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1)

這日,秉燭繼續來照例稟報著給寒柳院送飯菜的事情,稟報罷便要退下,樓月想起一件事,忽然叫住了她:“秉燭,上次讓你去查查近來有無病逝的宮女,你查到了嗎?”

本來要退下的秉燭,動作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很快恢複正常:“稟公主,奴婢才剛剛查到,正想向您稟報。”

她撒謊了。

其實公主一開始讓她查的時候,她就知道近來宮裡有哪位宮女病逝。

她的同鄉好友在公主病重的那幾天因風寒轉重,去世了。但因西樓公主也病重,下人們忙得脫不開身,她連去送她一程的功夫都沒有。

這是她一直以來的遺憾,但她素來寡言,這些心事深深地被藏在心底,不會在伺候主子時展露出一分一毫。

把自己當成一個有手有腳的擺件就好了,擺件是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緒的——這是秉燭一直以來的信條,靠著這個信條,哪怕是在宮中人人懼怕的西樓公主手下伺候,她也沒有遇到大的難題。

可人又怎麼能是擺件呢。她有自己的情緒,隻是被她掩藏的很好。

而現在,她很難掩藏下去了。她不理解西樓公主為什麼好奇哪個宮女去世的事情,為什麼高高在上的公主要關心這件事呢?

難道……秉燭的心裡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公主會不會覺得自己此番病重,是被病逝的宮女過了晦氣的緣故?

這可怕的念頭令秉燭心中惴惴,遲遲不敢開口稟報,她怕公主會遷怒於自己的好友。她已經死了啊,而秉燭能做的,不過是用自己積攢的錢托人買了一具薄棺,才讓好友免於被破席一卷胡亂扔掉的下場。

可如果公主要追究的話,隻怕好友連全屍都保存不了。

所以這幾天秉燭沒有回稟這件事,她希望公主隻是一時興起,能將這件事忘記,再也不過問。

可誰料公主今日卻又問起來了。

秉燭的心提了起來,以公主的性子,自己是萬萬不可隱瞞的,否則自己隻怕沒有好下場。而且縱自己隱瞞了又如何,這種事情,公主再隨便找個人去打聽,也是打聽得到的。

她閉上眼睛,覺得心裡好難受,可再怎麼樣,她也隻能睜開眼睛,如往常很多次一樣,語氣謙卑但不帶任何情緒。

她聽到自己低聲稟報:“稟公主,您重病那幾日,宮中確有一名宮女因病去世,她是個粗使宮女,在前殿負責灑掃,叫小雲。”

在前殿灑掃,和公主沒有任何交集,不是她將病氣過給您的。秉燭聽到自己的心裡在呐喊,可她不敢說出口。

“小雲。”樓月聽了,將這個名字低聲念了一遍。

秉燭如等待鍘刀落下一般,等待公主接下來的話。

而後,她聽到公主以不似往常的語氣說道:“’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雲,很好聽的名字。”

秉燭聽得心中一顫——這詩句她聽不懂,她隻知道,似乎……公主不像是生氣的樣子。所以並不是如她所想的那樣,公主要追究小雲的過錯。

她心中鬆了一口氣。

而樓月,根本沒有意識到秉燭的反應有些異常。

她隻是在想,如果不是穿越出錯了,此刻她該成為小雲的。明明她與這名叫小雲的、未謀麵的宮女沒有任何交集,可因為這麼一點聯係,又似乎有了交集。

樓月也分不清自己心頭的情緒,默了片刻後,對秉燭吩咐:“等會我讓王嬤嬤給你拿些銀子,找人好生安葬了小雲吧。若她有家人,將銀子給她家人,若沒有,就拿銀子好生置辦一下後事。”

秉燭覺得自己怔怔的,好像今天像在做夢一樣,她失去了往日的謹慎寡言,下意識回道:“小雲她沒有家人。”

“你認識她?”樓月才反應過來,問。

秉燭低頭,低聲應道:“她與奴婢是同鄉。”

“同鄉……”樓月心道原來如此,還有這麼一層關係。“你們的家鄉在哪裡?”

秉燭答:“奴婢的家鄉在北郡,北郡被陛下割讓給了北戎之後,父母就帶著奴婢逃難到了國都。”

樓月聽得心中一歎。

這是一個亂世,小國林立,彼此征伐不休,今日某地歸你,明日某地歸我。係統在介紹劇情時,將這背景一筆帶過,可在這甜寵的劇情之下,是無數人模糊而悲傷的麵容。

十多年前,樓國皇帝尚為臣子時,為了造反,暗中聯合北戎,以割地、歲貢為利,與北戎裡應外合,滅了吳國,樓姓臣子稱帝,是為樓國。吳國滅亡後,樓國皇帝應約,將北方許多州郡、以及其上的人民,儘數割讓給了北戎。

秉燭的家鄉北郡,便是其中的一塊。

彼時秉燭年幼,隨父母鄉親一道逃亡,背離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隻為了不生活在北戎的鐵騎之下。逃亡到了都城後,因失了土地,家境困頓不已,秉燭與年齡相仿的同鄉好友小雲一道,不得已賣身入宮做了宮人。

深宮之中,她與小雲這位同鄉在伺候主子之餘,是不是偶爾會湊在一起,回想起幼時家鄉尚未被北戎侵占之前的事情,好像宮裡那些愁苦與擔心受怕,在那一瞬間會被拋在腦後。

小雲。樓月不由得想著,如果不是穿越時出了錯,此刻的自己,就已經成為了小雲,是個粗使宮女,在前殿負責灑掃。有個感情不錯的同鄉,是西樓公主身邊的貼身宮女秉燭。西樓公主脾氣很大,同鄉秉燭很有壓力,偶爾因過錯還會被鞭笞。每當秉燭被斥責鞭笞時,小雲應當都會經常寬慰她。兩個同鄉的姑娘在深宮裡,互相幫助、互相安慰,才能一天一天地努力活下去。秉燭性格這樣沉默謹慎,那小雲呢,不知又是什麼性格。

自己之前怎麼能將這樣活生生的人,僅僅當做是遊戲的NPC呢。他們明明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世界啊。

樓月心中歎息,穿越到這個以紛亂戰爭為背景的位麵,她有些難過。

她對秉燭說:“既然你們是同鄉,她過世後,你心裡應當也不好受。我給你放幾天假,然後讓王嬤嬤給你拿些銀子,這幾天你就去替她操辦後事吧。”

秉燭愣愣地應了一聲是,她已經無法掩蓋自己的驚訝。

她想了很多可能,不明白公主為什麼要找一個近日過世的宮女,她甚至以為公主是要遷怒於過世的宮女。

而此刻公主的目的終於明確了,可秉燭卻更加迷茫,公主給她銀子,讓她好生安葬小雲。為什麼?

公主……病了一場之後,似乎不一樣了。

而樓月隻是靜靜看著秉燭,她在心裡默默對秉燭說:我差點就成為小雲了,成為你的同鄉。

……

因西樓公主的財物等貴重物品向來是由王嬤嬤保管的,因此,樓月想要給秉燭一些安葬費,先要得到王嬤嬤同意。

公主有命,王嬤嬤自然不敢不從,隻是對秉燭的態度卻不怎麼好。

秉燭拿了銀子,告了假離開後,王嬤嬤拉長了老臉,進了公主的內室。

“公主,我看秉燭這小蹄子越發拿大了。宮裡不知道死了多少宮女,偏秉燭把喪氣事拿到公主麵前說,知道公主最是善心,才從公主這裡得了大筆賞錢。這也就罷了,竟然還拿起架子請假去哭喪了。哼,要是哪個宮女太監死了,我們都去哭喪,這宮裡豈不是亂了套了!”

樓月聽得皺眉,“秉燭的假是我準的,嬤嬤是在指責我嗎?”

王嬤嬤沒料到西樓公主忽然這麼說,忙道:“老奴不敢。”說著抬眼打量公主的神色。

公主真的性情與以前不一樣了。王嬤嬤心道,以前才不會理會什麼宮女去世的事情呢。

樓月實在不喜王嬤嬤,本想命她下去,可卻忽然看到這嬤嬤帶著懷疑打量自己的模樣,不由得心裡一跳。

王嬤嬤可是西樓公主身邊最親近的人,比國君都要親近。自己穿越成為西樓公主,若露出什麼馬腳,最容易發現的也定是王嬤嬤。

還是得解釋一下。

樓月隻能找補著道:“嬤嬤,前些日子重病,我從鬼門關走了一圈,那時我就想,若是我能恢複健康,定然多做善事、多多積福。所以,我聽說秉燭的同鄉去世了,才讓秉燭去好生置辦一下後事,也是替自己攢些功德。”

樓月從西樓公主的記憶中知道,這位嬤嬤其實是頗為迷信的人,這番話應當能打消她的懷疑。

果然王嬤嬤聽了這番話,渾濁眼中的懷疑之色漸漸消失。轉而又道:“公主善心,自然是好的,老奴隻怕對秉燭這丫頭太好了,日後她不得騎在我頭上作威作福了。”

樓月道:“我看秉燭行事謹慎妥帖,是嬤嬤多想了。夜深了,嬤嬤下去歇著吧。”

王嬤嬤見公主麵上露出微倦的神情,知道是不想說話了,立刻噤聲不語,陪笑道:“是。”

走出內室,王嬤嬤方才還陪笑的臉耷拉了下來。

公主真是變了……王嬤嬤想,以前公主對自己可是言聽計從的,幾時這樣疏遠過自己。現在倒好,重用起秉燭來了。這小丫頭眼看著就要上位,踩到自己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