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明王(1 / 1)

小兵活下去 藍色星輪 5510 字 11個月前

皇城,禦書房

年節將近,又到了帝皇封筆的日子。

各重臣靜靜地候在下麵。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長興帝批完最後一封奏折,反手把朱筆遞給旁邊的大太監長祿。

“各位卿家,”他揉了揉發漲的額頭,朝著龍案上好幾疊折子示了示意,“這些折子關係到明年國本民生。開年後立即執行,不得拖延。”

“遵旨。”老慣例了,禦書房的各人半點也不意外。

長祿立即過來把折子送到相應的尚書手裡。

大小事畢,一些尚書比如戶部禮部行禮後轉身離開,而工部尚書羅墾及兵部尚書關邑卻是留在了後麵。

長興帝皺眉:“兩位卿家還有何事?”

他都已經封了筆,正準備過年鬆口氣,這兩還站著不走。

真不會看眼色!

倆位尚書相視一眼,關邑上前一步。

“陛下,兵部剛收到百濟方麵的捷報。平倭將軍蕭正月前率領部下奮勇作戰,擊退倭寇第十三次大規模登陸,殺敵三千有餘。”

“倭寇方麵久攻不下,隻好丟下大批屍體狼狽退去。”

長興帝點頭。

這樣的戰報兵部已經收到好幾次,每次的內容都大同小異。

蕭正寫著不膩,他看得都膩了。

區區倭寇而已,要不是他們的海盜屢次上岸掠壓。長興帝都懶得看這些小島蠻夷一眼。

“陛下,”工部尚書羅墾上前行禮:“忠勇伯屢次擊退倭寇揚我雲垂國威,確實是件大喜事。”

“而同在百濟的齊王殿下向來心思如發。他經過仔細觀察,發現了些不對勁,似乎倭寇正在謀劃著什麼大事。”

老三?

長興帝不由多了幾分興趣。

蕭正發回來的戰報裡屢次提到陳修竹親自帶兵衝陣。

戰報上白紙黑字寫著齊王爺身先士率勇猛無比,每場仗都殺得渾身是血所向無敵,恍如戰神下凡一般。

倭寇見了他,無不望風而逃……

字裡行間,蕭正都在隱隱感歎齊王爺頗有雲垂開國太祖之風範。

兒子長能耐,老子臉上也有光。

長興帝不由問:“老三發現了什麼?”

羅墾便這麼這麼地說了一番。

“陛下,百濟乃雲垂東邊的屏障,缺之不可。而倭寇最是貪婪,隻要他們在半島站穩腳跟,就絕不會停下擴張的腳步。”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兵部尚書,“老臣和關尚書經過商量,覺得我雲垂有必要提高警惕。最好是設戰場於境外,繼續大力派兵支援百濟驅逐倭寇方為上策。”

最開始長興帝還耐著性子聽下去。

然而羅墾一說要繼續派兵,長興帝腦袋就浮現戶部尚書錢良咬牙切齒的模樣。

“兩位卿家說得有道理。隻是朕已封筆準備過年……”他頓了頓,“這樣吧,你們先回去擬好折子,開年再呈上來討論吧。”

說完,長興帝準備起身離開。

關邑連忙開口:“陛下,除了百濟外西邊要塞……”

“開年再說,開年再說。”長興帝不分由說地帶著長祿匆匆出了禦書房。

邊走他邊搖頭嘀咕:“這關邑是越來越糊塗了。”

早些時候東西線的驛路已經重新打通,各種支援和供給也送到了要塞。現在西邊無非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要拿來煩他。

這兵部尚書到底是乾什麼吃的。

關邑吃了個憋,隻好默默地把“鎮國公府又有四位少將軍戰死”的消息給吞了回去。

回到尚書府。

府砥裡裡外外披紅花彩,所有人喜氣洋洋。

關邑視而不見,直徑進了書房。

關好門窗,嚴令任何人靠近後他才打開長興帝封筆時發下來的折子。

《雲垂帝國地方備守兵改製方法》

剛一看這標題,關邑便深深地皺起眉。

雲垂三十郡,每郡都有獨立的郡尉和地方備守軍。

不少地方備守軍人員臃腫,戰力平平,可以說除了吃皇糧外一無是處。

比如迷霧郡。

這次的民亂裡,迷霧備守兵幾乎沒起過任何作用。郡守和郡尉府第一時間就被亂民攻破。甚至兩人還被直接吊死在大門外……

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長興帝對此早就十分不滿,一直有意撤銷其中一部分。甚至他還好幾次跟兵部商量過具休的改製方案。

如今西部四郡已經重新平複,封筆之前長興帝乾脆直接將自己的想法拿了出來,根本不給大臣們商量的餘地。

可謂簡單粗暴。

但也說明了他改製的決心。

打開折子。

關邑抬眼望去,目之所至全是一堆“撤銷”字樣。

很快他看到了重點。

原有的三十支地方備守軍撤的撤裁的裁,最後重新整合成十支新的備守軍。所管轄的郡域也重新劃分並擴大。

至於新郡尉的名字,關邑眉頭跳了跳。

百花蔣天厚、汐語吳晨光、滄瀾莫滄海、定西夏邦為、平海……

越看關邑心裡越是膩歪。

他一向看不慣星落這些獨立於兵部之外的軍團,可惜始終拿它們沒辦法。

甚至兵部隻是想要個望遠鏡的製作方法都屢遭拒絕。讓他關邑顏麵掃地。

而這些新郡尉幾乎都和星落軍團並肩作戰過……

新年很快到來。

平民百姓們眉開眼笑,舞龍舞獅逛起了廟會;王公子弟們談生風生,梨園花船聽起了小曲。

可以說除了永安胡同的鎮國公府又掛出了白色的招魂幡外,整座星紀城一片祥和歡樂,到處是安居樂業的盛世景象。

皇後緊挑慢挑,前些時候終於給七皇子陳修堅重新挑了個名門閨秀作正妻。

大年初二正是大喜的日子。

迎親接親,紅妝十裡。

陳修堅剛把新娘子送進洞房,又被匆匆喊出來接旨。

“這時候接什麼旨?”他問自己的長史。

老長史搖頭,“殿下恕罪,天使來得突然,老臣還打聽不到具體的消息。”

“不過。”他左右看了看,“據老臣推斷,陛下極有可能要升殿下的爵。”

隻是不知道是郡王還是親王。

“隻要升爵就行。”陳修堅一聽更是紅光滿麵。

到了前院,正廳裡不知何時擠滿了圍觀的賓客。

陳修堅掃了一眼。

除了人在百濟的齊王外,他的幾位兄弟全在人群中,各個神色莫名地望著他。

眼裡不知道是羨慕還是妒忌。

陳修堅的心更是大定。

果然,太監取出明黃色的聖旨,尖著嗓子一番宣讀後,在滿堂賓客們一片雙喜臨門的恭賀聲中,陳修堅成了第四位親王。

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