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城(1 / 1)

兩艘船一同進了靈江,如魚入大江,再無蹤跡可尋。

船工們花費了不少的功夫才尋了一處水麵平靜的地方再度將船合二為一。

如果不是宋時親眼看著船分開和合並的全過程,單單隻看現在的船身實在很難想象這會是一艘分解舶。

賀章被龔敬的親兵帶著整整折騰了三天,不知道什麼原理,反正人是不暈船了。

生龍活虎以後,他倒是想找機會偷偷下船,但是自從遇到水匪以後,全船戒嚴,除非他跳水,否則沒有任何逃脫的機會。

而賀章,是個旱鴨子。

因為賀章和宋時示警的緣故,他們被邀請搬入了三層的船首樓。

入了靈江之後宋時明顯能感覺到船速加快,沒過多久,就從靈江彙入大海,整個船身都因為海水的浮力變化而上升了一些。

一望無際的海麵水天一色實在讓船上的眾人都頗為新鮮。

但是宋時的心就更沉了,因為一路上貨船沒有任何停留,隻在入海前補充了一些淡水。說明他們下一個補給地很近,不需要再繼續補給。

果然貨船趁著季風一路揚帆,不到一旬就到達了目的地。

一個偏遠荒蕪的小漁村。

不是宋時猜測的山海關,也不是她所以為的一些邊關重鎮的模樣。

沒有任何的高牆建築,簡陋的就像個野外的臨時碼頭,幾所茅草屋在風中搖擺,遠遠的能看到一些稀疏的人群走出茅屋。

踏上陸地的那一刻,宋時的身體還在忍不住輕晃,仿佛踩在了雲彩之上,習慣了船上無時無刻的震動搖晃,宋時居然有些暈陸地了。

反而是賀章長舒一口氣,現在他幾乎沒有剛上船的萎靡了,不管是陸地還是貨船都能如履平地,不過到了陸地上總感覺握刀的手都有力量幾分。

船上的流民一落地就感受到了和歸安府完全不同的氣候,明明還是九月下旬的天氣,但是在這個地方,已經開始有點寒意了。

尤其是他們是早上剛到的,初升的旭日還來不及趕走這刻骨的寒意。

賀章瞅了一眼天色,抖了抖包袱,把之前送給宋時的那件金邊大氅掏了出來蓋在她身上。

“我就說能用上吧,之前你還說去交趾這樣南的地方,這毛料用不上。”語氣中不經意顯示出幾分得意。

宋時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那柔軟的毛料包裹起來,渾身的寒意頓時被隔絕開來。

這件奢華精致的大氅一現身,倒是讓她在一眾流民中顯得格外顯眼起來,不過大家看到是小宋先生倒也沒說什麼。

這時的龔敬才帶著一眾紅襖士兵走來,笑著和他們介紹:“這裡是莫溫河衛旁邊的一個漁村,彆看他現在凋敝成這樣,他曾經也是商路繁華之地。”

“以前是渤海國的管轄地,也是後來的永明城。”

說到永明城的時候原本還茫然的李氏突然就臉色白了一下,終於搞清楚了自己身在何地。

“這不是女真韃子的腹地?”從原本期待的南方邊域到了北方韃子李氏有點笑不出來。

龔敬的眼神銳利,輕笑了一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麼女真韃子的腹地,這明明是我大魏的遼東師衛所之一。”

他伸手從地上抓了一把土:“你們看這的地,黑的泛油光,插根木筷子都能發芽,而奴爾哈奇那時候卻把這裡的漢人趕儘殺絕,這片地也就成了荒地。嘖……這樣的土地卻被那群韃子生生浪費了。”

李氏默然不語深深的歎了一口氣,而其他的流民就沒那麼好的修養了,看著那發黑的土地眼神裡都發著光。

不說彆的,能上這個船的人大多都是被饑荒天災逼迫的背井離鄉的流民,但凡能有一塊好地,種的出些莊稼,又怎麼會淪落到現在的這副樣子。

看到這麼大塊的土地就這麼被生生浪費,不少人忍不住撲上去抓了一把那黑色的泥土,親自感受那油潤的手感,然後開始咒罵起來那群韃子。

龔敬看大家心動了這才緩緩道:“而且前方消息,你們紅巾軍一旬之前已經歸順了我們大魏的太子殿下,如今也是正式的同袍了。我們李家軍就駐守在這裡抗擊女真,後有海運航線,隻要你們在這裡留下定居,每家都可以分到100畝的地。”

原本還在猶豫的流民們聽到了紅巾軍的消息,尤其是那每家100畝田地的待遇,紛紛沸騰了起來,想當年在歸安府,但凡能有個十畝地那就是不得了的人物了,100畝,這不相當於天上掉餡餅了,

於是統統隨著紅襖大軍去登記了,將自己的身份從流民轉換成了永明城的居民。

隻有賀章聽到紅巾軍歸附的消息,就像被抽了魂一樣,怔怔的站在原地,不知道腦子裡想到了什麼,然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這一刻的賀章看起來突然成熟了不少。

宋時拍了拍他的肩膀,帶著他一起去登記了身份。

自此以後,賀章再也沒有說過要回歸安府找他父親的話了。

-

永明城,雖然叫城,但是除了那個破舊的港口,實在沒有半分城的樣子,凋敝殘破,幾棟茅草屋在風中搖曳著,而大部分的人其實住的還是山洞,因為李家軍的船還在源源不斷的運輸著人口,雖然他們整理出來了一些營房,但是不是長久之計。

雖然不懂為什麼大魏都被打到了遼東,李家軍還能不疾不徐的在這偏遠地區安頓民生,但是他們也管不了這許多了,遼東的天氣一旦入秋就寒厲入骨,既然決定留下那就要想辦法讓自己的過的更好一些。

李家軍登記完了之後確實給所有流民在衛所不遠處分了田,而且後麵還有人被貨船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成千上萬的流民被安置在這廣袤的莫溫河衛,就像往湖裡撒了一把胡椒麵,轉瞬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這個曾經繁華過,又曾經被遺忘過的地方,隨著不斷的流民入駐,漸漸重新開始散發生機。

由於時近九月,莫溫河衛的的天氣雖然還算適宜,但是夜間已經開始寒冷了起來。

雖然分了田,但是此刻的莫溫河衛的天氣已經完全不適合糧食作物生長了,除了一些白菜和萵苣的蔬菜還能勉強種植,幾乎已經沒有彆的作物還能種植了。

大部分的人彙聚在永明城附近,因為這邊的李家軍會招工修碼頭以及較場馬路等一係列的建築,而且有一技之長的木匠還會被招進港口旁邊的修船廠。

永明城是插入女真韃子腹地的最強一刀,為此李家軍早已準備了數年。

糧食缺口暫時不大,光是從遼東和其他海運運輸過來的糧食支持起永明城這些人口還是夠用的。

所以,現在最迫在眉睫的就是住房問題。

永明城的冬天,那可是能輕易就能凍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