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家舊事(1 / 1)

要說原來的'池穀愛',也是個可憐孩子。

五歲時親媽廖香雲為了搶救公家財產,不幸葬身火海,自此成了沒媽的孩子。

親媽沒了還不到半年,她奶李棗花就張羅著給她爸池建軍再娶。

畢竟她媽廖香雲在生了她這個閨女後就傷了身體,養了好些年還是沒能懷上,沒能給她奶再生出個大胖孫子來。

為了老池家的香火能夠傳承下去,她奶李棗花認為必須得儘快讓她爸池建軍再娶個新媳婦進門。

至於池建軍跟廖香雲夫妻感情深,不打算那麼快再娶?李棗花根本聽不進去。

使出一哭二鬨三上吊大法,鬨了快半年,將池建軍鬨得終於堅持不住,鬆了口。

隻是池建軍對新媳婦的人選,也有自己的要求。

為了'池穀愛'這個閨女考慮,池建軍並不打算聽他娘李棗花的話,娶個頭婚大姑娘。

頭婚大姑娘不僅要求忒多,而且年輕不懂得照顧孩子,還沒耐心。

他工作忙起來經常顧不上家,就想找個年紀大些結過婚,能踏實過日子,不急著生孩子,願意幫他照顧閨女的。

最後,還真被池建軍找到了這麼個人選。

紡織廠機器檢修員周玉樹也葬身在那場大火裡,他媳婦鄭曉紅性子太軟,被鄉下婆家人鬨得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不僅周玉樹的賠償金被婆婆全要走了,連周玉樹留下的工作名額,都被逼著給了小叔子。

要不是廠裡的乾部實在看不下去,出麵警告了她婆婆跟小叔子,連鄭曉紅自己車間的工作,怕是都得讓出來給她小叔子剛娶的媳婦兒。

孤兒寡母,沒有娘家撐腰的鄭曉紅,帶著還不到八歲的兒子活的慘慘戚戚。

池建軍起初挺看不上鄭曉紅的軟弱不爭氣,可要是這人成了他媳婦兒,他反倒挺放心。

人老實,性子軟,脾氣好,就代表她進門後不會虧待他閨女。

至於鄭曉紅跟前頭那個生的兒子?池建軍也不在意。

他這邊不也有個閨女,誰也不嫌棄誰。

鄭曉紅要是願意儘心幫他照顧閨女,他花錢養著繼子也是應該的。

再者說,鄭曉紅並非沒有工作,這個繼子就算花也花不了他多少錢。

李棗花對於池建軍選了個這樣的再婚人選,開始是死活不同意。

可後來發現鄭曉紅確實性子軟脾氣好容易拿捏,就沒再反對。

廖香雲性子風風火火,素來強勢,連池建軍這個當丈夫的都不敢跟她大小聲。

近八年婆媳做下來,她這個當婆婆的,就沒在廖香雲那裡占過一次上風。

最讓李棗花生氣的是,她兒子是個怕媳婦的窩囊廢。

每次她跟廖香雲鬨矛盾就會和稀泥,一點不向著她這個當媽的。

都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可誰家婆婆像她這樣,有了兒媳婦還要繼續受氣。

所以自從廖香雲人沒了後,就屬李棗花最為高興。

要不是兒媳婦剛去世就催著兒子再婚不太好,她連半年時間都等不了。

李棗花最後同意鄭曉紅做她的兒媳婦,鄭曉紅為人好拿捏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則是鄭曉紅頭胎就生了個兒子。

既然能生得出兒子,這再次懷胎生兒子的幾率也大些。

不至於像廖香雲,生了個閨女肚子就再沒了動靜。

於是在廖香雲一周年祭剛過還不到一天,李棗花就迫不及待,立馬催著池建軍跟鄭曉紅去領了證。

最開始,池建軍選擇鄭曉紅作為再婚的對象,確實更多是為了'池穀愛'這個閨女著想。

可跟鄭曉紅相處的時間久了,池建軍對鄭曉紅難免就生出了感情。

比起粗枝大葉,事業心強,性子也強的廖香雲,溫柔體貼,說話都柔聲細氣的鄭曉紅,總算讓池建軍體會到了嬌妻二字該怎麼寫,整個人都化成了繞指柔。

更讓池建軍滿意的是,自從鄭曉紅進門,就沒跟他媽鬨過矛盾,他總算不用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了。

再婚不到半年,池建軍就跟鄭曉紅將小日子過得蜜裡調油,差不多把廖香雲這個舊愛給忘到了腦後。

不僅如此,對'池穀愛'這個原先疼愛的閨女,也不像之前那麼處處上心了,生怕鄭曉紅會虧了她。

至於鄭曉紅,剛開始確實是個還不錯的繼母,照顧'池穀愛'比照顧她親兒子都上心。

可人都是會變的。

在新家中站穩腳跟,跟池建軍感情漸入佳境,並且再次懷孕後,鄭曉紅就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更彆提,還有李棗花這個對廖香雲留下的一切都看不順眼的婆婆時不時的挑撥,讓鄭曉紅對繼女的不滿越來越多。

她剛嫁給池建軍那會兒,廖香雲的好姐妹,'池穀愛'的乾媽王魯南橫突然插了一杠子。

要求池建軍將廖香雲這些年的工資,廠子裡的賠償金都留給'池穀愛',還讓池建軍跟她都簽了保證書,保證不打廖香雲留下的工作名額的主意,她想起來心裡就不舒服。

隻是還沒嫁給池建軍那會兒,她想的是儘快擺脫周家的那些吸血鬼,隻要有個能護著她的男人就行,二話不說就簽了保證書。

可等後來她了解到'池穀愛'得到的是多麼大一筆錢後,心裡就不是滋味兒了。

這筆錢,比被她前婆婆搶走的亡夫的賠償金還多得多。

光是聽說,就沒人能忍住不眼紅。

她是個凡夫俗子,自然也是眼紅的。

隻是她還沒籠絡住池建軍的心,這才沒表現出來,而是像個好繼母一樣繼續對'池穀愛'好。

為此,她甚至不惜委屈了自己的親兒子。

正是她這樣的表現,逐漸打動了池建軍,取得了池建軍的信任。

等懷孕並生下一對兒龍鳳胎後,在婆婆的鼓動下,她心裡的小心思就再也按耐不住了。

婆婆說得對,'池穀愛'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姑娘,在家裡不缺吃不缺喝,手裡握著那麼多錢算什麼回事?!

隨著家裡添了兩個孩子,開銷越來越大,單靠池建軍跟她的那點工資,日子過的越來越緊湊。

在一次小閨女想要小裙子,她卻沒那麼多錢買時,鄭曉紅對繼女終於維持不住好後媽的假麵了。

這些年跟池建軍不斷吹的枕邊風,也開始有了效果。

眼見小兒子小女兒生活質量遠遠比不上大女兒當初,池建軍也不免開始偏心。

甚至生出過要'池穀愛'拿出那些錢,支援一下家裡的念頭。

隻是有王魯南這個乾媽護著,鄭曉紅跟池建軍就算有小心思,也不敢真付諸行動。

特彆是池建軍,當時正是他升副科長的關鍵時候。

萬一傳出他苛待為廠子犧牲的原配生的閨女,升職就彆想了。

當年認識廖香雲的老一輩們,可都還在呢。

雖說沒有開口要'池穀愛'拿錢出來,池建軍對這個不懂事的閨女,不滿卻攢了不少。

'池穀愛'是個敏銳的,早在親爹越來越偏向龍鳳胎弟妹,後媽開始對她使用冷暴力後,她就看明白了。

傷心了幾天後,她很快振作起來。

反正在沒了親媽後,她還有乾媽和乾爸無時無刻的給她關愛,心裡並不缺愛。

往後她開始更少的回家,基本上都是待在乾媽家,跟陳秋笛一起上下學。

就這樣,她熬到了十八歲。

作為高考恢複後的第三屆應屆考生,成績並不是很好的'池穀愛'沒能考上大學。

知道自己壓根不是讀書的料,'池穀愛'並沒有打算複讀。

就在她準備進廠接手她媽當年留下的工作名額時,她爸池建軍想起她來了。

勸說她參軍,去部隊鍛煉幾年,走一走她媽當年走過的路。

'池穀愛'倒是非常心動,這個年代大家都崇拜軍人,她心裡對那些英姿颯爽的女兵也是充滿了仰望。

隻是她知道池建軍突然找她說這個,才不是什麼希望她繼承她媽當年的遺誌,肯定是想打她工作名額的主意。

果然,在她對參軍表現出興趣後,池建軍就露出了真正意圖,希望她能把工作名額讓給繼兄。

該說不說,老話說對的,果然是有了後媽就有後爸。

當年那個再婚都要儘量考慮閨女的好父親,終究消失在了時光裡。

對池建軍的話,'池穀愛'既意外,又不是那麼意外。

她爸的眼裡心裡,終於全是後媽以及後媽生的兒女了。

當年繼兄的親爹也是因公犧牲,廠裡倒也給他留了工作名額,誰知卻被鄭曉紅鬆口給了小叔子。

現在繼兄想進廠工作,除非通過招工考試,否則很困難。

隻是招工考試也不是那麼好考的,從鄉下回來的知青那麼多,招工考試競爭異常激烈,他沒能考上。

雖說鄭曉紅對大兒子不像龍鳳胎那麼在意,可比起'池穀愛'這個繼女,她當然更希望自己親兒子好。

於是就慫恿池建軍,來勸說池穀愛讓出工作名額。

當然,'池穀愛'又不傻,就算她不進廠了,也不可能將工作名額白白讓出去。

她先是去報名參軍,等入伍通知下來,轉頭就將工作名額給賣了。

然後拍拍屁股走人,才不管親爹後媽被氣成啥樣兒。

在部隊待了三年,退伍轉業回來的'池穀愛'還沒見著那位繼兄,就被大媽們打架給推沒了。

接收了原主所有記憶的池穀愛,沒想到再次見著人,繼兄居然在盜竊,偷得還是渣爹池建軍負責的倉庫區!

一時間,她都不準備馬上找凶手的麻煩了。

而是打算等他們撬開倉庫,偷了東西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