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哥天璿宮巨門王子和夫人顧安芳(1 / 1)

雪的女兒 Ann泠善然 12881 字 4個月前

二哥天璿宮巨門王子,溫潤如玉,心懷蒼生。夫人顧安芳,賢良淑德,才情出眾。值亂世之際,烽火連天,民不聊生。巨門王子與顧安芳相商,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又設醫館,施藥救人。然奸人妒恨,誣陷王子謀逆。夫婦二人臨危不懼,於朝堂之上,據理力爭,以仁德之舉感化眾人,終得清白,天璿宮亦成為百姓心中希望之所在,其善名遠揚,流芳千古。

二哥天璿宮的巨門王子,生就一副溫潤如玉的麵容。劍眉星目間透著深邃與睿智,麵龐白皙如玉,泛著淡淡的光澤,雙眸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深邃而明亮,鼻若懸膽,唇似點櫻。一頭烏發整齊束起,以羊脂玉冠固定,身著一襲月白色錦袍,袍上繡著精致的銀色暗紋,腰束墨色絲帶,下墜著一塊溫潤玉佩,舉手投足間儘顯優雅與從容,心懷蒼生的他,氣質超凡脫俗,仿若嫡仙下凡。

他的夫人顧安芳,眉如遠黛,目若秋水,朱唇不點而紅。一頭青絲如瀑,僅以一根羊脂玉簪挽起,幾縷碎發垂落在白皙的頸邊,更添幾分柔美。她身著淡粉色羅裙,外披一件白色輕紗,走起路來,裙裾飄飄,仿若一朵盛開的芙蕖。她生性賢良淑德,才情出眾,出口成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彼時,亂世烽火連天,硝煙彌漫,大地被戰火熏染得一片灰暗。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厚重的烏雲仿佛隨時都會壓下來,太陽被遮蔽得嚴嚴實實,隻透出幾絲微弱的光線。田野裡,莊稼荒蕪,雜草叢生,百姓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巨門王子望著這一切,心中悲痛萬分,與顧安芳相商後,決定開倉放糧。天璿宮的糧倉前,聚集著無數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災民,他們眼神中滿是渴望與期待。巨門王子站在高處,眼神堅定而溫和,高聲道:“諸位鄉親,今逢亂世,吾不忍見爾等受苦,特開倉放糧,願能助大家度過難關。”說罷,便指揮著侍從們搬運糧食。

隨後,他們又在城中設醫館。醫館內,顧安芳親率一眾醫者,忙碌地救治傷員。她眼神專注,輕聲安慰著傷者:“莫怕,有我們在,定會讓你康複。”

然而,他們的善舉卻引來了奸人的妒恨。朝堂之上,奸佞之臣滿臉橫肉,三角眼中閃爍著陰險的光,誣陷道:“陛下,巨門王子開倉放糧、設館救人,看似善舉,實則意在謀逆,收買民心啊!”一時間,朝堂上下議論紛紛。

巨門王子與顧安芳臨危不懼。王子上前一步,向皇上行了一禮,神色鎮定,不卑不亢地說道:“陛下,微臣一心隻為蒼生,絕無謀逆之心。陛下聖明,當知微臣平日所為,皆出自真心。”顧安芳亦微微屈膝,柔聲道:“陛下,臣妾與殿下見百姓疾苦,實在於心不忍。若此為謀逆,那古往今來,心懷天下者豈不是皆為罪人?”說罷,一滴清淚順著臉頰滑落。

皇上坐在龍椅上,麵色凝重,審視著殿下二人。巨門王子與顧安芳的目光坦然與之對視,那眼中的仁德與真誠仿佛能穿透人心。漸漸地,眾人被他們的仁德之舉所感化,紛紛為其求情。最終,皇上明察秋毫,還了他們清白。

自此以後,天璿宮便成為百姓心中希望之所在。百姓們口口相傳,讚揚著巨門王子與顧安芳的善舉,他們的事跡也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曆史的長河中流芳千古,永不磨滅。

巨門王子劍眉緊蹙,向前一步,向皇上深施一禮後,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陛下,微臣自小受皇家恩養,深知忠義二字。如今天下大亂,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臣每見餓殍滿地、哀鴻遍野之景,痛心疾首。開倉放糧,不過是不忍百姓餓死溝壑;設醫館施藥,隻為救死扶傷。此皆為順應天理人情之舉,何來謀逆之說?陛下聖明,定能洞察微臣肺腑,微臣但求問心無愧,即便赴湯蹈火,亦要護佑蒼生。”

顧安芳蓮步輕移,盈盈拜倒,粉麵含悲,卻言辭懇切:“陛下,君上常言民為邦本。殿下與臣妾身處宮闈,亦知民間疾苦。當此亂世,若見死不救,何以為君?何以為臣?何以為人?殿下所為,皆出自仁德之心,若因此被誣,天理何在?公道何存?陛下若疑,可細查殿下言行,自當明了。”言罷,她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直視皇上,眼中淚光閃爍,卻透著不容置疑的真誠。

巨門王子與顧安芳的話語擲地有聲,朝堂之上一時陷入寂靜。唯有那奸佞之臣,仍不甘心地叫嚷著:“陛下,莫要被他們的巧言令色所蒙蔽,王子這般大肆籠絡民心,其心可誅啊!”

巨門王子冷冷地瞥向那奸人,怒目而視:“你這奸佞小人,隻知為一己私欲誣陷忠良。本王子在天璿宮時,日夜憂心百姓,你卻在這朝堂之上搬弄是非,你可曾為百姓做過一件實事?可曾見那孩童餓得皮包骨頭,老人在病痛中奄奄一息?”

顧安芳亦站起身來,身姿挺拔,氣質高雅,她環顧四周,緩緩說道:“諸位大人,國之興衰,係於民心。如今外敵環伺,若我朝內部還自相猜忌,讓忠良蒙冤,這錦繡山河又將何去何從?殿下所為,光明磊落,天日可鑒。而你等在此血口噴人,就不怕日後史書工筆,留下千古罵名?”

這時,一位老臣撫須沉吟道:“陛下,老臣以為,巨門王子與王妃一向品行端良,且其救濟之舉確有成效,若僅憑一麵之詞便定其謀逆,恐難服眾啊。”其他幾位大臣也紛紛點頭,低聲議論起來。

巨門王子見有老臣為自己說話,心中稍感欣慰,接著說道:“陛下,臣在開倉放糧之時,親力親為,監督每一粒糧食都能落入災民口中。設醫館時,更是與夫人四處尋訪良醫,甚至拿出天璿宮的私庫購置藥材。若臣有謀逆之心,又怎會如此大費周章地為百姓謀福祉,而不是暗中積攢兵力、屯聚糧草?”

顧安芳微微頷首,從袖中取出一本賬冊,雙手呈上:“陛下,這是所有救濟事宜的詳細記錄,從糧食的進出數量,到醫館藥材的購置清單,再到受助百姓的名錄手印,皆一一在冊。陛下可派人仔細查驗,若有半分虛假,臣婦願與殿下一同受罰。”

皇上凝視著殿下的二人,目光中帶著審視與沉思,他並未言語,隻是抬手示意侍從接過賬冊。此時,朝堂氣氛凝重,眾人皆屏息凝視,等待著皇上的決斷。那奸人見勢不妙,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卻仍強裝鎮定,還想再進讒言。

就在奸佞之徒欲要再次開口之際,一位德高望重的禦史站了出來,向皇上恭敬行禮後說道:“陛下,老臣聽聞巨門王子與王妃救濟之舉,深受百姓愛戴。老臣還派人暗訪天璿宮周邊,百姓皆稱王子與王妃為再生父母,對朝廷感恩戴德。此等情形,若強加謀逆之罪,恐失天下民心啊。”

巨門王子感激地看向禦史,抱拳行禮:“大人公正,實乃本王子之幸,百姓之幸。”顧安芳亦福了一福:“大人明察秋毫,有大人這般忠義之士,實乃朝廷之福。”

皇上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目光落在巨門王子身上:“王子,你雖口口聲聲說為百姓,可如此大規模之舉,為何不事先奏明朕?”巨門王子趕忙跪下,神色誠懇:“陛下,事發突然,百姓慘狀刻不容緩,臣一心隻想救百姓於水火,便先行了事,此乃臣之魯莽,臣甘願受罰。但臣絕無半分忤逆之心,還請陛下明鑒。”

顧安芳也隨之跪下,輕聲說道:“陛下,殿下此舉雖有不妥,但也是出於急切。陛下若降罪,臣婦願與殿下共擔。隻是如今救濟之事尚未完成,還望陛下容殿下繼續為百姓做事,以贖其罪。”

此時,朝堂上的氣氛越發凝重,眾人的目光皆聚焦在皇上身上。皇上沉默良久,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眾人,終於開口道:“王子心懷百姓,此舉本無可厚非,但未奏先行,確有違朝規。朕且命人仔細核查賬冊與諸事細節,若真如王子與王妃所言,皆為救濟百姓,朕自會還你們清白,且論功行賞。”

巨門王子與顧安芳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欣慰,齊聲叩首道:“多謝陛下聖恩,臣等定當全力配合。”

那奸佞之臣見皇上並未即刻定巨門王子的罪,心中愈發焦急,眼珠一轉,又進讒言道:“陛下,即便賬目無差,可王子在百姓間威望日盛,長此以往,恐對陛下龍威有損啊。”

巨門王子聞言,怒目圓睜,嗬斥道:“住口!你莫要在此挑撥離間,陛下天威,豈是我等臣子可撼動分毫?我隻一心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解難,你卻三番五次誣陷於我,是何居心?”

顧安芳亦站起身來,身姿婀娜卻透著威嚴:“大人如此言論,是質疑陛下的英明,還是想擾亂朝綱?陛下以仁政治天下,百姓感恩戴德,自是對陛下忠心不二。殿下所為,不過是踐行陛下愛民之念,怎會有損陛下威嚴?”

皇上聞得此言,臉色稍霽,他輕咳一聲,說道:“休得再在此處爭執。巨門王子之事,待朕詳查之後自有定奪。然目下戰亂未平,諸位愛卿當以國事為重,莫要因猜忌內耗了朝廷元氣。”

巨門王子再次抱拳,朗聲道:“陛下聖明,微臣願率天璿宮將士奔赴邊疆,抗擊外敵,以證忠心,也為陛下平定這亂世效力。隻願陛下恩準,在微臣出征期間,仍能使救濟百姓之事不輟,讓天璿宮的醫館和糧倉繼續為百姓帶去希望。”

顧安芳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但隨即也堅定地說道:“陛下,臣妾雖為女流,然也願在後方為將士們籌備物資,協同打理救濟之事,保我朝百姓安寧。”

皇上凝視著巨門王子與顧安芳,心中權衡利弊,片刻後說道:“王子既有此等忠心,朕允你出征。天璿宮的善舉,可暫交與朝中可靠大臣監管,務必使百姓受益。待你凱旋歸來,朕再一並論功行賞,或罪或罰,皆有公斷。”

巨門王子與顧安芳齊聲道謝,退至一旁。而朝堂之上的議論聲,卻並未就此平息,眾人皆在揣測,這巨門王子的命運,究竟會在這亂世的漩渦中,飄向何方。

退朝之後,巨門王子與顧安芳並肩走在宮道上。顧安芳輕輕拉住王子的衣袖,眼中滿是關切:“殿下,此去邊疆,戰火紛飛,您千萬要保重自己。我在後方會時刻牽掛著您。”

巨門王子停下腳步,轉身握住她的手,溫柔地看著她:“安芳,你在宮中也要多加小心。那奸人雖在朝堂上暫時被壓製,但難保不會暗中使壞。你打理救濟之事,難免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若遇危險,定要第一時間告知我或尋求可靠之人相助。”

顧安芳微微點頭:“殿下放心,我自會謹慎。隻是我擔心您在戰場上,刀劍無眼……”她的聲音有些哽咽。

王子將她輕輕擁入懷中,安慰道:“我自幼習武,又有天璿宮一眾忠心將士相隨,定會平安歸來。你才情出眾,有你在後方籌備物資,我在前線也能無後顧之憂。我們夫妻齊心,定能度過此劫。”

回到天璿宮,王子開始著手準備出征事宜,他親自挑選兵器,檢查戰甲,同時召集將士們鼓舞士氣:“諸位,如今邊疆告急,百姓受苦,我們身為朝廷將士,自當挺身而出。此去,我們要為了國家安寧,為了百姓幸福而戰,讓那些妄圖侵犯我朝的敵人知道,我們的熱血不容踐踏!”

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震雲霄:“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天璿宮!”

在天璿宮的另一側,顧安芳也沒有絲毫懈怠。她召集了天璿宮所有得力的侍從與丫鬟,有條不紊地安排著物資籌備之事。

“你等去將庫存的乾糧仔細清點,按照行軍的需求分成合適的份量,再檢查乾糧是否有受潮黴變,務必保證將士們能食用到新鮮足量的食物。”顧安芳眼神堅定地對負責乾糧事務的侍從吩咐道。

“這幾間庫房裡的藥材,你們要儘快分類整理,尤其是療傷止血的草藥,需多備些。聯係城中可靠的藥商,若有短缺,不惜代價采買。”又對著管理藥材的丫鬟們叮囑。

她還親自檢查了用來製作冬衣的布料與棉花,手指輕輕撚過,對裁縫們說道:“天氣嚴寒,這些冬衣的製作不可馬虎,針腳要細密,棉花要填充均勻,要讓將士們在邊疆能抵禦風雪。”

忙碌之餘,顧安芳也不忘與朝中負責監管救濟之事的大臣書信往來,商榷如何讓醫館救治更多傷員,怎樣使放糧過程更加順暢高效,確保天璿宮的善舉在王子出征期間不出現差池。

幾日後,出征的吉日來臨。城門外,大軍整齊列陣,旗幟飄揚,甲胄生輝。巨門王子身披銀色戰甲,頭戴紅纓盔,胯下一匹黑色駿馬,威風凜凜。他的身後,是士氣高昂的天璿宮將士,個個身姿挺拔,眼神堅定。

顧安芳身著一襲素色長裙,外披一件狐毛鑲邊的披風,不顧寒風凜冽,前來送行。她手捧一碗酒,走到王子麵前,眼中淚光閃爍,卻強忍著不讓淚水落下:“殿下,此酒敬你,願你旗開得勝,早日歸來。”

巨門王子接過酒碗,一飲而儘,將碗摔碎在地,大聲道:“安芳,等我。待我平定邊疆,歸來之日,便是與你再續善舉之時。”說罷,他拔出腰間佩劍,指向天空,高呼:“出發!”

大軍緩緩前行,馬蹄聲踏碎了清晨的寧靜。顧安芳站在原地,望著遠去的隊伍,直到消失在天際。她轉身,回到天璿宮,心中默默祈禱,同時也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後方的事務之中。她日夜操勞,監督著物資的籌備與運輸,還要時刻關注著醫館和糧倉的運作情況。

而在邊疆戰場上,巨門王子率領將士們奮勇殺敵。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巨門王子身先士卒,他的劍法猶如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天璿軍的兒郎們,為了家國,為了百姓,殺!”他的怒吼聲激勵著每一位將士,眾人緊密配合,一次次擊退敵軍的進攻。

在天璿宮,顧安芳一邊忙碌於各項事務,一邊密切關注著前線的戰報。每有信使歸來,她總是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接過信件,仔細閱讀其中內容,時而因王子平安而鬆一口氣,時而為戰事的膠著而眉頭緊鎖。

“王妃,近日來報名協助醫館事務的百姓愈發多了,皆是聽聞王子殿下在邊疆征戰,想要出份心力。”一位侍從前來稟報。

顧安芳微微點頭:“甚好,你等安排妥當,不可辜負了百姓的心意。這些時日,辛苦大家了,待殿下凱旋,天璿宮定不會虧待諸位。”

而在邊疆,巨門王子趁著戰事間隙,與麾下將領商討戰略。“敵軍雖來勢洶洶,但我觀其補給線綿長,若我軍能派出一支精銳小隊,截斷其糧草供應,敵軍必亂。”一位將領獻策道。

巨門王子沉思片刻,目光堅定:“此計雖險,但值得一試。本王子親自率隊,定要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是夜,巨門王子帶領著挑選出的精銳將士,如暗夜幽靈般潛入敵軍後方。他們避開敵軍的巡邏隊,成功找到了糧草囤積之處。隨著一聲令下,大火熊熊燃起,照亮了夜空。敵軍頓時陣腳大亂,天璿軍趁勢發起全麵進攻,戰場上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大地。

天璿軍的這一突襲大獲成功,敵軍因糧草被焚,軍心大亂,戰鬥力銳減。巨門王子率領將士們乘勝追擊,在接下來的幾場戰役中接連告捷,成功收複了多處失地。

捷報傳至京城,朝堂上下一片歡騰。皇上龍顏大悅,對天璿王子的英勇之舉讚賞有加,當即下令嘉獎天璿軍,並增派援軍與補給物資,助力巨門王子徹底平定邊疆之亂。

顧安芳得知喜訊,喜極而泣。她在天璿宮設下香案,拜謝上蒼保佑王子平安。隨後,她更加用心地組織天璿宮眾人籌備後續送往邊疆的物資,不僅挑選了上等的藥材、厚實的棉衣,還精心準備了各種滋補品,以犒勞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在邊疆戰場上,巨門王子並未因一時的勝利而驕傲自滿。他深知敵軍隻是暫時受挫,仍有可能發起瘋狂反撲。於是,他一邊指揮將士們加固防線,修築營寨,一邊安撫受傷的士兵,鼓舞士氣:“兄弟們,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還不能鬆懈。我們身後是無數的百姓,是我們的家園,我們一定要堅守到底,直到徹底擊退敵軍,讓邊疆恢複安寧!”

將士們紛紛響應,高呼:“追隨王子,守衛邊疆!”

隨著援軍和物資的陸續抵達,天璿軍如虎添翼。巨門王子重新部署戰略,他將新軍與舊部進行整合,依據士兵們的特長重新編排隊伍,有的負責正麵強攻,有的則專注於側翼突襲與遊擊擾敵。

“眾將士聽令,此次作戰,我們要以正合,以奇勝。正麵的隊伍要穩住陣腳,讓敵軍以為我軍仍按舊法進攻;而側翼的奇兵,要在關鍵時刻如利刃出鞘,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巨門王子站在高坡之上,手持令旗,威風凜凜地指揮著。

顧安芳在後方也沒閒著,她組織天璿宮的能工巧匠,打造了一批特殊的兵器,這些兵器經過改良,更加輕便鋒利且易於使用。同時,她還親自撰寫了鼓舞士氣的書信,隨物資一同送往邊疆,信中言辭懇切,表達了對將士們的敬意與思念,以及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戰場上,巨門王子看準時機,一聲令下,正麵強攻的隊伍如洶湧潮水般衝向敵軍,喊殺聲震天動地。就在敵軍全力應對之時,側翼的奇兵迅速出動,他們身形矯健,如鬼魅般穿梭於敵軍陣中,一時間,敵軍陣腳大亂。天璿軍乘勝追擊,殺敵無數,邊疆的局勢逐漸向著有利於朝廷的方向發展。

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巨門王子始終衝在前線,他的戰甲已被鮮血染紅,卻依然奮勇殺敵,手中長劍揮舞得密不透風,每一次揮動都帶著千鈞之力,敵軍在他麵前猶如螻蟻般不堪一擊。他一邊戰鬥,一邊高呼:“將士們,此刻便是我們守護家園、建功立業之時,殺!”

天璿軍的士兵們受王子鼓舞,個個以一當十,毫不退縮。而敵軍見大勢已去,妄圖組織殘軍進行突圍逃竄。巨門王子目光如炬,立刻識破敵軍意圖,他果斷調遣一支輕騎部隊,對突圍敵軍進行圍追堵截,絕不讓他們有機會重整旗鼓。

與此同時,顧安芳在後方收到了一些關於朝中暗流湧動的消息。有奸佞之徒試圖在物資運輸和援軍派遣上做手腳,以削弱巨門王子的力量。顧安芳心急如焚,她決定不再坐以待斃,而是帶著證據進宮麵聖,向皇上陳說其中利害關係,力求保障前線的支援能夠順利進行,不被奸人所破壞。

顧安芳踏入皇宮,雖心急如焚,但仍保持著端莊儀態。她沿著長長的宮道匆匆前行,裙擺隨風飄動。見到皇上,她恭敬地行大禮,隨後直起身來,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如今邊疆戰事正緊,天璿王子與將士們拚死奮戰,屢立戰功。然而,臣妾聽聞朝中有小人妄圖在物資與援軍之事上動手腳,此等行徑若得逞,不僅會使前線將士寒心,更會危及我朝邊疆之安危,讓敵軍有機可乘。陛下聖明,定不能讓奸人陰謀得逞啊。”

皇上聽後,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悅與沉思:“朕自會查明此事,若真有人敢如此膽大妄為,定不輕饒。王妃且寬心,朕定會保邊疆戰事順利推進,不會讓忠臣蒙冤,將士受苦。”

顧安芳心中稍感寬慰,再次行禮謝恩。而在邊疆,巨門王子率領輕騎部隊成功截斷了敵軍殘部的退路,將其圍困在一處山穀之中。敵軍已是窮途末路,士氣低落,紛紛丟下武器投降。巨門王子望著投降的敵軍,心中並無喜悅,隻有對戰爭殘酷的深深感慨。他命人將俘虜妥善看管,準備押送回朝,聽候皇上發落。

處理完俘虜之事後,巨門王子並未停歇,他深知敵軍雖遭重創,但邊疆的安寧仍需長久穩固的守護。於是,他帶領著疲憊卻堅毅的將士們開始在邊疆各地修築防禦工事,巡視邊境防線,加強軍事布防與巡邏。

“兄弟們,我們辛苦些,多一分防備,百姓便多一分安全,這邊疆的土地便多一分穩固。”巨門王子的聲音帶著些許沙啞,卻依舊充滿力量,鼓舞著每一位將士。

與此同時,顧安芳自皇宮返回天璿宮後,便開始著手整頓天璿宮的後勤事務,她清查賬目,核對物資儲備,還召集了天璿宮所有人員,嚴肅地說道:“如今邊疆戰事吃緊,我們雖在後方,但所做之事關乎萬千將士的生死與邊疆的穩定。任何人不得懈怠,不得中飽私囊,若有違此令,定當逐出天璿宮,嚴懲不貸。”

她還積極與朝中正義之士聯絡,時刻關注著朝中局勢的變化以及物資援軍的調配情況,確保每一批物資都能順利、足額地送往邊疆。此外,她還組織了一些民間的能工巧匠和醫師,準備待局勢稍緩後,一同前往邊疆,為當地百姓和將士們提供更多的幫助與支持。

在邊疆,巨門王子除了鞏固軍事防禦,還關注著當地百姓的生活恢複。他親自帶領士兵幫助百姓修繕被戰火毀壞的房屋,開墾荒蕪的田地,將從敵軍繳獲的部分糧食種子分發給百姓,指導他們播種。

“鄉親們,有我們在,家園定會重建,日子也會慢慢好起來。”巨門王子和藹地對百姓們說道。

而朝中,經皇上嚴查,那些妄圖破壞邊疆戰事支援的奸佞之臣被一一揪出,受到了應有的懲處。這一消息傳至邊疆和天璿宮,眾人無不拍手稱快。

顧安芳得知奸人被懲,便加快了民間力量的組織進度。她挑選出一批精壯的工匠和經驗豐富的醫師,籌備了充足的物資和藥材,準備出發前往邊疆。臨行前,她再次檢查各項事宜,確保萬無一失,眼神中滿是對與王子重逢以及助力邊疆重建的期待。

巨門王子在邊疆的善舉,讓當地百姓感恩戴德。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婦女們為將士們縫補衣物、烤製乾糧,孩子們幫忙傳遞工具、照看馬匹,男人們則與將士們一同加固城牆、挖掘戰壕。軍民一心,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王子殿下,您對我們的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隻願能為您和將士們做點什麼,讓你們能更好地保衛我們的家園。”一位老者滿含熱淚地對巨門王子說道。

巨門王子深受感動,他抱拳向百姓們行禮:“諸位鄉親,保家衛國是我等職責所在,大家的支持與幫助,才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

在天璿宮這邊,顧安芳率領著民間隊伍踏上了前往邊疆的路途。一路之上,她悉心照料眾人,確保隊伍的行進速度與安全。儘管旅途艱辛,但她心中始終懷著對王子的思念和對邊疆的關切,不斷鼓勵大家克服困難。“我們此行,承載著天璿宮的善意與期望,定要為邊疆帶去希望與力量。”

隨著顧安芳一行逐漸靠近邊疆,道路愈發崎嶇難行。但她毫無怨言,與眾人相互扶持,還不時派出先行的哨騎與巨門王子取得聯係,告知行程與物資情況。

巨門王子收到消息後,心中滿是歡喜與期待,立刻安排人手接應。他深知顧安芳此來不僅能帶來急需的物資和人力支援,更能極大地鼓舞士氣、安定民心。

終於,顧安芳的隊伍抵達邊疆營地。巨門王子親自出迎,兩人相見,眼中滿是深情與欣慰,雖未多言,但一切儘在不言中。顧安芳帶來的工匠們迅速投入到防禦工事的修繕與完善工作中,醫師們則在臨時醫館中忙碌起來,為受傷的將士和患病的百姓診治。

而此時,敵軍在經曆連番挫敗後,內部發生了分裂與嘩變。一些將領不滿主帥的指揮,認為繼續與天璿軍對抗隻有死路一條,於是他們秘密商議,企圖通過談判求和,以換取喘息之機並保存自身實力。消息很快傳到了巨門王子耳中,他陷入了沉思,深知這其中可能暗藏玄機,但也明白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對邊疆的長遠安寧亦是大有益處。

巨門王子與麾下將領們緊急商議應對之策。一位老將站出來說道:“殿下,敵軍求和之舉恐有詐,不可輕信,當加強戒備,以防其突襲。”

巨門王子微微點頭:“將軍所言甚是,然若其真心求和,亦可為我邊疆免去戰火塗炭,可派人先去探其虛實,同時整軍備戰,若有異動,即刻出擊。”

於是,巨門王子選派了一位足智多謀且擅長外交的參軍前去談判營地。參軍臨行前,王子叮囑道:“務必小心謹慎,觀察敵軍細微之處,莫要中了圈套。”

顧安芳聽聞此事,也前來與王子商議:“殿下,臣妾以為可從敵軍糧草供應、士氣軍心等方麵入手,試探其求和真偽。若其糧草斷絕,士氣低落,求和或為真心;若不然,定有陰謀。”

王子看著顧安芳,眼中滿是讚賞:“愛妃聰慧,此計甚妙,我這便告知參軍。”

那參軍領命而去,踏入敵軍營帳。隻見敵軍將領麵色各異,有的眼神閃爍,有的故作鎮定。敵軍主帥率先開口:“我軍久戰疲憊,今願求和,願獻良馬千匹,金銀珠寶若乾,隻望貴軍退去,從此各守疆土。”

參軍目光如炬,冷靜回應:“休得空口白話,若真心求和,先將糧草儲備之地、兵力布防圖交來查驗,且貴軍近日內部嘩變,此求和是權宜之計,還是另有謀劃?”

敵軍眾人聞言,一陣騷動。有將領按捺不住,怒喝道:“我等求和已是誠意,你卻如此刁難,莫要以為我軍怕了!”

參軍卻絲毫不懼,隻是冷笑:“既無十足誠意,談何求和?我天璿軍在巨門王子帶領下,戰無不勝,豈會被你等虛情假意蒙騙。”說罷,起身欲走。

敵軍主帥見狀,急忙喝止手下,賠笑道:“且慢,容我等再商議。”參軍便暫留營帳,暗中觀察敵軍動靜,同時派人悄悄潛出,將情況飛速回報給巨門王子。

巨門王子收到回報後,傳令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弓上弦,刀出鞘,嚴陣以待。同時,他與顧安芳繼續商討對策,以防敵軍使詐。

顧安芳思索片刻後說道:“殿下,不妨在我軍營地周圍設下多重陷阱,若敵軍假意求和實則偷襲,定叫他們有來無回。另外,可安排一支奇兵埋伏在營地後方,一旦前方交戰,便可從敵軍背後殺出,形成夾擊之勢。”

巨門王子認可地點點頭,立刻安排將士們依計行事。而在談判營帳內,敵軍將領們仍在激烈爭吵。一些將領認為應該放棄求和,拚死一戰;另一些則覺得天璿軍實力強大,求和是唯一出路。敵軍主帥猶豫不決,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

參軍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越發篤定敵軍求和有詐,但表麵上仍裝作耐心等待的樣子,同時悄悄留意著敵軍營帳內的兵力部署和物資儲備情況,以便為巨門王子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此時,敵軍中一位較為沉穩的將領站了出來,對主帥低聲說道:“大帥,我們可先佯裝答應他們的條件,將其引入我軍腹地,再利用那裡的有利地形設伏,如此一來,或許能扭轉戰局。”

敵軍主帥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隨後,他對參軍說道:“我軍確有誠意求和,糧草與兵力布防圖之事,待我們內部協調一致後,自會奉上。隻是希望貴軍也能展現出些許善意,比如暫時後撤十裡,以表和談之決心。”

參軍心中一凜,立刻意識到這可能是敵軍的陰謀,但臉上並未表露分毫,隻是平靜地回答:“此事我需回去稟報王子殿下,由殿下定奪。”

說完,參軍便匆匆離開敵軍營帳,快馬加鞭趕回天璿軍營地。將敵軍的要求與表現一一向巨門王子和顧安芳詳述。

巨門王子冷笑一聲:“哼,敵軍以為我等會輕易上當嗎?這後撤十裡之要求,定是他們陰謀的一部分。”

顧安芳附和道:“殿下英明,我們不但不能後撤,還應趁此時機,佯裝中計,派出小股部隊佯裝後撤,大部隊則在附近隱蔽,待敵軍出擊,便可將他們一網打儘。”

巨門王子覺得此計甚妙,當下挑選出一支精銳小部隊,由一位智勇雙全的偏將帶領,佯裝依照敵軍要求緩緩後撤。

天璿軍大部隊則在巨門王子與顧安芳的指揮下,借著夜色與地形的掩護,悄悄埋伏在敵軍營地與佯裝後撤部隊之間的關鍵位置。士兵們個個屏氣凝神,握緊武器,等待著敵軍的下一步行動。

而在敵軍營地,敵軍主帥見天璿軍小部隊開始後撤,以為奸計得逞,心中大喜,立刻召集人馬,準備出擊。“眾將士,成敗在此一舉,隨我殺出去,奪回失地!”敵軍主帥高聲喊道。

於是,敵軍傾巢而出,氣勢洶洶地朝著天璿軍小部隊撲去。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已經踏入了天璿軍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當他們追至埋伏圈時,巨門王子一聲令下,戰鼓齊鳴,天璿軍從四麵八方殺出,喊殺聲震天動地。

敵軍頓時陷入慌亂,原本整齊的陣型被衝得七零八落。但他們也不甘坐以待斃,部分敵軍迅速反應過來,開始組織抵抗,企圖衝破天璿軍的包圍圈。

巨門王子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手中長劍如蛟龍出海,所到之處血濺四方。他一邊戰鬥,一邊高呼:“將士們,今日便是決勝之時,為了邊疆的安寧,為了百姓的幸福,殺!”

天璿軍將士們受王子鼓舞,個個奮勇向前,與敵軍展開了殊死搏鬥。顧安芳在後方組織起一隊人馬,負責運送箭矢、救治傷員,確保前線戰鬥的順利進行。

在激烈的戰鬥中,敵軍漸漸不敵,但仍有少數頑固之徒拚死頑抗。巨門王子看準時機,帶領一隊精銳,直取敵軍主帥。敵軍主帥見大勢已去,卻仍妄圖做困獸之鬥,他身邊的護衛圍成一圈,拚死抵抗。

巨門王子毫無懼色,他眼神堅定,腳下步伐沉穩而迅速,手中長劍揮舞如風,每一次刺出都帶著破竹之勢,劍劍指向敵軍主帥。身旁的精銳將士們也緊密配合,他們或用盾牌抵擋敵軍護衛的攻擊,或揮刀斬向敵人的要害,逐步撕開敵軍的防護圈。

與此同時,天璿軍其他將士在戰場上也取得了顯著優勢,敵軍的抵抗越來越微弱。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但天璿軍的士氣卻愈發高昂。

顧安芳看到前方戰事膠著,心急如焚,她果斷地從後勤隊伍中挑選出數名善射的士兵,組成臨時的狙擊小隊,命令他們瞄準敵軍主帥周圍的護衛,為王子創造機會。狙擊小隊迅速就位,搭弓射箭,利箭如流星般射向敵軍,一時間,敵軍主帥身邊的護衛倒下數人。

巨門王子趁機大喝一聲,施展出淩厲的絕招,隻見一道寒光閃過,敵軍主帥的武器被擊飛,他的脖頸上架上了巨門王子的長劍。敵軍見主帥被製,紛紛放下武器投降。這場戰鬥,終以天璿軍的輝煌勝利而告終。

巨門王子用劍抵住敵軍主帥咽喉,大聲喝道:“命你麾下殘軍即刻放下武器,否則休怪本王子無情!”敵軍主帥麵如死灰,隻得傳令全軍投降。天璿軍迅速收繳敵軍武器,將俘虜集中看守。

此役大捷,邊疆暫得安寧。巨門王子一麵安排士兵打掃戰場,救治己方傷員並妥善安置敵軍傷患,儘顯仁厚風範;一麵派人快馬加鞭向朝廷報捷,詳述戰事經過與顧安芳的智謀協助。

顧安芳則帶著天璿宮眾人,在營地中支起大鍋,熬煮熱粥與草藥湯,慰勞疲憊的將士們,又指揮著分發禦寒衣物與被褥,確保眾人能安然度過戰後的寒夜。

然而,王子深知,這隻是暫時的平靜。他召集眾將領於營帳中,商討戰後邊疆的長久治理與防禦之策,考慮如何加強與周邊部落的友好往來,從根源上減少戰事發生的可能,同時積極整軍練武,以防敵軍卷土重來或其他勢力的侵擾。

在營帳中,將領們各抒己見。一位將領提出:“殿下,可在邊疆設立貿易集市,與周邊部落互通有無,以貿易促交流,以交流化乾戈。”

巨門王子點頭稱是:“此計可行,但集市的管理與安保需妥善安排,絕不能讓其成為混亂與紛爭的源頭。”

顧安芳也參與進討論:“殿下,臣妾以為還可在邊疆興辦學堂,讓各族孩童皆能入學受教,傳播我朝文化與禮儀,增進彼此的理解與認同。”

眾人紛紛讚同。於是,巨門王子開始著手規劃貿易集市的選址與建設,調配士兵參與安保工作,並招募有經驗的商人來運營。顧安芳則負責學堂的籌備事宜,她召集文人墨客編寫教材,聘請先生,還親自設計學堂的布局與課程。

同時,巨門王子派出使者,帶著禮物與和平的意願,前往周邊部落,邀請他們參與貿易集市的開啟儀式,並商討共同維護邊疆和平穩定的大計。使者們奔走於各個部落之間,傳達著天璿軍的善意與合作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