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娘娘(微修)(1 / 1)

兩個仙子離開之後,好半天才有人叫道:“我滴個乖乖,誰能想得到,陳家生藥鋪的女郎中竟是神仙托生的!”

“我竟也見過真仙?!”

“見過算什麼,滿縣裡哪個沒見過女郎中,我可是跟神仙說過話的。”

“那、那我還找她看過病哪。”

這時候忽然個個都跟陳桂芝有了交情。

一個說:“女郎中來我家布莊買過布。”

一個說:“女郎中吃過我家的陽春麵。”

還有的說:“女郎中給我娘看過痔瘡。”

連街邊的叫花子都說:“女郎中時常送我大饅頭吃——呀,莫非那饅頭是仙丹變的,或許有朝一日我也做個逍遙自在的神仙。”

旁邊一人啐了一口,道:“你發癲,你能成仙我是天,吃了幾個饅頭,把你吃昏頭了,成仙這樣的好事輪得到你?”

另一人勸道:“什麼天不天的,可不敢說這等冒犯的瘋話。”

那人梗著脖子道:“怎麼說不得,女郎中小時候我可是抱過她的,我抱過神仙!”

“哎呀,不得了不得了,”眾人紛紛驚歎,“想是你早死的爺奶顯靈,你家祖墳冒青煙了。”

“陳家的祖墳才叫冒青煙,他家真出了個神仙!”

“陳掌櫃走了大運,他是仙子的親爹!”

“陳掌櫃人呢?”

大家就都想起陳掌櫃來:女郎中登了仙,女郎中的爹可還在這兒,說不得幾時天上的仙子想起爹來,就來個雞犬升天,帶挈親爹去天宮享福,到時再想攀交情,可就為時已晚。

於是鬨哄哄去找仙子的爹。

“那不是陳掌櫃?”眼尖的早已瞧見了人。

眾人一齊湧上去,鬨嚷嚷恭維道:“陳掌櫃,你家先人積了八輩子的陰功,叫天上的神仙娘娘托身到你膝下。”

“你是神仙的親爹,日後必要跟女兒去天宮享福的,到時萬勿忘了我們父老鄉親。”

“我從前便覺得令愛氣度不一般,如今想來可不是麼,那可是下凡的仙女兒,豈是凡人能比的。”

“咦,不知陳家祖墳埋的哪個福地,請的哪位風水先生,我也請來遷一遷我家的祖墳。”

一時間七嘴八舌,好不熱鬨。

陳掌櫃既不搭話,也不看人,隻怔怔地望著青天。

望了半晌,忽而一拍手,叫道:“噫,我女兒登仙了。”

他手舞足蹈,哈哈大笑:“好呀,我女兒做了神仙娘娘了!”

又嗚嗚大哭,涕泗橫流:“我女兒做了神仙娘娘了!”

眾人駭了一跳。

有見識的長者說:“不好,這是大悲大喜,痰迷心竅,瘋了!”

陳掌櫃哭哭笑笑一陣,忽然翻了白眼,往後一仰——

一群人唬得趕忙七手八腳接住,替他順氣、抹胸、拍背、掐人中,火急火燎叫道:“陳掌櫃悲喜交加,背過氣去了,快請個郎中來治一治!”

周縣令先前見到陳桂芝白日飛升,把三魂六魄嚇掉了一半,再見到陳掌櫃瘋癲,連剩下一半魂魄也要嚇沒了。

他心想:先前所作所為已經大大得罪了真仙,如今陳掌櫃又瘋了,他那個做神仙的女兒在天上得知,發起怒來,恐怕要把我打到陰山背後,永世不得超生。

越想越怕,他連忙高聲叫道:“刁民無理,竟敢誣害真仙!”

周縣令推脫責任,說是李狗兒同兩個婆子合起夥來誣告陳桂芝,自己也是遭人蒙蔽了,並非有意為之。

李狗兒早就嚇得失禁,癱在地上動彈不得,此時聽到周縣令的話,又強打精神,跪地叫屈:“大人,無緣無故的,我為何誣告她,還不是你老丈人塞了銀子來,叫我來害她的。你老丈人給了我二十兩銀子,叫我做了這個局,好叫陳家藥鋪關了門,他回春堂的生意才興旺。”

趙醫婆早已嚇得昏死過去,錢醫婆倒還清醒,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跪在地上說道:“老身也是因為收了他五兩銀子才做的偽證,他是大人你的老丈人,我怎麼敢得罪他,所以才做下這等沒良心的事。”

她說著,悔得直打自己嘴巴子:“我黑了心肝,叫錢財迷了眼睛,該死!該死!”

眾人嘩然:“原來是高老爺記恨陳家藥鋪生意比回春堂好,所以設局要治死陳娘子。”

一時間個個都義憤填膺:“黑心爛肚的老狗,也不看人家陳娘子醫術又高,心地又善,人家幾文錢能治好的病,到他回春堂裡要花上幾十兩,我們又不是冤大頭,何必去花那個冤枉錢!”

“他仗著自己是父母官的丈人,才敢如此猖狂,高老爺做下的惡裡,有一半要怪到縣太爺頭上。”

周縣令平日喊丈人喊得親香,這時卻矢口否認:“什麼老丈人,我自有正經的丈人,他算哪門子的丈人?”

又義正辭嚴道:“此事我全然不知,是他背著我做的,如今既然得知了,本官必定不徇私情,將他捉拿歸案,還女神仙一個清白!”

周縣令做儘了鐵麵無私的架勢,當真派了人去捉高老爺來,將其與李狗兒及兩個婆子一並下了獄。

高老爺得知縣衙發生的事,原本是想一根繩索吊死的,結果他那幾個子女以及高家的下人怕他死了也帶累自己,齊心協力把他綁來了衙門。

周縣令處置完一乾人,再看向陳掌櫃。

有幾個殷勤的去請了郎中來,除了回春堂的郎中沒請,百草堂的鄭郎中,祥和藥鋪的王郎中,吳氏醫館的吳郎中……幾乎本縣有名有姓的郎中都請了來。

這些人無論先前在背地裡如何嘴過陳家父女,巴不得這對父女倒血黴,更巴不得陳家藥鋪關門大吉,這時都收起嘴臉,如同孝子賢孫一般替陳掌櫃診脈。

然而陳掌櫃得的是情誌病,哪裡是一時半會兒治得好的。

周縣令心頭苦得滴尿,他心一橫,把官袍一撩,膝行到陳掌櫃麵前,抱著陳掌櫃的腿,痛哭流涕道:“昏官之害,甚於貪官,正因為我昏庸無能,誤判了好人,才使老爹爹氣急攻心,我還有什麼臉麵做這個父母官?”

他將烏紗帽一摘,十分誠懇地說:“為免再現今日之事,還請朝廷另選賢能,我情願辭官為民,做個孝子賢孫,為老爹爹養老送終。”

這番行徑,看呆了一眾百姓。

含冤女醫白日飛升,昏庸縣令洗心革麵。這場麵要是改編成戲文,怕不是要千古傳唱?

尋常百姓哪裡見過這個,不由麵麵相覷。

漸漸地,就有人說:“縣太爺也是被人蒙蔽了,他雖然有錯,也隻是錯在斷案不明。”

“先前他還高抬貴手,不欲責罰陳娘子,他哪裡想得到遭瘟背時的老丈人背地裡做了這些勾當。”

“不知道陳娘子在天有靈,可願饒過他麼?”

雖然嘴上沒說,大多數人心裡卻認為陳娘子必定寬宏大量,因為戲文上便是這麼寫的:但凡做了錯事的凡夫俗子洗心革麵,滿天的神佛都要饒恕他,這個才是仙人的肚量。

眼看周縣令脫去官袍,隻著中衣,親自去背陳掌櫃,其餘人也不肯落後,爭先恐後前來攙扶。

陳掌櫃失了一個女兒,卻多了滿縣的孝子賢孫,仔細盤算起來倒也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