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書(1 / 1)

楊瑛見她實在不願意接觸,揶揄說說:“行吧,那你以後找什麼樣的?那個謝知青那樣的?我看你經常去問他題目。”

楊瑛對江月兒和謝則遠的關係可以說了如指掌,江月兒隔幾天就去小學。

江月兒訕訕地笑了,謝則遠確實是結婚的好人選,講題細心,從來沒有過壞臉色,在小學也很受其他老師好評。

最重要的是,他是城裡人,結婚了還能跟他去城裡。聽到她媽這話,她倒是把謝則遠當作一個相親對象來看待,他很優秀很努力,到了江家村也一直在學習。

他送的筆記一看就是認真仔細完成的,卻送給了當時還不熟悉的她。

目前找不出其他缺點。

她也不好意思跟她媽探討這個:“媽,我和他還什麼都沒有呢,我就是找他探討學習而已。”

楊瑛嘴上正經,麵上卻滿是揶揄她的笑:“知道了,你和他什麼都沒有。還有劉偉那天來了你就出去玩吧,我跟他聊聊,他應該就懂了。”

得了她媽的承諾,江月兒終於靜下心來。這幾個月確實總是麻煩謝則遠,雖然他沒有表現出一點不耐煩,但總歸不太好,於是她決定過兩天用她存的錢請他去縣裡吃好的。

就定在周六那天,正好避開那位相親對象。

入了冬,地裡的菜就變得單一了起來,隻有蘿卜、胡蘿卜、白菜、洋芋之類的抗凍的蔬菜。不過冬天也很快樂,楊瑛總是把所有的菜都煮成一鍋大雜燴,一家人圍在火塘邊,吃著不斷加熱,熱氣騰騰的大雜燴,聊著天,簡直太快樂了。

那兩位嬢嬢走後,楊瑛開始著手準備晚飯,江月兒放下手裡的書,和她一起去地裡。這幾個月,在她的帶領下她們四姊妹幫楊瑛乾了不少活,連最小的江河也在一旁拔草。

楊瑛總是嘴上說著不要他們幫忙,但總用一種“我的孩子終於長大了”眼神看他們。

十二月的江家村開始下霜了,不管什麼植物的葉子上都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冰,枯樹枝上會結出霜花來,霜花形似花瓣繁多的花朵,小時候見了覺得有趣,便會放進嘴裡嘗嘗,吃起來脆脆的,還有奇異的甜味。

更神奇的是,下霜之後的菜都會變得更甜,蘿卜的辛辣味去掉不少,大白菜燉煮起來多了一絲甜味,總之無論什麼菜,下了霜都會變成美味。

“媽,砍幾個?”母女三人爬坡到了自留地裡,自留地裡豎立著包了心的大白菜,大白菜外邊還罩了一層枯葉。

“砍個兩三個吧,明天就不上來了,冷得很。”楊瑛穿著厚實的襖子,牽著江河的手插進口袋裡。

江月兒出門時主動拎著鐮刀一路走到自留地裡,用刀砍白菜方便很多。用鐮刀削掉沾了泥巴的根部,再把枯葉和外邊的葉子扒掉,就能得到一顆水靈靈的包心大白菜。

旁邊的土裡還埋著胡蘿卜,胡蘿卜在入冬前拔出來,去掉葉子,淺淺地埋在土裡,能熬到明年春天。

沿路的板栗樹皆已掉光了葉子,地上堆滿了濕答答的枯黃色落葉,有的地方還結了冰。

“媽,我想過兩天去縣裡,那個劉偉應該也是那天來吧,星期六他們放假。”

城裡的工人上六天休一天,像劉偉這樣的貨車司機休息時間更多。貨車跑的是長途,把地區的礦石運到其他地方加工,所以一般是雙休。

去縣裡既能去河田坐每天一趟的班車,也能在村口攔一輛順路的貨車,哪一種楊瑛都不太放心。

“你一個人去?”

江月兒坦誠道:“我這幾個月老是麻煩謝知青,我想請他去縣裡看看,再請他吃飯,我們去縣高中那一回在飯店吃的就挺不錯的。”

公社的國營飯店實在不像一個能請人的地方,裡頭的廚子廚藝不精,態度也高高在上。相較之下,縣裡的飯店菜品豐盛很多,還有外地的特色菜,她初次去縣高中時,江北帶著全家搓了一頓。

“那個味道確實好,你錢還夠不夠?回去我再給你一點。”

“不用了,我還有的。”

她沒有乾什麼活,更沒有上過班,怎麼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額外的錢,她盤算著自己的零錢庫,雖然零錢也是她媽給的,但是她總覺得性質不一樣。

如果她考上大學,絕不能再成為家庭的蛀蟲。

江河聽到縣裡的飯店,頓時也想跟著去,從楊瑛的口袋裡抽出雙手,繞到姐姐旁邊,他肉乎乎的小手抓著江月兒的手指。

“姐姐,我能不能也去,我也想吃,我還記得那個飯店的東西特彆好吃。”他想著想著已經忍不住吞口水了,嘴裡報著菜名,“我要吃雞肉,還有豆腐……”

江月兒握緊他的手,笑著說:“兩年前的事,你那時候才四歲,你咋還記得。”

江河不愧是“好吃嘴”,連四歲時吃的菜都還記得。

“因為太好吃了,而且縣裡麵還有好多好多連環畫,一整個櫃子都是,我還想買新的連環畫看,現在的都看完了。”他晃著江月兒的手撒嬌,“姐姐,好不好,你就帶我去吧,我會很聽話的。”

楊瑛嚴肅地說:“你去做什麼,要吃什麼、看什麼書給你買回來就是了,姐姐這麼大人了帶個小孩會被人說閒話的。”

“為什麼?”江河很不解,紅著眼框看著楊瑛。

“哪有這麼多為什麼,你長大就懂了。而且姐姐也不是自己出去,還要和彆人一起,你這樣會麻煩人家。”

江家村冬日不見陽光,天黑得卻不算太早,六點鐘以後天才會徹底黑下來。朝霞和晚霞也變成了稀罕物,一個冬天頂多見個幾回。

每天抬眼,一片白茫茫。

回到家,屋子裡黑洞洞的,充滿了刺骨的寒意,連江河這樣好動的小孩也蜷縮在火塘邊,等著大人燒火。

火塘底下鋪一層杉木的枯枝,杉木掉落的枯枝是上好的引火材料,極其易燃。整枝呈紅褐色,頂端還掛著幾顆圓圓的種子。兩排整整齊齊的尖刺好像一把鋸子。

點燃的杉木枝劈裡啪啦地冒出火苗,隨即蔓延開來,這時是加柴的好時機。

火塘裡燃起來熊熊大火,杉木炸出的火星子化作白灰飄在空中,又落在人的衣服、頭發上。

江月兒拍拍身上的灰,端著盆子到門外洗菜。

“媽,我先去洗菜。”

“好,我把飯煮上。”楊瑛伸出手烤烤火,站起身準備淘米煮飯。

不知是手凍僵了,還是水缸的水就是熱和的,洗菜的時候手伸進去仿佛一瞬間泡進了溫泉,暖流包裹著通紅的手指。

大白菜清洗很方便,一片片葉子掰開稍微搓搓就好,蘿卜和洋芋還得削皮。

一通忙活下來,手反而變暖和了很多,甚至隱隱發燙。

江月兒麻溜地切好了洋芋、蘿卜,又手撕了大白菜,楊瑛在火塘上架起了鍋。

江海先回來了,他放下挎包和小火盆,急忙跑到火塘邊挨著江月兒,他的聲音有些顫抖:“好冷啊,我手抖凍僵了。”

江月兒用她暖乎乎的手摸了摸江海的手,果然凍得跟塊冰似的。

“你沒用火盆烤火嗎?手這麼冰。”

江河也挨過來,用他的小手握著江海的:“對啊,哥哥你不是每天都帶個火盆嗎?”

上小學的一到冬天就會提個小火盆到學校去,裡頭放上炭石。其實也沒多暖和,卻是童年趣事之一。一群小孩中午放學後也不回家了,聚在一起去學校周圍的樹林裡撿枯枝,然後在自己的火盆裡燒火,玩得不亦樂乎。

“我中午吃完飯在學校借了本書看,就沒去燒火,今天學校沒活乾就提前放學了,我在學校把書看完了才回來的。”

江月兒對他好學的態度在意料之內:“你這幾天都在學校看書嗎?”

冬天學校乾活少,放學也就早,但是江海這幾天回來的都是這個點。江海確實好學,但是對數學以外的科目毫無感覺。

江海實誠地點點頭:“對,我去登峰叔叔辦公室借書看了,我看了姐姐《三國演義》的連環畫,但是後麵的內容沒有,我看姐姐好奇,我也實在好奇。所以去叔叔辦公室找到了這本書,這幾天把它看完了,可以給你們講後麵的故事。”

江月兒又驚又喜:“你都記得了?那麼長的內容。”

她也在小學看到過這本書,當時曉霞沉迷看書,把能看的書都借來看了個遍。江月兒看見厚厚的書就控製不住頭暈目眩,和曉霞看了個開頭幾頁就沒看了。

“嗯嗯,能記得大概情節。”

江海表情極為認真,看起來像是把書給背了個大概,江月兒下定決心絕不能使江海埋沒在土地裡,更不會讓他消失在打工路上。

“這麼厲害啊!”楊瑛一麵翻炒鍋裡的大雜燴,一麵聽著他們的對話,她向來不會插嘴姐弟之間的交流。隻是江海的天賦實在令她震驚,她才忍不住插了一嘴。

江海羞澀地笑:“隻是看過就有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