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戰爭8(1 / 1)

張澤還清欠款後,還剩740萬大洋,朱老板送了她兩萬大洋,表示感謝。

張澤拿到錢就立刻去信,附帶許多青黴素和銀元。她聯係石主席準備把錢全捐了交黨費。並且說了自己現在掌握的工人、工廠和商場情況。

想要社會變好,她一個人力量不夠,還是靠緊主席好好出力吧。

因為洪坊人多,山頭林立,目前還沒有經曆千錘百煉,投機者多,張澤不了解他們,隻能信任石主席。

石主席看她真心奉獻,十分寬慰,也對她多掙錢能力十分驚訝。

但是卻沒要錢,反而希望她能堅定意誌,利用這筆錢發展生產,創造更多的價值。中國想要改變還有很多年的路要走,後麵還需要很多物資呢。建議她多建工廠和商場膨大財富,提供崗位,生產商品,多培養各種人才,並且有可能的話為局部工業化做準備。

張澤跟育容和阿明商議了,再找幾個地方建工廠,後麵有機會去國外或者廣東上海看看,買點武器生產線、西藥生產線、化肥、煉鋼、車床生產線等等。

7百多萬銀元不少,但是對改變局麵來說還遠遠不夠,甚至微不足道。

去銀行談了利息,綜合對比收益和安全性,最後選擇存在花旗銀行。

煤油投機還在繼續,張澤不打算跟了,風險太大,眼看就要崩盤。朱老板看她不懂變也偃旗息鼓,隻是每日關注。眼看著這些炒家讓煤油飆升到34的高價。

煤油太貴了,居民怨聲載道,炒家團裡人數太多並不團結。還有一些沒有趕上煤油暴漲的商人也想分點肉吃。於是開始做空煤油。

商人發現了市場需求,居民需要便宜的蠟燭替代。

但是大量的蠟燭原料和成品都被炒家團控製,蠟燭硬是流不出來,

想要蠟燭隻能自己生產,張澤趁機把自己手裡收購的蠟燭生產線賣出去,她的工廠還有蠟燭車間,也做一些蠟燭,現在價格高,拿出去賣賺頭很大。

看多看空兩股勢力正在火熱鬥法。

以隆翔為首的煤油炒家團以及看到巨大利益空間的蠟燭團。

張澤選擇遠離戰場,因為煤油炒家已經到了烈火烹油的地步,

蠟燭團一定打不過孔家勢力,注定會繼續拉扯後兩敗俱傷。

從隆翔和這些投機商人身上淨賺740萬銀元,成功跑路,可謂是大勝!

張澤預想的衝突並沒有升級到戰爭的地步,育容一直牢牢把控局勢。

阿明的青黴素大殺器也並未用上,可喜可賀,生產的產品通過商隊到處分送發賣,大量收回黃金和白銀。

她現在看向周圍的人,大家都辛苦了,店鋪停業一段時間,工廠也像經曆了一場大地震。

倉庫賣空,老弱婦孺拚命生產,男工人們日夜警惕,守衛倉庫,拚殺在前。

勞累者不計其數,受傷者不計其數,醫生坐鎮,妥善醫治,沒有出現死亡,受傷的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張澤拿出錢來,所有人發五倍工資,獎勵三軍,作戰勇猛,貢獻突出者,大力提拔,再額外獎勵。

張澤指著桃源新村,“我今天再去跟村長和村民談一次,願意出讓土地,我們就拿地,不願意我們就換地方。”

工人們歡呼踴躍,聲震雲霄。

這段時間馬柳灣工廠守衛嚴格,村民不了解內情。

但是那輪子都推冒煙的車,數不清的原料運進,數不清的原料運出,從慶功會殺了9頭豬,8隻羊就看出來,一定是個了不得的勝仗,

沒人知道張澤賺了多少錢,隻知道工人們手裡的錢多得用不完。所以村民們也希望達成合作,把荒地變成實在的財富。

張澤不知道,當她最缺錢壓艙周轉的時候,工人們其實已經開始募捐了,每一個人,都拿出所有的錢準備捐給她,幫她打贏這場煤油戰爭。

村民們這次乖順許多,怕張澤去其他地方拿地,洽談很快,合同簽了,馬柳灣的桃源新居就像建廠時一樣,請了建築公司帶隊,把設計圖優化調整,帶著工人們開始建房。

自己親手建,質量絕對過硬。建房時間大約需要三個月,張澤又組織人手去買木頭做家具,收棉花做窗簾床上用品等。

建房、家具、布料以及生活用品等等,都是自己造,成本極低。

張澤和阿明開始討論,誰都有理由,於是拉育容做裁判。

工人們有著中國人的傳統想法,不希望租房,更希望買房,希望張澤能先墊一些錢把地買下來,大家買房,做工慢慢還。

張澤和阿明傾向於租,因為戰火紛飛,此地以後淪陷了,被飛機一炸,就什麼都沒了,很多人一生就一套房子,房子在,地在,人就被束縛在這裡了,戰爭時不肯遷移,逃跑。

但是他們低估了工人們對房子和地的渴求。

對張澤來說,這些房子和家具可以隨時不要轉身離開。但是工人們做不到。

應該如何勸他們不買而接受租的形式呢?

三人沒有討論出結果,隻等後麵思考。

張澤特意在工廠安裝了大喇叭實現播音室可以全廠喊話,通知事物,集體講課教學,偶爾還可以播放流行音樂、戲曲和說書的唱片,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阿明和育容要回黃埔,張澤跟著一起去廣州,她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收購生產線或者在廣東建廠。廣東氣候很好,適宜種糧食,可轉化的工人力量也多,

現在物價不穩,糧食貴得嚇人,自產自銷是個節約成本的好辦法。而且可以為後續戰爭做儲備,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敵人封鎖了買也買不到。

馬柳灣生產基地除了維持生產外,也在大興土木建房,有情人挺多,張澤摸了一下底,竟然有500多對夫妻!

除了工廠內部消化的男女,還有男工在村子裡找的對象,看來大家都很淳樸,對家庭的渴望是十分迫切的。

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現象,不少男工人原本條件不好,淪為流民,現在成了工人,福利極好,便對女性格外挑剔,甚至同時有好幾個對象,現在仍是一夫多妻時代,不少人準備娶兩個老婆,因為搶女友而打架或者亂搞男女關係的的事也極多。

張澤深感問題嚴重,跟育容和阿明討論,覺得教育引導,移風易俗還需要加強。南下過程中,張澤甚至做夢都在想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