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紀城
嘩拉。
錦麟衛和禁軍忽然出動,帶著武器殺氣騰騰奔赴自己的目標。
沒待百姓們反應過來。
他們已經重重包圍了數座金碧輝煌的大宅子,不分由說地撞開門直接闖了進去。
有好事者小心地跟了過來,抬頭一看。
神威將軍府!
偌大個將軍府,主脈到旁係,不論男女老少通通都被投進了天牢。
家產更是儘數被查封。
消息飛快傳了出去。
“怪不得……”
所有人的目光落到報紙上。
看來上麵說的倭寇攻陷北海關是真的,黃石濤玩忽守職也是真的。
“活該。”
“一心隻知道撈錢,結果連區區倭寇都擋不住,早該死了。”
一堆人個個臉帶鄙夷,紛紛對著黃家的府邸吐痰。
禦書房。
長興帝怒發衝冠,下了一通命令後,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隻有夷光公主渾身不懼,依然直著腰在等著出征的命令。
“皇姑母……”長興帝左看右看,頭大如鬥。
平日裡無論是錢良還是範文,關邑或者任奕,一個個都能言善辯。
每次上早朝,他們總是引經據典你來我往處處針鋒相對,都弄得堂堂金殿像菜市場一樣。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
如今眼巴巴著要他們開口幫忙勸一下,卻個個裝聾作啞。
真是豈有此理。
“父皇。”
一片死寂中,有人麵紅耳赤地喘著粗氣,飛快站了出來。
長興帝大喜。
儘管眼神不好,但這個圓溜溜的身子實在過於好認。
他一眼就分辯出來。
“老二,不。晉王有什麼事?”
不管陳修蘭有什麼事,隻要先把眾人的關注點從夷光公主身上引開就行。
“父皇,”陳修蘭拱手,直截了當地大聲道:“兒臣願意領兵收複北海關。”
什麼?
長興帝差點懷疑自己的耳朵。
你連結發妻子都打不過,還想去打倭寇?
嗡。
禦書房裡的其他人也有些目瞪口呆。
陳修蘭卻恍若未覺,他朝著夷光公主深深鞠了個大躬。
“我陳氏皇族子嗣眾多。皇姑祖是我們長輩,如今年事已高,理應好好在家宜養天年。至於祖宗用鮮血創下的這片基業,完全可以交給我們年代一代來守護。”
“修蘭自出生起就享儘皇族尊榮,如今已長大成人,也是時候為國家出份力。”
“父皇……”
他沉默了一會。
“如果本王無能,一年內無法收複北海關。那兒臣願意以皇姑祖為榜樣,自革皇族身份,以普通小兵身份上陣,直至戰死沙場或者收複邊關為止。”
“胡鬨!”長興帝渤然色變。
他瞪著雙眼,四處找著兵部尚書。
“關邑,你們兵部是乾作什麼吃的?”
選拔出來的將領要麼像黃石濤要麼像林瀚墨,一個兩個都不堪大用,非要逼著皇族老的少的都自請上戰場嗎?
關邑打了個哆嗦,心裡既委屈又無語。
雖為兵部尚書,但各軍團真正的人事任免權都在長興帝手中。
他努力爭取過,但爭到如今胡子花白,也隻是能插手些邊邊角角的任命。
儘管如此,關邑還是得請罪。
“老臣識人不明,請陛下恕罪。”
“幸好我雲垂地大物博,子民無窮,青年良將遍地,臣手中有數人可以帶兵出征。”
“說!”
關邑大腦飛速翻滾,顧不上其他,趕緊把記得住的人選說了出來。
“黃明,揚威將軍府大公子,曾在落霞山與定西郡參與定西大反攻,作戰勇猛無比。”
眾人下意識地看了夷光公主一眼。
黃明的母親姓霍,這是鎮國公府的外孫。
“方子騫,永昌侯府二公子,自小習武騎馬熟讀兵書,在帝都青年一輩中頗有名聲。”
永昌侯府,則是忠勇伯蕭正的嶽家。
方子騫與蕭綱其實是表兄弟關係。
……
關邑一個個說下去。
對禦書房裡的其他人來說,有些名字耳熟能詳,有些則完全陌生。
不過能傳進兵部尚書耳中,無一不是將門子弟。
長興帝靜靜聽著,見眾人的注意力終於從夷光公主身上移開,才胡亂點了個名字。
“其他人都隻是在星紀城晃悠,那就黃明吧。”
至少他曾在西邊打過真正的大戰。
選出了領兵將領,一般還要找個皇子作督軍或者說吉祥物。
如果打了勝場或乾好了活,是該皇子的功勞。
萬一打了敗場或把活乾壞了,則是將領的事。
比如當初西部四郡發生民變,去的是七皇子陳修堅,後來已經升成了明王。
不待長興帝出聲,晉王陳修蘭又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願意隨軍北上,督促各位將士以求儘快收複北海關。”
長興帝不置可否,“蘭哥兒,朕沒記錯的話,你媳婦現在應該身懷六甲吧。”
這時候還嚷嚷著北上,以晉王妃的暴脾氣該拿刀出來砍人了。
咳咳!
兩聲尷尬的咳嗽響起。
陳修蘭和禮部尚書範文相視一眼,兩人臉色都有些發訕。
“謝父皇關心,王妃的預產期是下個月。”
“那快了呢。”長興帝很是高興,“我陳氏皇族的子嗣又要壯大了。”
“長祿,”他喊老太監,“記得替朕給孫兒準備份禮物。”
長祿自是歡快應下。
“謝父皇。”
陳修蘭遲疑了下。
“父皇,此乃禦書房,是議論國是製定國綱的地方。本不應該在這提及家事,但對於王妃,兒臣還是有些話不吐不快。”
“是有些不妥,”長興帝沉吟,“不過皇族子嗣傳承是帝國頭等大事,且說無妨。”
“但下不為例。”
陳修蘭再次謝過,這才如釋重負地說了下去。
“世人都說王妃性情暴燥粗鄙,其實不然。純粹是兒臣當初年少無知,常常在外浪蕩有家不當,結果惹王妃生氣。”
“而外人最喜歡誇大其辭,以訛傳訛下最後導致不少帝都百姓偏聽偏聞,結果成了現在這模樣。”
說到這,他抱歉地看了眼胡子一蹺一蹺的範文。
“但說到底,王妃出身禮部尚書府,自小受範尚書的嚴苛教導,最重家國天下。至於平日時兒臣夫妻間的小爭吵,隻是些無關痛癢的小摩擦罷了。”
“說得有理。”長興帝滿意地點了點頭。
身為帝皇,他也不想彆人一直對自家兒媳的性情指指點點的。
“父皇,”陳修蘭話題一轉。
“現在玉木郡周圍大雪封山,大軍出征至少也要明年三月後。屆時王妃早已產下麟兒。如果兒臣能隨軍出征,相信以她的性情定會全力支持。”
“因此,兒臣再請父皇恩準兒臣隨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