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多長一個心眼兒
隆景十六年,夏末。燕京城,皇宮,宮廷內苑,瑤仙宮。
高淑妃的神色平靜,她靜靜的等著東配殿的消息。
又過去兩個時辰的時間,嬤嬤從殿外進來。一進來,稟話道:“娘娘,蔣采女頭胎出現難產的情況,太醫請示,是否用藥?”
高淑妃沉默片刻後,說道:“皇嗣要緊。不必請示,一切以皇嗣的安危為重。為著皇嗣,當用藥,則用藥。”
“諾。”嬤嬤忙應一聲。爾後,趕緊告退離開。
丹若宮。
長孫貴妃在嬤嬤的陪伴下,她正在畫丹青。
夏末,荷花將過花期。長孫貴妃如今正在畫的是一幅碗蓮圖卷。
此刻,長孫貴妃的書桌上正擺著一盆盛放的碗蓮,碗蓮開的燦爛,開得奪目。
粉的、白的、紅的、黃的、紫的等等,一眼望去,端是一盆碗蓮徐徐開,就像裝進了一季夏日的美好眷戀。
“稟娘娘,瑤仙宮來人報喜。蔣采女未時初誕下一位小皇子。”一等宮女書香進殿內稟話道。
“知了。”長孫貴妃應一聲,爾後,擱下畫至半途的丹青。
此時,長孫貴妃一邊把畫筆擱回筆架,一邊跟身旁的嬤嬤說道:“嬤嬤,瞧瞧,瑤仙宮的蔣采女還是一個有福之人。”
“既然是有福的人,本宮當然得賀喜。”長孫貴妃神色淡淡,語氣平靜。
說是賀喜,不外乎就是長孫貴妃交待一番話。嬤嬤準備,她替長孫貴妃走一趟瑤仙宮,替長孫貴妃送了給小皇子的賀禮。
當然,這一份丹若宮的賀禮得在泰和宮的隆景帝賜禮之後,再送過去。
皇子所,興泰殿。
皇宮裡的消息靈通著,蔣采女誕下小皇子的事情是喜訊,自然容易傳得沸沸揚揚。
對於萬蓁蓁而言,她也聽進了一耳朵瑤仙宮的喜訊。特彆是生下小皇子的蔣采女,這一位一時間成為宮廷內苑的風雲人物。
不知道多少宮婢宮女們把蔣采女當成向往的奮鬥目標。在這些宮婢宮女們瞧來,蔣采女生下小皇子,後半輩子便是有了依仗。
這一日,十皇子晉王去給母妃問安。萬蓁蓁跟著去一趟丹若宮。
待長孫貴妃留下兒子晉王用膳時,萬蓁蓁跟往常一樣被孫禦女喚去西配殿裡敘舊。
丹若宮,西配殿。
“蔣采女生下小皇子,蓁蓁,你不著急?”蘭草問道。
“著急什麼?”萬蓁蓁明知故問。
“蔣采女不像是心眼大的主,她如今是小皇子的生母,這前程不可限量。你啊,還是多長一個心眼兒。”蘭草伸出食指,就輕輕一點萬蓁蓁的額頭。
“您放心吧,我不擔憂。”萬蓁蓁平靜的回道:“得著丹若宮的庇護,我一定平平安安的。”
萬蓁蓁不虛言,至少目前的蔣采女還不能引得她的擔憂。
至於將來,萬蓁蓁這一輩子的執念就是做了望門寡。
又或者說,隆景帝的壽數不多了,留給蔣采女登上高位的時間太短。
宮廷之內,低位嬪妃如果沒能爬上高位,沒法子晉封為被宮人們尊稱一聲“娘娘”的高位嬪妃。便是生下了皇嗣又如何?
宮廷之內,最不缺的是嬪妃,最稀缺的是皇嗣。
一朝誕下皇嗣,如果品級不夠又沒有一點本事護住自己的兒女。那麼,在宮廷之內的結局更可能是一輩子辛苦忙來去,儘替人做了嫁衣裳。
又一日。
皇宮,宮廷內苑,瑤仙宮。東配殿內,哭聲哀婉,淒淒慘慘。
瑤仙宮,主殿內。
高淑妃跟嬤嬤說道:“本宮一點子的體麵,唉,因著蔣氏,被丟儘了。”
“蔣氏,也真是一個沒福的。”高淑妃感慨一回。
說不生氣,那太假了。高淑妃覺得難堪的便是前麵跟隆景帝報喜了,瑤仙宮誕下一位小皇子。
結果小皇子的洗三宴沒辦成,就歿了。這事情對於高淑妃而言,挺糟心。
不過高淑妃的壞心情沒有持續太久。宮外報喜。齊王妃和側妃皆有喜。
仔細一算時間,隆景十七年,春暖花開時,高淑妃就能抬一抬輩份,做了老祖母。
於是喜訊一來,高淑妃把東配殿的事情撩開,她一心一意的跟嬤嬤商量著,到底應該賜下哪些禮物送去齊王府。
關於蔣采女生的小皇子歿了?小皇子在高淑妃的心頭一點也不重要了。
齊王府裡,齊王妃和側妃有喜之事,這才是目前讓高淑妃頂在意的事情。
特彆是聽到喜訊的時候,高淑妃當場雙手合十,嘴裡呢喃,輕聲念叨,道:“祖宗保佑,我兒開府後就雙喜臨門。”
此時此刻,在同一座瑤仙宮裡,高淑妃與蔣采女的悲歡離合,總不相同。
隆景十六年,秋。
隆景帝領著文武大臣,領著宗室勳戚,出燕京城的皇宮,前往北邊行宮的駐地舉辦秋狩。
十皇子晉王是頭一回參加秋狩,他很興奮,一路上嚷嚷蹦躂。
前世今生,三世為人。難得有機會離開皇宮,去外麵瞧一瞧大周皇朝治下的花花世界,萬蓁蓁也有一點好奇。
一路行來,等著遠離燕京城後,山林綠蔭,相映成趣。奈何瞧多了,真就不稀罕。
至於城鎮村廓裡的黎庶百姓是過著什麼樣子的日常?不甚了解。
誰讓萬蓁蓁的職責是照顧好晉王。她想遊山玩水,沒那等的清閒。
這一趟途徑各處,不過是潦潦草草,霧裡觀花的過一眼,讓萬蓁蓁沒法子仔細的觀察了。
皇家秋狩不止為著炫耀天家武力,鼎鎮四方。也有會盟邊民,以武力為韁繩,安撫北邊諸部落的用意。
當然更可能純粹一點的用意,就是帝王想愉快地過了狩獵取樂的美好時光。
至少當今隆景帝在位後,這一位帝王是十分的喜愛秋狩。
北邊行宮,帝王駐居。
北邊各部落頭人要獻禮,會盟宴之前,當然也要搞一點開場儀式。
秋狩,狩的是獵物。諸武勳,諸宗室,諸皇子等皆可參加,下場可以比拚了最純粹的狩獵成績。
以成績耀人,一旦奪冠,一舉揚名亦是小事。
宣宣赫赫,狩獵之時,晉王跟前的侍衛們更有大用處。
至於萬蓁蓁這等宮女便是得了閒暇。又或者說李嬤嬤更樂意領著她的心腹去侍候晉王。於是萬蓁蓁在李嬤嬤跟前有一點多餘了。
萬蓁蓁識趣著,她不愛討人嫌。這不,萬蓁蓁跟李嬤嬤告假一回,尋著機會,遊玩一番。
秋日宜人,在北邊的地界不缺著馬匹。萬蓁蓁舍一些銀錢借來一匹溫順的矮馬,她想學會騎馬。
“萬姑娘。”
“高公子。”
在萬蓁蓁總算是平平安安的騎上馬時,高暻出現在馬場裡。萬蓁蓁坐在馬上,高暻立於不遠處的柵欄外。二人相視,問候一聲。
“遇上了高公子,真巧。”萬蓁蓁說道。
“是啊,真巧。”高暻回道。
萬蓁蓁心裡最清楚,一點不巧,一旦巧合,不過是人為的偶遇。
見到高暻高二公子,萬蓁蓁借著騎馬一事,細細多問。
高暻樂於解釋一番,一點不介意當一回萬蓁蓁的騎馬教練。關於騎馬,讓二人慢慢的展開話題閒聊。
時間匆匆,一日消磨,很快過去。
次日,馬場舊地,二人再遇。或心照不宣,或故意為之。
“萬姑娘喜歡馬兒。”高暻說道。
“馬有靈性,我很喜歡。”萬蓁蓁唇畔揚起一抹笑容,神情認真的回道。
秋風吹拂,吹過臉頰,揚起萬蓁蓁的青絲。一身騎裝的萬蓁蓁英姿颯爽。
高暻瞧著美景美人,他一時間微微愣住。或許一個人一輩子的動心,可能就是刹那之間的事情。至少在這一刻裡,高暻的心跳加速。
“踏馬賞落花,鞭策拂雲堆。”
“驃騎逐大漠,長弓盈滿月。”
“……”
“射雕擒北荒,一朝叩天闕。”
在高暻恍然失神間,他耳邊響起熟悉的詩歌韻聲。
這一首詩韻太熟悉,乃是高暻在隆景十五年做的題詩。
“……”高暻聽著,一曲結束。
“……”爾後,萬蓁蓁也沉默,此時此刻,無聲似勝有聲。
“未曾得到高公子許可,我將您的詩韻譜曲了。抱歉。”良久後,萬蓁蓁先開口,她說道:“若您不喜……”
“不,我很喜歡。”高暻打斷萬蓁蓁後麵不曾講出來的話語。
“慚愧,一時失神,還讓萬姑娘誤會。關於這一首題詩,承蒙錯愛。”高暻忙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瞧明白高暻的心思,萬蓁蓁捂嘴,似銀鈴一般悅耳的笑聲從她指縫間流露出來。
高暻瞧見美人笑了,一時歡喜。恍然之間,讓他差一點分不清楚今昔是何年。
“高公子,不是錯愛,我喜歡你的詩。人生一世,得一知己,很讓人歡喜了。”萬蓁蓁一雙好像會說話的眼眸子,全然的盛滿了真誠。
高暻用熱忱得態度,誠懇的回道:“萬姑娘,以詩會友,人間至趣。暻也高興得一知己,平生快慰。”
明明當時,氣氛恰好,萬蓁蓁輕輕一戳,就可以點破一層窗戶紙,奈何她不樂意了。
在萬蓁蓁的心中,她更想順水推舟。讓心火慢慢烤,緩緩著的灼燒,一點一點的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