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1 / 1)

王妃那裡送了,宮裡的幾位尊貴的親人自然不能不送,還有宮外的的叔伯兄弟。不過,據說用過的都說說,用著方便舒服。唯一的缺點就是用的木頭太普通了,配不上他們的身份。聽說,人家直接找自己心儀的木頭打算重新做一個。

像蘇曼這樣的普通人,自然理解不了這普通木頭做出來的東西跟其他木頭做出來的東西有什麼不同。可後來一想,人家會嫌棄好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些人,打出生就是人上人,用的全都是好東西,所以他們看不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她蘇曼是普通人想不到這些,賢王跟他們可是一類人,他怎麼沒把這個問題考慮進去?這是蘇曼心中的疑惑。

趁著賢王來她這裡,蘇曼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眾口難調,他們各有各的喜好,再加上我家親戚人數也不少,我要真是用上好木頭,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為了大家好,我直接就送最普通的,要是他們自己喜歡,他們可以自己木匠,想用什麼木頭做就用什麼木頭做,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

自己出錢,就是把那東西用金字打造,那也沒問題。

蘇曼是怎麼也沒想到原因是如此的接地氣,總感覺在聽聞此原因後,蘇曼對賢王身上的濾鏡貌似都少了許多。

這麼說吧,蘇曼對這些位高權重的人,都是一種敬畏的心態。上輩子她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他們學校的校長。更何況她出生在和平年代,生活中遇到最大的不平,也就是當初她老子生病住院要做一個小手術,當時的病房裡住的一個不知什麼局的領導。

這樣有權有勢的人按道理生了大病,他應該去那些大醫院找專家治病的。可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住在他們市裡的人民醫院,當時就跟她老子住一個病房。

不過,就算他住在這普通病房,可是人家找了關係,從大醫院專門請了專家來給他動手術。就是手術前,醫院裡的醫生護士那都是陸陸續續地來關心過的。

反觀她老子這邊,明明準備的上午九點的手術,可是一直等到下午二點鐘才進手術室,這期間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護士來解釋一下,今天的手術為什麼會推遲……

這僅僅隻是區彆對待而已。

比如犯了錯後,報我爸是某某某,我老公是某某某,因為上輩子信息發達,這些事被網友們報道出來,這些人自然沒什麼好結果。

但是沒有報道出來的,那肯定還是有的。管管相護這種事情也不是在古代才有的……

還有就是拜那些電視連續局所賜,那些權貴要人家的小命那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還有什麼連坐,株九族什麼的……

所以,蘇曼真的很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把人給得罪了,自己的小命就會不保。

但是聽過賢王這樣接地氣地原因後,讓蘇曼明白,賢王雖然高高在上,位高權重,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要彆人的腦袋搬家。但是,這人除了這些光環之外,他也是一個普通人。

“是不是咱們家沒銀子了?”

這是蘇曼第一反應。要不然,財大氣粗的賢王也不會這樣節儉。要是賢王真是馬死皮麵光,隻是看著財大氣粗,其實是一個窮王爺,那幫她買莊子那錢,她是給呢還是不給呢?

“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本王沒銀子了?”賢王有些傻眼,不明白好好的為什麼就想到他沒銀子上麵來了。

“從你這次送禮就看出來了,剛才你不是說了嗎?因為家裡親戚多,如果用好木頭就會花許多銀子。”

像他們這種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打小就應該沒缺過錢吧。如今送禮物都這樣節儉,不是沒銀子了是什麼?

“這東西隻要能用,用什麼木頭又有什麼關係。東西是本王送的,那就代表本王的一份心意,如果他們不希望,他們自己可以找好木頭找好木匠按照他們的喜好來。”

蘇曼點頭明白了,賢王彆看是王爺,但是他跟普通人一樣,非必要他用的東西還是追求實用性。

賢王如此接地氣,也是早年的經曆有關。

在皇上還沒有成為皇上前,這兩兄弟在宮裡過的日子並不好。所以,彆看他們是皇子皇孫,但是他們也是受了罪的。

更何況,賢王也隻能說不差錢,但是有錢人還真算不上。說不定,如今賢王的錢還沒有王妃多。

最主要還是因為前些年皇上剛登基,國庫空虛,他這個做兄弟的為了對皇兄的支持,他那幾年那純粹就是隻乾活不拿銀子的那種,有時候還會自己墊那種。

也就今年皇上的皇位穩了,賢王也不用再白乾活了,這日子才好過一些。賢王都經曆過一兩銀子恨不得當二兩來用,就算是手頭寬裕了,也做不出大手大腳的事情來。

當然了,這些事情蘇曼自然不知道。不過,她如今也算明白了,賢王雖然是王爺,位高也權重,但看重的是實用的東西,不喜歡虛頭巴腦的事情。

怪不得當時她告訴賢王她打算給娘家買一個莊子,打算讓娘家人自立更生,賢王一點意見都沒有。原來人家喜歡的就是乾事實的人,吃軟飯什麼的,賢王自然是看不上……

這對蘇曼來說真的是天大的好事,要是蘇家人在種莊稼這方麵乾出成績來,說不定還能讓皇上賞一個官身。就算不做官,有了皇上的賞賜,那對蘇家來說又是另一番機遇了。

隻要好好謀劃一下,蘇曼覺得這事真的很有可行性。畢竟,每個封建王朝最注重的是什麼,那自然是農業。

許多王朝的皇帝為什麼要重農抑商?為什麼商人的地位低?那都是因為國家的政策。因為當權者怕大家都去做商人,就沒有人種地……

所以,隻要在農業這方麵有重大的突破,想要出人投地,那也是非常可能的。

對蘇家來說,種地出頭,總比讀書出頭的機率大得多。畢竟,種地他們會。可是讀書,他們卻不行。

不過,這種地想要有成果,那也不是一招一息就能見到成效的,也得需要時間的。可就算是時間長,但這也是蘇家難得的機會……

對於種地蘇曼雖然沒吃過豬肉,但還是見過豬跑的。上輩子她家是農村的,小的時候也是幫家裡乾過農活的,雖說很多時候沒有下地嘗試過,可是莊稼怎麼種她還是知道的。

如今她也一樣,她隻需要出出主意,實際操作還得由蘇家人來……