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回家 膽子大的享受世界!(1 / 1)

允初和黛玉想不明白,並大為震撼,看完撤下去的碟子,又扭頭看一群還在吃的太傅。

“也挺好,看諸位大人吃飯,總覺得能多吃一碗。”

人多,吃飯熱鬨,各種吃相都有,各個的喜好也不同,看起來確實挺香的。

允初認同的點頭。

二十四位司務,今後也是二人的老師,總要選出一個領頭人,吵了一路還是戶部胡大人當選第一。

各部之間不分上下,司務都是進士出身,學識自然不相上下,文無第一,誰能服誰。

胡大人能高一頭,也不靠彆的。

雍正登基前管轄戶部。

簡而言之就是,胡大人靠的是雍正。

既然背靠雍正,也是帶了信物的。

胡大人雖然下馬車就摔了一跤,但見到允初第一件事,便是將幾封信交與他,也將兩大馬車的書給了他。

想起那些書,麵對吃飽喝足,或是吃茶休息,或是潔麵擦胡須,又精氣神十足看著二人的老師。

允初當即表示,舟車勞頓,應該好好休息。

兩個小孩兒在房裡拆開雍正的信,一封是所有老師及家眷的名單,之前任職何處幾歲讀書有什麼出眾的愛好都有記錄。

“胡大人鐘愛種地,這也能是什麼愛好嗎?”黛玉不理解,種地應當是她所知最辛苦的事,還不一定能收獲。

“皇阿瑪喜歡種地,皇兄也喜歡。”允初想了想回道,“種地好啊,以後胡大人閒來無事用花盆種菜,你就能在路上吃最新鮮的菜。”

黛玉兩眼放光,頓時點頭,“喜歡種地好,特彆好!”

“要給胡大人送幾個大花盆麼?若是他想不起種地怎麼辦?”

允初拿出第二封信,上麵寫了眾位大人攜帶的日常所需之外的物件,胡大人帶了花盆,還帶了不少種子。

看來無需他們費心了,胡大人是真愛種地。

其他大人的愛好在他們看來也是奇奇怪怪,種地釣魚已經屬於正常了,更有喜歡收集礦石,喜歡煉丹炸爐的,也有喜歡做木工的……

涉獵廣泛,讓他們見識到愛好的多樣性。

係統選出這名單時就說了絕對很實用,也不管雍正調查後是如何紮心。

雍正看著這些天賦技能點滿卻從未被挖掘的大臣們,也是下了很大決心才將他們送出京,還好允初不會有反心,還好係統隻是要幫林黛玉,不然他的大清啊……

係統看他心疼的樣子,又擬了一份方子給他,喪氣的臉瞬間笑開花。

“牙收收。”

嘲笑是什麼,雍正表示不知道,這方子可是他一人獨有的,也是如今很實用的。

允初和黛玉拆到了最後一封信,是一張方子,很尋常的材料,直到看見後麵批注的使用範圍和描述。

“哇!”黛玉驚歎。

風吹雨打數十年不朽不斷,最最要緊是材料易得。

允初早就找薛帆問過道路修建一事,知道這是一份多重要的方子。

皇兄有這樣的方子會藏著不用嗎?允初疑惑,沒和黛玉說。

或許是有什麼顧忌吧。

允初看著驛站外,那些讀了數年書的大人們,有的和村民站一起交談,有的則是站著一邊,也有在驛站裡吃茶休息的。

這份方子,有些燙手。

無論是直覺,還是這些老師的行為,都在告訴他,這方子不能在此處用,至少現在不行。

“黛玉,你喜歡雲南嗎?”允初問她,看起來有些鄭重。

“雲南在哪兒?”

“在一個四季如春,漫山遍野都是鮮花和水果的地方……離京城很遠很遠。”

“喜歡。”

她喜歡吃的,也喜歡花,離京城很遠很遠,到了雲南就不用走了。

“那我告訴皇兄,我們去雲南。”

黛玉知道他又要寫信了,便去找賈敏。

“娘,等我到了雲南給你寫信呀,你就可以來找我啦。”

她最聰明!

“怎麼要去雲南,那個地方……”

黛玉將方才的事說了,連幾封信也說了,甚至一字不差的都背下來。

賈敏在她來時就讓人出了屋子,聽完她說的,後背出了一層冷汗,真是慶幸都讓人出去了。

至於他們要去雲南,也沒了勸阻的想法。

遠點也好,離京城遠一些,要做什麼也不用束手束腳,皇上真是會給他們找麻煩,至於其他人會不會成為阻礙,允初很聰明,也有張保一等人在,沒事的。

“以後與皇上的信件不要告訴旁人,你也要讓允初將信都燒了,這些太傅看的不順眼便叫允初將他們送回京。”

賈敏用最簡單的話,告訴黛玉應該做什麼,也沒告訴她為什麼這麼做。

隻告訴她,她和允初在京城之外就是最大的,不主動欺負人就不用怕,如果有人要欺負他們,便讓侍衛收拾了。

黛玉第一次知道,原來他們這麼厲害。

至於娘說的搶彆人東西,她是好孩子,才不會做這些壞事。

聽了一耳朵,回去就跟允初說了,兩人還討論起被欺負了一定要寫信告訴雍正。

雍正:學得好。

他們身邊聰明人很多,至少雍正安排的這些人都是聰明且忠誠的,賈敏更是看到了雍正的打算,將他們往正路上又推了一把。

決心要去雲南的二人,早早就起床,開始讓老師們上課。

學生聰明,老師放鬆,教什麼會什麼,雖然精力過於旺盛,問題過於繁雜冷門,好歹人多,能一起商量出個結果,也能互相補充。

就這麼過了幾日,老師們也開始隱隱覺得有那麼一點壓力,富察蘭泰帶著幾箱子石頭回了驛站。

“這些都要送回去嗎?”黛玉第一次知道金子是從土裡挖出來的,銀子也是。

雖然它們看起來灰撲撲的有些醜,但真的是銀子金子耶。

其他石頭也好多。

“嗯。”允初第一次覺得在宮裡看的書是假的。

他看到了什麼?!感覺能在大清挖出的礦石都在那幾座山上挖出來了。

不合理!不可能!

內心在尖叫,表情毫無波瀾。

眼神複雜的目送侍衛騎著快馬離開,允初吃飯都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黛玉說明天賈敏就要離開了,都有些恍惚。

仔細一算,確實該回京了,他們也要離開了,這幾日上課上的很舒心,除了吃睡玩就是上課,都忘了這隻是驛站。

允初看著驛站外逐漸成型的房屋,有些感慨,然後吃了晚飯,洗洗睡覺。

隻是今晚黛玉沒把他往裡擠,自己先上床占了位置,然後喚賈敏去睡。

允初震驚。

挨牆睡就算了,這是他的屋子啊,那床也有他的一半,幾日過去他連睡覺都不配了?

“允初,快睡覺呀。”

黛玉招招手。

好吧,黛玉還記得他。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上床蓋好被子的,反正在賈敏講故事時就睡了。

是跟黛玉挨著睡不一樣的溫暖,睡著也覺得溫暖。

一夜無夢,允初被黛玉叫醒時,卻覺得自己可能夢見額娘了。

允初很高興,一直在笑。

黛玉心情也不錯,在賈敏上馬車離開時都沒哭鼻子,一天下來也沒見不開心。

薛帆也從京裡趕到驛站,他還是皇商,帶著雍正的密旨,帶了人和馬車回來了,馬廄終於滿了。

兩個小孩兒,晚上終於挨著了,又是王嬤嬤在講故事。

沒有賈敏講的好。

允初又一次同意黛玉的說法。

第二天吃了早飯,他們便離開了,兩百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

驛站再次冷清,趙平安可以時時見到家人。

第二日有人帶著軍隊路過,村子裡的人都被送到驛站。

有人幫他們一起修房子,房子修好後成了他們的,每人都領到了一大袋子的豆子,每日都有許多人在驛站停留,又離開。

有百姓將豆子磨成豆漿,做成豆腐,在那些皇商兵官往來時叫賣,有人在天氣回暖時掙下了第一份身家。

最開始的豆漿沒有糖,不甜,後來這裡的豆漿有了甜味兒。

允初以為賈敏離開毫無影響,直到他們又開始遠離京城。

第一日黛玉就病了,醒來精神不濟,太醫開了藥,她吃著藥,飯也吃不好。

第二日病更重了,黛玉隻吃了一點飯。

允初想停幾日,待她病好後再走,黛玉不讓。

第三日,允初半夜被熱醒的,伸手一碰,黛玉在發熱,嚇得他叫醒嬤嬤,太醫紮針開方子,折騰了好久才退熱。

允初後怕的躺在她身邊睡不著,天蒙蒙亮時,聽見她在哭。

“黛玉?”允初懷裡窩進一個熱團子。

模糊的哭腔,“我好想娘……”

允初拍拍她的後背,像最後那晚賈敏哄他睡覺一樣。

“我想回京城,允初……我們能不能回去?什麼時候可以回去?”黛玉哭的厲害,眼淚鼻涕擦了他一身,到最後嚎啕大哭,哭的累了睡了。

允初也很想知道能不能回京城,什麼時候才能回去。

“黛玉,我們回京城吧。”哭了一場,黛玉當日就好了,允初大半夜將她叫醒。

張保在窗邊,看著馬車離開驛站進入夜色。

“張總管,還沒睡呢?”薛帆問。

“能睡得著麼。”張保歎氣,“王爺膽子也忒大了。”

“成大事者,膽量大。”

其實薛帆更想知道,允初怎麼才讓富察蘭泰答應,大半夜帶著他們回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