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黃石濤的心思(1 / 1)

小兵活下去 藍色星輪 6093 字 11個月前

告彆了韋君謙,任寧帶著雷二匆匆離開。

至於彆的親衛,自有其他人去安排妥當。

趁著天尚未完全黑,兩人騎馬趕了一段路。

“老任,這路比我們去年過來時要好太多了。”雷二嘖嘖感概。

任寧哈哈一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今我們在百濟可有近十萬的將士。”

為了能保障充足的後勤供應,星落可謂是不遺餘力地修繕拓寬著百濟都城通往北海關的驛路。

要不是前陣子下了場大暴雨,滑了一些山體毀了不少路段,否則路況還能更好些。

天黑停下休息。

雷二見左右沒人,忍不住問:“老任,我們這是要去哪?這方向是回北海關還是……”

他朝北方甩了甩眼角。

去年剛換防過來時韋君謙就心心念念要北出長城。

隻不過事與願違,之前星落一直被各方盯著,後來又出了陳修竹這檔事,這才遲遲未能成行。

任寧搖了搖頭,“都不是。我們回家。”

“回哪?”雷二傻眼,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

“廣信。”任寧言簡意賅地提醒,“盼盼快臨盆了。將軍特意給我批了假。”

呃。

好半晌雷二這才反應過來,很快他忍不住也咧嘴笑了起來。

他的娘子如今人也在廣信南舒城。

任寧回家就代表他也可以順道回家一趟。

“這個韋將軍……”雷二百感交集地搖著頭,一時不知該如何評價韋君謙。

他隻好換了個話題。

“廣信距離百濟那真是萬裡迢迢,來回一趟可不容易,而且這裡用不了多久就要大雪封山。也不知這次的探親假能批到什麼時候?”

任寧明白雷二的意思,不由笑道:“過完年吧。”

頓了頓,他又開口補充,“當然,如果雲垂發生什麼大事或者倭寇真的大規模登陸東部沿海,那就難說了。”

雷二了然地點頭。

一般說來北方冬季天寒地凍,並不適合打仗。

但也有例外,比如去年百濟的冬天雖然出其寒冷,然而倭寇卻依舊不管不顧地強行在東海岸登陸。

因此今年到底是個什麼光景,還不好說。

第二天兩人快馬加鞭,回到了北海關。

過邊關需要證明。

關上的小兵一聽任寧的身份,頓時不敢怠慢,連忙跑去向隊長彙報。

隊長層層上報,很快傳到了守關大將的耳中。

“任寧,星落軍團前鋒副將?”黃石濤擼著胡子原地轉了兩圈,神情有些茫然,“這時候他回來作什麼?”

“糟糕,難道倭寇已經被幾方趕下海了?”

咳。

旁邊的軍師提醒,“或者是齊王找到了。”

“回將軍,任將軍說他是回家探親,而且手裡有星落軍團韋將軍的探親條。”

黃石濤長長鬆了口氣,“原來如此,隻要倭寇沒趕下海就好。”

一行人到了城門口,黃石濤往下望去。

彆的什麼不行,認人他倒是個好手。

雖然大半年沒見,然而黃石濤還是一眼就把任寧給認了出來。

“哈哈。真是任將軍。稀客稀客。本將還以為屬下們胡說八道呢。”

“見過黃將軍。”黑馬背上的任寧不鹹不澹地行了禮,“本將可以過關了嗎?”

“當然可以。”黃石濤連忙揮手,“開門!”

厚厚的城門吱呀吱呀地打開。

任寧和雷二進了北海關,黃石濤的胖臉已經笑成了一朵花,正在裡麵殷切地等著。

“任將軍是從百濟東海岸一路趕回來的吧。路途遙遠難行,想必辛苦了。如果不急著趕路,不如到本將那裡喝杯茶?”

任寧當然急著趕路,但還是笑著點了點頭。

“回到雲垂就等於到了家,既然已經到了家自然不用再著急。正好本將嗓子有點乾,坐騎也跑累了。那就到黃將軍那裡討杯茶喝,順便休息一會。”

黃石濤笑容更濃,連忙在前麵引路。

進了守關大將府正廳,分賓主坐下。

兩人雖同邊防軍,但道不同誌不合,隻好邊喝著茶水邊東扯西拉。

過了半個時辰,雷二大踏步走了進來。

“將軍,”他朗聲道:“兩匹戰馬已經喂飽休息好,隨時可以出發。”

黃石濤一看這架式,連忙說正事。

“任將軍,不知這齊王爺在百濟到底怎麼回事?”

他一直宅在北海關。

雖然無論是星紀城派人東去還是西回都要經過這裡,但基本沒人會對黃石濤坦言相告。

因此其實上他並不大清楚發生了什麼事,隻知道陳修竹失蹤了。

到於在哪失蹤為何失蹤如何失蹤,則完全不清楚。

任寧兩手一攤。

“黃將軍一向消息靈通,應該知道本將自進入百濟後就直接帶兵去了東海岸。後來更是一直在東邊和倭寇糾緾作戰,根本無瑕它顧。”

“因此中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本將也不清楚。”

嗬嗬。

“任將軍說笑了。”黃石濤訕笑。

“那倭寇呢?任將軍有空回家探親,難道倭寇已經被趕回本土了嗎?”

說著說著,他緊緊地望著任寧,眼裡一片複雜。

這小半年來,百濟附近的倭寇無論進攻還是守糧都屢屢受挫。

前些時候海上大戰,他們更被東海壁壘打得死傷慘重最後狼狽逃竄。

再加上百年不遇的暴風雨把糧草衝刷的一乾二淨,估計現在已是進退兩難及及可危。

得知消息的那會,黃石濤可謂悔恨交加。

要是韋君謙或者百濟王發句話,他黃石濤就會毫不猶豫踏出北海關,派兵進入百濟,以助半島的一臂之力。

任寧不知黃石濤在想什麼,他搖了搖頭。

“回家探親那是本將很久之前就向韋將軍申請好的,與倭寇無關。”

“他們近來是吃了幾個敗仗,傷了些根基。但倭寇本土被毀已經無路可退,用不了多久就會卷土重來。屆時附近的仗還有得打。”

“真的假的?”黃石濤明顯不信。

據他所知,現在百濟的戰事似乎已經完全停了下來,所有人都在忙著找失蹤的齊王。

至於倭寇,久堂直人那更是縮成了一團,一副垂死掙紮的模樣。

“當然是真的。”任寧抬頭望牆上的地圖看去,“在東邊打仗時,本將抓到了個倭寇的舌頭,問出了些情報。相信韋將軍已經提醒過將軍您,倭寇近期極可能會偷襲雲垂本土。”

黃石濤點頭,“這消息本將是有收到過。”

不過他看了兩眼,就渾不在意地放在一邊。

更多的時候整個北海關都是想著如何能擠進百濟去賺點軍功。

唉。

韋君謙早分析過黃石濤的行事作風,此時任寧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不由在心底歎了口氣。

但是想了想,任寧還是走到地圖前,指著北海關周邊。

“黃將軍,如今北雄自顧不瑕,東邊的百濟又有我們堵著。北海關可謂安全無憂,您不如多關注關注南方沿海。”

“比如九原、華陽郡到平海郡一帶。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倭寇真的上岸掠奪,我方也好及時應對。”

黃石濤目光閃了閃。

雖然對倭寇登陸一事哧之以鼻,但他還是點頭應下。

“任將軍所言極是。”

“隻是……”他臉露難色,“我北海關作為邊軍,沒有聖旨或兵部的命令不能在國內隨便調動。不過本將一定會協同莫滄海莫郡尉,多派人手注意著南方各郡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