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弄走方印寶,房元武才長長鬆了口氣。
“將軍,”萬夫長宋學文湊了過來,“您說那姓方的到底能不能區分我們這些輜重武器的型號?”
如果方印寶能,以後他們就有麻煩了。
如果不能,那剛才所做的一切未免有些打草驚蛇,沒準反而引起方印寶的懷疑。
“這……”房元武皺著眉頭沉吟了好才半晌,才輕輕地搖了搖頭。
“本將也不清楚。不過事已至此,也隻能當他能分辯來防著了。”
哎!
說完,房元武長長歎了口氣。
新舊王朝交替時期,最是危險。一旦方印寶拿到什麼虧空貪汙確切的證據,他們這些主要將領恐怕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那……”宋學文眼裡閃過殺意,他試探著問:“將軍,咱們該怎麼辦?”
“你彆胡來!”房元武警惕地瞪了下屬一眼。
宋學文是他一手帶出來。隻要對方一蹺屁股,房元武就知道這手下想拉什麼屎。
“我們中央軍團支持太子,兵部支持的是齊王。如今陛下賓天在即,齊王正火燒眉毛地四處挖著太子的把柄,以便將他拉下東宮的寶座,從而讓自己名正言順地坐上去。”
“這關節眼你要敢動方印寶,齊王肯定不會善罷乾休。到時候星紀城再派來的恐怕就不止一個方印寶了。”
“是是是。”宋學文一想那場景,頓時嚇得滿頭大汗,“謝將軍指點,屬下真是糊塗。”
房元武沒理會宋學文。
他目光閃了閃,抬頭往東麵遼闊的大海望去。
“如今啊,隻能期望倭寇來攻或者收複北海關之戰儘快開打了。”
戰場混亂,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隻要戰鬥一打響,各種武器略有折損或者某些人員不幸喪生,也是情由可原。
到時候就算兵部拿到什麼證據,也已經無據可查。
宋學文了然,情自不禁跟著朝東方望去。
他憤憤地罵道:“韋君謙這王八蛋,往年眼睛裡素來容不下一粒沙子。隻要人敢犯他,他必定犯人。這會老天也已經變暖,他怎麼還這麼沉得住氣?”
說著說著,兩人相視一眼,腦海突然升起一個名字。
寧王。
“將軍,”宋學文左右瞧了一眼,見周圍沒人,他壓低了聲音,“寧王人雖然不在星紀城,但朝野之間的威勢卻是十分龐大。以現在的情況看,無論是太子還是齊王,恐怕都遠遠不如他。”
“咱們……馮將軍有沒有私下跟他接觸過?”
正所謂一朝君王一朝臣,他們中央軍團指望的是太子。
隻要太子登基,一切都好說。
但如果最後坐到那位子上的卻是寧王或者齊王,他們這些人恐怕就尷尬了。
而且軍團裡還有堆怎麼也抹不平的爛帳……
房元武越想越心浮氣燥。
他的聲音不由尖了幾分,“馮將軍是什麼人?那是軍團大將,他說話作事定然早有規劃,本將怎麼知道。”
“你最好少替大將軍操心,現在要做的就是死死盯住方印寶幾個欽差,以防他發現咱們拋石機和弩車陣地上的貓膩。其他事情一律不用管。”
“是!”宋學文嚇得一縮脖子,“屬下記住了。”
房元武又交待了幾件事,這才下了左翼高地,匆匆趕去中軍見馮浩瀚。
他把方印寶一行欽差的所作所為說了說,聽得馮浩瀚直皺眉頭。
“將軍,咱們該怎麼辦?”
“慌什麼。”馮浩瀚有些恨鐵不成鋼,“記住,你是掌握數萬大軍的將軍,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冷靜,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謝將軍教誨。”房元武滿麵羞愧,“屬下記住了。”
馮浩瀚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沉吟了好一會,才開口:“看樣子方印寶暫時隻是懷疑,並沒拿到什麼確切的證據。”
“為防萬一,我們必須三管齊下。”
“第一,要防止他繼續到處亂竄收集證據;第二,讓眼前的戰爭儘快展開;第三嘛,則派人去星紀城勸說一下永昌侯。”
永昌侯府無非就是想保住自己的門楣。
太子到底太子,是名正言順的帝位續承人。隻要最後能上位,到時候胡亂拉個理由賞個大功,就萬事大吉。
沒必要讓方印寶弄得大家下不了台嘛。
房元武眼睛大亮,真心恭維道:“將軍說的是,末將立即著手安排。”
沒多久,幾騎自中央軍團駐地飛奔而出,遙遙向各方而去。
———
星紀城,宗人府。
正殿。
往日這座專門處理皇族事務的府邸一向寂靜肅穆,就連最無法無天的皇族子嗣都不敢在此大聲囂嘩。
這天,安靜的殿堂突然響起淩亂的腳步聲。
不多時,原來空蕩蕩的宗人府正殿已經變得熙熙攘攘。
這些人大多頭發花白,老態龍鐘,然而身上的衣裳要麼繡著龍要麼畫著鳳,一看就知道是陳氏皇族的宗老。
“各位皇叔皇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不知道啊,本王正在後園聽曲,突然收到消息讓來這兒……”
“我也是。傳話的小黃人語氣還挺急,害得本宮以為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趕緊放下一切匆匆趕來。哎呦,本宮的老腰喲……”
有宗老臉色一變,他隱晦地朝皇宮的方向看了一眼,“各位,是不是……”
其他人雖早已想到這一茬,此時仍忍不住動容,然而個個腦袋卻是連連搖頭。
“不太可能。”有人沉吟,“皇宮方麵至今沒傳來什麼動靜。”
“說的是。”其他人紛紛點頭。
如果長興帝真有個三長兩短,至少皇宮會敲響代表帝皇駕崩的喪鐘。
然而至今為止整個皇宮都靜悄悄的,他們可什麼都沒聽到。
又有人站了出來,“各位,戶部尚書府就在我家附近,早上本王出去溜達,還看見錢尚書笑嗬嗬地拿著折子準備上朝呢……本王覺得應該沒啥事。”
“那到底招咱們過來是乾嘛?”
就在這時,
吱呀。
正殿的大門又一次打開。
一個身穿七彩鳳袍,手柱著鳳頭杖的傴僂身影率先走了進來。
這身形雖然蒼老,但背著陽光,卻讓人種頂天立地的感覺。
在她身後還一左一右跟了兩位抱著孩子的親王妃。
正殿裡的眾人一見,頓時精神一振。
無論男女連忙起身齊見禮,“見過大長公主殿下。”
滿殿的宗室裡,夷光公主的輩份並不算太高,但就連長興帝都得對這位姑母禮敬有加,更彆說這些除了有個宗室的身份外幾乎可以說一無是處的皇族中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