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腦補的胤禛(1 / 1)

看過小格格、用過膳之後,胤禛到底是留下了。

不過,胤禛這倒也沒急著就寢。而是開口和她閒聊起來。

胤禛問道:“洗三和滿月宴的時候見過你額娘了吧?宋夫人身體還好嗎?”

宋玉瑤聞言露出一臉感激地道:“見過額娘了,額娘身體健康,多謝爺。”

雖然宋家是朝朝血緣意義上的親外祖家,但這個時代比起單純的血緣,人們更重禮法。

她隻是胤禛的一個小妾,而且家裡又是包衣,包衣是滿洲皇室的家族,她這身份就相當於胤禛這位少爺家裡的家生子。

雖然朝朝是她生的,但是福晉才是朝朝名義上、禮法上的母親,福晉的家族烏拉那拉家才是朝朝名義上、禮法上的外祖家。

胤禛其實完全可以不讓宋家的人來的,他讓他們來參加朝朝的洗三和滿月宴,應該是為了她和朝朝。

是存著想讓她見見家裡人的心思,也存著讓朝朝得到血脈親人祝福的心思。

雖然她不是原主,宋家的人並不是她真正的親人,但是不管怎麼樣,胤禛的心意得領。

雖然她經常罵他狗男人,但不得不說,從她來了以後的這段時間,他對她還是不錯的。

這麼一想,宋玉瑤臉上的笑意又真誠了幾分。

卻見胤禛又開口道:“穆爾登格洗三時,爺和你阿瑪、大哥聊過幾句,你阿瑪和大哥,都是個好的。”

上次原主的阿瑪和大哥也都來了,隻是她隻是遠遠地看了一眼,沒能和他們說上話,他們在男賓們那裡。

如今看來,是胤禛在儀式過後,和他們單獨說過話了。

宋玉瑤想了想原主阿瑪和大哥的性情,心裡對胤禛這話倒也沒感到驚奇。

胤禛這人雖然不好討好,但是原主阿瑪和大哥,都是那種比較單純厚道的人,這樣的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不會討厭的。

她從原主記憶中,回憶過關於原主阿瑪的記憶,那是個有點迂、又有點赤忱的讀書人。

除了一心讀聖賢書之外,就是把心思放在一些小發明創造上。

也是因為他這個性情,所以原主阿瑪考上進士之後,原主她祖父宋老太爺,才會讓他去工部。

不過,就算去了工部,這麼多年過去,他也仍然隻是個六品主事,和原主離開家前差不多,這些年就沒變過。

他這種性情,確實是不怎麼能在官場上往上混的。

但她想到原主在家時,她阿瑪做的那些小發明,心裡不禁有點可惜。

她還在家裡見過她阿瑪做的木質的機關小狗呢,上了發條的那種。

若是在末世前的現代,依她阿瑪這個本事,怎麼也能成為個理工大佬。生活在這個時代,倒是可惜了!

心裡是這麼想,麵上她卻是一臉與有榮焉地對胤禛道:“爺不輕易誇人,能得爺一聲誇獎,倒是阿瑪和哥哥的榮幸。”

胤禛似乎被取悅了,嘴角難得露出一絲笑,道:“彆人希望得我的誇獎,多是因為我這皇子阿哥的身份,你倒因為爺少誇人而感到榮幸。

這生了小格格之後,連性子也變得活潑了嗎?可見之前那三年的木訥寡言,多半也是裝出來的!”

他雖然這麼說,臉上卻沒有責怪的意思,隻在心裡暗道,雖說女子出嫁從夫,但是從前他的奶嬤嬤也說過,女子在夫家生了兒子才有了底氣。

如今宋氏雖沒生兒子,但也為他生了個女兒,應該是自覺在這府裡比之前有底氣了,才會慢慢露出真性情來。

原先那三年的木訥寡言,想必是因為她自己的身份低微,又是他的教引宮女出身,生怕惹了他和福晉不喜被遣送出去,所以才如此吧!如今看來,那倒未必是她的真性情。

不過,他對於這樣的宋氏倒是並不討厭。宋氏畢竟是他的第一個女人,他又不像彆人那樣,對自己的教引宮女會心生不喜,他對她總是有些感情的。

如今她能越變越好,與他更投契些,這樣也能讓他不那麼快生厭了,能陪著他多走一段時光。胤禛心裡淡淡地想道。

宋玉瑤聽了胤禛的話,先是一驚,以為胤禛發現了什麼,待到聽到後麵那句,心裡就鬆了口氣。

她倒不意外胤禛發現了她這段時間性格上的變化,畢竟他又不是傻子。

彆說是他這個能在一群能乾的皇子阿哥中脫穎而出、笑到最後的聰明人了,就是她身邊的小蘭小菊小安子他們其實也都發現了這段時間她性格上的變化。

要不然小蘭小菊現在能和她相處起來這麼自在嗎?

原主在的時候,她們可不敢這麼隨意的。不過是因為發現她和原先不同,性格上更加隨和了罷了。

不過,他們都認為她是因為生了孩子才有這些變化,倒是個好事。

如今,胤禛腦補之後自己還為她找了個借口,認為她原先在家時性格就是活潑的,隻是因為進了宮,進了這四爺府裡,才木訥寡言了些。

現在不過是因為生了小格格後慢慢露出了原先的性格。

這倒為她省了不少的事,省得她再費心去解釋了。

而且,本來嘛,原主原先沒入宮前在家時,父母寵愛、哥哥愛護,兩個弟弟都是庶出的都看她額娘的臉色行事,本來性格就是要比入宮後活潑的。所以,她也不怕將來露餡!

於是,她在臉上露出一抹不好意思,一副事實就是這樣,隻是不小心被爺發現了的樣子。

倒是惹得胤禛輕輕地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宋玉瑤看了之後,不禁在心裡偷笑,不管表麵上再怎麼成熟,歸根到底,現在的胤禛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年啊!

儘管在現在這個時代,他已經娶妻納妾,甚至開始做父親了。

兩人笑了一會兒後,宋玉瑤又想起房子的事。一直在這阿哥所裡住著,沒個小院子是真的很不方便。

於是,她問胤禛道:“爺,聽說您最近在忙著建府的事,咱們四阿哥府開始建了嗎?什麼時候能建好?”

胤禛聽了後,眼底閃過一絲了然,剛才吃過飯後,她看著外麵院子的眼神分明透著一絲渴望,隻是看了看對麵和正院的方向後又放棄了。這是覺得尷尬吧?

胤禛其實也能理解,便是皇阿瑪和妃嬪去逛禦花園,也是往往讓清場的。不然碰到其他的妻妾,也確實尷尬。

他剛才沒提出要去院子裡逛逛,其實也是因為這個,這阿哥所到底還是太小了!

這麼想著,胤禛就開口道:“咱們家的府邸已經在設計建造方案了,我最近下了學之後,就是在忙著這個事。

等到府邸的建造方案定出來,就會開始修建,想來有個一二年,最遲二三年的時間,應該就能建完了。到時候,爺就能出宮建府了。”他一臉篤定地說。

他今年十六歲,而漢人男子二十歲加冠表示成人。

雖然他們是滿人,但是皇阿瑪一向推崇漢學,受漢學影響頗深。最遲等到他二十歲的時候,皇阿瑪一定會讓他出宮建府的。

其實皇子年滿十五歲就可以出宮封爵,封爵之後,有了爵位之後,就可以出宮建府了。

但誰讓皇阿瑪早年失的兒子太多,除了對二哥最好之外,對他們這幾個年長的兒子一向也是比較疼愛的。

所以,皇阿瑪舍不得他們早早出宮建府,想讓他們多在宮裡留幾年。

不過,想到皇阿瑪對二哥的偏愛,他內心又閃過一絲陰霾,皇阿瑪不想讓他們早早出宮建府,可能也有不想他們過早地培植自己的勢力,分薄了二哥的權威的意思。

但是,皇阿瑪的“皇”在前,“阿瑪”在後,皇阿瑪的意思,他們這些做兒臣的,自然得聽從。

宋玉瑤卻不知道胤禛的複雜心思,她隻聽到“已經在設計建造方案了”,以及“有個一二年時間,最遲二三年的時間,應該就能建完了”,心裡就是一喜。

雖然短時間內還不能住進去,但是好歹有個時間預計了,這就有個盼頭了。

而且,既然府邸的建造圖還沒有出來,那自己能不能提點要求,讓以後的院子更符合自己的心意呢?

於是她問胤禛道:“不知爺打算給妾身一個什麼樣的院子?”

胤禛沉吟了片刻,道:“正院肯定是要給福晉的,而你和李氏都是爺身邊的老人了,肯定要比以後的人住的好一點。

那就在離爺的前院近的地方,給你們兩個挑個大一點的院子。”

雖然他不是好色的人,但是他也知道,他以後是不會隻有這一妻二妾三個女人的。

福晉不說,宋氏李氏來他身邊的時間最早,自然不能虧待了,還是要給她們挑個好一點的院子。

不過,宋氏現在隻生了一個格格,李氏又還未曾生育,她們卻是沒法住進正院以外最大最好的院子的。

那是依照他的側福晉的品級建的,他也不能為她們破這個例。

隻能盼著宋氏和李氏爭氣些,若是能給他多生幾個兒子,他也能把她們提到側福晉的位置。

這樣以後,哪怕他的寵愛不在,她們在這後院也能有位份和兒子作為依靠,輕易不會讓人欺辱了去。

想到這裡,他看著宋玉瑤的肚子就閃過一絲遺憾,可惜的是宋氏這兩年怕是沒法給他生兒子了。

不過,她對他這般信任,對福晉這般退讓,那也不會讓她吃虧。

等過兩年,等福晉生了兒子,宋氏的身體也調理好了,他必定會再給她一個兒子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