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子,”潘嶽緩緩開口,“露營產品。音樂會、咖啡,是形式產品,不是核心。這些,都隻是帶給人們情緒的手段。”潘嶽緩緩開口。
“舍棄音樂,就代表改變形式產品。按目前調研來看,音樂形式利大於弊,不指向改變形式。”
潘嶽傾身向前:“當然,如果有更好的產品形式,我也支持。”
林昶任辯論:“隻做食品不也挺好?食品也是產品形式。”
潘嶽:“回去讓營銷部做方案,拿數據說話,合適的話,可以考慮。”
林昶任摸了摸鼻子,訕訕道:“你專業,你有理,這點從長計議吧。我剛就是想的,不做音樂會,先縮減開支,起碼不至於一直入不敷出。”
“新方案出來之前,先維持現狀,”潘嶽說,“音樂會,起碼有參考數據,有經驗。”
朱時宜半懂不懂。
她感覺潘嶽說的是人話,很好理解。
但一堆名詞放在一起,就是令人頭大。
但她驚詫著一個詞:“露營?什麼露營。”
林昶任一愣,輕笑著回答:“我們是做露營地品牌的。”
朱時宜才知道:“我還以為,露營都是搭個帳篷,然後晚上一起吃個燒烤,喝點啤酒什麼的,老有氛圍了。”
“這邊的咖啡館是新收購的,還沒做露營風改造。”林昶任補充。
“前幾年疫情,旅遊行業不景氣。遊客少,生意不好,咖啡館原老板折騰半天,死活都賺不到錢,虧損多了。”
“好不容易熬到疫情結束,收入又不穩定,這才低價轉手給我們。”林昶任搖搖頭。
“疫情老板為啥要折騰?”朱時宜感覺反常識,“經濟蕭條,不該縮小經營成本,避免更大虧損嗎?”
“疫情的時候,大家情緒低迷,不都想找點放鬆的事情做做嗎。這種,情緒上的低消費經濟,反而比平時有更大片的市場需求。”林昶任解釋。
朱時宜聚精會神:“類似......口紅效應?”
這是回學校上課了。
她回答問題,能加平時分嗎?
她,朱時宜,居然也能回答出問題。
“嗯呐,”林昶任操著口北方口音,“你是學經管類的嗎?”
朱時宜點點頭:“對。”
林昶任咧開嘴笑了笑:“看來撿到寶了,正好訪談了個專業人士。”
朱時宜略帶僵硬地提了提嘴角,眨巴兩下眼皮,莫名心虛:“沒有沒有,我大學擺爛得很,除了沒掛過科,就沒什麼值得說的了。”
其實沒掛過科,也沒什麼值得說的。
總而言之,她跟專業這倆字兒,沾不上一毛的邊。
她隨眼,往靠窗的潘嶽身上瞥。他一言不發,眼神空洞,如老僧入定。
潘嶽這個人,除工作以外,似乎都不講話。
惜字如金。
“飯點、露營、形式產品,”正想著,老僧喃喃低語,“加上燒烤。”
他像自言自語。
林昶任表情微愣,隨即大手一拍,一個不小心發出巨響:“對哦!”
旁邊桌吃飯的人,下意識側過身,以奇怪的眼神瞟了瞟這邊的動靜。
林昶任立馬攤開雙手,縮縮脖子,有些不好意思。
“咖啡館加燒烤?”朱時宜想象了一下,感覺......違和得美妙。
潘嶽眼神清明,似重新聚焦回現實,他點頭:“放置在外院,味道也不影響店內顧客。”
說完又不動如山,眼神朝窗,好像重新歸回九霄雲外。
隻剩林昶任在人間和她調侃:“多虧有你這個專業人士,跟我們一起頭腦風暴。”
朱時宜呲著牙。
她做了什麼?她就順嘴一提。
她就成專家了?
怪不得古代皇帝寵幸奸臣。這好話,多說,愛聽。
“店內以及院外座位,還是提供給咖啡館原菜品消費顧客。”雲外神仙回來了。
“燒烤攤消費滿某個額度,也可以提供座位。”這神仙居然還會用iPad。
“圍欄外聽音樂會的遊客不少,但願意付費的不多,推出低價產品,還能吸引潛在顧客。”神仙就差沒直接遞上一份服務藍圖。
“琴城燒烤很有名,”林昶任言語興奮,“而且馬上到秋冬季節,燒烤更有市場。”
這效率,燒烤攤好像已經擺在眼前。
朱時宜驚歎這效率:“這......不用做市場調研?不用做方案了?”
窗邊神仙悶聲輕笑。
“要做,”潘嶽勾著笑意,“先做。”
“先做燒烤方案,”林昶任是實時翻譯,補充另外半句,“其他方案,都沒這個好。成本低,受眾廣。”
潘嶽頷首:“先確認地域政策。”
林昶任:“多虧你的想法。”
二人一唱一和。
朱時宜暈乎乎美滋滋。
鹹魚翻身了?
潘嶽向後靠,換了個姿勢,麵色也鬆快些:“還有反饋的,音樂會質量問題,我們會嚴加把控。”
......
音樂會問題暫告一段落。
“第二點,食品熱量。”潘嶽道。
“吃的我了解!”林昶任搶先答。
“搞一些低卡甜品,明確標注熱量,讓大家吃得更放心。”林昶任搖身一變成專家。
這個朱時宜感興趣,兩眼冒星光。
女生總是,又想減肥,又饞。
“還有低卡甜品?”
“有啊,”林昶任張著嘴撓撓臉:“我想一下啊......”
“無油貝果、美式、茶水、鮮牛奶奶茶,用赤蘚糖醇作代糖,以魔芋製品代小料,都是低卡食品。”潘嶽接話。
“低熱量食物會舍棄一定口感,但對有需求的人來說卻難得,”潘嶽伸手拉近iPad,“至於上不上新,需要做調研。”
潘嶽基本把能說的都說了,林昶任無話可說。
“可以啊老潘,健身人的素養是吧。”林昶任一拳頭錘上潘嶽大臂上的肌肉。
朱時宜略微打量了下潘嶽。
男人坐著,看不出身材比例,衣服穿得也緊實,隻有小臂上顯眼的青筋,散發著荷爾蒙的性感。
朱時宜忽然移不開眼。
潘嶽微動。
一瞬抬頭望天,隨手順順眉毛,有些心虛。
是她這炯炯目光太火熱,還是她那奔放心聲太吵鬨?
朱時宜偷偷咽了口口水,拿起冰椰子猛吸。
又講了些細節。
唯獨沒講她反饋的價格。
朱時宜本想問一嘴,轉念一想,人家沒問,也許就是不好透露。
或者,人家自己覺得沒問題。
......
“上菜啦!”老板吆喝而來,端著熱氣騰騰的特色菜。
朱時宜才又聽到肚子叫囂。
今晚必吃三大碗!
“辛苦了大家,咱先吃飯!”林昶任吃飯最積極,招呼大家一起吃飯。
潘嶽也收起iPad,從筷筒裡抽出三雙筷子,分給桌上另外兩人。
林昶任急於安利,一上來就舀了一整碗海腸撈飯,還搶過她的碗,要幫她也舀。
“剛在咖啡館的時候就感覺好餓,而且越吃甜的越餓,”朱時宜巴巴地望著林昶任手裡的碗,“超想吃口鹹的壓壓。”
“吃甜的容易升血糖,血糖高了就容易感覺餓。”潘嶽科普。
“可不是嘛,”林昶任活學活用,“所以吃自助,想多吃點回本,可以先吃點甜的。”
“學到了!”朱時宜樂了。
“老潘,碗給我,爹給你盛。”林昶任朝潘嶽伸出手。
“上來就乾碳水,”潘嶽損著林昶任,身體卻誠實地遞上碗,“想當自助吃,這一桌你全包?”
朱時宜微怔,莫名覺得違和。
人機智能化既視感。
正經老板,忽然有活人氣。
怎麼那麼想笑。
“就吃,好不容易回趟家鄉,還不讓我吃了?”林昶任語氣鬆弛,毫不在意。
許是多說過幾句話,又可能是人機有了感情。
朱時宜也放鬆些:“出來旅遊還控製?袁爺爺培育雜交水稻,可不是讓我們吃不飽飯的。”
潘嶽垂眸,眼皮似開似闔,驀然勾唇,蕩漾一聲低笑。
笑意清淺,似是無奈:“沒有。”
“我增肌,不減脂。是多吃碳水,不用少吃。”
朱時宜實名羨慕。她還以為,他不吃蛋糕,是和她減肥一樣,要餓得老眼昏花。
潘嶽接過碗,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放進嘴裡。
“好吃吧!”林昶任揚眉,又招呼朱時宜,“妹子,你也嘗嘗!”
朱時宜看著眼前那碗裹滿湯汁的米飯。
悅城是南方沿海城市。她在悅城長大,好歹也算是個海邊人。
但是海腸這個生物,她確實不知道是個什麼東西,總感覺,長得......好像有點惡心。
“你快嘗嘗,我的最愛!”林昶任滿眼期待。
“......”看著那不明的生物,朱時宜有點猶豫,“這個,海腸,是什麼東東?”
林昶任大手一揮:“總之就是一種海鮮,脆的,很好吃的!”
“挺鮮,放了韭菜和雞蛋增香,沒怪味。”潘嶽解救了她的顧慮。
“嗯嗯!”林昶任急不可耐地拿起勺。
朱時宜猶豫兩秒,下定決心,視死如歸。
......
脆嫩的海腸,交織著吸滿湯汁的米飯,觸碰舌尖。
這一刻,無數味蕾蘇醒,驚歎大海孕育出的獨特鮮味。
朱時宜眼睛一亮,飛快咀嚼著,海腸滑而不膩,韭菜香味滿溢,米飯粒粒入味兒,口感豐富又奇妙。
“好吃吧!”林昶任早就吃了一大口下肚。
“真的好吃!好入味兒啊。”朱時宜又吃一口。
潘嶽又夾了個餃子,還在冒著熱氣。
林昶任介紹道:“鮁魚餃子,咱們這塊的特產。還有海膽餃子,也很有名,不過往北再走點更多。”
有了第一次嘗試,朱時宜也夾了塊,蘸了點醋,往嘴裡放。
餃子皮很有韌勁,內餡裡,鮁魚雖然肉感不強,但好在裡麵混了點豬肉,讓整個餡料又鮮美,又有嚼勁。
朱時宜邊吃邊點頭,左手豎起大拇指。
連著又試了兩樣美味,朱時宜有點渴,看著角落放的一個泛黃的,像湯一樣的菜品,指了指它:“那個是什麼呀?我想試試。”
林昶任直接端著整個大碗,站起來放到朱時宜麵前:“甜沫,你嘗嘗。”
朱時宜再無猶豫,拿起湯勺,舀了一大口到碗裡,直直就往嘴裡送,整個人差點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