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1 / 1)

賀大姐不打擾她們談工作,自己去看看平平、安安,老爹還是做會計,老娘和大姐就勞動織布和帶四個孩子,其中大姐有兩個,育容有兩個,四弟五弟已經參軍。

張澤拿出自己的計劃和方案,提出原有的經濟工作需要改革,按她的方法來,還有一係列工業布局的事情,主席和她談了一下午,他雖然不懂一些比較具體的經濟專業的問題,但是他的格局和眼界,思考高度令張澤歎為觀止,根據他的建議,改掉了自己方案中一些理想化的地方。

又是一周,張澤徹底改好方案,提交大會審議,王月做出修改,最後通過。

張澤開始大刀闊斧改革,背後有主席和育容的支持,還有自己過去大量援助的功勞,還有王月的青眼,所以推進比較順利。

張澤先確定了組織架構,經濟和工業部,下設經濟發展局,主管製定、實施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戰略。

財正局,負責財務管理和稅收。

勞動局,負責組織生產勞動和勞動保障,增加就業,穩定民生。

統計局,負責數據的統計和調查。

建築運輸局,負責工廠新建及原料和成品的運輸。

銀行新建一家,

醫院8所,

藍天學校寧河分校一所,

工農子弟校一所,

掃盲學校二十所,小學7所,中學3所,大學13所、

敬老院一所。

大型食堂兩處。

商店改為供銷社,分設150家,

工廠預計建設九十六個。

慢慢確定各部門負責人和工作人員。

副部長對一個年輕女人騎在自己頭上很不滿,他被奪了權,現在張澤是一把手,擁有無上權利

“張部長真是把經濟和工業部,搞成自己的獨立王國了,任人唯親,排除異己。”

張澤想著初來乍到,不好掀翻他,隻是好脾氣的解釋並且搞好關係,團結同誌。

心裡暗罵,老子好不容易在前麵工廠裡,培養這麼多專業人才,現在不安排在領導崗位上發揮作用,難道去養豬嗎?

同時也暗暗提醒自己,秀水算私產,但是在這裡就是公產了,可不能像以前一樣隨心所以,一切要按自己修訂改革後的流程走,不然出了問題,是要槍斃和連累主席和育容的。

張澤同時重新製定了財務管理和審批流程,張澤帶來的人早已熟悉,這裡的人都不適應,一時間抱怨不少。

張澤隻是耐心去做思想工作。

大家看她態度和氣,以前又捐助過這麼多物資,大家吃人嘴短,加上張澤實在長得不錯,所以抱怨聲漸漸少了。

經濟和工業部內部逐漸理順,工作上了正軌。

育容帶著幾支部隊去寧河平整土地,測繪廠區,

因為要搞大生產,所以最近宿區減少出擊,龜縮防禦,調動了兩萬多工人和戰士一刻不停的興建工廠和宿舍。

因為阿明提示過這裡幾年後守不住,所以建築質量根本不如秀水和馬柳灣好,也減少了大量的支出,

張澤倒是想去鹽安建廠,隻不過占據延安的勢力和軍隊不答應同意,更何況,最後延安也沒守住,都撤退了。所以,目前來說,宿區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

不過半個月,在戰士和工人們的努力下,工廠基本完工,宿舍成型,立刻張澤的成熟工人開始進駐96個工廠,無論是管理經驗、還是機器生產的使用、維修、保養,他們都是行家裡手,一邊管生產,一邊培訓戰士和招募來的農民,生產力很快提高。

原材料也從宿區各地快速集中,張澤的印鈔機開足馬力印錢,也從白區換回大量原料、

白區政府隻是在頭疼,怎麼這通貨膨脹越來越厲害,東西也越來越少呢。

秀水持續給寧河輸血,寧河工業區日新月異,現在擁有了青黴素廠(生產青黴素、大蒜素、胺璜等抗生素)、藥品廠(常見病症丸藥)、印鈔廠、步槍廠、子彈廠、手榴彈廠、大炮廠、炮彈廠、鋼鐵廠、卡車廠、小汽車廠、自行車廠、塑料廠、製糖廠、製鹽廠、榨油廠、玻璃廠、肥皂廠、化妝品廠。

化肥農藥種糧廠、汽油廠、鑄鐵廠(刺刀、匕首、大刀、菜刀、剪刀、農具等)、米糧豆類加工廠(脫粒、磨粉,米線、麵、粉、豆製品等等),釀酒廠,屠宰場,飼養場(雞鴨鵝魚、豬牛羊狗兔等),竹編廠。

還有造紙廠、印刷廠、紡織廠、製衣廠、被服廠,日用品廠等等

得益於宿區相對安全廣闊的地盤,和相對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物產資源,以及大量從外國引進的生產線。

再加上馬柳灣膨脹為秀水縣,秀水縣膨脹為秀水市,這個過程中積累的組織和管理經驗,培養的人才和不斷提供的源源不斷的物資。

宿區建立了一個工業化國家的雛形。

張澤手中權利膨脹到一個高峰,大家稱呼她,要麼是小澤,要麼是張部長,要麼是張大姐,倒是沒有喊張大嫂的了,用實力贏得大家的尊重。

現在事情太多,張澤利用骨乾打開局麵,而且在經濟會議上提出推行拚音和簡體字。

有人不喜歡她過分攬權,說起怪話來“你隻是經濟和工業部長,手下除了工廠不算,還有醫院和學校,還有一部分牽涉到建築和運輸,現在又要掀起新聞,你是要當衛生部長、教育部長和交通部長嗎?叫你武則天算了。”

李得那邊也有人附和“張部長也是好意,隻不過我們中國人,不學漢字,把幾千年傳下來的字改得缺胳膊少腿,毀壞文化,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國際派也說“宿聯是老大哥,怎麼拚音是美國字母,不用老大哥的字母呢?”

王月也不支持“這個字學了,就算我們內部認識,但是宿區以外更大的地方不認識,我們學了怎麼跟外界交流呢?”

種種攻擊,張澤敗下陣來簡體字和拚音暫且擱置。

育容則表示應該大力推行“不妨來比一比,我們縱隊的戰士們學這個字,在軍事上有很大進步,甚至有些可以自己閱讀簡體的書籍,寫信,認地圖都沒問題,以前一個月學不會二十個字,現在一天就能認識十幾個字,還不會忘,確實效果好。”

主席力量還不夠,雖然又不少力量支持,但是還不足以抗衡。

老彭等就支持“這個字我看好,簡單好學,適合我們大老粗。”

“學了這個什麼簡體字,我看對我們的宣傳教育大有益處。農民看不懂幾十筆的複雜字。”

大家表決,最後方案未獲通過。

張澤也不氣餒,力量不夠,那就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張澤無法在宿區全部地方推行簡體字,但是她在整個經濟和工業體係內部推行,

教育和醫療、交通等她現在沒有精力管理,全部分出去,自己專注經濟和工業領域。

張澤自己是一把手,工廠的設備是她無償捐助的,工廠的大工匠,擁有生產、維修、養護技術的師傅都是她鐵杆支持者。

主席和育容力挺,王月想要拉攏,所以,在經濟和工業內部,她說一不二,

掃盲培訓班教授簡體字,代會想要阻撓,張澤也不理他,保持善意和團結。

不過張澤寫簡體字,她的命令代會那一群人要看,就要學簡體字,不然理解錯命令,造成生產損失誰能負責。

代會他們交上來的繁體字,張澤笑眯眯的看,努力辨認,遇到不會的就去求教。

一把手一天到晚來問你,你寫的什麼字,她看不懂,正在努力學習。代會等心裡壓力不可謂不大。

張澤態度很和氣,下麵大老粗就不慣著他們幾個了。

“給老子的,同一個字,這個簡體字隻用寫五畫,繁體字要寫十八畫,老子沒文化學不會,幾十個工廠的生產報告就是幾百份。幾百到幾千字,你來寫,我伺候不了。”

“有這個時間浪費,不知道多生產些子彈哇?”

“看不懂,學不會,莫挨我。”

代會堅持繁體字,遭遇到上上下下的反對,很快他也堅持不下去了,參與了簡體字培訓班。

去了才發現,真香,簡體字確實好用,就是拚音比較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