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回到家了。孫果果隻覺得非常疲憊,每天在學校應對形形色色的同學和老師,回家還要應對熟悉又陌生的家人們。
現在,總算可以窩在一個隻有自己的地方,一個人發發呆也好,隨便打發打發時間也好,總之,不用再應對各種人物的感覺,對孫果果來說真的是一種輕鬆。
孫果果躺倒在臥室的白色長沙發上,她閉上眼睛休息,漸漸地小憩了一會兒。過了一會兒,她進入了夢鄉,夢見了幽都,夢見了“前世”從小長大的地方。
(從“旁白或第三人稱視角”切換成“主角本人的第一人稱視角”)
這是......我遙遠的遙遙幽都......
一汪清澈的小溪流動不止,溪水敲打著石頭迸濺出活力的水花,就連這溪水仿佛都充滿著生活的朝氣;這裡時不時穿過幾隻井然有序的小船隻;溪水上方是一座百年古橋,屹立一百年不倒,小橋兩側人口攢動呈祥出一派熱鬨的景象。可見這裡是非常繁華的地段,人們在這裡安居樂業、欣欣向榮。
橋頭附近是各式各樣的商鋪,也就是現在我(我:孫羅霓“上身”的孫果果)生活年代人們所說的“商業街”,我上了一個星期學倒是學到了不少新詞彙,至於課本的課後問答答疑嘛,我是一點都對付不了,頭疼不已。
有打鐵的、有賣金銀珠寶的、有賣食材的、有賣布料的、也有教人授課的私塾等等。過了商業街兩旁就是依附著一條條蜿蜒小徑延申而過的居住宅邸,千篇一律都是四合院。幽都每家每戶住的都是枯燥乏味的四合院。也有區彆,在於四合院擴建的大小,我們這裡有一個商鋪叫建築商的,他們開建築商的人,家族世代給人建四合院,根據一戶人家的大小能夠設計出不同規格大小的四合院。
幽都這裡相傳是菇國最安穩、最曠世神宜的地方,就相當於現代所稱呼的“世外桃源”。菇國首都就是京都,幽都、京都一個在菇國極東,一個在菇國極北,幽都除了有“人民安居樂業有五百年曆史之久”的傳聞,還相傳這裡盛產俊男美女,所以京都每年的五個選秀之地,幽都從來都是必選的一個地方,剩餘四個選秀地方在菇國任選。
我們這裡的人以經濟展現地位,而我孫羅霓的家族勾欄孫府,勾欄孫府從第十代開始加了前銜“勾欄”,以前都是叫“孫府”,但幽都孫府太多了,有地位的孫府更是多,為了鄙視區分咱們,他們集會選頭銜,把勾欄這一剩的頭銜扔給咱家。
而咱家一直都是平民百姓,隻是我孫羅霓走了狗屎運,沾了第十五代的光宗耀祖那位前輩的光,也就是我親爺的光。我爺是他那輩男當家最小的家中排行第九的弟弟,我同輩都叫他“幺爺”,我孫羅霓沾了他爺爺的光,在第十七代才算在幽都活得有麵子一些。
我那幺爺說來挺荒唐的。
他爹廝混青樓看上了青樓花魁,不顧正妾室的三位阻止以及祖訓,非要花家裡一半的家用贖她不可,於是他爹就花了重金贖了花魁“琴霜”。
這位女子不得了,她一來就改善了幽都·勾欄孫府十六代人的基因。
這淵源再從這說起:勾欄孫府一直是個默默無聞又平常的家族,每當彆家盼望著選秀選到自家一飛衝天的時候,我們家族人的相貌總是奇怪地憑借著穩定又平平無奇地無緣於幽都美女美男的傳聞,一如既往的平凡安定地自然也從來隻是眼巴巴地錯過一個又一個京都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