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隻野生動物(1 / 1)

……

在任務獎勵的場館升級卡作用下,蓮湖山動物園內又一塊空地被深藍色的鐵皮圍欄包裹在起來。

等到中秋假日來臨時,不少遊客在看到那片被包圍起來的區域時心裡都不禁打上了問好。

經過先前的經驗,他們明白那應該又是蓮湖山正在籌備中的新場館。

不過眼下她們的目標顯然還是早已計劃好的對象。

"東北虎館和生態鳥館。"

一大清早,由於還沒有到爆爆每日,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野化訓練時間。

大多數遊客在對比了兩邊的訊息後,都將目光投放了沒有最佳觀光時間的生態鳥館。

丁洋便是這波人流中的一員。

作為一名單親媽媽,因為工作的繁忙她的女兒小雨打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習慣了長托寄宿的生活。

而到了小學後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住校"大軍中的一員。

丁洋非常清楚自己對女兒陪伴時間的不足。

也因此每到節假日,她都會儘可能的留出時間來帶女兒外出遊玩。

隻是喜都畢竟不是什麼標準的旅遊城市。

打從小雨記事起沒過幾年,她們便已經走遍了喜都市內的大多數景點。

她也想過要不要帶女兒去到外省。

但她畢竟是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小朋友自理能力和意識還稍顯不足的情況下,丁洋根本不敢冒險獨自帶小雨去到外省。

所以這一次當她從朋友圈得知,蓮湖山野生動物園重新開始營業,並升級出了一個號稱亞洲第一大的"生態鳥館"時。

她雖然對看鳥沒有什麼興趣,但生態鳥館內的熱帶叢林卻是深深吸引到了她的目光。

她也想讓早已習慣東北乾燥環境的小雨,去見識一下熱帶地區的場景。

她想著等小雨再大一點,她就像小雨的外公外婆一樣,每年帶著小雨去到海島省過冬。

所以中秋節前一天,丁洋在學校接到小雨的第一時間,便向她傳達了要帶她去蓮湖山動物園的事。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重新開張的動物園在學校裡竟然還有著不錯的人氣。

聽小雨說班上走讀的同學這兩天都在討論要和家長一起去蓮湖山的事。

說者無意聽者有意,長期從事銷售工作的丁洋早在女兒提到這件事的第一時間,便察覺到了問題的關鍵。

那就是在自己主動提出帶小雨去蓮湖山這個建議之前,小雨明明想去卻沒有和她提出這樣的請求。

她的反應速度很快。

的確由於住校生的特質,平日裡在學校住校的小學生的確沒有像走讀生那樣,可以在家裡通過看電視玩電腦獲取信息的條件。

但既然走讀的這些孩子有在班級裡討論,就說明她們的描述已經在班級裡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這種情況下小雨明明想去,卻沒有和自己提出要求。

作為銷售早已習慣分析客戶行為習慣的她,在第一時間便察覺到了不對。

如果她沒錯的話,蓮湖山的爆紅應該是在前天,也就是說最晚昨天小雨就應該已經從其他小朋友那的消息。

在結合小雨昨天和她通話時欲言又止的反應。

丁洋心底一陣發酸。

"可能她平日裡還是在不知不覺間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壓力吧。"

……

畢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打從她和丈夫離婚起,丁洋便特彆關注女兒的情緒變化。

她明白女兒應該是不想讓她感到麻煩。

所以當天晚上,原本隻是打算隨便逛逛的她直接熬夜做起了攻略。

由於事剛剛重啟的園區,除了那些老掉牙的老黃例外,網絡上存留的大部分都是網友們根據蓮湖山近期的直播預告總結出來的經驗。

其中最為普遍的建議,便是先去生態鳥館。

雖然是室內鳥館,但由於熱帶植被的豐富,以及各種新風係統的配置。

很多網友都將其稱為喜都繼月潭森林公園後的又一天然氧吧。

再加上東煌本就有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樣一個俗語。

清晨的空氣與晨間因為進食而活躍度高漲的鳥兒,無疑成了很多遊客當下的第一目標。

但奈何對於一個平日裡習慣了早起的住校生而言,周末的起早實在太過困難。

再加上小雨打從昨晚開始,就因為明天要去蓮湖山而激動的睡不著覺。

於是乎第二天一早,母女二人果不其然的成為了節假日遊客當中的"難民"。

她知道蓮湖山最近在喜都很火,但她真的沒有想到會火到這個程度。

平日裡沒有什麼人的機場高速,在蓮湖山的人氣下非常少見的出現了大量的車流。

雖然還不至於到塞車的地步。

但等到她們好不容易抵達停車場時,停車場電子大屏上為數不多的車位已經向她們闡明了一切。

塞車加上停車難,如果是平時丁洋一定會抱怨園區的不到位。

但由於女兒昨天的反應,她實在擔心自己的吐槽,會讓女孩兒把原因歸結在自己身上。

那一刻她竭儘全力的壓製著自己隨時都可能爆發的火氣。

但很顯然就如同外麵幾乎快要爆滿的停車位一樣。

蓮湖山的停車場本就是按照當初園區規劃建設超大型停車場。

這樣恐怖的人流對於蓮湖山僅有的幾個場館而言無疑是甜蜜的負擔。

不僅僅是原本計劃中第一目標的生態鳥館,就連還沒到野訓時間的東北虎館,也已經被大量打發時間的人流所湧入。

那一刻雖然早就對蓮湖山"高精尖"的路線有所預期,但真到了現場她還是不免會想要吐槽蓮湖山場館的不足。

最後為了避免在外麵傻站著,丁洋最終還是選擇先帶女孩兒去到了關注度最低的"食草動物館"。

所謂的食草動物館,說白了就是原本的梅花鹿館。

由於梅花鹿館先前沒有像東北虎館那樣受到"場館升級卡"的眷顧。

此時此刻的食草動物館內,大體上還是保留著原本原木風格的裝潢。

不過為了這一次的開園,孟璐璐也是對其進行了相當程度上的改革。

除了原本預留在園區內負責互動的一隻隻小梅花鹿外,孟璐璐還專門購置了羊駝,以及從周邊的養殖場買入了幾隻尚未長成的小羊。

與天生都是"早產兒"的人類不同,這些胎生動物雖然名義處在"幼年狀態"。

但就像剛剛降生的小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獨立起來一樣。

隻要脫離了哺乳期,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它們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

這樣沒有什麼殺傷力和危險性的小動物就很適合作為互動的選擇。

雖然這樣簡單的互動在很多"成年人"眼裡會有些幼稚。

但對於那些不滿十歲的小朋友而言,與它們體型差不多大的小動物簡直就是活生生的"釣餌"。

果不其然一進到食草動物館,小雨的目光便立刻被遠處正在草地上曬著太陽的小羊所吸引。

"媽媽,這邊這邊。"

丁洋看了看四周。

到底是曾經布局深遠的官方大型投資。

眼下的食草動物館,雖然比不上生態鳥館和升級過的東北虎館那般震撼。

但內部的環境配置在整修過後,依舊不是普通動物園所能比擬的。

丁洋簡單看了看周圍的環境。

由於大多數人流都被另外兩座場館所吸引的關係。

相比於在場館外排隊的遊客,早晨的食草動物館無疑有一種落差極大的冷清。

與大多數人一樣,她對這種互動型的項目並不感冒。

在她眼裡這種所謂的互動,不過就是園方高價出售"飼料"的"無本買賣"。

但看著小雨興致勃勃的想要上去與羊駝互動的樣子。

丁洋還是做好了默許的準備。

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她準備掏出手機付錢的時候。

一旁的女飼養員突然上前攔住了她:

"抱歉,由於我們童心牧場的動物大多是尚未成年的幼崽,為避免小動物受到驚嚇。我們這裡是禁止遊客使用帶有私人相機進行拍攝。"

"家長要給小朋友的拍照的話,可以使用我們這邊電子拍立得相機。"

"所以是要收費的是吧,多少錢。"

早已習慣景區套路的丁洋幾乎是下意識回應著,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她眼中。本應該立刻掏出收款碼的女飼養員在聽到她的話卻是笑著擺了擺手道:

"您放心,這些都是免費的。'

"與單人次的互動時間一樣,每個抵達現場的遊客都可以獲得獲得五分鐘左右的相機使用時間。"

"在五分鐘的時間內,您總共可以為小朋友拍攝十張照片。並在其中選擇三張打印成我們這邊的貼紙。"

"另外如果您有需要的話,可以掃描觀摩時間結束後的二維碼,裡麵會有您在拍攝過程中,鏡頭實時進行的錄像視頻可供下載。"

丁洋:"這些都是免費的?"

飼養員:"是的這些都囊括在您所購買的套票當中,不過由於您購買的是親子票,所以大人沒有辦法和孩子一起進到牧場中進行互動。"

"這個我理解,那你剛剛遞給我女孩兒的白菜呢,這個總是要收費的吧。"

"不,這個其實不在我們的服務範圍以內,我們隻是把每隻動物日常的零食,作為餐點提供給了剛好來到這裡的遊客。"

"等到小動物的進食量達標後,我們將不再允許進行任何的投喂。"

"不過當然如果您想要帶一些紀念品回去的話,可以花五塊錢,與孩子一起製作我們的"小動物爪印板"。"

"小動物爪印?"

丁洋聞言看了看飼養員手指的宣傳海報。

看樣子應該是在早就準備好的"動物爪印"旁邊預留了給遊客拓印的空間。

整體上看下來算是一個比較有創意的紀念品。

雖然是批量製作,但5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作為家長她也不介意讓女兒有一個完整的體驗。

沒有套路性的消費,免費贈送照片貼紙再加上僅有5元的周邊商品。

雖然可能園區內也有所謂"高消費"的東西存在。

但至少到目前為止,蓮湖山並沒有做出什麼會讓遊客感到反感的行為。

硬要說的話或許就是這個童心牧場的互動機製。

為了確保遊客的互動體驗,蓮湖山動物園在給到遊客"五分鐘"互動時間的同時,也限製了它們兌換互動機會的次數。

簡而言之對於每名遊客而言,他們隻能憑門票在牧場內,選擇一種動物進行近距離互動。

剩下的即便遊客想要主動掏錢,也隻能和身旁的其他遊客一起在遠處看著小動物與其他人的互動。

這對於那些喜好可愛動物的小朋友而言無疑是一場遺憾。

但一想到蓮湖山的50元的門票,以及一大一小隻要60元的親子票,丁洋也不好再要求更多。

想到這的她緩緩蹲下再女兒身邊笑道:

"小雨,小動物畢竟也是會累的,我們就好好遵守動物園的規定,如果小雨還想和彆的動物互動的話,以後每周隻要小雨能夠在周測上取得好成績,媽媽就找時間帶你來蓮湖山。"

"可媽媽,你的休息時間……"

小雨猶豫了,雖然她也想像飼養員姐姐說的那樣,及其"觀光冊子"上所有的印章。

但她也知道媽媽的難處。

雖然她的媽媽一直都有時不時的帶她出遊。

但小雨知道那並不是因為媽媽喜歡玩,而是為了給她做出一定彌補。

她知道媽媽是擔心離婚的事影響到她。

她也承認家庭的變動讓她有了很多過去所沒有的擔憂。

一開始的時候她的確很享受這種母親時不時就會帶自己外出遊玩的"幸福"。

但後來有一天當學會半夜起床自己上廁所的她,在無意間看到母親即便是在遊玩當晚。還在挑燈工作的身影時。

小雨無比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拖油瓶"的定位。

她希望目前可以不要那麼累。

為此從那之後她便不再要求母親帶自己外出。

甚至還主動報名了學校當周周末的"活動課程"。

因為她明白隻有自己在學校的時間越長,她的媽媽才能真正安心的享受更多屬於自己的休息時間。

這是她選擇長期住校,隻在雙周周末回家的初衷。

丁洋看著這樣的女兒一陣心疼。

她有想過要和女兒說這些都不是問題,但以小雨現在的思路,她這種過於"蒼白"的解釋,根本沒有辦法從"小雨"這得到任何的認同。

所以……

"小雨,這個你放心,媽媽之後有時間帶小雨來這邊不僅僅是為了帶小雨玩,這還會有助於媽媽的工作。"

小雨:"媽媽的工作?"

"是啊,小雨你忘了媽媽總是會因為各種銷售合作,而帶回家裡很多各種各樣的商家樣品嗎?"

"你看這動物園人這麼多,隻要媽媽努力協商溝通,讓我們公司負責的產品入駐,就是一個非常棒的合作。"

"到時候媽媽既然要經常往返這裡,就自然可以經常帶小雨來玩。"

"還是說小雨不喜歡這裡……那樣的話……"

"喜歡喜歡,媽媽我們拉鉤一言為定。"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小雨用溢於言表的笑容與母親一起做出了約定。

明明是相對冷門的場館,但卻呈現著另外一種彆樣的溫馨。

結束食草動物館觀光的母女倆開始思考起後麵的觀光內容。

丁洋簡單環視了一下兩邊的人群。

蓮湖山的動物園雖大,但究其根本不過就是這麼幾個場館。

丁洋簡單盤算了一下,按照當下的人流,那些熱門項目必然會成為人們聚集和追捧的對象。

那麼眼下她們最好的觀光方式無疑就是……

"在東北虎光野化訓練的展出時間,去另一邊的生態鳥館看鸚鵡。"

丁洋是這樣想的,等到東北虎館的野化訓練開始時,動物園內絕大多數的人流都必然會被東北虎館這一存在時間限製的"重點項目"所吸引。

屆時全天都可以觀光的生態鳥館便必然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空檔。

雖然這樣的做法會讓他們今天很難再看到"東北虎館的野化訓練。"

但小雨畢竟是一個小孩子,那過於血腥的畫麵雖然震撼,但卻未必適合小朋友。

從這個角度出來,東北虎館對她們而言也並沒有非去不可的意義。

小雨想看,他們完全可以等到"野化訓練"結束或者下次再來。

但她們不知道的是在此時此刻的東北虎館裡,還有著一群非常特殊的來賓。

那就是來自秦峰熊貓基地的研究人員。

而他們磁性的額目的,便是想要確認蓮湖山有關野化放歸項目的裝備配置。

沒錯,就像是長白東北虎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對蓮湖山的關注一樣。

早在蓮湖山的動物野化訓練項目一出,全國各地的保護基地便開始對蓮湖山投以關注。

隻不過那個時候的蓮湖山展現的隻有東北虎。

這樣的前因後果下,很多單位都僅以為蓮湖山重啟是針對"東北虎"保護繁育的新單位。

但後來隨著生態鳥館的建立,各地的動物保護組織也算是明白了蓮湖山的目標。

所以這一次當蓮湖山提出"大小熊貓館"的申請時,熊貓基地尤其是秦峰熊貓基地的工作人員,幾乎是在得到消息後的第一時間,便與蓮湖山野生動物園進行了聯絡。

與最具盛名的川蜀熊貓保護基地一道。

秦峰熊貓基地雖然也有著與川蜀熊貓基地相同的定位。

但相比於圈養保護的川蜀熊貓,秦嶺大熊貓整體更加偏向與生態基底的有機融合。

也因此秦峰大熊貓在處在"野生散養"的狀態下大多,不會被被外派到海外。

秦峰熊貓基地雖然沒有川蜀的那麼有名,但它的存在對熊貓的野化放歸及熊貓基因庫的擴衝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也因此當蓮湖山開始顯露出對"熊貓野化放歸"的苗頭時。

秦峰熊貓基地在第一時間便做好了來蓮湖山考察的準備。

隻可惜此時此刻的蓮湖山熊貓館還尚未建成。

但孟璐璐依舊可以靠著模擬圖紙以及東北虎館的案例,去對她們的企劃進行解釋。

與主要訓練捕食能力的東北虎不同。

熊貓的野放由於大多集中在食物充足的竹林。

這使得覓食訓練的重要性早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相比於覓食,熊貓野化最為重要的顯然是尋找水源,以及躲避天敵等生存能力。

再來就是熊貓的繁殖能力。

由於眼下熊貓依舊處於瀕危動物的行列。

為了能夠更好的確保熊貓種族的延續,被選定為野化訓練對象的熊貓也必須要有極強的繁育能力和意願。

無論是在野外播種還是引種,都是大熊貓野化放歸繁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熊貓基地對動物園的審查一向苛刻。

不過與大多數渴望依靠熊貓的流量來翻身的普通動物園不同。

以蓮湖山動物園重啟後對外展現出的一切,即便是一向謹慎的熊貓基地,也不會對蓮湖山是否有能力養好熊貓這件事產生什麼質疑。

相比於這個,他們更在意的是在東北設置熊貓野化訓練基地的意義。

畢竟野化的最終目的是要將動物放歸大自然。

在這個基礎上訓練基地的存在當然是越靠近放歸繁衍地就越好。

就比如眼下蓮湖山正在進行的"東北虎野化"。

相比於地處城市郊區的蓮湖山,東北虎野化訓練最好的位置顯然還是應該在長白山周圍。

孟璐璐將其設定在蓮湖山就已經有一些"強行"的痕跡。

不過對此他們還可以勉強歸類為對原本優秀場館的二次利用。

但熊貓館不同,這是由孟璐璐做主新建的場館。

所以當這個距離熊貓放歸地十萬八千裡,甚至就連當地都沒有一隻野生熊貓生存的野化館出現時。

孟璐璐的這個企劃,無疑就成了資源浪費。

在他們眼裡孟璐璐若開的是普通熊貓館那自然還好,但如果涉及到野化放歸。

相較於蓮湖山,他們還是會更加傾向於將這樣的設施建立在秦峰或者川蜀的熊貓保護基地周圍。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就在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們為了熊貓厚著臉皮提出這樣的說辭時。

"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啊。"

孟璐璐:"我的想法就是未來,在後麵的蓮湖山,建設一個綜合的野生動物生態保護區。

"我分析過東北的環境,相較於南方東北在大熊貓野外繁育最大的問題就是這邊的冬天缺乏適合熊貓的食物。"

"我覺得隻要我們解決好這一點,東北甚至有望成為第三個熊貓生態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