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仙胎魔骨,其本源是乃自身靈魄益習道法之不同。所謂仙胎,其本源於清,宜修習無情無妄之道,所謂魔骨,其本源於濁。宜修習欲念嗔癡之法。然二者雖本源不同,但皆有七情六欲,道義信仰,無正邪之分。況非凡仙者皆為正,非凡魔者皆為惡。為仙者亦有做惡者,為魔者亦有從善者。”
話畢,晏無傷默然不語,額前那縷白發掩住可怖的傷痕,過往曆曆在目,怎能散如雲煙。“師父,既然仙魔皆有七情六欲,身心體魄,那我們同下界的凡人有何不同?”晏無傷回過神來,笑著說:“祖神創世之初,天地界法皆有缺陷,萬物生靈不得安生,於此之際,世界之內有澄淨靈魄者,自請與祖神,入仙魔之道,以身之軀,為世人開太平日,這便是最初的仙與魔”他頓了頓,繼續說“四界內靈魄澄淨之人,方可為仙魔,遁入萬相道,渡因果輪回。”
……
“小師弟,今日課業完成了嗎?給為兄借鑒借鑒唄。”花晚吟湊上前來,笑嘻嘻地說。
“弦商師姐肯定寫完了,你去借鑒借鑒唄。”晏清玉笑著回複。“切,誰理她,老妖婆!啊!誰!……”花晚吟頭上吃痛,回頭怒吼。“誰、是、老、妖、婆?”晏弦商站在房頂,手裡把玩著幾顆小石子,神色淡然。她本就長的好看,“膚如凝脂,齒如瓠犀”,眉目間自有一番柔情。然而此時一雙杏仁眼裡笑意全無,直盯著花晚吟,倒顯得幾分威嚴。
隻聽撲通一聲,花晚吟利落的跪在地上,一臉“甘願赴死大義凜然”的樣,身邊的雜修弟子早已見怪不怪。站在一旁的晏清玉失笑道:“好啦,師兄也不是無心的,師姐你就饒了他吧。”花晚吟好長時間才反應過來,暗罵一句殺人誅心。
離了這對歡喜冤家,晏清玉趁著午後閒暇,漫無目的的四處閒逛。這是他來不周山的第十七年,自幼便在這生活,他對這裡了如指掌。雖然對這裡的一切都如數家珍,但不周山的景色卻看不厭。
“神山不周,終年冰雪,山外結界雷鳴雨瀑,這山內卻是另一番美景。三十裡桃樹成林,五十裡百花待放,山中兩泉交彙,寒水之肆,暖流之居,綿延千裡似不絕。山中石階千級,如登雲梯。山峰缺而不殘,是乃奇觀。”人間話本裡的不周山或玄或怪,神異非凡。但想來確實如此。
不周山的一切似乎都和凡人有關。常年的冰雪實乃人世三千煩惱絲所化。轉世之靈,每徘徊與山上,生前種種執念恩怨,化作雪花飄落。山上棵棵桃樹皆是枉死之人白骨所化,蘊養千年,平靜怨氣。且說這凡人生前一片溫熱濕涼,死後卻無半分冷暖,消散無煙。
“有何意義?”晏清玉不懂,也不想懂。師父曾說他雖六根清淨自在,但過於淡泊,對於情,自是不知。眼前之景雖是好看,就是太過豔俗。
晏清玉想著事,竟不覺來到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