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良心的楚家人(1 / 1)

楚天笑著上前,提上地上不知道是誰的兩個大包,對幾名女知青說道,“你們先把行李放到最前麵的兩輛馬車上,然後坐後麵鋪了乾草簾子的馬車上。”

孫衛國反應過來,也對幾位男知青道,“你們也是,先放好行李,然後坐在最後麵的馬車上,前麵那輛是給女知青們坐的。”

放好行李,楚天看幾名女知青站在馬車邊不坐上去,便知道她們嫌棄馬車上鋪著的乾草簾子,想了想笑眯眯的上前說道,“同誌們,這乾草簾子是新的,我們早上才放上來的,鋪著乾草簾子你們坐上去不冷,放心,都是乾淨的。”

幾名女知青麵麵相覷,最後還是李愛紅微微抬起下巴,第一個上了馬車,後麵幾個女知青也相繼上了馬車,最後上馬車的宋曉路過楚天的時候,看了他好幾眼,看的楚天莫名其妙。

男知青則是沒有那麼多的事,雖說都是十八九歲的年輕小夥子,也都是城裡來的,但是他們放下行李就坐上馬車等著走人了,不是他們不嫌棄,而是還是跟剛才同樣的理由,他們太累了,現在隻想趕快到地方休息。

楚天沒有坐到男知青的馬車上,更不可能坐到女知青的馬車上,而是坐到最前麵的行李車上,趕馬車的孫衛國心情不好,語氣也不好,“天哥,你說那些女知青,剛來第一天就敢當著我爹麵鬨事,日後還不知道怎麼鬨呢。”

楚天回頭看了一眼瑟縮在馬車上的幾位女知青,微微一笑,“你放心,你爹知道怎麼收拾她們。”

頓了下,又說道,“衛國,這些知青日後肯定是要回城的,你平常不要和他們太親近,尤其是女知青。”

孫衛國是老實,但是他並不傻,聞言震驚的回頭看了一眼楚天,低聲道,“天哥,你胡說什麼呢?我才不會和那些女知青親近,我可是快要娶媳婦的人。”

“再說了,那些知青,看著就不是過日子的人,可沒有我未來媳婦看起來像過日子。”

楚天輕笑了一聲,拍了拍他的後背,“好好趕你的車,你天哥腦袋上的傷可剛好,再被你摔下馬車的話,估計年前就要負傷過年了。”

孫衛國高聲說道,“天哥,你放心好了,我趕馬車的技術在大隊裡不說是第一,也是第二!”

後麵馬車上的孫大隊長無語的瞪著前麵兒子的背影,心說真是個憨憨!隻是趕個馬車還要炫耀一下?

老馬識路,孫衛國沒有怎麼拉韁繩,馬就自動的朝著七連三大隊的方向走去。終於在天黑前到了大隊部,楚天剛跳下馬車,就聽到孫衛國說道,“天哥,你要不先彆急著走,等我送知青們去了暫時安頓點,我再幫你把爐子送回去?”

楚天也沒有打算現在就回,不過聽到孫衛國為他著想的話,還是笑著點頭“嗯。”

孫大隊長這時候走了過來,湊近楚天低聲道,“我決定安排知青們到大隊南邊的地窩子裡。”

楚天愣了下,“大隊南邊的地窩子?”

孫大隊長看楚天一臉迷茫的樣子,解釋道,“就是已經沒人居住的那片地窩子,那些是之前咱們三隊開荒這片田地的時候建的,哎,不過這都十來年了,那時候咱們三生產大隊,還沒有幾戶人家,你們楚家那時候也還沒有分到咱們大隊,不知道也是應該的。”

他們七連三大隊是所有生產隊創建最晚的一個生產隊,有些人家都是後麵幾年從其它人數飽和的大隊裡遷過來的,也有是從口裡遷來的,或者是之前隨軍的家屬……楚天聞言思索片刻道,“可是那些地窩子不是好些年都沒人住了嗎?還能住人嗎?”

孫大隊長擺擺手,“咋就不能住啊?我前兩天去看了,好著呢,裡麵的炕都沒塌,而且我今早已經安排人去收拾了一下,連鍋都安上了。”

說著孫大隊長就走到坐知青的馬車旁,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楚天則是思緒逐漸跑遠,從原身的記憶裡想起,楚家其實是在楚父去世十來年後,六一年才遷到新疆兵團的,沒辦法,六零年到六三年的時候,楚家祖籍所在地河南省,因為天災出現了糧食嚴重缺少的困難,劉招娣看著兒子們都快餓死,實在走投無路了,就花錢拍電報求到了楚父活著時候的兵團領導麵前,兵團領導因為看著已故楚父的麵子,想了辦法把他們一家幾口遷到了新疆兵團,在剛創建沒多久的七連四團安家落戶了。

也隻是把他們一家遷來了,楚家還有兩房,以及老楚家的老太太就是楚天原身的奶奶,還留在了老家,這麼些年了,楚家從來沒有回去看過……如果說楚家其餘兩房和楚奶奶對楚天四兄弟和劉招娣不好的話也行,但是他們和楚奶奶對楚天四兄弟和劉招娣都很好。

當初給老大楚軍娶大嫂馬翠花,老二楚民娶二嫂張萍,可都是楚奶奶和楚天大伯,二伯湊錢湊糧娶進門的,可是就這樣,劉招娣當初有機會隻是多說幾個字就能帶著另外兩房和楚奶奶一起來兵團,可是她沒有。

要知道,前幾年兵團開荒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卻每天都可以吃上飯,不像是當初在老家一年辛苦到頭種來的糧食,全上交公糧了,餓的一個個都啃樹皮吃。

楚天記憶裡依稀還記得當初他們四兄弟跟著劉招娣走的時候,楚奶奶抱著他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嘴裡還喃喃道她不在,日後楚天再受委屈怎麼辦啊。

哎,想到此,楚天忍不住心裡罵了句老楚家這幾人真的是沒良心啊,他想著還是日後找個機會給楚奶奶和兩位伯伯郵點東西回去,當做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