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隻野生動物(1 / 1)

從科技創新到社會輿論,打從孟璐璐和考察團將雪豹帶回蓮湖山起。

蓮湖山動物園可以說是站在了整個線上線下的輿論焦點。

以至於等到雪豹館的預告直播開始時,都不用蓮湖山提前宣傳,他們便直接空降到了直播平台的熱門Top。

人們對蓮湖山在平原飼養雪豹這件事充滿了好奇。

然而還不等他們仔細觀察蓮湖山這個打破常規的高科技生態場館,他們所有的人視線便被鏡頭中央的"銀白色煤氣罐"所吸引。

【臥槽,我看了什麼我來的不是雪豹直播間嗎?】

【這是雪豹?是老虎紋了身還是大橘出了軌。】

【為什麼雪豹會這麼胖?我豹豹性感的小蠻腰哪裡去了?】

"咳!"

孟璐璐看著直播間逐漸跑偏的彈幕用一聲輕咳將大家的視線重新拉了回來。

"大家不要懷疑,你們剛剛所看到的的確是我們蓮湖山不久前從仙寧市野生動物園引進回來的人工繁育雪豹雪矛。"

【雪矛?這是雪炮吧?】

【難不成被人類飼養就會發胖是貓科動物的宿命?】

"額,雖然這麼說可能有些片麵,但我們也承認雪豹會發福到現在這個狀態,很大程度上也確實是因為我們人類的飼養。"

孟璐璐說著點了點身旁熒幕畫麵中的雪矛道:

"我們都知道雪矛是仙寧市動物園第一批人工繁育出來的雪豹,作為雪豹它並沒有經曆過真正的野外生活。"

"但我們都知道,就像鳥類的翅膀,以及魚類的魚鰭一樣,野生動物的各種生理結構之所倚存在,就是為了更好的適應野外的生活。"

"其中豹屬動物矯健的身姿也是如此,但當它們被人類圈養之後,由於人類已經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這使得他們無需再像以前那樣為了食物發愁。"

"所以它們也就沒有了像過去那樣為了生存而不斷捕獵和鍛煉自己的必要。"

"這是雪豹們開始發福的起點,仙寧市動物園在察覺到這一點後,也曾在第一時間嘗試過將人工繁育雪豹放歸野外的可能。"

"但很顯然已經習慣了動物園生活的人工繁育雪豹並不能很好的適應野外的生活。"

"相較於在野外捕獵,它們似乎更習慣遊走在村落周圍。"

"再加上雪豹本就是獨居動物,在沒有同族幫扶的情況下。

普通野生雪豹在野外想要存活都異常艱辛,何況是形單影隻,且不擅長捕獵的人工繁育雪豹。

在野外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毫不客氣的講像雪豹這類野生動物根本就不適合作為圈養動物存在。"

"所以後來仙寧市動物園每次在野外完成雪豹救助工作後,基本上都會在雪豹傷勢痊愈後的第一時間將其送返野外。"

"但奈何在當下這個時代,野生雪豹的數量已經下降到了一個非常瀕危的程度。"

"考慮到雪豹的基數,以及獨居雪豹在野外□□的可能性。嘗試工圈養的輔助繁育,也是為了讓這個種族延續下去的不得已而為之。"

"不過這一次為了能夠避免先前仙寧市動物園,在嘗試雪豹野化過程中遭遇的困境,我們蓮湖山動物園已經根據從仙寧市動物園那邊獲取到的研究資料,進行了相應的處理。"

比如說這個……

孟璐璐在手機遙控界麵上輕輕一按,下一秒視頻裡一輛攜帶有飼料的迷你山地越野車,便在"雪矛"跟前繞了一圈後,開始吸引雪豹向前。

顯示屏前的孟璐璐看著雪矛因為食物的誘惑而奔跑的樣子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現在大家看到的便是我們蓮湖山動物園針對雪豹的肥胖問題準備的減肥計劃。"

"我們在mini越野車上裝載了一定的食物和誘導劑。"

"這些食物是我們的專家團隊為其專門定製的減肥食品,它們可以在確保雪豹日常營養所需的同時,去有效促進它們的內分泌循環。"

"我們意在通過這樣的喂食方式,去儘可能的促進雪豹的日常鍛煉。"

"另外我們還在雪豹身上裝置了最先進的熱感應定位裝置,我們可以看到隨著雪豹運動軌跡的不斷變化,我們的係統會自動完成對環繞鏡頭視角的切換。"

"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在監控鏡頭內,完整的把握雪豹每天的生活,並為之隨時調整後續的訓練計劃。"

"我們也歡迎對野生動物野放感興趣的遊客拍朋友,在雪豹館元旦正式開園後來到現場與我們一起見證雪豹們的蛻變。"

"同時也請大家隨時關注我們蓮湖山動物園每天的雪豹生態直播,等到我們的直播主題從雪豹減肥,切換成野化放歸訓練的那一刻,就是我們與雪矛回歸野外生活倒計時的開始。"

"另外說到野化放歸,我這邊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那就是經過我們蓮湖山保育團隊的努力,我們的東北虎爆爆,已經從先前因為消化係統孱弱的營養不良,順利調理到了東北虎的正常身體指標。"

"因此從即日起,東北虎館將把把爆爆的野化訓練,從原本的康複調理進階成真正的野外適應。"

【爆爆已經完全達到正常健康東北虎的數據指標了嗎?】

【時間這麼快?爆爆八月底轉到蓮湖山,四個月的時間這麼快就過了。】

【園長園長,所以爆爆達到野化標準後,就會送去放歸野外對吧。】

【不會以明星動物的身份留在動物園是嗎?】

【不要啊,我還沒來得及去現場看過爆爆呢。】

"是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從一開始就選用單向玻璃和隔音設備,將遊客與野生動物徹底隔離,為的就是避免野生動物因為過於習慣人類,而忽視很多野外盜獵者的威脅。"

"野化放歸是蓮湖山動物園重啟後的初衷,我們打造這些轉業設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動物門能夠儘快適應並完成到野外生活的過度。"

"不過大家不要著急,為了讓圈養動物野化後擁有足夠的自保能力,我們都會等動物門擁有強健,甚至超越普通野生動物的戰鬥力後,才會對其進行放歸。

而且我們野化放歸的目的地大多是以全國各地的動物保護區為主,屆時各地參與野化放歸合作的保護區,都會像大眾傳遞放歸動物的消息。"

……

孟璐璐的發言在評論區裡以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氣勢引發了大片網友的討論。

雖然打從蓮湖山動物園剛剛重啟的時候,主打的就是野生動物的放歸工作。

但由於這段時間蓮湖山動物園內的高熱度,包括爆爆在內,不少動物都通過類似遊客宣傳和直播的方式積累了相當大的人氣。

其中像是最早到達的東北虎爆爆,還有本就自帶關注度的熊貓畫卷,甚至一早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粉圈。

這在其他動物園完全就是行走的搖錢樹。

何況蓮湖山又不是僅僅隻有野化放歸這一個選擇,在同樣進行著類似綠孔雀這樣繁育研究的情況下。

蓮湖山動物園若是想的話它們完全可以選擇將爆爆以類似種公一樣的形式留下。

然而誰成想,蓮湖山動物園不但舍得,甚至還一早進行了有關野化放歸可能性的預告。

這對於那些喜歡爆爆的粉絲們無疑是一場晴天霹靂。

由於爆爆哭名的"胃病虎"人設,打從爆爆真正開始借助蓮湖山的流量在全國動物粉圈開始受到過關注起。

粉絲們最喜歡做的,就是用爆爆在直播裡的體態和數據,去和其他動物園的東北虎做對比。

四個月的時間,他們驚喜的看著原本在同期"青少年"老虎中明顯營養不良的爆爆,在蓮湖山優越的環境和專業的照料下,一路從孱弱的瓷娃娃長成現在的壯小夥。

這種勵誌的逆襲劇情是大眾最喜歡看到的畫麵。

尤其是前兩天爆爆和其同胞哥哥"鍋鍋"的數據對比,更是直接在整個粉圈裡掀起了一陣高潮。

明明作為哥哥的鍋鍋才是最誕生時最為健壯的虎寶寶,但原本被很多人認定養不大的爆爆卻完成了以下克上的逆襲。

一時間了解過前因後果的網友們不僅僅感歎蓮湖山動物培育能力的強大,最重要的是兩邊動物的體態。

即便普通動物園也有良心運營,去對圈養動物進行各種方麵的保障。

但在活動空間大多受限的情況下,圈養的東北虎簡直被生態環境培養出來的"傑作"吊打。

這不禁再次引發了遊客們對動物圈養老生常談的討論。

畢竟同樣是圈養環境,蓮湖山在仿生態環境下精心培育的動物實在太過矚目。

這也在無形間讓大眾對蓮花山動物園在做的事情有了進一步的肯定。

他們也習慣了用生態環境下飼養的動物,去彰顯自己作為"親媽"的優越感。

然而當蓮湖山動物園真的要把動物送回野外的時候,即便粉絲們知道這是動物野化放歸的必然過程。

他們還是會感受到類似父母送孩子上學時的擔憂。

孟璐璐能夠理解粉絲們的想法。但當下她還是必須繼續自己的職責道:

"若一切順利,我們會預計在半年後讓爆爆嘗試第一次正式的野化放歸。"

"屆時大家可以通過關注我們蓮湖山動物園的官方微博和公眾號,來關注蓮湖山動物野化放歸項目的進一步動態。"

……

孟璐璐說完,便準備示意工作人員結束這一次的預告直播。

然而她剛一移開自己的視線,便看到了鏡頭後的文旅局編導正舉著提詞板朝著她手舞足蹈的揮舞著。

孟璐璐定睛一看,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回到再次鏡頭前加注道:

"哦差點兒忘了,與先前的食草動物館觀光車一樣,這一次我們蓮湖山動物園也結合雪豹館的特點準備了相應的特色項目,感興趣的遊客可以在元旦假期過後來到我們蓮湖山野生動物園進行體驗。"

"相信蓮湖山動物園絕對會給到諸位遊客一場不虛此行的觀光盛宴。'

……

直播結束後,孟璐璐輕輕甩了甩因為長時間保持直播營業狀態而有些僵硬的肩膀和手臂。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再去特彆強調觀光項目的。"

孟璐璐看了一眼一旁緊盯著直播和購票數據的工作人員。

也許是因為蓮湖山當下已然成為了喜都文旅行業新貴的關係,在肩負了引流重任的情況下,長白文旅局的工作人員對於蓮湖山動物園的數據簡直不要太在乎。

不過孟璐璐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擔憂。

畢竟先前一些遊客和網友對於蓮湖山雪豹館過於誇張的關注和好奇心就已經證明了一切。

再加上最近爆爆進入放歸計劃嘗試倒計時的"變相催票",不少還沒有到現場看過爆爆的外地粉絲,都趁著節假日趕了過來。

那段時間不僅僅是蓮湖山預售的門票,就連往返於外地與喜都的火車和飛機,都出現了客流量的暴漲。

果不其然等到雪豹館元旦正式開園的那一天,還不等到開園時間,蓮湖山動物園外便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而在這些人中,便有前不久在國慶節靠著直播食草動物館贏得大量流量的路以維。

由於先前直播食草動物館引起了大批量直播觀眾的好評。

所以這一次當蓮湖山動物園官宣元旦開放雪豹後,路以維想都沒想便直接確定了元旦再次來到喜都的行程。

這一次有了經驗的他早早的便和其他主播一樣在蓮湖山動物園大門口紮營,為的就是能夠在第二天開園的第一時間搶到第一波觀光的流量。

大門開啟,已經多次在園內觀光踩點的路以維甚至不用思考,便和其他主播一起奔向了代表他們這一次目標的雪豹館。

與先前的生態鳥館和食草動物館一樣,這一次的雪豹館同樣也采取了不同線路的觀光模式。

而且相比於食草動物館普適性相對較高的高空和陸地觀光車。

這一次的雪豹館的特色觀光明顯更為貼合雪豹館的高原主題。

他們不僅僅保留了先前食草動物館大受好評的觀光車。還專門設計了充滿著高原特色的模擬登山道。

雪豹館的登山通道氛圍高原和常規兩個模式。

左邊的高原挑戰道,是讓遊客能夠像雪豹一樣,隨著高度的增加體會高原低氧環境的科普登山道。

而右邊的常規步道雖然沒有辦法體驗高原特殊的低氧環境,卻可以在沒有任何高反危險的情況下,享受到身臨其境的高原風光。

這絕對是很多對青藏高原充滿興趣,卻又因為高反而望而卻步的驢友們最為至愛的項目。

路以維瞟了一眼曾經在食草動物館帶給他極致遊覽享受的觀光車。

說真的在經過上一次食草動物館的觀光過後,蓮湖山動物園的觀光車和拍照項目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不過這一次就像導遊小姐姐介紹的那樣,由於雪豹館內動物數量的限製。

相比於快速遊覽的觀光車,能夠全方位感受高原館魅力的登上步道明顯更有性價比。

再加上作為一個旅遊博主,路以維太明白高原地區海拔變化帶給遊客的體感。

因此當下他想都沒想便果斷選擇了明顯最具代表性的高原步道。

在高原步道的入口處,路以維與其他選擇了高原步道的"挑戰者"一起,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換上了極具東北特色軍大衣。

一進入步道,氣溫的驟降讓他們不自覺的捂住了臉頰。

他扭過看了看一旁通過觀光車迅速攀升的遊客。

此時此刻的他們正一臉好奇的看著他們這群在寒風中身穿軍大衣的登山者。

那一刻雖然早早的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到了親臨現場的時刻,蓮湖山動物園平均二十四層起跳的超高場館挑高下,雖然是室內場館但卻給足了遊客"登山"的體驗。

先前在外邊看的時候還沒有什麼感覺。

但這一刻當他親臨現場,並抬頭望向高處仿佛看不到儘頭的步道台階時。

即便是他這個旅遊博主,一時間也有了一種想要打退堂鼓的感覺。

而與此同時在他的直播間裡,不少網友都開始嘲笑起他那懷疑人生的表情。

【哈哈,主播慫了。】

【看到旁邊的標誌了嗎,距離最近的認慫點在前方五十米處。】

【主播認慫的話,可以去隔壁普通登山道哦?】

【隔離直播間過來的友情提示,現在去排觀光車的話可能要排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這才剛剛開園吧,QAQ蓮湖山真的太火了。】

【是真的我就在現場,剛剛雪豹館門口本來還能排的更長,但超過預計一小時的節點就不讓排隊了,現在大家都被建議去到其他場館觀光。】

【是的排隊區達到一定人數,就會暫時封停,我連排隊都沒排上。】

【沒錯,而且聽說模擬登上道這邊更誇張,同一時間最多僅允許二十人入內,期間除非有人離開高原道,否則將不會允許新遊客進入。】

"可能是為了安全吧,畢竟如果這邊的登山道真的模擬了高原地區的不同海拔,那對於那些沒有經驗的遊客而言的確挺難的。"

"不過有一說一,蓮湖山動物園像遊客在這方麵做的真的很好,大家請看這是我剛剛進來時從工作人員那領來的氧氣瓶。上麵印著的就是我們蓮湖山動物園內的四個雪豹。"

路以維說完便晃了晃手中的氧氣瓶繼續道:

"蓮湖山動物園的登上道模擬的參照對象,是苗疆省的玉龍雪山,這在高原登山圈應該算是一個相對入門的選項。"

"我們在領取裝備的時候,指導員會一邊講解,一邊幫助我們適應平原道高原氣候的初步變換。"

"這個迷你氧氣瓶的含量,是按照普通人每一層級的需求所準備。在達到不同區域後,工作人員會在幫忙更新氧氣瓶的同時,給予我們代表不同階段的挑戰印章。"

"等到挑戰結束後,遊客可以用不同難度的印章兌換對應的獎品,我的目標便是登頂的雪豹全家福印章。"

路以維一邊攀登著腳下的台階一邊向新進到直播間的觀眾,解釋著剛剛從工作人員那裡得到的消息。

另外也不知是不是因為今天是第一天開館的關係,雪豹館的工作人員竟然沒有告知他們每一階段登山的具體獎勵。

於是乎作為第一批遊客他們隻能帶著這份好奇開始了自己的登上之旅。

高原地區的登山顯然沒有那麼簡單,在他們的身旁時不時有廣播提醒著他們對於配速的調整。

而這對於走遍了東煌大江南北的旅遊博主而言,無疑是家常便飯般的存在。

他甚至有閒情雅致一邊登上一邊調侃式的與自己直播間裡的觀眾互動。

然而很快沒過多久,他便被隔壁普通登山道大麵積的人群聚集給引去了目光。

在他們對應的位置,一隻比前段日子直播時稍微有點兒"豹樣"的煤氣罐罐正像一隻貓貓一樣慵懶的凸起的岩石上打盹。

陽光照耀下溫暖的岩石,是雪豹最佳的小憩場所。

而對於遊客而言,雪豹的小憩無疑就是他們拍照的大好時機。

不少遊客都舉起了手中的手機。

然而也正是在這一刻,登山道的遊客們才突然意識到了登山道的含金量。

原來在他們眼中的玻璃隔斷,在雪豹寶寶們眼裡是一整塊被太陽曬的異常溫暖的"貓抓板"。

在這個直角式的區域裡,雪豹們正無比愜意的享受著三麵式的溫暖。而對於登山道的上的遊客,尤其是離雪豹活動區最近的高原道遊客而言。

眼下的他們與雪豹之間,竟然隻有一牆之隔。

再加上蓮湖山幾乎不帶任何視線阻擋的高清單向玻璃。

這個距離,路以維感覺自己仿佛隻要伸出手,便能夠"觸摸到"真正SSR級彆的"銀漸層大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