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驚蟄站在人行道上。
就在剛才,他的手機接收到了一條新消息,是之前投簡曆並進了二麵的那家公司的HR發來的。
他滿心歡喜的打開窗口界麵,以為自己終於時來運轉,可以靈活就業人員翻身把歌唱,
結果剛看了開頭半句話,他的笑容就僵在了臉上。
“路先生您好,很抱歉地通知您:
經過我司人事部初步審核,認為您暫時不符合我司所招聘崗位的要求。
如有機會,期盼下次再與您合作。
為不耽誤您的寶貴時間,特此通知,冒昧之處請見諒。”
這就是HR給他發送的全部內容。
這意味著他沒能進到終麵。
自己又一次搞砸了,明明是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機會。
路驚蟄垮著小臉有些難過。
剛把腦袋從手機屏幕裡拔出來,想著找計都賣賣慘訴訴苦,博一博同情。
一抬頭發現計都怎麼站到了離自己好些距離的地方。
他揮舞著攥著手機的右手,正要開口抱怨計都怎麼沒等等自己。
“小心!——”突如其來的警告聲搶先一步打斷了他還未說出口的話語。
是計都的聲音。
那張好看的臉上出現了路驚蟄從未見過的表情。
慌張與驚懼。
他就這麼死死的盯著路驚蟄。
路驚蟄一時間沒能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他讀不懂計都眼神裡糅雜的情緒。
隻覺得那人似乎並不是在看他?至少不完全在看他。
路驚蟄下意識地順著計都的視線抬頭往上看。
而就在這一刻,時間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鍵。
微微仰起的脖頸、眼角餘光處抬著腿似乎要往自己這裡跑來的計都……
以及逐漸降落的細長陰影,混合著鋼材劃破天空時的嗡鳴聲。
似乎還有幾不可聞的鐵鏽味彌散左右。
不知是附著在沉重鋼管管身上的鐵鏽與空氣摩擦所產生的化學反應。
還是即將從自己身上噴薄而出的某種液體的“提前預告”。
這一切在路驚蟄眼裡都顯得異常緩慢。
包括他的思緒似乎都在此時凝固成一團攪不動的漿糊。
每煽動一下眼睫,那陰影就脹大一分。
心臟的鼓動聲一下一下地回響在腦海中。
咚咚、咚咚、咚咚。
然後“魔法”消失了,所有的所有都恢複如初,再也沒有阻力能夠減緩時間的流速。
路驚蟄已經知道了計都對著自己喊出的那一聲“小心”是什麼意思了。
隻是他頭腦發脹、四肢僵硬,根本無法做出任何可以稱之為正確的舉動。
自己或許是要死了吧,他想。
雖然之前一直喊著想死想死的,但死到臨頭了還是有億點慌張和億點不舍。
然後一道巨大的陰影瞬間籠罩住他的全身。
不是能取他性命的死亡鋼管。
——是計都。
——是朝自己飛撲而來的計都。
計都抱著他的肩膀,一把將他撲向斜後方人行道上的共享單車停放點。
共享單車被兩人疊加在一起的體重撞倒了一片。
原本握在手中的手機也脫手飛了出去。
路驚蟄腦子暈乎乎地摔在地上。
但他已經顧不上因碾壓到自行車架而隱隱作痛的尾椎骨。
隻直愣愣地看著眼前不足兩米處斜插在水泥地上的鋼管。
那是一段從高空掉落下來的,用於搭設腳手架的建材鋼管。
如果剛才計都的反應慢了一拍……
想到這,路驚蟄的前襟後背以及四肢和腦門都不受控製地開始往外冒著冷汗。
那汗液瞬間浸濕了穿在身上的貼身衣物。
逐漸升高的體溫與不受控製劇烈跳動的心臟交替而行。
可他的手腳卻始終冰涼。
他大口大口地喘著氣,雙手緊緊攥住胸口的衣服布料,眼底逐漸生出名為“後怕”的情緒來。
“……?”
“……路?”
“……小路!”
原來耳邊模模糊糊的聲音是計都在叫自己啊。
路驚蟄看著眼前不斷搖晃自己肩膀的好看男人,尖銳的耳鳴逐漸褪去。
四周嘈雜的環境音一點一點鑽回到他的耳朵裡。
臨街店鋪熱心老板娘的關心聲、陌生路人的議論聲,以及高空腳手架上慌慌張張往地麵趕來的建築工人……
“你沒事吧?”計都將路驚蟄從地上扶了起來。
路驚蟄本想故作輕鬆地說沒事。
可嗓子眼好像被強力膠堵住了,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甚至在被計都扶起來的過程中,還因為兩腿發軟而險些二度栽倒。
他沒能回答計都的問話,但左手卻始終攥著計都的衣擺不放。
計都沒有催促他。
等他逐漸平複完心緒後,又帶著人在旁邊熱心老板娘開的奶茶店坐下。
路驚蟄手裡抱著計都遞給他的奶茶。屏幕被摔出裂痕的手機也安靜地躺在桌子上。
奶茶的溫度使得他的雙手找回了知覺。
稍微放鬆下來的他剛想和計都說說話,可這嘴還沒張開,就聽見警笛聲由遠及近地響起。
也不知是哪位路過的好心人替他們報了警。
與警察同時到達的,還有滿頭大汗的包工頭和因為緊張而渾身發抖的建築工人。
警察很儘職,第一時間安撫了差點受重傷的路驚蟄的情緒。
並指派了一名警員陪同其一起去醫院做了全身精密檢查,以確保他的身體狀況確實沒有受到影響。
隨後又留下另一名同事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與周邊證人的詢問走訪。
最後將包工頭二人一並帶回了所裡。
事情很快被調查清楚。
畢竟這是一樁太過於清晰明了的工地事故。
那棟正在修繕外立麵的大樓一共有21層,事故就發生在第18層。
原本腳手架已經搭建到18層的外立麵上,隻是還未來得及加裝上安全防護網。
最開始警方以為是工人作業時不規範才導致的腳手架鋼管突然鬆動掉落。
可深入調查後卻發現這是一起因使用不合格建材所釀成的禍事。
這一下牽扯到的人員可就多了。
大樓物業持有人、建材采購人員、供貨商、包工頭……每一個人員環節都將被徹徹底底地調查一番。
但當天跟著包工頭一起去派出所做筆錄的工人卻是鬆了一口氣。
至少這鍋是沒法栽到他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