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朝的嫁娶習俗與前朝大為不同。
雍朝太平時日已有百年,受皇家分封製和宗法製的影響,子嗣上漸漸有了嫡庶的區彆,連帶著之前多妻平位的製度也漸漸衍化出嫡妻庶妾的區彆來。
而隨之愈演愈烈的情形便是門第之婚,此時門第之婚雖有很多,但整個雍朝尚未形成門閥結親的風氣,甚至此時皇帝的後宮也有諸多出自民間的妃嬪。等到如葵上一世去世的那一年,那門第之婚才是真正的盛極一時。
由上至下,尤其是後期朝廷的選人製度采用中正評定製度後,為中正者,分彆高下,惟計門閥官資,故導致了後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影響到締婚嫁娶就漸漸變成了門當戶對變得極為嚴苛,士庶再不通婚。
很顯然,這種風氣並不正常。後來的門第之婚是上流士族為嚴守門閥,保持世家地位的產物。門第之婚形成風氣後,上品士族皆以士庶聯姻為大恥。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庶族為了抬高門第,自然也會想方設法與士族聯姻,甚至一度出現了賣婚之象。即庶族地主豪強以財力為餌,進而與士族攀附婚姻,抬高自己的門第,而士族則以門第為資來斂聚婚財。
在這一重又一重結親,一樁又一樁的交易之下,士族的男子上可出仕做官光耀門楣,下可納娶庶族之女,斂取財物壯大自家,而女娘們卻不是淪為庶族提升門閥的交易工具,就是成為士族強強聯合的家族紐帶。一時間士門庶族皆以家中男子眾多為榮,世間女娘們的地位越發低下。
這樣的事情一多,時間一長,都不用多久,就在如葵上世離世前,世間便已經形成了喜男厭女的風潮。如葵垂眼,自己那可愛伶俐的小侄女便是在這種風氣下,被殷氏族老推出去嫁予年齡上夠做她阿耶了的二娶鰥夫。
如葵捏碎手中的夾竹桃,心裡發狠,自己重活一世,雖力量然微薄,但也絕不會再讓事態發展成如前世那般不堪!
如葵將手中捏碎的果子撒到花圃裡,一旁的女使便立刻將打濕的手帕遞了過去。
如葵從前世的回憶裡拔出來,接著挑看著從不同莊子處送來的草木果子。
但就目前來說,結親雖要講求門當戶對,但也會受權勢,財力,甚至是個人的品行、才華、聲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而且相看未婚的女娘,也未像後來發展的那樣,有專門的媒人全程服務引導,一般是趁著固定的幾日裡出門遊玩的機會,比如大家默認的相親大節,元宵節和三月三,各家各戶自行打算。
元宵節,自古大節,無論男女老幼都算是他們一年當中最熱鬨的日子了。元宵節當日,各地均會在素日裡最繁華熱鬨的街頭舉行燈市和花市,單身的男女走上街頭,借著賞花逛燈的名義相看尋找心儀的另一半,這就湊成了大型的元宵相親市集。
而農曆的三月三,又稱為上巳節,是極好的踏春采柳的日子。各家女眷相約出門,在河畔邊嬉戲遊玩,賞花插柳;而男子們有的是隨家中阿姊妹妹來的,有的則是陪自家兄弟來的,大多分坐在河渠兩旁,喝酒吟賦,明麵上是起到護衛之責,暗地裡卻也不乏與心儀之人相看了解的意思。
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相看日子,但如若說特殊的,便是殷家這種了。
錯過了上麵的相看時日,在不年不節的時日裡,想要名正言順邀各府未婚女娘出門,那便隻剩宴請一途。
想要讓彆人在你未說明意圖時,察覺到你真正的意圖,宴請的名頭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各世家貴族春季常用的便是賞花宴。
若是暗含了相看意味的賞花宴,布置流程極為費心。花定選時花且要切入主題恰如其分,春季首推則為桃花,但又不能隻有桃花,還得有其他花植,講究的就是個君臣佐使主次得益。
流程上也得男女皆宜,須名正言順地做成不男女分席。大體來說也就兩類,或是圍爐煮茶進而賞花撲蝶吟詩作賦;或是流觴曲水從而飲酒做賦賞花品茗。總之,必是要展現出男子才貌風雅,女子貌比花嬌才行。
如葵責乘機向殷母討了攢花的活計,看著眼前滿滿當當不同種類奇葩異卉,想起韋宮長前幾日給自己布下的課業。
“你已熟記我所存的所有丹方,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對丹方上所提及的各類草木植本做到博物洽聞,進而觸類旁通,才能做到一通百通略有所成。”
“而這次你阿母的要籌辦賞花宴便是很好的機會,你可懂我意思了……”
如葵不僅懂了,向阿母攬承下來選花的事物,還間接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上回去佘府看阿姊,如葵和阿姊聊天過程中,故意抓過阿姊的雙手撒嬌,在那時,如葵已然替自己阿姊診過脈了。
寸關尺三部有脈,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節律一致,強而有力。※
換句話說,此時的阿姊壯的仿佛一頭牛,體質甚至遠超一般居於後宅的小女娘。彆說旁人就連自己都有點脾胃虛弱的小毛病,她則是一絲一毫全然沒有!
反映脾胃動化功能盛衰和食飲狀態優劣的胃氣,她從容和緩;
講求有胃即有神的神屬狀態,她節律整齊;
關係到腎部的脈之有根,她沉取不絕。
如此康健的脈象自己真的是很少遇到了,就這樣的人,即使是在生產後身體根基受損,身弱體虛,但隻因一場風寒而離世……
這種境遇有嗎?
有,但極少。而且這個有的前提,還是在身體受損期間一直未得到休養,或是身體因為什麼原因變得更差的前提下,才會連救治的時間都沒有,措手不及地離世了。
所以啊,阿姊,你到底在佘府經曆了什麼……
如葵仔細甄選著賞花宴上的花卉種類,一邊仔細思考著,在這種種前因未明的情況下,自己能著手應對的唯有明確知曉的阿姊上世離世的原因——風寒高熱。
但是,風寒高熱……
記得孚曾經說過,風寒和高熱其實可看成兩種病症,其中的內情原理,孚也曾經講過,但著實有些天馬行空,暫時按下不提,若單單隻論因風寒引起的高熱,倒是有可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