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1 / 1)

“睡不著……索性起來看看書了。”

他不禁又歎息一聲,搖搖頭輕笑道。

自從來了冷宮後,他就經常性失眠,可能是壓力大的緣故吧?

當初他被廢,給安的名頭也是母族外戚涉嫌造反,這個罪名說大也大,若無意外,基本是與皇位無緣了,更何況現在蕭扶蘇都已經安安穩穩地當了兩年太子,而他母後如今又病故了,他母家雖是世家大族但也終歸是越來越走向沒落了。

他的父皇並不缺少自己這個叛逆不安分的兒子,本身他就不喜歡母後,不喜歡琅琊李家,或許從一開始,他就根本不想冊封他為太子,隻不過是礙於各種阻攔的無奈之舉罷了。

想再翻身,簡直難上加難。

但這些心事煩惱,其中的利益牽扯,愛恨情仇,他都不好與林琳講。

於是再多的苦惱,也隻能自己一個人咽下。

他也隻能告訴自己要更加努力,多讀書上進,即便他也不知道這種努力有沒有好的結果,未來的日子能不能更有盼頭。

但做總比不做強,有行動都不一定能成功,那麼自甘墮落整個人就真的要廢了。

這樣也隻會令親者痛,仇者快,張皇後盼著看到他如此,成為廢人的模樣,那他就偏不叫她如願以償。

而那邊榻上的綰綰,望著他深沉如海的眼眸,卻是想不到他的那些此起彼伏的心思,她隻是又單純感歎道,“這個點你都能沉心讀書,實在是太厲害了。”

“這個時辰夜深人靜,正是最適合人摒棄雜思,專心學習的時候。”

他隻是又微微一笑道,目光深邃如海。

話雖如此,他也知道對於自己來說,夜晚也僅僅隻是比白天更讓人好過一點。

他想自己之所以還沒有崩潰,沒有瘋,就是為了熬到報仇雪恨的那一天。

在自己沒有足夠力量強,他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要忍。

“你讀的是什麼書?”

見他那麼認真的模樣,林琳不禁也勾起了些許興趣,又目光好奇地詢問他道。

“滕王閣序。”

他隻是又簡短道,林琳聽罷卻是不禁瞪大了眼睛,一臉吃驚道,“滕王閣序?你們這兒居然也有滕王閣序?”

蕭恪瑜目光看向她,不禁略有些迷茫地輕輕點了點頭,輕嗯一聲。

“有滕王閣序……很奇怪嗎?”

他不禁又有些迷惑地歪頭,看著她又目光探究地反問道。

“沒有……”

她隻是又小心警惕道,自知失態,也不敢再亂說話了,生怕被他懷疑。

不過是真的是很震驚,原來穿書都能有滕王閣序啊?她還以為就算是平行時空,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走向呢?比如在現實世界中,王勃是個天才般的人物,但可能換個時空,這個人就會消失不見了。

對了,他這滕王閣序,也是出自王勃之手嗎?該不會是不同的名人手筆裝名字了吧?

“滕王閣序,算是前朝文學造詣的巔峰之作了,話說當年王勃出身世家,六歲能文,聰慧機敏,下筆如神,真可謂是天才。”

他見她好奇,不禁也又緩緩講述起那段前人往事。

“但王勃十六歲初入官場,意氣風發,後卻遭到兩次被貶,並不得誌,這滕王閣序,正是他在去交趾看完自己父親的途中,偶然逗留才即興發揮的驚世之作,後來,他在渡海時遭遇風浪,溺水而死。”

蕭恪瑜在講述那段故事時,內心不禁有些感歎,或許越是天才的人物,便越是生不逢時,因為太乾淨的人,很難在汙濁的環境中生長下來。

“琳兒,你說王勃當年若是沒有逗留,作出滕王閣序,是不是也就不會恰巧遇到那場風浪,能避開禍事,好好活著安穩到老呢?”

他不禁又有些惜才道,“如果人真的有命運,那可真是應驗了天妒英才這句話,未免叫人可惜,可歎。”

他想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林琳認真聽他講完,沒想到在這個世界中的王勃,竟也與她知道的曆史故事一模一樣,都是以悲劇收場。

她不禁也有些感歎道,“是啊,但是若沒有那場風浪,沒有滕王閣序,那王勃這個名字,便也沒有今日之耀眼了,不以成敗論英雄,不是嗎?有的人雖然死了,但卻能永遠留在後世人的心中,成為一盞啟明燈,他的人生境遇更是啟發警醒現世的每個人去反思,正是因為前人替我們走過了那條路,所以我們才能得到經驗,總結教訓,我們的生活,以後的世界,才會越來越有進步,朝著越來越美好的方向呀,而且不管如何,王勃在文壇上的地位,他的才華,並不會因為他生不逢時在官場上的失敗而被抹殺掉,不是麻木的,空洞的白紙,僅僅隻是曆史書上,一個臉譜化的人名,反而正是因為他的悲劇,他這個人才會更真實,更有魅力,是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好男兒,令人為之敬佩,感到耀眼。”

雖然她也不禁有些傷感,但也還是又開導般地溫聲安慰他道,“這樣想想的話,心裡是不是會好受一些了呢?就算是死亡,也並不能阻止一個真正有才華又努力的人發光發熱,永垂不朽,他的故事還會激勵更多有誌向的後生們,朝著自己美麗的夢想去努力。”

蕭恪瑜想了想,不禁也點頭認同她的話道,“你說得有道理,是我太悲觀了,沒想到琳兒遇事的見解,胸懷,竟比我通透得多,你這般令人驚喜,真是叫我快要自愧不如了呢。”

“哪有,我也就隻是多愁善感,推己及人耍耍嘴皮子罷了,真論氣度,那可比不過你,我一直覺得,你很厲害呢,就算在再惡劣的環境裡,也打不垮你,若是換作是我,想到以後都要這麼暗無天日地生活在冷宮裡,與過去天壤之彆,鬱鬱不得誌,那肯定會比你更喪,指不定都要崩潰憋瘋了的,哪還有什麼心情,能在深夜平心靜氣地讀一本書,陶冶情操。”

林琳不禁又謙虛道,然而她對他的誇讚,卻並未讓他感到高興,反倒有些迫不得已,苦中作樂的惆悵。

雖然精神可嘉,但他深刻知道,自己就隻是一個失敗者罷了。

因為失敗,所以他永遠都是最先被拋棄,放棄的一顆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