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絮絮念(1 / 1)

未易是相逢 鮥驚水 1551 字 3個月前

此時,我正在坐在飛往倫敦的國際航班,經過漫長難熬的十個小時,飛機正斯德哥爾摩的上空。

窗外一片漆黑,沒有傳說中的極光,不知道是不夠幸運,還是不科學。

2024年,像過去的很多年一樣,總體乏陳可善,依舊是忍耐疲倦無聊的工作,在各種角色的努力平衡與不時崩潰之中又走過一年。

但這一年,對我而言,又是那樣不同尋常。曆經半年多的嘗試,完成了我的第一本小說,儘管我承認,它並不足夠精彩。

故事的緣起很戲劇,2023年因為腳指傷口被雨淋後細菌感染,我接受了一次小的外科手術,竟然被我的主刀醫生所吸引。

她是一個短□□亮的年輕女孩,眼睛尤其漂亮,帶有一絲攝人心魄的魔力,我不知道那是否因為她的職業所自帶的濾鏡。

我腦海中迅速為她臆想出了一個場景,隨後是一個故事,也就是現在這篇《未易是相逢》。

這種構造故事的喜好從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如果你關注我,就會發現在我的專欄裡,有幾篇十年前就開始挖的坑。

無數的故事在我腦海裡徘徊,是我克服失眠的最好良方。它們就像紮在我腦海裡,時刻提醒我,寫下來。

但當真的嘗試去寫,卻發現這件事很困難,既缺乏極致的想象力,又缺乏基礎的邏輯力,一個個故事片段無法連綴成一篇合格的故事。

而最糟糕的是,我還是個很沒有毅力的人,對自己又很寬容,總安慰自己,人生已經這樣辛苦了,不必再強求自己。

可是,那些故事像不甘的怨靈,讓我的心始終酸酸澀澀,我害怕等我蒼老而一事無成的那些日子,會更加懊悔現在的自己毫無夢想和行動力。

在一個小小的契機,我重新坐到了書桌前,開始了,人們說的對,最難的,其實就是坐下來,開始寫。

剛開始毫無章法,寫得自己都不忍卒讀。偶爾感覺文思泉湧,大多數時間都在抓耳撓腮。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生活實在平凡,難以構思出那樣勾人的梗,我隻好回歸現有的閱曆,很多人物和劇情,都是從身邊的人和事參考而來的。

寫故事的日子裡,總是魂不守舍。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故事的人物該發生點什麼。而新的故事又在不停翻湧,逼迫我寫得再快一點,好讓它們也能見天日。

這一年,也開始重新讀書看文,心知肚明自己與那些優秀的作者相比差距何其遙遠。

時代的車輪滾滾而進,今日的小讀者們所喜歡追捧的主題和內容,也非我所熟悉。甚至還有疑問:人們還在讀小說嗎。

答案是肯定的,或許與網文勃興的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但對於所有以文為夢的我們而言,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因為今天永遠是你最年輕的一天。

第一篇文剛開始的計劃就是10萬字,後麵因為補充細節增加到了13萬字,等將來提升整體布局和邏輯能力後,也希望能夠寫出長篇。

原本,純粹為愛發電,但真的發表後,又貪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讀但它,與我分享他們的看法,於是也學著申榜、自薦,在經曆兩次榜單輪空之後,終於上了一個紅字榜。

雖然已經很冷,但我已滿足。總之,這是一個平凡的故事,但對我而言,卻有著極不平凡的意義。

2025年,要做更勤奮的小作者,可能要回歸古偶啦,發現自己還是更喜歡古偶風,想把十年前的大坑填起來。

祝所有願意來讀這個故事的小可愛們,每一個都夢想成真。

除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