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400米世錦賽成績達標,在田徑圈內引起一陣不大不小的動靜。
究其原因,竟然也有400米這個項目以前太不爭氣的緣故。
就像是班裡常年倒數第一的學生,突然就靠自己的實力參加了全國奧數競賽。
另一個原因是,田徑迷們在知道本次世錦賽達標成績後,對短跑參賽名單沒報什麼希望。
之前男子100米有一個達標都感覺是上天保佑,這一回終於又有了一個。
微博上的熱搜慢慢爬升到四十幾位,終結於田徑實在不是個吸引廣大網民的話題,幾個小時後,終於落下。
但這次過去,田徑圈內大部分關注短跑的人都隱約記住了曲池這個名字。
中國有十幾億人,練短跑的很多,在這樣的基數下,“天才”每年都有,質量另說。
而這一回,這個“天才”太特殊了,她是一個沉寂多年項目裡冒出來的新星,一舉成功拿下世錦賽名額,似乎暗示著她是一顆強勁的火種,將要點燃這片死灰。
此時此刻,媒體們也抓住這可能成為熱門的話題,想要采訪到更多的東西。
為了便於宣傳,國家隊挑選了一些媒體一起接受采訪,除了曲池,其餘短跑項目目前已獲得參賽資格的選手也在受訪名單中。
男子100米項目的嚴峰26歲,在上賽季成功衝擊10秒整,成功拿下了一個參賽名額。
而女子200米項目上,25歲的孫藝綿也成功在這次比賽中衝擊資格成功,跑進了22秒60,她也是目前女子200米的大姐大,實力幾乎是斷層第一,餘下的新生力量都還沒有成長到可以與她比肩的程度。
目前采訪室內兩女一男,卻難得是每個項目一個選手這麼平均,許多年了,100米和200米兩個項目來來回回新老交替,有時少一兩個,有時多上一兩個,但又形成一種隱隱的穩固形態。
而今年偏偏有個能把400米也帶進這個水平的曲池,還是在另外幾個項目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
因為之前沒怎麼見過,曲池打過招呼後也沒有聊天,坐在右側靠邊的位置,一時很安靜。
她安靜等待著采訪開始,其餘人卻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她。
18歲,比另外兩人幾乎都要小上兩個奧運周期,年輕的,卻有實力的選手。
她們不約而同的在心裡回想了一下自己18歲時的成績。
毫無疑問,正在為國內外青年賽事奔波衝刺。
那時的她們都還不可能擔當得起一個項目的重擔,前頭都還有前輩在頂著。
這個18歲的曲池,卻在這個年紀,撐起了項目。
彆說前輩,就連後輩都不一定有。
記者落座,教練和短跑項目發言人也落座。
雖然是成功達標選手們的采訪,但話題一開始有些沉重。
發言人首先重申了本次世錦賽資格獲取的難度。
接力項目失利,100米兩支接力隊都沒能進入世界排名,顯然無法參與世錦賽。
單人項目中,男子100米這個資格獲得得很僥幸,那是一次爆發,而且還是上個賽季的成績,今年嚴峰還沒能再次打開10秒大關。
女子100米和男子200米全軍覆沒,女子200米也是剛剛才獲得了一個參賽名額,都很不容易。
可以說,在今天之前,國家隊已經想過短跑項目全部開天窗的場景了。
好在,萬幸,孫藝綿頂住了壓力,曲池還異軍突起,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消息,將另外項目的失利陰霾驅散些許。
記者們的話題漸轉移到曲池身上,這些常年采訪國家隊的媒體記者可以說都是第一次見到曲池,對她十分好奇。
“曲池選手,據我們了解你去年十月之前都是一名100米選手,請問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你轉項目到400米呢?”
這個問題曲池覺得不難回答。
“個人選擇,我更適合400米。”
對於這種簡短的回答記者們顯然不滿意,又有些著急的問:
“你在做出轉項目到400米的選擇時,有預料到今天可以拿下世錦賽達標成績嗎?”
“從目前來看,國內400米成績水平一般,你有信心帶著中國400米走向更高的舞台嗎?”
“你接受400米項目僅一年不到就跑出了這個成績,對目前國內400米現狀有什麼想說的嗎?”
因為曲池的回答比較慢,在她安靜思考中,許多問題一個接一個冒出來,直到有記者慢慢發現好像一個問題都沒有被回答,這才漸漸收聲,等著曲池的答案。
好多問題簡直是在給曲池挖坑,曲池沉默了一會兒,又重申:
“轉項目對於運動員而言並不是天方夜譚,能夠被教練挖掘到我的400米天賦,我感到很榮幸,而能夠拿到世錦賽的參賽資格,也同樣是一種榮譽。運動員的目標就是向著更好的成績挑戰,我今後也會更加努力。
“至於帶著中國400米走向更高的舞台,我現在說這些話還為時過早,一個項目的發展離不開項目裡的所有人,並不是某個人帶著在走,我隻會儘我所能,走到更高級彆的賽場是每個運動員畢生所求,我也不例外。
“最後,我想說,不論過去經曆了多少年的低穀,所有人都在努力,而隻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隻要還有人在真心喜歡400米,真心的投入訓練,400米就能看見曙光,過去,現在,將來,我們一直都在前進。”
采訪結束之後,各個體育媒體的新聞又將這次冠軍賽成績推上一個熱度,不少田徑迷們看著視頻中的顯得冷冷清清的三人,心裡有著複雜的情緒。
的確,一直在前進,可是從今年世錦賽標準就能看出來,中國短跑,還落後世界水平一截,守住榮譽實非易事。
【至少不是沒有希望,曲池今年可才18歲,等等她。】
此時此刻,在引導之下,不少激進的田徑粉絲也暫時收起對現狀的“不滿”,至少她們都還在努力。
彆的不說,沒跟男足似的咳……
比賽之後,曲池接下來的計劃是調整狀態。
曲池如今已經創造了曆史,能夠登上世錦賽的賽場,就是400米這個單項上長足的進步。
賀楊等教練不想給她更多壓力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重要賽事之前,對於運動員和教練組來說重中之重是防止意外出現。
譬如意外傷病,要是在拿到資格之後受傷退賽,不僅是她們所有人的遺憾,也會影響運動員的長期心態。
在教練組暗戳戳的緊張氛圍中,曲池一派淡然。
董子春備戰亞錦賽,看起來都比她緊張得多,看著曲池那副樣子,董子春又看不慣。
“你,你怎麼比我還不緊張?”
曲池做完一個臥推,趁著空檔淡定反問:
“為什麼要緊張?”
“看著跟參加好幾次世錦賽一樣,人生裡能有幾個世錦賽。”
董子春嘟囔,她也不是真看不慣曲池,就是心裡酸酸的,她自己知道亞錦賽是她最後的機會,而且可以說是曲池“讓”給她的機會。
可是事實上,這次機會很渺茫,實力不夠就是不夠。
總而言之,麵對曲池,她的心情十分複雜,要是曲池真緊張一點,她又會自己閉緊嘴,一聲不吭。
曲池無聲笑起來,笑得董子春莫名其妙。
“你還笑?你心態要不要這麼好啊,呼,我真是服了你們這群人,比賽型選手就比賽型選手,誰還不是了。”
曲池解釋道:“我笑是因為……我人生裡,可能還有五個?還是六個?想一想,就更不緊張了。”
董子春算了一下,無語。
“祝你31歲還能決戰奧運。”
這丫頭也太年輕了,18歲世錦賽,兩年一屆她要真能行,至少五屆起步,她要是真能一直這麼好的成績,醫療團隊一定會好好關照她,30歲沒退役也不是沒可能。
“謝謝,祝你也老當益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