小腿短,安永興照顧他,並沒有走得很快。

準備的桌椅一早就使小廝提前送過去了,清風手裡拎著書箱,看起來十分輕鬆。曹運手裡還是握著那根長棍,不時警惕地看向四周,非常可靠。

安永興牽著兒子,一邊走一邊主動說道:“我本來想讓你每日坐轎子去上學,但細想想,這樣太出風頭,恐怕夫子不喜。況且,多走幾步路,還能強身健體,將來下場才不至於熬不住。你覺得呢?”

“我覺得走路挺好。”安嘉樂估計他走過去大概需要二十分鐘,每天也就一個來回,這點路程,比起坐在狹小的轎子裡,他更願意自己走。

不多時,到了學堂。李秀才早就專門等著了,衝安嘉樂招招手,道:“過來。”

安嘉樂乖乖走近,李秀才親手替他整了整衣領,帶著他拜過孔子相,然後才在主位上坐下來。李秀才的娘子端著茶盤出來,又有小丫頭在地上擺了一個蒲團。

安嘉樂在蒲團上跪下,恭恭敬敬地向他獻茶,李秀才也沒耽擱,接過來喝了一口,然後放下茶盞,溫聲道:“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望你以後戒驕戒躁,專心致誌、心無旁騖。待到學業有成時,上報朝庭,下慰爹娘撫育之恩。”

“是。”安嘉樂恭敬應下。

李秀才滿意地點點頭,拿起一旁早就準備好的朱砂筆,在他的眉心輕輕一點,落下一枚紅痣。因痣與智同音,意為開啟智慧。李秀才緩緩道:“望你以後目明心亮,在學業上能夠一點就通。”

至此拜師禮成,安永興連忙奉上束脩六禮,李秀才一眼就看見額外多出來兩匹緞子,忙客氣道:“不需這麼多。”

安永興笑道:“這是給老太太做衣裳的,夫子若是不嫌棄,千萬要收下。”

李秀才的母親仍然健在,聞言便沒有再推拒。他心知這是安永興擔心兒子會在學堂裡受欺負,想叫他多照顧一點,便道:“我這裡學生雖不多,風氣倒還好。若有人膽敢以大欺小,我絕不饒他。”

話落,又對著安嘉樂叮囑道:“這麼多學生裡頭,就屬你年齡最小,平時若有人無故欺負你,隻管來告訴我。”

“是,夫子。”安嘉樂乖乖應下。

安永興見狀便滿意了,也不敢過多打攪,連忙告辭離去。

他走後,李秀才領著安嘉樂去了隔壁院子,把他安排在丙班。一進去,安嘉樂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桌椅,無它,隻因這是最新的一套。

李秀才指著那套桌椅,道:“那是你的位置,已經有人替你擦過桌椅了。從明日起,你要學會自己動手,最好不要叫小廝幫忙。”

“是。”安嘉樂應下,然後坐了。

坐好後,視線飛快地掃了一圈。這個班幾乎都是初學者,年齡在七到十歲之間,偶爾也有那麼一兩個看起來超過十歲的,估計是因為種種原因,學習進度較慢,所以才一直呆在這個班。

每個人麵前的桌子上都擺著一本《三字經》,看翻頁的位置,估計已經學了一小半了。安嘉樂雖然剛來,但一點也不慌,他已經會背整本了,不怕跟不上。

清風提著書箱,也跟了進來。

他把書箱放好,低聲道:“少爺,我就在外麵,有事隻管叫我。”

小廝不可以留下來,必須在學堂外麵等。

安嘉樂:“那你會不會很無聊?離下學還早呢,要不你回家去吧。”

清風搖搖頭:“少爺不用擔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