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生產(1 / 1)

代會找麻煩不成,反而一身騷,被張澤不動聲色借力打力壓下去,十分萎靡不振。

張澤有點煩他,但還是鼓勵他認真工作。

宿區新建,大家精神很振奮,也對未來的前途和發展充滿期待,不過經濟方麵實在不容樂觀。

考慮到張澤要當這麼大一個家,工作難做,為了開源節流,王月提倡大生產運動,張澤繼續加碼,不斷從秀水吸血,持續吸納人口和技術工人到長河來,擴大農業和農業生產。

幾個縱隊,看經濟如此困難,甚至主動去打獵,豐富口糧。

育容帶著一縱,經過五晝夜持續作戰,成功拿下煤礦,有了煤礦的加入,工廠產量持續增長,餓肚子的問題暫時解決。

犧牲不小,張澤看著死傷的戰士十分難受,雖然財政很緊缺,但是一切資源優先供給作戰部隊,她不能看著軍人隻吃高粱小米和白菜南瓜就去衝鋒,她不能讓戰士在死前連一口肉都吃不上,

除了軍工物資保障供應,張澤繼續搞錢,增加物資供應,號召非作戰單位勒緊褲腰帶。打仗的吃肉,不打仗的吃素。

又加緊指導種田,教會戰士和農民如何使用農藥和化肥。戰士們種完自己的責任田還會幫老百姓去種田,因此軍民關係如魚水和諧。

他們的政令得以推行。

晚上,張澤睡不著,跟育容嘀嘀咕咕,摸著他光滑的背脊,不乏憂慮“三哥,你說宿區守得住嗎?我們能不能紮下根。”

“軍事方麵目前有信心。”

張澤歎一口氣“經濟方麵我很沒有信心。紅白力量對比恐怕是幾百比一。”

“我們有糧有地,苦一苦,應當能支持下去,這一次的反圍剿已經成功。主席的方法是很有用的,有了汽車,我們的煤和貨物都能運運來和賣出去,後麵我再帶兵打一個煤礦下來,加強保障。”

張澤點頭“長河經濟基礎薄弱,積累不夠,隻要經濟不崩潰,我們就能長久留下。我們占了地盤,馬上又要和他們搶市場,在政治經濟方麵搶奪利益,白坊的進攻一定會密集起來。長河出產能供養工農軍的人口,我們日常再節約一點,努力搞生產,那麼軍費和安全就有保障。”

第二天會議上,張澤提出了目前經濟情況困難,為了打開局麵,提請王月再搞一個節約運動,

張澤援助物資太多,很有威望,她打頭陣,全軍上下都願意相信她不是故意克扣,再苦一苦,少吃兩口節約軍費。還加強了教育學習,組織進行工廠生產培訓和掃盲教育,用精神糧食填補物質糧食。

主席的提議是繼續落實官兵一致原則,除了孕婦和病人,其餘所有人吃同樣的夥食,大家監督,除了作戰部隊,各單位食堂每餐兩個素菜,每周打一次牙祭。剩餘的夥食尾子平分給大家做零花錢。

目今工人工資最高,其次是農民,軍隊的大頭兵到縱隊司令員到主席張澤王月等收入接近,大約是2-6元。

節約運動成效顯著,追著張澤要錢的人少了,節約下來用在更要緊的地方。

但是節約運動一搞,最先受不了的是張澤和貞信以昭,母子三人從出生以來,不說錦衣玉食,起碼也是衣食無憂,張澤愛吃會吃,從來沒有缺過嘴,當縣長的時候又碰上懷孕,好東西還是吃了不少的。

現在不肯搞特殊,每天兩個素菜加粗糧飯,不是水煮蘿卜就是煮南瓜,吃的麵有菜色。其他人以前是吃不飽,常年吃素都習慣了,張澤可受不了。

育容要給她弄野味補補,張澤還是拒絕了,她不懂如何帶兵,但是起碼的同甘共苦還是懂的,戰士吃水煮南瓜,她藏起來吃紅燒野雞算什麼。

一天晚上,張澤餓了,有點神智不清,氣得踹了育容一腳。她現在每天吃水煮菜,皮膚光滑,盤靚條順,身材好到不行,所以育容把持不住每天折騰她,今天運動過量,十分難受。

育容把她抱過來“給你吃又不吃,還拿我撒氣。今天晚上出力最多的可是我,”

打斷他的黃暴言論。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人不吃肉還有什麼活頭。”張澤眼冒綠光,“我的思路錯了,不吃肉隻吃菜身體營養跟不上,抵抗力減弱也容易生病。生產、作戰、思考都會受影響。吃飽吃好了,鬥誌和凝聚力都能加強,節約是好事,但是多搞物資才是關鍵呀!”

因為營養不夠,醫院收治的戰士不斷增加。節省下來的夥食費還不夠治病的。

再說還有小孩子呢,貞信以昭以後也天天白菜南瓜?主席他們也一直吃得這麼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下,飲食粗劣,對身體也不好啊。

在饑餓的驅動下,張澤決定維持現在局麵外,努力創收。

宿區內的一百多個供銷社開始促銷,在白區的一百多個商店,也加緊落地。

餓過的腦子就是好用,張澤的促銷活動簡直讓人眼花繚亂,工廠產品大量銷售,回款大量購買物資回宿區!

這次殺了二十幾頭豬,幾百隻雞。而且張澤的路子搞得通,以後可以保證全軍上下外加工人老百姓,爭取每周一次開葷機會,改善夥食。

豬和雞分一些送給老鄉,剩下的各單位都分下去開葷。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

吃了一個月南瓜湯的大家,終於歡歡喜喜吃上了雞湯豬肉。

以前從來不吃肥肉的張澤,也忍不住了,她親自操刀做了一鍋紅燒肉來吃,經濟和工業部的食堂香飄萬裡,其他單位可沒這麼好的味道,大廚做葷菜少,甚至有一些第一次見大米和麵粉,於是紛紛圍過來請張澤代煮。

張澤帶著炊事班做好,各單位送過去,味道極好,一時間有些轟動。

張澤得意洋洋,不過因為宿區的商品的行銷,衝擊了江浙財團的利益,張澤的店鋪來勢洶洶,既得利益團體也要打垮這個外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