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一夢(四)(1 / 1)

百花樓內日日夜夜笙歌載舞,今日也不會例外,宋時書從後牆翻入,隨後翻上二樓,推開了一扇窗戶翻進。

裡麵赫然坐著顧離和藤羅。

“小王爺,非得選在此處嗎?”為什麼不找個更安全的地方?也用不著翻窗了。

顧離隻是扮作尋常世家子弟,墨發束起,身著黑衣,藤羅站在門口守著。

宋時書坐在顧離對麵,很想將那夜發生過的事忘卻,可人就在眼前,又一次止不住想起,她避開顧離的目光,心中輕輕呼著氣。

顧離倒是一雙眼睛全在宋時書身上,可惜沒得到一個回應,他又道:“那不如宋大人猜猜,為何選在此處?”

“小王爺說過,你不想做皇帝,”宋時書昨日想了一夜,總算是想明白,到現在,顧離才是徹底相信她,她道,“可推翻李氏後,這個皇帝總要有人做,我猜,你要扶持的人我見過。”

她緩緩抬頭,想要看一看顧離的反應。

果然,顧離點頭:“沒錯,宋大人還知道些什麼?”

“一個多月前,小王爺回京師是因與阿顏乞修和,可阿顏乞師團還需些日子才能到京師,小王爺提前回來是為奪權,可還沒幾日,肅州雪災就報到了京師,刺史上官啟甚至肅州附近之地皆聽小王爺號令,如果去肅州,不隻是秦太後的意思,還有小王爺自己的意思,那這一趟,又是圖什麼,我猜,解決雪災是其一,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接一個重要人物回京師,甚至交給彆人,都不放心,而這個人,就是榮州趙氏的嫡子趙偵,來京師後一直待在百花樓,”宋時書笑道,“小王爺,探聽消息,還有比百花樓更好的地方嗎?”

兩世,唯有趙偵,說不清楚。

容州趙氏敗落已久,可兩百多年前,趙氏在境北之地也是數一數二的世家大族,後來,趙氏無人,逐漸失去權勢,直到趙偵出現。

趙偵雖常年遊曆山水,可趙氏子弟有人入了境北軍營,有人重新掌控了容州。

顧離與趙偵聯合,並無奇怪。

上一世,顧離未入京師,卻不代表,太人一直在境北,許是重生一世,多少有些變化,但終歸不會改變一個人原有的路線。

顧離動了動眉頭,心中感慨萬千,這麼多年,宋時書從未變過。

他道:“出來吧!”

宋時書並不意外,不管顧離如何想她,她也要憑自己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趙偵一襲紫衣和一臉不悅的裴邵生從屏風後一起出現,兩人分彆坐下。

宋時書看向趙偵道:“趙郎君一來京師,就將這京師第一紈絝袁複白給比了下去,今日再見,卻讓我意外。”

趙偵眉眼還是入團肅州那般溫和,他道:“娘子看上去可並不意外。”

“我意外的是,郎君好不容易助家族東山再起,卻要冒這樣大的風險與李氏爭天下。”宋時書想,如果趙偵安安穩穩待在榮州,以他的本事,遲早有一天,趙氏會重新成為燕國世家大族,可一旦陷入京師權力爭鬥的渦旋之中,便有全族覆滅的可能。

趙偵勾著嘴角,眼中笑意盈盈,他掃了顧離一眼,意味深長道:“真不知道顧離從哪裡將你找來,可比這京師所有人都要有趣。”

宋時書道:“比那袁複白還要有趣?”

那日,他翻看厙禹所查,趙偵到京師後,先是參加了她那所謂表兄的婚禮,隨後就混跡於百花樓,並與袁複白成為摯友。

“裴郎君,宋娘子可比你說的要聰明多了。”趙偵沒有直言回答,而是看向了他對麵的裴邵生。

此刻的裴邵生依舊是一臉不悅。

還是顧離打破了沉默:“宋大人,不如你說說,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宋時書看向他兩邊二人,趙偵倒是很期待他的回答,她還是有些不明白,為何裴邵生一直對他這個態度,要不是顧離還在,還不知會是怎樣情形。

上一世,他一心複仇,忽略不少東西,但大事她還是記得的。

她道:“禁軍軍權。”

秦亥敢在京師無視皇權,最重要的便是因為有禁軍在手,自古以來,有了軍權才有了敢與皇帝叫板的資格。

在她被關入刑部大牢前,穆海炎因虐殺百花樓數名清白人家女子而被革職查辦,那段時間,禁軍的掌權人更換。

現在想來,不是李蟄燃的人,就是顧離的人,隻是百花樓是李蟄燃的地盤,這件事更像是李蟄燃所為,那時顧離即將回到京師,李蟄燃兵行險著也在常理之中。

不過她相信,禁軍的軍權顧離也想要,借寒門子弟之手打壓世家門閥,同樣也讓禁軍付出代價不少,甚至以赤字營為誘餌,以身入朝局,引穆海炎和秦亥犯錯。

顧離隻是淡淡一笑。

隻是裴邵生那神情分明是不相信她能想到這些。

還是趙偵將為人處世之道表現透徹:“娘子已不能用‘聰明’二字來形容了,若是娘子生在境北,連顧離都要甘拜下風了。”

聽到此後,裴邵生更是不悅了,卻還是問:“那宋娘子覺得,這禁軍軍權應怎樣奪來?”

皇城衛亦管京師諸事,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件都會有卷宗記載,如果仔細查看,就會發現,一直以來,都有一股勢力在對秦亥在京師的產業出手,秦亥明麵上萬人之上,可暗中有人對他不滿也是常事,那股勢力做事隱秘,又未動太大的產業,以秦亥的的自負根本不會發現。

而這,在顧離回京師後更加明顯,步步滲透,養精蓄銳。

自始至終,顧離都在暗中做事,殊不知京師有多少地方已然成為他的囊中之物。

宋時書道:“小王爺定是在禁軍安插了自己人,隻要穆海炎倒台,機會自然就來了。”

趙偵笑著問:“宋娘子可有妙計?”

宋時書麵向趙偵,這人也是個愛試探的主,不過就以他現在所做之事,還是謹慎些好。她道:“郎君這話可就沒意思了,難道郎君結交袁複白隻是為了在這百花樓裡聽曲賞樂嗎?”

想要在百花樓裡探聽消息,可沒必要和袁複白扯上關係。

趙偵點頭:“袁複白是袁危止唯一一個有破綻的兒子,卻也是袁複白唯一一個手中還算乾淨的兒子,關鍵時刻,定有作用。”

這話倒也沒錯,京師人人都知袁複白紈絝不堪,可也隻是紈絝不堪。

但說袁複白究竟能發揮何種作用,還真不好言說。

這時,顧離開口:“今日叫你來,就是為了與你說清楚京師諸事,阿赬去查阿顏乞探子,昨日剛好離開,現在你所見,就是我們一體。”

我們一體,多麼沉重的四個字。

隻是她真的,要全心全意站在顧離這邊嗎?一直以來,李珩都待她不薄。

宋時書向後靠了靠:“小王爺,我還有一個問題,陛下身邊是不是有你的人?”

顧離想要隨時與宮外人溝通控製皇城外所發生之事,宮中必然有人,可那人樞闐殿外秦太後未來,便隻有李珩身邊那幾個人。

顧離道:“是。”

果然如此,那人選就隻有一個了。她再問:“可是貢熙?”

顧離再次點頭:“是,你讓我找貢熙的姐姐,其實,人一直在榮州。”

宋時書轉頭:“所以,是趙郎君安排的貢熙,所以三年前貢熙才能突然入了陛下的眼。”

趙偵倒是沒想到,連這個都被宋時書知道了,他道:“正是,當初,貢熙的姐姐被送往境北,途徑榮州,遭人侵害,幸遇家中長輩所救,此後人便一直養在榮州,後來有了奪權之心,才與貢熙聯絡。”

原來如此,榮州與中原相近,又是自中原入境北必經之路。

救了貢熙姐姐的人,貢熙定會湧泉相報。

她道:“原來如此。”

“宋大人,可還有其他問題?”顧離再次問道,他看向宋時書的眼神中儼然多了一份焦急。

這是擔憂嗎?宋時書想,那日,到底是意外,還是顧離心中所想?

她避開顧離的目光,每次一看顧離的眼神,她心中的一切都會止不住向顧離傾斜。

“趙郎君,為何想做皇帝?”

“這……”趙偵愣了一下,“娘子問這個,著實有些久遠了,娘子久在京師,許是不知外賣已成了什麼樣子。”

“我知道,”這個,宋時書可是要反駁,“燕國自高祖以來,百姓從未如此艱難過,也知道京師是何種境地,皇帝無權,奸臣當道,太後乾政,如今,就連長公主也要分一杯羹,想做個女帝,所以誰要揭竿而起都是合理。”

“那娘子還問我這個?”趙偵不解。

突然,裴邵生插了一嘴:“你怎麼知道,長公主要做女帝?”

真是不容易,裴邵生居然會主動開口。宋時書道:“國子監事件已然暴露長公主的野心,這一次,她應該不會再出京師了,裴郎君又何必明知故問。”

裴邵生道:“你的確聰明,雖然我不喜歡你,可我必須承認,小王爺收了你,是個正確的決定。”

能得到裴邵生的肯定可不容易,她道:“那就多謝裴郎君了。”

接著,她又對趙偵道:“世人要奪權,都以此為借口,我又怎知真假。”

趙偵道:“娘子所言在理,趙某見過戰爭,見過那累累屍骨,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見過原本富裕的江南變成百姓吃不起大米,若不是三年前遇見小王爺,趙某不一定有如此遠見,不過娘子既問了,我年少也曾許下誓言,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顧離?還是因為顧離。

她看向顧離,見著顧離提著倒了六杯酒出來,隨後道:“宋娘子,難道不曾,少年許誌天下安?何不嘗嘗我境北的烈酒。”

這樣的鴻鵠之誌放在這樣一個時代,又多少人覺得可笑。

果然,一碰到顧離的目光,她就會思緒萬千。

最終,還是端起了那杯酒。

另外一杯,是留給朱赬的。

一飲而儘,自此,當真是榮辱與共了。

小王爺最後問:“小王爺就不怕,我還是一心向著陛下嗎?”

這是她心底的話,到了這一步,也沒什麼需要隱瞞的,她願意助顧離成事,但李珩,卻又不知如何對待。

目光如炬,顧離隨口道:“我信你。”

嚇得宋時書趕緊避開。

趙偵跟著笑了笑,便放下酒杯,隻有裴邵生捏著杯子,始終心緒難消。

倒是讓裴邵生為難了。

京師的冬天總是會迎來一場大風,宋時書知道,還有一場大雪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